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胶卷拍好的电影是怎样复制的
拷贝一词就是从复制电影而来的,早期的电影都是用电影拷贝机复制的,我们说的胶片指的是感光胶片,早期电影拷贝机的原理就像我们看到的DV拍的枪片原理一样,注意,只是原理一样,具体要复杂的多,要不然我们看到的拷贝会一个比一个不清楚。现在拷贝是用胶转磁设备来做,将光胶片的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照射到感光胶片上完成复制,这样速度和质量都大大提高。
你要想把胶片转成DVD教你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找一个电视卡,把胶片输入的电视卡(当然得有胶片输入电视的设备,你要只有老式8毫米摄影机我可帮不了你了)。然后像录电视一样录下来,压缩成DVD格式刻盘OK。要想要高清只有用胶转磁专用设备了。
B. 影片制作流程是什么
操作方法
01
1.前期筹备期工作
1)获取剧本
剧本分两种,原创和改编剧本,对于原创剧本,可以购买他人完成剧本和现编两种途径。改编剧本,需要向原著版权所有人购买影视改编权,再找编剧写剧本。
2)指定预算
剧本到手后,对剧本本身故事情节、涉及场景等元素分析,并对电影市场前景进行预期,确定制作规模和制定预算。
3)组建剧组
预算制定后,根据预算选导演、演员、摄影师等主创人员,组建剧组
4)选定景地、制作道具等其他工作
主创确认后,就需要确定拍摄景地(内外景)、准备道具、租借摄影灯光器材等,导演完成分镜头表、拍摄方案。
5)剧本审查,获取拍摄许可证
确定剧本和投资方后,送广电总局审查,申请拍摄许可证。
02
2.拍摄阶段
筹备完成后,全天剧组聚集拍摄地开始拍摄影片。期间,制片主任负责整个剧组的食宿、交通、现场维护、景地联系、预算控制、财务管理工作,全力保障导演的拍摄。导演负责日常镜头拍摄,在预算内按期完成所有镜头素材的采集工作。
03
3.后期制作
拍摄完成后,解散剧组,电影进入后期。后期工作包括:镜头剪辑、画面调色、特效制作、音乐制作、声音合成、画面声音混录等。后期完成后交洗印厂洗印拷贝(数字影片不需要)。
04
4.审查阶段
影片完成后送电影局审查,审核通过,获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进入院线放映和参加国外影展。
C. 胶卷怎么拷贝的
数字电影是特殊的硬盘, 胶片电影自然是胶片
拷贝专门有拷贝机, 不过现在大多是先用胶片拍摄,然后用胶转磁设备(其实就是一种特制的扫描仪) 转成数码文件, 再后加工剪辑,然后用"胶片记录仪" 的设备印到播放用的胶片上 制成一份拷贝分发给电影院即可
D. 电影拷贝长什么样,有哪些值得知道的相关内容
拍电影时,拍摄的胶片是反转片,即与拍摄的照片底片一样,是补色的。在洗印厂将反转片再印成“照片”,即拷贝片,并可以大量复制几十、几百部拷贝片发往各地上映。成盒的胶片也叫拷贝,为了使几家戏院能同时放映同一部影片,电影制片商常多分给各家授权影院。电影的一般程序,拍摄负片-翻正片-剪辑-翻底片-印制正片(拷贝)。早年胶片是要在各影院之间跑片的,就是一大盒胶片,送到影院,上映结束会取走,送到下一个影院;近几年的数字版,一个普通电影大概不到100G(3D的也就不到200G),会以硬盘拷贝的形式送到影院,但格式是加密的,影院将数字拷贝放到连接播放机的服务器上,再用从授权方得到的密钥解密,就可以播放了。电影档期结束,密钥失效,数字拷贝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