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个人突然得了一百万的电影叫什么 是美国的
一个人突然得了一百万的美国电影叫百万英镑。
《百万英镑》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发表于1893年。讲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办事员美国小伙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
伦敦的两位富翁兄弟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文章以其略带夸张的艺术手法再现大师小说中讽刺与幽默,揭露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
(1)关于百万英镑电影如何拍摄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小说《百万英镑》中的那个年轻人,恰是马克·吐温的真实写照,他在美国内华达州“淘金热”股票泡沫中的经历,堪称屡战屡败,屡炒屡输,最终只能“不做那没影儿的发财梦,死心塌地奔自己的前程”。
在内华达州,马克·吐温曾是弗吉尼亚城中的一名记者,这座城市也是内华达州盛产黄金、白银的地区。在“淘金热”下,马克·吐温也未能免俗,而且他对传言和新的机会都十分敏感。
当时,不少已经发现了黄金、白银矿山的矿主们正在纽约城出售他们的股票,以筹集资金,于是马克·吐温将自己的所有积蓄,甚至全部稿酬都投入到了购买白银矿山的股票中。
❷ 关于电影《百万英镑》
原版是彩色的,但因为当年并不是所有影院都能放映彩色电影的,所以电影公司会制作黑白、彩色两种拷贝。
❸ 百万英镑电影里的那一百万英镑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电影拍于1953年,那个时候人民币好像还不能跟外币兑换呢,而且建国初期人民币的购买力还是惊人的,老百姓手中1块钱2块钱就算大票了,所以难以估算。
不过大约来说,当时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内的购买力还是很强的,人民币1元=10角=100分,英镑1元=12便士=144芬尼,另类的比较,咱就当做1英镑=1.5元人民币吧(这以后就都是瞎说了,因为除了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网友估计没睡真的知道答案,咱就瞎扯着玩吧,呵呵)
那么当时的百万英镑也就相当于150万人民币。而当时甚至都没有提出“万元户”这个概念。(万元户概念始于1980年前后,见参考资料)。1980年左右,普通工资才是28元左右,1953年时候恐怕还是大锅饭呢,发粮票油票呢,所以在1953年的中国,估计150万能够相当于北京一年的税收了吧,呵呵。
❹ 为什么很多人推荐1954年上映的《百万英镑》
这部电影用有趣幽默的故事,来揭露出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对社会上“金钱就是一切”“金钱是万能的的想法进行了讽刺,揭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面容。
1)我们先来看看本影片的主要内容介绍:男主人公亨利原本是一名矿产经济人手下的办事员,在一次出海航行中因自己判断失误,不得不远离家乡,来到异国他乡。此时身无分文的他,面对陌生的环境,意外得到了当地一位富翁的垂青,因此获得为期一个月的一百万英镑的使用权,条件是要于一个月后告知富翁这笔钱的使用情况。天降的这笔横财,不仅使亨利解决了当下对他来说最为重要的温饱问题,而且也让他本人在当地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不断的风云人物。天性真诚且聪明的亨利,更是凭借着这一百万英镑,在帮助朋友的生意起死回生的同时,也让自己在金钱上有所创收,遇见了心爱的姑娘,最终成就了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