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电影如何走向世界
综述:中国电影如何走向世界
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华语电影再次闪耀,而中国电影怎样进一步走向世界也在电影节期间成为中外电影人讨论的热点话题。
得奖?以我为主
国际电影节奖项一直被视作衡量一国电影水平的重要标准。某些类型的中国电影更容易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模式。
中国导演王小帅的新作《闯入者》是角逐本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唯一华语影片。他说,外国人通常喜欢在中国电影中看到“景象奇观”和一些“边缘化的景象”。
针对这种“潜规则”,一些中国电影人认为,中国电影要让世界买账,需要更多地考虑外国观众的心理。
不过,在威尼斯电影节首届中国电影论坛上,王小帅直言,他不会去揣摩国外观众怎么想,而是坚持自己的态度和方式,立足于中国人自己的生活、传统和文化。他的电影中也没有“景象奇观”,而是关注人的基本情感。因为人的情感超越文化差异,是全世界共通的。
王小帅的想法与意大利电影人乔治·戈塞蒂不谋而合。他认为,中国电影要想赢得世界,必须坚持自己的传统和特色。
戈塞蒂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电影最吸引欧洲人的地方就是它的独特性。在他看来,中国电影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是强烈的情感表达。中国电影人如果试着去做和欧洲相同的东西,那就一定会失败。所以,他说:“中国电影,请不要改变你的传统。”
合拍?找好伙伴
中外合拍电影被不少人看做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捷径。威尼斯电影节期间,不少中欧制片人表达了合作意愿,认为专业的合作有助双方克服各自的劣势,互通有无。
意大利制片人孔奇塔·艾罗尔迪在由“新华国际”主办的威尼斯电影节中国电影论坛上说,意大利对合拍电影有各种优惠政策,对这些,中国制片人不一定了解得非常清楚。
本届电影节闭幕华语影片《黄金时代》制片人覃宏说,外国导演刚进入中国时常常摸不准中国电影圈的“潜规则”,这恰恰说明找到好合作伙伴的重要性。覃宏说,中国现在有很多具备契约精神的合作方。
市场?需要桥梁
尽管中国电影人为走向世界做出各种努力,但一个事实是,中国电影进入国际主流市场仍面临不少困难,所占市场份额不大。
覃宏说,汉语毕竟没有英语使用范围广,而在商业电影方面,中国电影业在特技技术、导演理念和视觉特效等方面还不够先进。
而意大利电影人戈塞蒂认为,中国不缺好的电影,但不少好电影被欧洲市场忽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需要“桥梁”。在他看来,这座桥梁就是专业的合作方和更好的推广策略。
他说,意大利曾经设立世界上第一个推广本国电影的联合机构,其他国家纷纷效仿,打开了本国电影通向世界的大门。中国也需要制定相应策略,向世界推销中国电影。
⑵ 中国电影可以出口美国放么
需要发行商以及可放映范围院线支持。近几年有不少国产佳作在美国陆续上映,但都是小范围的院线。因为要知道美国观众不常接触中国电影,所以只有少部分对亚洲电影有兴趣的观众愿意走进电影院观看,主要原因是中国电影很少有国际和好莱坞大牌的演员加入。这两年在全美院线上映的电影只有《金陵十三钗》,原因不说也知道,肯定都是冲着克里斯蒂安贝尔去的。
近几年电影行业不太景气,美国院线票房惨淡,没有几家院线愿意花钱购买中国电影的放映权
不过这一局面会在不久的将来发生比较乐观的转变,因为中国大连万达集团今年收购了全美第一大电影院线AMC。这意味着中国将会和美国的电影产业链的上下游都会有很广泛的合作
⑶ 华语电影靠什么在海外立足
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走出国门,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对此,在加拿大生活了近20年的王先生非常感动:几乎每部电影都在海外华人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国产电影对我们这些华侨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看到中国人的面孔和熟悉的生活场景就像回家一样。特别是当我们听到身边的外国朋友说‘中国电影很棒’时,自豪感是无法形容的。”
⑷ 中国电影里为什么没有外国元素
这里有一个“文化折扣”的概念。销往全球的文化产品(媒介产品)在价格上受文化折扣的支配。
举个例子:2001年美国生产的戏剧在泰国的售价在是每小时1400美元,但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的售价却是7000美元,在英国的售价是每小时150000美元。
一般来说文化相关性大的出口文化产品价格就高,销量也好,体现在电影上就是票房。如果文化差异太大,出口到别国的产品,人家都看不懂,还有谁会买呢?
基于这个原理,媒介产业常常采用一些手法扩大媒介内容的普适性,降低文化折扣的影响。美国大片想要打开国际市场,中国市场对他们吸引力这么大,他们当然会加入中国元素。
这里主要有3种方法:第一,吸纳不同文化背景的表演者。第二,国际联合生产,跨境联合制片。第三,格式(format)销售。
中国电影其实还是有加入外国元素的,只不过我们的电影业还不是很发达,还没有到大举扩张国际市场的地步,所以主要还是考虑的本土市场,其次考虑亚太市场,再次考虑欧美市场。
《无极》中吸引韩国演员张东健参演就是一个例子;还有《神话》里的韩国美女金喜善,印度美女 Mallika Sherawat ,这些都有国际市场上的考虑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⑸ 中国电影应如何走向世界
一、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借助国家战略
目前世界电影产业的主要增量来自中国华语电影,中国电影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因为电影城镇化还在不断推进,城镇化带来的观影人口将不断增长,三四五线城市的增量仍然会带来红利,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力依然停滞不前。中国电影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应该借助于国家战略,为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新的活力,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打造世界电影的新秩序。”
二、好莱坞电影人马丁·基斯特勒:打造全球化故事
在本届北影节“好莱坞工匠·中美电影交流高峰论坛”上,IG创始人、CEO马丁·基斯特勒认为电影要想走出去,就必须讲述一个全球化故事。“讲故事是以新的方式阐述故事,要不聚焦本地的故事,要不聚焦全球的故事,这个取决于你想捕捉什么观众。”马丁·基斯特勒认为50%中国电影像好莱坞电影,《战狼》风格跟好莱坞的风格非常类似,但是可以打动中国观众。最重要是内容、故事的呈现和讲述方式。故事的讲述方式一定要捕捉全球的观众。”这位好莱坞电影人认为故事首先要好,然后才是营销手段层面的问题。“最重要是你的故事原生态,看一下你这个故事是不是被全球的观众所认可或者能打动全球的观众。”我们现在做电影是让全球的观众来看,我们会把中国好的电影带给全球观众,我认为这个时代已经到来了。”
三、中美电影节、中美电视节主席苏彦韬: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除了作品的输出,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也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中美双节”主席苏彦韬宣布第十四届“中美双节”将于10月27日至11月30日在美国好莱坞、洛杉矶、旧金山、达拉斯、拉斯维加斯等全美各地举办影视盛典、影视高峰论坛、“金天使奖”颁奖典礼以及电影合拍论坛、电视剧合拍论坛等数十场各具特色的大型电影专场、研讨活动和200多场次的影片展映活动,为中美影视业界的合作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近期的《战狼》《红海行动》都是非常了不起的电影,这些电影振奋了人心之余,大家对于影片话题的热爱造就了一个更好的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契机
⑹ 华语电影走出海外,究竟有多难对电影本身来说意味着什么
制作一个电影是简单,但是华语电影走出海外,还是有难度的。难度有以下几点:
1.国内外群体审美不同,每一部电影的上映有不同的反响。按照普通的电影来说,魔幻、爱情、家庭等类型的电影,没有感动点,没有玄幻点,脱离实际的,自然评分不高。按照电影院中的电影来说,票房出现了断层式的差别,出圈了感动的剧情。国外的影片看重观众对于电影的喜爱程度,大成本制作的特效电影,产生的效果超出想象。
华语电影走出海外,带来了文化之间的交流。说明了华语电影的优秀,但很多的华语电影的影响力很低。有参加综艺的导演拍短篇电影的时候,问道:“你为什么想来这拍电影?”导演回:“说实话,这几年电影市场不景气,想来这为了拍更多的好电影。电影是我一生热衷奉献的事业,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电影这块。”这几年对电视剧的关注程度远超电影,很多电影在制作上寻求小成本能产生回报。忽视了电影本身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反到老电影成为了最怀念的。看一部影片记录了当时的场景,想表达的故事,看了这么多影片立意不是很清楚,如果电影走出海外,会有更多的人去观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