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英雄电影如何评价

英雄电影如何评价

发布时间:2023-10-10 14:27:31

A. 电影《英雄》的影评

吊足了的胃最终吃了一顿饱饭。在一片狼籍的中国电影饭桌,英雄是一道真正的招牌菜。
集中了华人乃至世界顶尖的制作群体,投入3000万美金,英雄成为我所见过制作最为精良的中国电影。很久没有一部中国电影让眼睛,耳朵如此兴奋了。张艺谋的专业精神令人敬佩,如果谁要向张艺谋竖中指,还是先鞠个躬再说。
看过片子绝对同意这种评价:英雄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我觉得如果早些时候拍出来,英雄还可以拿去做申奥片。所有关于中国的符号,英雄里都不遗余力地再现:围棋,书法,剑,古琴,山水,竹简,弓箭,威威楼宇,漫漫黄沙,青山碧水,红墙绿瓦。英雄电影的画面,极具中国画的意境。如果不去做申奥片,英雄还可以去做中国旅游的广告片,或是爱国主义教育范本,的确,我相信每个看过电影的都会为我大好江山,我泱泱大国击节赞叹,相信这部电影全球放映后,会加快留学人员归国效力,加大各国人民来华旅游观光力度。
有几个镜头给人留下强烈印像:李连杰一剑刺中甄子丹,为描述剑之快,镜头在李连杰的脸一点点穿破雨水的画面中一一定格。李连杰与梁朝伟在九寨沟一场对决戏,二人蜻蜓点水,水面及水下的镜头,绝对可以写入武侠片视觉经典。我也相信很多人在章子怡和张曼玉比剑那段漫天黄叶的戏中瞠目结舌,尽管那段戏倒更像属于日本人的意境。
在听觉方面,英雄把武侠片的音效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不再像以往武侠片强调刀剑,拳脚,飞行的强烈夸张表现,相反,英雄的录音和拟音方面都相当克制,他们更重视体现"绵长""幽远"的意境,更强调声音的质感。这些克制后表达出的竟境令人大开"耳"界。在影院,正对画面,背景声安静得像清澈的湖水,在一片衣袍挥舞和鼓声的中低音中,剑声划破空气的锐响,配合人影腾挪的声音,枪剑相撞后的渐弱的震颤声,极富韧性极具质感。让人印像深刻的是为描述李连杰剑法之准,他一剑横贯毛笔,从劈裂笔杆竹质到笔尖毛质声音的变化。还有在九寨沟对决的剑戏,人脚踏在平静的水面声,剑挑破水,震开的一圈圈涟漪声,人耳闷在水里到跃出水面后扑面而来的空气感。影片配乐依然是谭盾,看到最后,我几乎有点迷乎了,那鼓声,琴声,包括伊扎特帕尔曼的小提琴,都真的很像《卧虎藏龙》。
编剧李冯和张艺谋用红,兰,白,黄四段视觉的变化把故事的不同版本分段讲述,还加了不少辩析的色彩,这让人想起《罗生门》。这个故事讲得很别致而且基本能自圆其说。再一想到电影的短短的拍摄周期,让人对老谋子心生敬意。而画面上,英难更像一部部精美的MTV或广告片的联播。
英雄是一部符号化的电影,所有的符号都在传达一个标识:"MADE IN CHINA"。在这样的视觉听觉轰炸中,演员的表演成为影片中最为弱化的环节,如果不是出于商业的考虑,估计谁来演都可以完成任务。大牌明星们的表演徘徊在扮酷或更好的扮酷之间,说狠一点,剧本给他们的空间,无法演出"人味儿",他们的内心活动,表情都不再重要,重要是他们要服从服装颜色变化的需要,电影的主角是服装,布景,道具,这些符号代表着忠,义,情。演员是人,但是有一群神一样的摄影舞美灯光,人便不再是人,是英雄,于是一个历史故事最终变成一个超现实故事。

B. 如何评价张艺谋电影《英雄》

毋庸置疑,《英雄》是张艺谋最具争议的电影作品。最有意思的是,《英雄》在国内外之大相径庭的评价和口碑。国内的影评人和观众对这部电影多持负面态度,统一的认为这部电影缺少内在精神价值判断,充斥艺术灵魂的空洞,华丽有余而内容不足;而西方媒体和观众却视这部电影为神作,例如我一个画画的美国朋友认为此片是他看过最好的非英语电影,用“无尽的诗意”和“纯粹的艺术想象”去赞誉它。 官方信息来看,美国《纽约时报》曾用整整两个版面报道这部电影,称“《英雄》这部电影经典得就像中国的《红楼梦》,也是我们美国奥斯卡的无冕之王。” 而在2005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2004年全球十大最佳电影”里,《英雄》更是排名第一,成就了华语电影首次问榜登顶的神话。

C. 《英雄》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十三年过去了,中国电影市场在经过2010年的亿元俱乐部潮流之后,到2015年的时候,我们已经跨入了二十亿票房的大门,年度票房总额已经将近300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北美的世界第二大票房基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甚至可能就是今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将会成为世界第一。当然,如此的斐然成绩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发展密切相关,但是在电影市场化的开端,我们总会提及这样一部历史商业大片——《英雄》。

近年来,张艺谋的电影票房渐渐的被很多第六代甚至跨行导演的电影作品抢占,不仅如此,其电影的整体水准与《英雄》及其之前的作品相比也逊色不少。很多人说老谋子之所以在02年拍了《英雄》,完全是因为李安在2000年上映的《卧虎藏龙》带来的巨大影响才会跟风,这点我觉得应该属于个人偏见吧!记得在焦雄屏主持的《聚焦》中的第一期就是采访张艺谋,当时问道这一点的时候,张的意思是自己早就有这个打算,只是在看到《卧虎藏龙》之后,这个触媒才把早就有的想法付诸实际而已,但是阴谋论者总能找到理由,比如,时过境迁,张当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

抛开这些是是非非,当我们只是从电影本体的角度出发,来看看《英雄》是否有大众口碑里说的那么差。电影的故事原型其实相当老套,毕竟刺秦这样一个故事在各类文艺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但是这次老谋子却不愿单线条的去讲故事,他制造了一个类罗生门的叙述方式,之所以添加了一个“类”,还是因为和罗生门的群口叙述,但在最后莫衷一是的定义相比,《英雄》里面的叙述方式还只是用三段故事,最后的一个故事得出事实真相,并且前两个故事也只是无名与秦王的或刻意隐藏或莫名猜测的对弈,并没有实现罗生门中每个人只是站在故事的一角,道出“横看”或“侧看”的方式。

对于这样一个“简易版”的罗生门不管你是褒是贬,它都会让故事的叙述趣味性和维度感增加,不是单线条的平铺直叙,这里面如果可以继续往下深究的话,或许我们可以从解构主义的角度来解读。历史本身就是一个不真实的竹简,它经过统治阶层的手笔,就会体现那一阶层的话语权,有人说,在历史的烛照下,每个朝代的开端都是圣贤,每个朝代的结束都是腐蠹。导演在此处用无名的欺骗、秦王的揣测、真相的揭露三个层次的组合,最后导出如何解决由真相带来的问题,历史在此处显得更加复杂而难解,而这一复杂的本质却是由于人性中最矛盾的利益冲突而带来的。秦王欲征服天下,统一中国,结束列国纷争的局面,而这样一个本身美好的愿景却必定带来血腥的战争和残酷的死亡,这是秦王内心的纠结与颤动,也是在残剑内心逐渐领悟的残酷真相,这一历史真相延伸到刺客无名心中便导致了本片中最为核心的悲剧。

不过相信本片给人带来最大震撼的绝对不是叙事和故事,而是张艺谋对于色彩和画面感的把控,加上谭盾的配乐,电影在画面给人的感觉即使再过五十年也不会显得落伍,就像有人曾说过:“把电影中的故事省去,只把电影中风光旖旎的镜头拼接起来,完全可以作为一部旅游观光片。”张艺谋早年的摄影师工作的确对他后来作为导演的电影创作上影响甚大,处女作《红高粱》中对比度强烈的红色,《我的父亲母亲》中对于山村中大面积白色雪景的画面把控,都是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的,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后在做张艺谋画面风格的时候再细致分析。

本片的色彩运用是双向而多维度的,在上面提到的三个叙述层次中,电影分别以大红色、翠绿色、素白色三种颜色为主色调,其中过暖的大红色和过冷的翠绿色都是一种带有超现实的色调,这样一种色彩运用也与叙事的虚幻不定相互补充,而第三阶段的素白色作为平淡和冷静的色调则代表的叙事的真实和克制。

对于本片最有观赏度的打斗场面依次为无名和长空的棋馆之战、秦军箭射书馆、飞雪和如月胡杨林之战、残剑和无名的碧湖之战、飞雪残剑强攻秦宫之战这样的几次打斗戏份,它们并不只是用了中国传统的武侠打斗场面,更多的是在古典诗意气氛的烘托下,色彩相互交织与冲击,这种强烈的色彩画面感是在以往的动作场面中难以找到的,尽管张在其后的《十面埋伏》中大面积的滥用导致电影的整体腐烂,但是由这一艺术理念产生的巨大影响是值得我们纪念和佩服的。

刚在说到谭盾的配乐,这部电影之所以我愿意奉为经典,其中电影的配乐占了三分之一,其他则是画面和场面调度。谭盾作为中国电影配乐界首屈一指的大师,主要就是由之前的《卧虎藏龙》和本片的配乐为业界公认,当然其后也为冯小刚的《夜宴》做过原声配乐。配乐中的主旋律主要是由小提琴演奏,但与一般的小提琴不同是,谭盾为了表达出秦朝乐器的味道,特地将小提琴中的四根弦调低了四度,发出了独特的中国风味道,所以我们在听到西洋乐器的演奏配上浓厚的中国风画面时,并不感到突兀,反而觉得有很强的亲和力,配乐中的苍凉悲怆之感在电影里的人物形象中更显醉人,而这却是电影所特有的艺术呈现感。

最后来谈谈可能最为人诟病的本片的主题吧!其实有些人把这部电影称为武侠片或者动作片,这一点我始终不愿同意,因为电影中的动作场面只是象,而电影的质却是浓厚的历史情怀,这是张艺谋作为第五代导演所特有的历史沧桑感,包括拍过《荆轲刺秦王》的陈凯歌也是如此。有人觉得这是因为他们那一代经历过和秦朝一样的偶像崇拜和英雄造像的时代,这是他们挥之不去的“天下”之梦。其实《英雄》中的主流命题或者说过于官方的话语意识让当时很多知识分子感到这部电影具有屈从权力意识的形象,但是这样的一种主流话语并不是恶意批判电影的借口,就算是在好莱坞,也有一大堆的主流话语作品,当年的《阿甘正传》正是“美国梦”的集中代表。

不管是对于张艺谋的地位置否,还是对于《英雄》本身的赌气不满,都很难抹杀一部在艺术和商业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你可以说我这篇是翻案文章,也可以说我是老谋子的死忠粉(其实对于像《十面埋伏》《三枪》那样的电影我也照批不误),可是当我们客观地用最基本的电影艺术评价标准去放大《英雄》里的每个细节,看到的绝对不只是残剑写下的“天下”两个字。

D. 如何理解《英雄》这部电影

《英雄》这部电影是以黑色为主但同时又根据无名和秦王之间明显的气氛变化来改变色调。

       第一个,红。这是无名进殿之后骗秦王说他怎样刺死残剑和飞雪的。这段故事情节中,运用大量的红色和倾斜动荡的画面来表现出此时此刻残剑和飞雪之间扭曲、变态的爱情以及残剑和如月之间的关系。最具震撼的无疑是飞雪和如月相约杨林之战。刚开始以金黄色为主,等如月被飞雪一剑刺死一个特写一滴血落下的慢镜头,以后这滴血点燃了由黄色变为红色,说明了如月对此事的绝望。

 
       第二个,蓝。无名所说的经过并没有让秦王相信,并且在无名的话语中有了自己的理解。此时,电影的色调为蓝也是说明了秦王并没有对无明所蒙蔽,而是用一种冷静的态度去猜测事实。秦王觉得残剑和飞雪的感情是任何人都无法破坏,他们对彼此的感情是忠贞不渝的。所以在无名和飞雪决一死战时导演用一个仰拍来体现秦王眼中飞雪高大的女中豪杰形象。

      
第三个,白。当秦王说完自己的猜测时,无名告诉了他真相是什么。这时的主色调为白。一是暗示白丝的死亡之景,飞雪、残剑为天下百姓而死的民族气节。二是白色有一种真相大白之感,让观众体会到,终于可以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的感觉。

        这部影片不单单是色彩给人的强烈的冲击和感觉,他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有配乐,无形中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让人觉得少了它,这部电影就少了些灵魂在其中。其实不管是色彩还是配乐他都只是为了突出这部电影呼吁和平追求一种对民族的责任和心怀天下的心态。

E. 你们是如何评价张艺谋电影《英雄》

现在为什么拍不出这样经典的古装电影了,好想有续剧,还有这评分应该重评

F. 如何评价张艺谋电影《英雄》

2002年张艺谋的第一部商业大片《英雄》上映,超出预期的演出阵容,浓墨重彩的影像风格,创造神话的票房奇迹,引来的却是国内影评人和普通观众的口诛笔伐。

有人说它太神叨、太玄幻、太矫情,煞有介事的讲了三层故事、谈了大音希声,最后不过是给独裁者始皇帝开罪的赞歌,是江郎才尽的张艺谋偷师王家卫、袁和平不成的拙作。

17年后回头再看,当年的《英雄》彰显了张艺谋蓬勃的野心,是他想象力与美学造诣的绝唱,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国产经典,是国产商业大片的里程碑。

为自己转型、也为别人趟路的张艺谋,是名副其实的国内影视产业化第一人,《英雄》也称得上艺术化与商业化结合下,新中国武侠类型片的典范之作。

G. 如何理解张艺谋的《英雄》

我真的觉得这部电影是被我们大大低估的一部电影当年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会去抨击这部电影,其实现在看来,无论是这部电影中的角色还是故事设计以及画面和镜头的运用,都可以称之为是经典之作,而且他对于战争的反思和人性内心处最深深的那种结构,是达到了一种别的导演根本不可能达到的境界,这绝对应该称之为一部伟大的作品。

阅读全文

与英雄电影如何评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免费观看粤语全部电影 浏览:309
东厂不敢杀的人是什么电影 浏览:546
电影蜘蛛网怎么做 浏览:603
为什么老公不爱看小电影 浏览:103
刚上映青春电影有哪些 浏览:150
好看的青春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浏览:103
产后多久可以去电影院看电影 浏览:334
如何发展我国的电影产业的发展 浏览:691
姜栋元演过什么电影 浏览:840
恐怖电影叫红什么女孩 浏览:478
电影木乃伊二免费 浏览:864
下载的电影怎么放apid 浏览:176
和闫妮主演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921
好看的的电影网站 浏览:856
好看的宗教电影恶魔的耳语 浏览:54
临颍电影院提前多少天能订票 浏览:382
女生好听的电影歌曲有哪些 浏览:668
男女在酒店看什么电影 浏览:234
考中央电影学院要多少分 浏览:533
外国好看电影剪辑动作 浏览: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