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看电视剧,而美国人喜欢看电影
你好,个人认为,因为美剧都是一周1集,一个电视剧能拍几年。你会接受这样么?
而中国是把一个小故事强行拍成电影,拖沓,不紧凑。与其这样还不如看看同样拖沓的电视剧。所以牛逼的国产电视剧一般特别受欢迎。
个人观点
㈡ 一般美国人看一部电影要花费多少钱
我刚看的一个新闻不错你看看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依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整顿互联网,其中一些著名的BT网站被以没有视听节目许可证为由关闭。作为法律专业人士,我们理解广电总局打击盗版和色情的愿望,但是,打击盗版和色情要依法进行,广电总局不能把与宪法和物权法相抵触的《规定》作为执法依据。
第一,《规定》要求网络视听节目需要事先许可,这与宪法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规定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相抵触。《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是指制作、编辑、集成并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视音频节目,以及为他人提供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的活动”,制作、编辑、集成、传播音视频的行为本身属于公民言论自由(表达自由)。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了公民的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不应当受到事先行政许可,即使必要设定行政许可,根据立法法第八条之规定,对公民言论自由的许可限制即是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许可限制,必须制定法律,《规定》作为部门规章无权对公民基本权利作出许可限制。因此,《规定》作为规章对公民言论自由设定事先行政许可,与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和立法法有关规定相抵触。
第二,《规定》第八条与物权法有关规定相抵触。物权法第三条规定国家“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但是《规定》第八条规定,“申请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法人资格,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这一规定排斥了非国有独资或者国有控股单位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资格。这种差别待遇不是必要的与合理的,是对非国有独资或者国有控股单位的歧视,违反了物权法第三条的规定。
每个国家都面临网络盗版和色情问题,但作为现代法治国家,治理盗版和色情应当依法进行,比如,治理盗版应当通过知识产权部门的行政监管途径和司法途径,治理色情可以通过公安等部门依照治安处罚法律以及刑法有关规定进行。既然治理盗版和色情国家已经有法可依,那么通过违反宪法的规章治理盗版和色情就没有必要,表面上看似乎治理效果很好,实际上是对法治的破坏,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正义与和谐。
根据立法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针对《规定》中某些条款违犯了上位法并且不适当的现象,国务院应当予以改变。2008年1月,公盟曾经建议国务院审查《规定》违法的问题。现在,广电总局开始执行违反宪法的部门规章,作为公民,我们再次呼吁,国务院依法审查《互联网视听节目管理规定》,撤销违法的规定。同时,我们也呼吁,公民拿起法律武器,针对处罚提起行政复议,顺带要求审查《规定》,推动国家法治进步。
㈢ 外国人用什么看电影
外国人一般都是去电影院 或者租碟或者买碟看,很少有人下载,顺便说一句迅雷的资源大多数在国外用不了。你可以去istore下载
㈣ 美国人平时最喜欢的十大消遣,和中国人有哪些
简单说的话
美国人玩的比中国人简单。举例来说,美国人的party,说白了就是几个人,买一堆啤酒和零食,放着音乐坐在一起聊天。
美国人更喜欢户外和运动,周末会去郊外BBG,就是烧烤,或者钓鱼,登山。他们喜欢玩棒球,橄榄球,篮球。有点钱的还喜欢飚车改车什么的。
至于在家,美国人不论老幼,都喜欢玩电子游戏,诸如XBOX和PS3等,美国宅人是非常多的。他们的电视节目也是很丰富的,等级限制也细分的很明确,基本想看什么只要说的出的都有。付费的免费的都有可以不间断播放,具体你可以看下面的资料。
---------------------------------------------------------------------------------------------------------------------
如果你要搜集资料的话可以参考下面的:
电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娱乐方式之一。1889年它第一次出现在美国。当时新泽西州西奥林奇托马斯。爱迪生实验室的主任威廉。迪克逊发明了第一个实用的电影摄影机,世界着名发明家爱迪生对此十分欣喜。
1894年美国开办了第一家电影院,不过它同现代影院有天壤之别。观众只能排着队,把硬币投入小孔中;然后观看只有短短十几秒钟的小影片。尽管如此,它仍然吸引了无数观众,大家感到这种“会动的画片”新奇而有趣。不久,这种放映机便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小商店中。
1896年,爱迪生及其助手成功地把影片投射到银幕上,供更多的人观看。当时这些影片一般只放映两分钟,并穿插在轻歌舞剧中放映。直到20世纪初美国才出现专门放映电影的小影院。因为每人收费五美分,所以被称作五分钱影院。无数市民便拥入这五分钱影院欣赏那短小无声的电影。
1923年以后,有声影片问世,开创了电影史上的新纪元。美国人空前踊跃地去看电影。制片中心好莱坞在世界电影业中一跃而居于领先地位。当时美国除了农业、钢铁工业和运输业外,电影的赢利已超过了任何一项事业。
1925年,电影对广大的美国人巳不是奢侈品,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虽然电视的出现曾经威胁到电影事业的发展,但电影已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70年代影业危机,至今仍不失为美国人喜爱的娱乐方式。现在美国约有1.1万多个电影院以及4000多家汽车电影院。
目前美国影片的质量和制片技术比过去大有改进。许多制片人、导演和演员力图摄制出构思新颖、富于创见、反映社会现状的影片,但仍然充斥着大量质量低劣、黄色下流的影片。美国的影片标明“X”、“XX”、“XXX”等级别,表示其黄色的程度。双“X”和三“X”影片是色情片。儿童不能看。美国人自己也承认,这些影片简直是人类文明的耻辱。
美国人一向崇拜明星,对电影明星同样崇拜得五体投地。洛杉矶好莱坞区有一家电影院的院子和院子前面的一条人行道,是用一英尺见方的水泥砖铺砌而成。砖上大都刻着明星的姓名,有的还印有他们的手印和脚印,人称“明星街”。好莱坞产生过许多蜚声世界的大明星,包括费雯丽、英格丽。’褒曼、凯瑟琳。赫本、贾莱。古拍、马龙。勃兰杜等等。他们衣着举止、情趣爱好常常对美国人产生很大影响。在电影《一夜情》中,影星克拉克·盖博未穿衬衣,影迷们竞相仿效,致使衬衣的销售量一落千丈。
(二)电视
电视问世于本世纪20年代。1925年,美国开始试验发射一些电视图像,不仅小,而且模糊不清。1927年,纽约州斯克内克塔迪一家老资格的无线电台开始每周三次进行试验性广播。1939,年,全国广播公司在纽约市试验广播。一年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也着手这项工作。
美国最早的电视机,荧光屏是圆形的,只有5-9英寸大,差不多要坐在电视机跟前才能看清。但它毕竟是一项重大的革命,使人们安然地坐在客厅中便能欣赏电影、戏剧,了解外界的风云变化。从此,电视以惊人的速度冲进了美国人的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电视的发展一度陷入停顿。1947年美国家庭中约有1.4万台电视机,1949年达到近100万合。1935年,将近3000万台,1960年,达6000万台,于1951年问世的彩色电视机以及大屏幕电视机也进入美国人家庭。目前美国约有l.2l亿台电视机,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有一台电视机。
电视在美国人的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的电视台认清晨到深夜不停地播放形形色色的电视节目。美国人又酷爱看电视,以至于出现了“电视餐”。电视使得美国人对于历史、艺术、现代科学的新发现和宇宙奥秘有了新的和更深切的了解,并能起到沟通美国人民与政府之间联系的作用。不仅如此,“芝麻街”和“电气公司”等电视节目,还帮助整整一代美国人学会了读书写字。“芝麻街”是儿童教育连续节目,用发生在“芝麻衔”上的故事教3-7岁儿童数数。识字,了解家庭、卫生等各方面的知识。美国人称这种节目为“电视保姆”,大人有事时就让孩子坐在电视机前专心看这个节目。
当然,美国的电视节目中也充塞着许多乏味、低劣的内容,既冗长且差劲,被称为“电视公害”。
(三)戏剧
戏剧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娱乐。今天,美国人对戏剧十分喜爱,以致使人很难想象他们曾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对戏剧抱有成见。
有据可查的美国第一座剧院于18世纪上半叶出现在威廉斯堡。当时美洲大陆上演的主要是反映英国贵族生活的英国剧目。正在胼手胝足地进行创业的移民和清教徒们,一则出于生活所迫,一则出于宗教上的清规戒律,对这些戏剧演出产生了反感,认为它们是“魔鬼的伎俩”、“下流的、伤风败俗的东西”。整个18世纪,许多美国人都认为看戏是沉溺于俗物,是有罪的,认为戏剧是舶来品,不是美国人自己的娱乐方式,应当加以摈弃。19世纪以后,美国才逐渐有了自己的戏剧表演家,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
目前美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几乎每天都有舞台演出。既有歌舞喜剧也有严肃的舞台剧、现代剧以及轻松闹剧。从百老汇的“不夜大道”到郊区的晚餐剧院无处不在献演。
纽约市是公认的美国戏剧之都。每逢戏剧季节,纽约的剧院区百老汇都要上演几十出新戏。许多到纽约来的人都以能欣赏到百老汇的戏剧演出为乐事。在百老汇演出的名噪一时的舞台剧,戏票通常在几个月前便预售一空。票价从6美元到18美元不等。有些旅馆有戏票经纪人可代客买票,只加收少许手续费。每场戏剧开场前,戏院门前往往有许多人拿着钱焦急地盼着买上一张退票。
每年百老汇戏剧季节结束后,就有300多个夏季剧团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到乡村、市郊、海滨和避暑胜地去巡回演出,着名演员也纷纷在乡间剧场登台献艺,深受人们欢迎。
近年来,美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定期换演剧目的小剧院。它们常在每年9月到次年6月间演出一系列剧目,此类演出一般票价低廉。
“晚餐剧院”也一年比一年流行。到“晚餐剧院”去可以一边吃饭,一起欣赏舞台剧、音乐剧、喜剧或时事讽刺剧。
此外,美国的大、中、小城市中还有约200个业余剧团。每逢演出季节,它们都能吸引观众约1.25亿人。
(四)音乐
美国人民热爱音乐。200多年来,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音乐。
1、教堂音乐
早期艰苦的殖民生活使移民们无限顾及那些阳春白雪式的抒情歌曲和悠扬乐声,只有教堂歌曲在严肃的清教徒中流行。他们把圣歌视为自己信仰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教堂和家中反复吟唱。当时的习惯做法是,教堂执事高声念或唱一句圣诗,教徒们再齐声唱一遍。其实许多人根本不识谱。
不过当时殖民地人民的音乐食粮并不仅仅是圣歌,在普通群众中,到处存在着织布工、农妇、江湖艺人、猎人、伐木者和水手们的劳动号子,存在着母亲的催眠曲和叙事歌谣。这些也许算不上真正的音乐,但它们是美国音乐产生的前奏曲。
19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宗教诗配上了曲谱。在没有教堂的地方,人们常常举行野营聚会,历时四五天。在聚会上人们唱着各种宗教赞美歌,歌声质朴,具有强烈的民间风味。在这种聚会上往往还产生一些新的福音赞歌,旋律生动活泼,词句带有伤感,朴实无华。
2、军乐
军乐在美国的音乐中占有特殊地位。19世纪60年代,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雄壮有力的军乐很快取代了一切缠绵悱恻的曲调,赢得了美国人的喜爱。影响力非常大,以至在后半个世纪内,演奏嘹亮军乐的铜管乐队是美国最受欢迎的乐团之一。
19世纪80年代后。铜管乐器协奏乐被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军乐合奏不胫而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已有20000多个专业和业余的铜管乐队在城市和乡村举行各种定期音乐会。其中海军乐队享有很高的声望,至今在美国的庆典或某些音乐活动中仍逢场必到。今天。铜管乐队在公园里举行星期天音乐会已成为美国的一个习俗。
3、爵士乐
爵士乐是最早出现的具有美国特色的音乐。它和以前所有的音乐不同。它是演奏者根据某种规定的和声与节奏。对某个旋律进行变奏。但到20世纪后,连这个定义也被它自己的发展所突破。
爵士乐中最主要的一种是布鲁斯音乐,它的节奏极强,产生于20世纪初。由演奏者即兴弹奏,表现不同的情调;它有着长久的生命力,经各家各派之手,仍葆有原来的特色。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爵士乐最基本的特点是,演奏者本人往往就是作曲者,所以他一般不表达主题,而是利用主题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当今美国的爵士乐影响着各种群众音乐和专业音乐。
4、摇滚乐
摇滚乐产生于50年代末期。当时美国一些青年消沉苦闷,心灰意冷,为了发泄这种情绪,摇滚乐便应运而生。它实际上是美国青年表示叛逆的一种音乐。它是由爵土乐派生而来,曲调变化较小,歌声粗犷,伴有节奏强烈的敲击。音乐风格热情奔放,毫无顾忌地发泄个人的情感,甚至达到如痴如狂的地步。
最初的摇该乐小组由青年人自发组成。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手持吉他四处流浪。表演时,他们或弹奏吉他,或持话筒,边唱边喊,情绪激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每逢这些长发披肩、形同嬉皮士的歌星们登台演唱,场内灯光四射,光怪陆离,崇拜者也达到狂热的程度,被美国人形象地称为“魔鬼的欢腾”。
摇滚乐是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表达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演唱者大多自编自唱,其主题可以是严肃的,表达美国青年的迷惘与孤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摇滚乐中不乏糟粕,有不少宣扬暴力、色情的内容,曾受到美国国会的禁止。
今天,摇滚乐已成为美国人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它是一面镜子,反映着美国人的心理状态和感情变化。
5、古典音乐
不少美国人也是古典音乐的忠实爱好者。早在1731年,美国波士顿便举行了首次公演的古典音乐会。1761年,美国成立了音乐协会,当时室内音乐在各殖民地都十分流行,美国着名政治家托马斯。’杰佛逊曾拉过小提琴,本杰明。富兰克林还亲自创作过弦乐四重奏。
不过在20世纪以前,美国的古典音乐多受欧洲音乐的影响,此后美国作曲家才开始创作具有美国特色的古典音乐。他们把民间音乐、爵士乐以及美国印第安人的音乐吸收到古典式作品中去,干脆彻底创新,建立新的音调和体系,并制作出新的乐器。
由此可见,几乎各种音乐——民间的、宗教的、古典的音乐在美国都十分流行。美国每年花费在音乐会、歌剧、音乐歌舞剧方面的款项约达4.22亿美元,此外还有8600万美元花费在古典音乐唱片上。各广播电台播放的音乐节目每周总共约达15000小时。
美国约有1400个交响乐团,仅洛杉矶一市就20个之多。最着名的有纽约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克利夫兰交响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等。其中纽约交响乐团创立于1842年,是美国第一个交响乐团,也是世界上第三个资格最老的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古典音乐家团体”之美称。克利夫兰交响乐团则以纯正无瑕的乐声和精湛完美的演奏而驰名。
每年6月到9月底是音乐季节,美国许多地方都在露天会场举行音乐节。有交响乐团及特邀音乐家独奏和演出室内乐、爵土乐、歌剧等节目。演出声誉最好的有马萨诸塞州诺克斯的唐古伍德音乐会、波士顿艺术节、伊利诺州的拉维尼亚公园音乐节、科罗拉多州阿斯彭的音乐节、纽约市的刘易索恩体育馆音乐会及华盛顿郊外的沃尔夫。特拉普农场公园音乐会等。
美国许多音乐团体经常在各大学、教堂、图书馆和博物馆举办免费音乐会。报纸和电台上往往事先公布演出时间和地点,有兴趣的人便可前去欣赏。
(五)舞蹈
舞蹈是美国人喜爱的娱乐之一,今天它已不仅仅是舞台上的艺术表现形式,而置也是每个人自娱的方式。
美国对于世界舞蹈艺术作出过贡献,这就是使舞蹈自由化。20世纪初,美国最着名的舞蹈艺术家伊萨多拉。邓肯已打破古典舞蹈的传统方式,把个人感受揉进舞蹈中。有力地扩大了现代舞蹈的影响。
目前美国还有许多芭蕾舞团活跃在美国各地,其中着名的有:纽约市芭蕾舞团、美国芭蕾舞团、乔弗里芭蕾舞团、旧金山芭蕾舞团等。
美国的舞蹈既有反映地方特色的;也有代表现代精神的。最能反映地方特色的或许应是夏威夷的土风舞,最能代表现代精神的则非霹雳舞莫属。
1、夏威夷土风舞
夏威夷土风舞世界闻名,既有翩翩动人的大溪地舞。也有动作粗犷的萨摩亚舞。在许多上风舞中以草裙舞最富盛名。它是一种用手势和舞步表达思想感情或故事情节的优美舞蹈。许多舞蹈故事是传统故事,有的也是舞蹈者在每次舞蹈时通过特珠手势编造出来的。例如手的动作可以表现飞翔的小鸟,也可以通过手的缓慢转动表现微风吹动的树叶。
夏威夷人传说,草裙舞是火山女神佩烈的同胞妹妹纳卡发明的。她经常为姐姐跳草裙舞。所以纳卡被尊为舞蹈之神。
夏威夷草裙舞广为人们所喜爱;现在夏威夷已成立了许多教授草裙舞的学校,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学艺。
2、风靡美国的新舞蹈——霹雳舞
霹雳舞是目前最受美国年轻人青睐的流行舞蹈。它的主要特征是快速旋转。据推算,舞者的最高转速可达每小时170公里,接近高级轿车的最高时速!
霹雳舞的动作千姿百态,变幻莫测,多达数百种。基本造型动作可分为六大类:双手不沾地的头倒立旋转;单手撑地的横身旋转;肩背贴地用手划地旋转,技艺高超的可双腿交叉盘曲,紧贴胸脯,全身蜷曲。象陀螺似地旋转;单膝跪地。另一条腿向后伸直,内臂展开,象飞机似地旋转;以肩背着地滚动,下身离地飞转,双腿不断开合,称为风车式旋转。
霹雳舞令人眼花缭乱,跳舞者必须身怀绝技,不怕死伤。所以涉足者多是比较贫穷、胆大包天的年轻人。它的出现,始自60年代的纽约市南布朗克斯区。那里是黑人聚居的地方,纽约最贫穷的角落。这里的青年人往往是生活中的失意者。霹雳舞便是他们发泄内心情感的产物,是在贫困和失望压抑下进发出来的艺术。舞姿充满野性,初时曾受到一些地方政府的禁止。但它为不少店铺招来了生意,特别是由于它迷住了一大批殴斗成性的青年,使打斗现象大为减少,所以不可遏制地生存发展下来。
霹雳舞的真正普及是在1983年热门电影《闪光舞》放映之后,该片中有90秒钟的霹雳舞镜头。这部影片是1983年美国第六大卖座片,并荣获1984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佳预告片奖。从此霹雳舞便风靡全美。
目前美国各地纷纷建立了霹雳舞俱乐部、学校和剧团。不少团体已到欧美各国演出,获得巨大成功。霹雳舞正在跨越美国国界,走向世界,其声势可与当年摇摆舞、迪斯科舞相媲美。
㈤ 为什么美国人看电影都是租碟子的
租碟 看过之后觉得有收藏必要就复制到自己的电脑上或者自己刻录一份,如果没有收藏必要,就直接还了。 无论好电影还是烂电影,租碟相对于买碟都是最省的。
㈥ 郎咸平:为什么经济越萧条,电影越火爆
编者按:新进大片“魔兽”在北美市场表现平平,在中国市场却异常火爆,成为该片盈利的绝对主力。据估计,到2017年中国的票房总收入将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电影市场。那么,这是否说明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低迷,一片向好呢?错了!郎咸平教授在《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一书中论证,根据历史经验,经济越萧条,电影越火爆!
一、为什么伟大的电影都出现在大萧条时期?
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米高梅、华纳兄弟、环球、哥伦比亚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为什么?我想借用美国一位著名导演的话,美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前一阵子讲过一句话,他说当我们意志消沉的时候,这些轻松的电影就像是治病解忧的阿司匹林,让我们再一次感觉良好。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会想起来,做父母的是有义务教养自己的子女的,所以才会在早上6点钟全家起床,7点半出发带你的宝贝儿女去动物园。人只有到了大萧条时期,无事可做的时候,才会考虑人生存的目的是什么,人的责任是什么,平时是不会想的。这种改变就形成了市场的需求,当物质条件全面恶化的时候,只有寻求心灵的安慰,因此这个时候整个社会对于能够给予心灵和精神安慰的产品的需求突然上升。那么,到底什么东西能够满足你心灵和精神上的需求呢?那就是娱乐,就是电影。
为什么这个时候能够孕育出一些伟大的电影和伟大的导演呢?你想想看。在经济萧条、物质极度匮乏、资金链断裂的时期,当这些投资人要把钱投入一部电影时,你想他们会有多么的谨慎?在经济萧条时期,投资人选择投资电影的时候会小心再小心,只有他能够看上的片子、能够赚钱的片子他才会投资。再看这些导演,在经济大萧条的时候,要找到一笔资金来投资有多难?所以逼得这些人不得不穷毕生之精力,做出一部最好的片子,才有可能得到资金,才有可能卖钱,才有可能赚钱。
所以你看,需求是什么?经济萧条,我们渴望心灵和精神方面的安慰,于是需求上升。供给呢?投资人投资特别谨慎,只投资好片子,导演和制片人为了吸引投资人的投资,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好片子。因此就供给面来说,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孕育出最伟大的电影。正因为这样,美国伟大的电影几乎毫无例外都是在大萧条时期产生的。
让我们来看一下,从1929年到1939年期间出现过哪些电影?《金刚》是经济大恐慌的时候拍的;美国最伟大的电影之一《飘》,又叫《乱世佳人》,也是那个时候拍的;《小妇人》、《蝴蝶梦》、《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还有全世界第一部《白雪公主》——当时花了200万美元,这些都是经济大萧条时期拍的。那个时代孕育出了哪些伟大的明星?卓别林、秀兰·邓波儿、克拉克·盖博、费雯丽、英格丽·褒曼、葛丽泰·嘉宝、凯瑟琳·赫本……
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就是在1929年5月16日举行的。各位再想一下,1927年有声电影出现了,当时米高梅公司说我们的电影会说话、会唱歌,很有意思。就在那个时候,1929年之后,由于经济大恐慌,为了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因此发明了彩色电影。连电影的拍摄技术都在经济大恐慌时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也就是从1929年到1939年之间的10年,在这期间罗斯福总统曾经推出一个救市计划,叫做罗斯福新政。我可以很明确地说,他的新政完全失败了。从1929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的失业率由15%上升到17%,而私人投资的比例从16%跌到14%。美国经济到了1938年、1939年几乎陷入全线崩溃,1938年竟然被称为罗斯福萧条,这10年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时期。美国经济是什么时候复苏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才得以复苏。
各位读者请看一组数字,1939年美国经济最萧条的时候,全美国只有1.5万家电影院,你知道当时的票房是多少吗?票房收入是7亿美元。那个时候7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当时美国股市总市值还不到200亿美元,这可是全世界最庞大的股票市场。而1.5万家电影院的票房收入就高达7亿美元,你就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数字了。当时每个家庭花在看电影上的钱是多少?平均25美元。在1939年,美国的家庭平均花25美元去看电影。各位知不知道当时一张电影票多少钱?一毛钱到一毛五分钱。也就是说,美国每个家庭每年平均看150场到250场电影。
美国人很有意思,一面排队领取面包、救济金,靠失业救济金过日子,一面拿着兜里仅剩的铜板去电影院看电影。就是因为美国有这种需求,所以1.5万家电影院的票房收入能达到破历史纪录的7亿美元。同时,孕育出一大批伟大的电影和伟大的导演。
二、娱乐业发展与经济景气负相关
娱乐业从经济衰退中获利似乎已经成了一个规律。据美国影业联合会统计,过去几十年里美国曾遭遇七次经济不景气,其中五次电影票房反而有大幅上升。“9·11”事件之后,全球经济一片叫苦不迭,而娱乐业却一枝独秀。当时美国的个人储蓄率下跌至63年来的最低点2.1%,娱乐支出却升到了一个占总支出8.4%的高百分比。
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各行业都显示出低迷的态势,但美国本土票房总收入达到了93.3亿美元,比前年增加5.4%,而海外票房总收入为171亿美元,也增长了近5%,两项数字均创下新高。
中国2009年的情况也是一样,《变形金刚2》在中国热播,电影院不但没降价,反而涨价。仍然有大量观众涌入电影院,早、午、晚和夜场,场场爆满。我在7月中旬去上海新天地电影院看《变形金刚2》,票价竟然是100元一张,比香港还要贵,这就是萧条经济学的背景。
这些都说明,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人们用娱乐来换取抚慰和满足,造就了空前繁荣的娱乐业。
卓别林是一位喜剧明星,在他之前,或者说在美国大萧条之前,好莱坞流行的是音乐剧,大萧条之后喜剧电影忽然流行起来了。卓别林最著名的两部无声电影是《城市之光》和《摩登时代》,讲的是什么内容?《城市之光》是对当时失业现象的讽刺,正是这一点才能打动老百姓的心,就像小沈阳打动我们的心一样,只有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乡土文化、民俗才最能打动我们的心,美国也是一样。《摩登时代》是在1936年拍摄的,卓别林一生的经典之作,通过他饰演的一个工人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医院的故事,把当时人们心中的痛苦表达出来。还有秀兰·邓波儿,她10岁走红,到了1939年她的片酬创了历史纪录的天价,当时是12万美元的片酬再加上20万美元的红利。美国总统罗斯福把秀兰·邓波儿叫做微笑天使。当时的影迷都说,秀兰·邓波儿的踢踏舞踢走了美国人的忧愁。
到了1970年,石油危机再度造成美国经济的萧条。再请各位想一想,你那个时候看的是什么电影?《大白鲨》、《教父》,还有第一部《星球大战》等很多著名的电影。请各位读者想一想,这些电影跟1929年大萧条时期出品的那些有什么不同?1929年大萧条时期大部分是以喜剧片发泄心中的痛苦与不满,而这个时期出品的都是恐怖片。
从1929年大萧条时期的喜剧片疗伤变成20世纪70年代通过恐怖片的感官刺激来抒发心中的痛苦,这很有意思。这个时期孕育出了哪些伟大的导演?你们都听说过,希区柯克、卢卡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三、电影投资:由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
我前面提到过,从1929年开始,美国有很多大的电影公司成立,有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米高梅、华纳兄弟、环球、哥伦比亚等。当时叫做产业资本时代,什么叫做产业资本?资本家建立了电影公司,自己投资,自己拍电影,这叫做产业资本,所有事情都是由这种资本家来做的。
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电影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产业资本变成了金融资本。什么叫金融资本?那就是不再像过去一样,由资本家自己拿钱来拍电影,而是通过上市融资来让全美国参与。比如在股票市场上市,把股权卖给社会大众,通过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是向资本家,而是向社会大众筹集大量的资金来支持这些伟大电影的拍摄。
也就是说,美国的电影界从1929年的产业资本变成了20世纪70年代以金融资本为主导,这是很有意思的。2000年发生了什么事?美国科网股泡沫破灭,再次进入萧条时期,于是又孕育出一系列伟大的电影,包括《哈利·波特》、《指环王》、《蜘蛛侠》,还有《星球大战》第二部。这个时期的《指环王》第三集票房纪录是11亿美元,《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票房是9亿美元。难以想象,又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再一次孕育出一系列的伟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