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如何解读法国电影优雅的刺猬

如何解读法国电影优雅的刺猬

发布时间:2024-03-05 06:57:21

如何解读法国电影《刺猬的优雅》

孤独而优雅,克制而情深。

这个世界,像是被大多数人用词语安全而细致地划分出了很多类。出于本能,出于被理解,被懂得的渴望,我们总是寻找着和我们带着同一标签的彼此。
但社会固化的标准,给一部分人带来了安全感的同时,同样,也给另一部分人也带来了孤独。
当十多岁的天才少女早慧地参悟生死,并用自己的价值观恣睢地抵抗这个让她觉得荒唐的社会时,父母会觉得她需要看医生。当臃肿粗糙的看门人举止优雅,语出惊人,甚是拥有大智之感时,来往受过高等教育的优雅夫人却从未认真与她有过对视。
这个社会匆忙,刻板。对她们来说,更是陌生与坚硬。敏锐的感知力下,是刺骨的无奈。于是,一个想到死,一个想要躲。
那么,可怕的孤独到底为何?是生而为人,孑然一身的常态?还是想要诉说时,却鸡同鸭讲的无奈。
突然想起一个故事。
在偌大的深海里,有一只叫Alice的鲸鱼,没有任何同类能够听到她的声音。
没有家庭,没有朋友,甚至不属于任何部落,不得已的安静与隐匿。
因为它的频率有52赫兹,而正常鲸鱼的频率只有15~25赫兹。
它的频率一直是错的。
不被理解,无从分享,无人同和,是谓孤独。
高山流水的知音难觅,曲高和寡的悲凉之后,我们总是不禁长出尖锐的刺,抵御严寒,抵制荒谬,抵御规则,抵制侵蚀。
但人是终究是群居动物,认同感,爱,理解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于是,当小津先生出现后,勒妮的刺开始变得柔软,她收起了武装出的尖刻与粗糙,眉眼间开始变得明朗而有力。惺惺相惜的气息里,两个人愈来愈近,。而勒妮与帕洛玛,帕洛玛与小津,都在这次微震中,以着相同的频率连接到了彼此。心照不宣的话语,默契十足的厚重安全感,皆因懂得。
勒妮放弃了克制,在拒绝小津先生的矛盾中,抱着帕洛玛嚎啕大哭。帕洛玛也不再漠然,拍摄勒妮时,她的脸上有了少女该有的笑容。
不是刺猬,只是没人能听到自己最柔软的频率。
结尾处,勒妮死于突如其来的车祸。意料之中,但鼻尖还是不禁一酸。一瞬间,三个主人公的命运好像从一个制高点极速坠落,一切欣喜,一切温度,都在这一刻砰然蒸发。
这悲情美学,实在写实得残忍。
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便利而简易。大多数的我们,都急迫地为自己贴上标签,快速地寻找可以聊以自慰的另一个人。
我们聊品味,聊理想,聊爱好。在速食的精神中选取相同的认知,将审美与情趣架空到一个高点,获取安全感,消除孤独,寻找“共感”。
无痛无痒,也难以鲜活。
标准实则是最荒唐的字眼,最柔软的东西往往隐匿愈深,需要精力去了解,同样,也需要时间。
不用急于寻求认同,不紧不慢,敏锐而自持,知音是自然而然下的产物。
愿我们都能通过自由,找到值得让我们变得柔软的人。

❷ 《刺猬的优雅》:卸下尖锐防护去追寻的爱,才是生命意义的所在,你怎么

法国电影《刺猬的优雅》于2009年7月上映,改编自法国女作家塞缪尔·巴伯里的同名小说。小说本身出版后大获成功,获得了法国书商奖、扶轮国际奖等五项文学奖。

根据小说,同名电影也很精彩。电影以上流社会生活的巴黎左岸的一套豪华公寓作为故事的发展空间,通过交替的叙事手法构建电影,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爱思考的有钱有才华的女孩,一个温柔的日本男人和一个看起来孤独低调却爱看书、内心丰富优雅的门房女人的故事。

“从外面看,它长满了刺。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坚不可摧的堡垒。从里面看,它像刺猬一样精致。它喜欢在无人的土地上闭关自守,却有着超乎寻常的优雅。”

两个富有、纯洁、孤独的灵魂相遇,彼此理解,彼此关爱,走向人生的出口。

帕洛玛开始在刺猬犀利的外表下看到优雅的内心,也看到了生活中不一样的一种风景。两个人走进彼此的世界,彼此信任,成为真正的朋友,也卸下了长久以来的保护,软化了彼此的心,软化了刺猬一样坚硬的外表。

影片中的两个“优雅的刺猬”以小津先生为重要媒介相互了解,这种打破隔阂,进入对方世界的方式也颇有意义。

作为影片中日本工笔文化精髓的代表,小津先生抛开了普通人固有的社会观念和思维惯性的偏见,从与两人的交流中感受到了超凡的精神世界。后来逐渐了解,进一步拉近关系,自然也就自然了。

在这里,电影为打破孤独者之间的隔阂,搭建精神交流的桥梁提供了一条有益的途径,既摒弃了“固有的社会观念和思维惯性”的偏见。

“我们的眼睛在看,但我们不观察;想,却不问;接受,但不要去寻找——没有饥饿或讨伐,只有期待或无尽的等待。”

人常常会因为不被身边的人理解或者认为没有一个人与自己的灵魂相连而感到孤独。其实世界上总有灵魂和自己的频率相连。与其被困在自己的“鱼缸”里,默默的死去,不如放下偏见,用细腻的心去尝试接触和理解,最终发现两个孤独的灵魂背后可能是相连的。

狭窄的鱼缸外,只要有水,只要你按照你热爱的方式生活,就可能是另一个新世界。遇到频率相同的人,了解对方内心的丰富和优雅。

质疑生命的意义

影片中,小女孩帕洛玛和门房莱尼在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孤独和与世隔绝。他们的内心丰富而纯净,对社会现实都有批判的眼光和孤立的对待。

世界是我们相互交流的舞台。但是,由于地位、权力、金钱、政治、国籍、信仰等原因,我们无法为自己感受这个世界。我们只能走进去,互相理解,通过其他媒介来看待生活。

一个哲学家“看透”人生的命运和世界的荒谬,一个隐居的智者把自己伪装起来,藏在平庸的面具下。他们是与周围世界不同的刺猬!

其实从深层次来说,他们是对世界有意识的文化精英的代表。

他们没有在狭小的鱼缸里放纵或放纵自己,没有随波逐流,没有和无意识的平庸的社会大军打成一片。

不同于被常识蒙蔽而沉沦于日常生活的人,他们对日常生活建立了“陌生感”,建立了“距离感”来反思,所以他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从帕洛玛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莱尼在伪装之前所不了解的过去。从莱尼那里,我们似乎看到帕洛玛走出了她狭窄的藏身之处,为爱情的未来做准备。

两个人可能都质疑过人生的意义。帕洛玛认为生活是荒谬的,没有意义的。蕾妮在伪装和隐藏的过程中可能已经不再想这件事了。影片最后似乎间接回答了对生命意义的质疑。

蕾妮的死给影片带来了人生无常的尴尬结局,也是对帕洛玛的救赎,她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打算与死亡抗争。蕾妮在爱和关怀中死去,让爱她的人悲痛欲绝,但她的灵魂不再孤独。

蕾妮做好了恋爱的准备,她的意外死亡让帕洛玛在这一刻突然明白,她要独立,她要逃离金鱼缸,她要询问生命的意义,死亡不是一条值得走的路。

就像电影里的这两行:

“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我们在死亡的那一刻在做什么。蕾妮,你死之前在做什么?你准备好去爱了。”

“如何定义生命的价值?帕洛玛,我希望你的未来和你的期望一样。”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伪装和躲藏中孤独的死去,而在于拥有同一颗心的人的勇敢的爱,在于追求一个等于自己期望的未来,在于摆脱世界的枷锁,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人会活着,爱会依恋,生命的意义会归属,会被展示。

孤独并不可怕,“刺猬的优雅”是值得欣赏的,但去除尖锐的保护,在孤独的灵魂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努力勇敢突破,冲破狼牙和鱼缸去追求爱情,积极追求人生的意义而不辜负人生,才是我们真正的期待。

《刺猬的优雅》是一部优秀的电影。相信不同的人会在这里找到相似的自己,重拾对美的信任和期待。

阅读全文

与如何解读法国电影优雅的刺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好看的电影催泪爱情推荐 浏览:696
超好看国产电影电影 浏览:188
一个电影院多少平方 浏览:856
左右分屏的3d电影怎么看手机 浏览:180
u盘电影怎么弄到电视上播放 浏览:368
近些年有哪些国产动画电影 浏览:598
无锡汽车电影院门票多少钱一张 浏览:967
转转如何出售电影 浏览:76
手机看电影用什么网站 浏览:998
电视怎么播放u盘里的电影下载 浏览:269
琼和什么电影 浏览:584
电影武藏好看吗 浏览:463
穿高跟鞋的男人什么电影 浏览:923
怎么播放百度网盘里的电影 浏览:939
妈妈服药自尽爸爸不在家是什么电影 浏览:972
哪种动物电影好看 浏览:209
快手电影特效怎么弄的 浏览:93
搜索电影票房如何 浏览:93
苹果xsmax看电影怎么这么费电 浏览:969
比利怀德好看的电影 浏览: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