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棕榈奖”和“金熊奖”分别是哪个世界电影节的奖项
棕榈奖 戛纳电影节(Festival De Cannes),又名康城电影节或坎城电影节,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之一,与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电影节以及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国际五大电影节。电影节始于1946年,于每年春季在法国南方小城戛纳举行。电影节在1948年、1949年曾停办两次,在1968年因为法国的五月风暴又中断一次。电影节设立多个奖项,其中最高奖项在1957年之前为“金鸭奖”,1957年起开始改为“金棕榈奖”,这也是每年国际电影界相当重要的奖项。另外评委会特别奖也是电影节比较重要的奖项。 金熊奖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 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
⑵ 柏林国际电影节简介及详细资料
柏林电影节始于1951年夏,1978年开始改为在每年的2月举行。
为了树立柏林“世界自由视窗”的形象,在三国盟军撤出柏林的同时,柏林电影节拉开帷幕了,当时的名字是“西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一届的柏林电影节由电影历史学家Dr. Alfred Bauer发起,并于1951年6月6日在柏林的泰坦尼克宫举行。第一届的金熊奖并不是由评审团选出而是由观众决定的。
1956年,柏林电影节与坎城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并列为A类电影节,从此获奖名单改由评审团决定。选举出的评审团来自世界各地,并设立了金熊奖和银熊奖两项大奖。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
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从2002年开始,柏林电影节隶属于商业性质的“柏林艺术展出有限公司”。
金熊奖最佳影片-自1951年起开始颁发
终身成就奖/荣誉金熊奖(Honorary Golden Bear)-自1982年起颁发
评审团大奖银熊奖-自1965年起
最佳导演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男演员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女演员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剧本银熊奖-自2008年起
最佳短片银熊奖-自1956年起
杰出艺术成就奖-自1978年起
最佳电影配乐-自2002年起
水晶熊奖(Crystal Bear)
泰迪熊奖-最佳同志电影
流星奖(Shooting Stars Award)-颁给有才华的年轻欧洲演员
阿弗雷鲍尔奖(Alfred Bauer)-纪念创立电影节的阿弗雷·鲍尔
历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回顾
第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2006:伊莎贝拉
2007:图雅的婚事、苹果2008:左右、文雀2009:梅兰芳2010:团圆、三枪拍案惊奇2012:白鹿原
2014:《白日焰火》、《推拿》、《无人区》
日本
1953:看得见烟囱的地方1954:生之欲1956:白蛇传1957:岚、大菩萨岭1958:纯爱物语1959:战国英豪1960:哥哥、女经1961:懒汉睡夫1962:小早川家之秋、Mitasareta seikatsu1963:武士道残酷物语1964:日本昆虫记、她和他1965:墙中秘事1967:Lost Spring1968:初恋:地狱篇1969:爱奴1970:大地的群像1971:再爱一次1972:约束1973:悲伤的颠茄1974:朝之诗1975:望乡1976:本阵杀人事件1978:遥遥长路1981:流浪者之歌1982:谋杀·下山事件、再见吧,可爱的大地1983:野獣刑事1984:南极物语1985:濑降物语1986:枪之权三1987:海与毒药1989:城市英雄1992:光藓1993:梦中的女人1996:梦之村1997:濑户内月光小夜曲1998:感官新世界1999:刑法第三十九条2000:独立少年合唱团2001:睡莲、狗神2002:千与千寻、绑架金大中2003:黄昏清卫兵2005:隐剑鬼爪2008:母亲2010:芋虫
2014:小小的家
韩国
1959:钟阁1960:云彩流动1961:马夫1962:直到生命尽头1963:烈女门1972:石花村1973:小岛的尊严1985:烈日骄阳1986:吉牛蓬1994:华严经1995:太白山脉1996:美丽青年全泰壹2001:共同警备区2002:坏小子2004:萨玛利亚女孩2007:机器人之恋、边界2008:夜与日2011:爱,不爱2013:惠媛
宝马、欧莱雅、ZDF、Entega、GLASHÜTTE ORIGINAL、HUGO BOSS、通灵珠宝、ARRI Film 、BARCO、DEUTSCH-FRANZÖSISCHES JUGENDWERK 、GWFF、Kinoton、MOËT & CHANDON、rbb RUNDFUNK BERLIN-BRANDENBURG、SAMSUNG、TV MOVIE
⑶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来历是怎样的
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来历含义:
柏林国际电影节与坎城影展及威尼斯影展合称国际三大影展,于1951年在东西两大交界的西柏林创立。最初于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下旬间展开,自1978年起,改在每年2月下旬至3月初举办,影展时间为期2周。由于柏林市徽为熊,柏林影展的大奖便称为金熊奖。影展除竞赛部份外,另有非竞赛影片及青年电影以及各项回顾展。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奖项设置: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
历史影响:
柏林电影节对东西方电影的对话,交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如果还不够的话,我再提供一个网址,有对它较好的介绍.
http://ke..com/view/6107.htm
或者你可以搜寻一下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官方网站.
⑷ 柏林电影节什么奖
柏林电影节奖项如下:
1、金熊奖:柏林电影节最高奖项,分为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美术和最佳技术贡献等多个类别。
2、银熊奖:柏林电影节的另一大奖项,包括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橡顷正等多个类别。
3、评审团大奖:由评审团乎旅投票选梁悔出,表彰在电影创作和表现上具有突出贡献的电影。
4、观众选择奖:由观众投票选出,表彰最受欢迎的电影。
5、一些专业奖项,如国际影评人协会奖、国际青年影评人奖等。
⑸ 大型国际电影节奖金情况介绍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威尼斯国际电影设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它始办于1932年,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影片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节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1946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国际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电影节的大致内容如下:第一,评奖活动。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奖、国际天主教组织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记录片奖,等等。评奖之前要组成有权威性的评审委员会,我国导演谢晋、陈凯歌都当过评委。中国电影自八十年代以来频频在威尼斯得奖。
=============================================
圣丹斯国际电影节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是专为没有名气的电影人和影片设立的电影节。由罗伯特·雷德福于1984年一手创办,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这个美国本土的小电影节已成为独立制片业的重要精神支柱,许多好莱坞的新锐导演都视其为执导主流商业大片的跳板。而好莱坞大制片公司要找新秀,“圣丹斯电影节”又是不容错过的人力资源库。一年一度的圣丹斯电影节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国犹他州的帕克城举行,为期11天。
=============================================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于1985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T.I.F.F)是当今世界9大A级电影节之一。由东京国际映像文化振兴会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电影节定于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举行。 旨在发掘新人和奖励青年导演,要求正式参赛片导演的作品不能超过三部。因而入围导演多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个获得国际电影节联盟承认,和夏纳、威尼斯等著名电影节齐名的、亚洲最大的电影节。从1992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次。
=============================================
柏林国际电影节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
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而其间因二次世界大战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财务因素等,曾断断续续进行数年,1969年后的影展活动服日渐稳定,且增设了“导演双周”,到1971年后,市场交易就愈来愈热门了…。
在短短双周之内,影展的活动分为了六个项目:“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然而,主席常会影响到大奖评审的客观性,所以,最近几年常遭人诟病。另外,在非竞赛的部分,主要则是提拔新人,以及让杰出的非商业影片有机会公开映演,且“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几乎已发掘了不少有潜力或已成功的导演。
有关奖项部分,则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第一个奖属于大奖,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导演的最高荣誉,第二个奖常选一到三部优良作品颁发,另外则有一些名目不少的个人奖,如:“最佳导演奖”、“最佳演技奖”、“国际青年批评家奖”等不一。竞赛部分通常从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为开幕或闭幕的影片,不参与竞赛
=============================================
中国长春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本届电影节的宗旨是:友谊、交流、发展。电影节组委会将聘请电影界各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本届电影节设下列奖项:1、最佳华语故事片奖(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语故事片奖;3、优秀华语故事片奖;4、优秀外语故事片奖;5、最佳编剧奖;6、最佳导演奖;7、最佳男主角奖;8、最佳女主角奖;9、最佳男配角奖;10、最佳女配角奖;对获奖者,电影节组委会分别颁发金鹿杯、银鹿杯,证书和奖金。
=============================================
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
=============================================
中国台北电影节
由台北市政府主办、台北市文化局承办,台湾电影文化协会、台湾艺术大学执办。始于1998年,每年一届。 是台湾地区重要的电影盛会,从第四届开始把主题定位于“城市、市民、学生”,并由以国际城市为主题的“城市影展”、以“台北电影奖”“台北主题奖”为况赛单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国内外学生作品为主的“国际学生电影金狮奖”三部分级成。
=============================================
上海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1993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次年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认证,被归于A类即非专门类竞赛型电影节。至今,上海国际电影节已举办了7届。每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爵奖”的8个奖项,都是由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评委评审产生的。Oshima,Oliver Stone,Alan Parker,Assayas,IM Kwon-taek等都曾经担任过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国际评委。为了鼓励亚洲新人创作、为亚洲电影向世界的扩张搭建平台,电影节于2004年在金爵国际电影论坛下,设立了亚洲新人奖,并资金重奖亚洲电影新人。
上海国际电影节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承办。当时国家广电总局将中国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定在上海还有很深的涵义: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它几乎就是中国电影的代名词。上海文化为中国的民族电影工业带来了最初的繁华;上海,曾经为中国电影长廊奉献了最丰富的影像。上海国际电影节可以说是上海这个城市对电影情结的一个还愿。
根据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章程,每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由四个主要活动组成:“金爵奖”国际影片评选、国际影片展映,国际电影交易市场以及金爵国际电影论坛暨“亚洲新人奖”评选。电影节举办至今,已经吸引了世界各洲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3823部影片的报名, 959部影片展映,累计票房2770万人民币。这是尚没有完全开放的中国电影市场每年度惟一的一次世界影片集萃,因此,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对上海及周边城市的观众无疑是一次期待已久的电影朝圣,创办至今,已经有150多万人次融入这个中国重要的电影活动中。现在,每年六月期间九天的电影节已然成为上海文化生活一个重要的景观。
=============================================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1946年由前捷克斯洛伐克创办,每年6-7月间举办,为期2周,最高奖为“水晶地球仪奖”,简称“水晶球奖”。从1959年起又同前苏联举办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交叉举行。
=============================================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奖项名称: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其他名称: 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创办时间: 1953年
主办单位: 西班牙
奖项介绍
Title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1953年创办,系西班牙举办的最早、也是最大的国际电影节,素有“西班牙国际电影节王后”之称。电影节得到西班牙政府有关部门及一些企业和私人的支持、赞助,并得到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联合会的承认。凡未参加过其他国际电影节的各国影片,不受数量限制,经电影节主席及选片委员会审定批准后,都可参加电影节的比赛或会外放映。电影节每年一次,历来在9月举行,1961年至1972年改在6月或7月举行,1973年又恢复在9月举行,为期10天左右。该电影节1959年至1979年间正式评奖,电影节设“金壳奖”、“银壳奖”等奖项。
=============================================
要搜集还真不容易,陆续会整理补充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