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9年12月27日的中国内地影史票房排行榜(人民币) (每周更新)1994-2009中国内地票房最高的49部电影 名电影内地票房观影人次发行年份拷贝数120124.606亿1453.2万2009上映中600+9502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4.28亿1271万2009 700+9003建国大业4.1504亿1300.99万2009 750+9504泰坦尼克号3.595亿约1800万19982805非诚勿扰3.248881亿948.97万2008700+数字6赤壁(上)3.212031亿957.67万2008690+数字7满城尽带黄金甲2.91亿771万2006660+数字8变形金刚2.8232亿931万20075409赤壁(下)2.599174亿770.27万2009 700+数字10英雄2.5亿约1100万200231011集结号2.4978亿750万2007660+30012画皮2.324093亿776.49万2008611+数字13风声2.244745亿618.94万2009600+数字14三枪拍案惊奇2.2132亿665.8万2009上映中600+数字15长江七号2.03亿709万2008660+41216投名状2.011亿690万2007650+37717功夫之王1.86亿563万2008683+54518功夫熊猫1.855亿614万2008530+数字19十月围城1.848亿532.04亿2009上映中600+数字20无极1.795亿 2005470+数字21南京!南京!1.683075亿572.29万2009700+数字22功夫1.6亿 2004493+数字23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1.57亿489万2009 460+数字24十面埋伏1.536亿 2004近40025冰河世纪31.53亿340万2009 0+330/3D26蜘蛛侠31.4971亿491万2007520+数字27哈利波特与凤凰社1.4515亿489万2007400+数字28007:量子危机1.43亿431万2008620+数字29色.戒1.38亿448万2007600+数字30特种部队1.305亿419万2009 450+数字31夜宴1.3亿 2006574+数字32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1.256亿414万200752033博物馆奇妙夜21.2132亿408万2009 400+数字34天下无贼1.2亿 2004420+数字35生死抉择1.165亿 200019036梅兰芳1.16484亿351.28万2008600+数字37游龙戏凤1.133149亿345.89万2009500+数字38大灌篮1.1278亿384万2008650+数字39终结者20181.1232亿366万2009 450+数字40疯狂的赛车1.088397亿363.95万2009500+数字41木乃伊3:龙帝之墓1.082713亿352.84万2008600+60042钢铁侠1.059亿318万200848043达芬奇密码1.0581亿 2006400+数字44珍珠港1.05亿 200145全民超人汉考克1.05亿387万2008600+数字46大内密探零零狗1.026502亿358.51万2009350+数字47金刚1.023亿 2006310+数字48真实的谎言1.02亿 199549霍元甲1.016亿 2006350+数字
② 电影梅兰芳剧情介绍
梅兰芳一生的第一个竞争对手就是和梅家有三代情谊的老艺人“十三燕”。梅兰芳的出现,动摇了十三燕的地位。决战不可避免,但是梅兰芳第一场就输了,他还有两天的时间可以挽回败局。不顾众人的反对,梅兰芳改演时装新戏,结果大获成功。胜负已定,梅兰芳劝十三燕放弃第三天的演出,却遭到十三燕的拒绝。
梅兰芳渐入中年,有了妻子福芝芳和可爱的孩子们,他的事业如日中天。1929年,他接到了赴美国演出的邀请。在京剧舞台上专门扮演男人的女艺人孟小冬第一次见到梅兰芳就看到了他眼中的忧郁,而她开阔爽朗的性格感染了梅兰芳。她们同台演出,有了一种把自己和对方揉在一起共同分享的愿望。这时梅兰芳的妻子福芝芳对孟小冬说,他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座儿的。
(《梅兰芳》将以10年为一个段落,截取梅兰芳不同年龄段的故事。在影片中除了梅兰芳之外,以齐如山为原型的邱如白将成为戏份最重的角色之一。可以说整部《梅兰芳》及背上就是围绕着两个人之间的故事展开的。)
③ 关于梅兰芳的电影有哪些
黎明的《梅兰芳》、梅兰芳京剧电影《游园惊梦》、2014《梅兰芳华》纪梅演出
④ 电视剧梅兰芳...
刘子蔚
刘子蔚,男,京剧武生。
中国戏曲学院京剧表演专业毕业,主修武生行当。在校期间曾从师高盛麟、金桐、李盛斌、王鸣仲等老师。现在中国京剧院青年团担任武生演员。
1985年随三省五市京剧艺术家演出团赴港演出,以《火烧裴元庆》、《洗浮山》、《杀四门》三剧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轰动香江剧坛,谢幕达七次之多。1987年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一届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中,获最佳表演奖(武生第一名)。1987年赴日本留学。其间主演过多部港台电视剧,《梅兰芳》、《青青河边草》、《梅花三弄》、《新月格格》、《黄土地外的天空》、《中华大丈夫》、《花蝴蝶》(TVB版《包青天》其中一个单元)、《布衣天子》等,电影《水玲珑》、《新冷血十三鹰》、《笑侠楚留香》。
1993年应法国誉荣军团之邀赴巴黎演出。1997年应日本亚洲音乐协会邀请,参加中国京剧院演出团赴日本主演《大闹天宫》。1997年应美国UCLA(洛杉矶大学)之邀赴美参加国际艺术家交流大会,并演出《大闹天宫》。1998年应邀赴UCLA,任客座教授,教授中国京剧。2005年演出电影《春闺梦》。
⑤ 电影《梅兰芳》出品人
出品公司
1. Asmik Ace Entertainment [日本] (2009) (Japan) (theatrical)2.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中国] (2008) (China) (theatrical)3. 英皇电影 [中国香港] (2008) (Hong Kong) (all media)4. 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 [美国] (2008) (USA) (theatrical)5. Scorpio East (2008) (Singapore) (all media)
⑥ 介绍一下梅兰芳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乳名裙姊。汉族,江苏泰州人,长期寓居北京。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祖母无锡人,四岁丧父,十二岁丧母,伯父典于云和堂私寓。工青衣,兼演刀马旦。擅长旦角,扮相端丽,唱腔圆润,台风雍容大方,被称为旦行一代宗师。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角色的演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梅兰芳(1张)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引起了国外人士的重视,曾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梅先生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解放后历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65岁高龄,排演了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1961年8月8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⑦ 梅兰芳的 电影评论
影《梅兰芳》是时下影市当仁不让的领头羊。除了票房汹涌外,与其他贺岁片相比,《梅兰芳》在品位及口碑上更胜一筹。很多人认为,陈凯歌最应该感谢的,是编剧严歌苓。而严歌苓也认为陈凯歌是一个明白的导演。反复打磨过的《梅兰芳》在她看来——
其实陈凯歌并不是第一个找严歌苓写梅兰芳的导演。十年前,丁荫楠就曾看中她作为小说家的细腻和敏感。严歌苓交出的第一版剧本几乎被陈凯歌全部推翻,因为她写得“太含蓄”。最终的剧本先后经过七次易稿,而公映的电影在剧本的基础上还有进一步的修改。因此严歌苓既是编剧,又是观众。在她看来,《梅兰芳》既有惊喜,也有遗憾。
“写一个人的传记是一件很容易出力不讨好的事,很难找到一条既有戏剧性,又足够磅礴的线。”尽管创作过不少作品,但《梅兰芳》还是让严歌苓感受到不小的压力。严歌苓说,写剧本的时候,梅兰芳的资料堆在桌上,而梅兰芳的形象就堆在她脑子里。面对梅兰芳传奇的一生,严歌苓感触最深的却是他的平常心,以至于她把感触也落实到了电影中。
采访严歌苓并不顺利。费了一番周折才把电话打到台北,通话效果却不好。严歌苓很体贴地说,给我一个号码,我给你打过去。一句话就拉近了距离。采访过程中,严歌苓一直保持着温和又不失自我的态度。聊到最近有人就《梅兰芳》中“纸枷锁”等情节的“抄袭”质疑,她虽有不满,但语气仍然温和,“我不打算理睬这个人,没什么必要回应他。除非他把我告到法庭上,人赃俱获摆出来,否则我不会理他。”“我父亲1985年就发表了《纸铐》,我是不是可以反告他抄袭?”这时的严歌苓很像她笔下的诸多人物,轻描淡写却掷地有声;也像电影《梅兰芳》给人的感觉,淡淡的,却不失一分深沉和厚重。
说剧情
规模不够是遗憾
记者:您看完《梅兰芳》成片后第一印象如何?和您最后交出的剧本差别大吗?
严歌苓:和剧本相比,陈凯歌导演改了不少,有些地方的处理我觉得比原剧本更好,比如用一些蒙太奇的手法使故事更简练。像电影最开始少年梅兰芳读信以及大伯带着纸枷锁挨打,剧本里是按情节顺着叙述,而陈导用几个镜头、几个闪回就把故事交代清楚了。
记者:这些改动里有没有让您觉得比较遗憾的地方?
严歌苓:原来的剧本很长,基本是上下集的长度。可能我们太怕观众看不明白了,所以线索和层次铺垫得比较周密。其实我觉得如果能够那样拍的话或许会更好,就是把梅兰芳这一生彻底地展开。因为一个像他这样的演员,他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很难压缩在较短的时间内讲述清楚。一般国外很多优秀的传记片都是有相当规模的,比如《甘地传》、《阿拉伯的劳伦斯》,对我来说,《梅兰芳》没能做到这样的规模确实挺遗憾的。当然现在的电影发行以及观众的观赏习惯,可能也不太接受这么长的电影。
记者:福芝芳在出场后和梅党的对立让有些观众感觉有点突兀?
严歌苓:其实这个福芝芳和梅兰芳的相遇,是梅家安排的,梅的奶奶很喜欢她,两个人就结婚了。等于最初是有些亲人的感觉,不是恋人,就是没有后来和孟小冬的那种恋爱的、来电的感觉。其次是她和梅党的一些瓜葛。梅党感觉到这个人可能是来控制梅兰芳的,而福芝芳也想要把梅党占有梅兰芳的那部分给夺回来。
《梅兰芳》里,我们看到了陈凯歌的诚意,看到了属于因为等待《黄土地》、《霸王别姬》的那个北方气韵的陈凯歌。也许是因为记忆里那个“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已经成了观众心中的维纳斯,这部同样与京剧密不可分的影片难免被人与《霸王别姬》相比。但是窃以为,这样的比较无论对于《梅》剧组的主创人员,还是对于主要演员们来说,都是不公平的。程蝶衣毕竟只是虚构的艺术形象,而梅兰芳则是家喻户晓的真实人物,对于这样一位在国人心中象征艺术与美的人物,拍摄传记性影片,本身就意味着将整个团队置于悬崖边缘。作为观众,我记住了众多演技精湛的配角,为他们出神入化的表演而激动;同时,也为传统意义上主角们的某些缺陷而倍感遗憾。
华彩:“十三燕”与王学圻
影片的第一部分,讲述少年梅兰芳和当时“伶界大王”十三燕的故事,也是全片最具水准的部分,从小梅兰芳一露面,到十三燕败给梅兰芳郁郁而终。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高潮不断,精彩台词层出不穷,出场人物的设置和性格魅力都堪称一流,尤其是结尾处十三燕和梅兰芳的王者之争,将两个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表现得极为细腻动人。这段戏也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调,“十三爷爷”临终前对梅兰芳的嘱托是对梅兰芳性格成因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证明。
尤其夺目的当推王学圻的表演,尽管他所饰演的十三燕戏份只在前半段,台词也常常两三字成一句,但演员的光芒无人能及。王学圻,这位老戏骨的表现几近入臻化境,言谈举止之间将十三燕身上流露出的没落贵族气质演绎的气势逼人,绝对堪称近些年来华语影坛罕见的表演。
锋芒:“邱如白”与孙红雷
可以说,孙红雷是这部戏事实上的男主角。有网友戏评:就算给这部片子改名叫《邱如白传》,也不为过。确实,按具体戏份来讲,孙红雷所扮演的邱如白是戏份最多的一个,从进步青年到成为陪伴梅兰芳大半生的经纪人,再到最后与之因为误会决裂,时间跨度近三十年,的确是风头最劲的事实男主角。从演技上来看,如果说王学圻的表演堪称登峰造极,孙红雷对邱如白的刻画也应该称得上是光芒万丈,他的表演充满爆发力,在一些细腻情绪上的拿捏更是令人惊叹,任何一个导演面对这样的表演恐怕都不忍心下剪刀。
惊艳:“青年梅兰芳”与余少群
青年余少群一出场,华美俊秀的扮相就惹得台下观众屡屡感慨:真是造物主的杰作!他的花旦扮相堪称惊艳,有一种令人屏气凝神的美艳,这种美带来的震撼,堪比当年张国荣版的程蝶衣。在表演上,这位新人也是可圈可点,想必这些成果都离不开导演的悉心调教。
缺憾:主角的疏离
配角的光芒夺目,主角却显得有些黯淡。关于男主角,从最初宣布由黎明出演梅兰芳,到黎明的京剧扮相曝光,直至如今影片已经上映,黎明一直都备受争议。作为演员的黎明,显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影片最终的效果来看,黎明的确为这部戏作了很多值得肯定的努力,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显得有模有样。然而独缺了一丝神采,而这一丝神采恰恰就是致命的缺憾。美则美矣,却没有灵魂。这一丝神采的缺乏导致他的表演缺乏感染力,力道不足,佳句虽多,但就是出不了佳章。有时你能感觉到他的戏就快来了,离动人心魄的境界只差一步,正在兴奋,他却拐弯了。这一步,也是神性的一步。多少演员演了一辈子戏,勤勤恳恳,却终究停在神性的殿堂之外。
而章子怡版的孟小冬,则多少有点本色演出的味道。因为戏份上的限制,章似乎并没能尽情的发挥,虽然也算是出色地完成了人物塑造,但算不上有突破之处。作为一位女扮男装的传奇女子,孟小冬本人是热烈的、率直的,同时,也有其娴静优美的一面。而我们看到的银幕上的孟小冬,却似乎率直刚强有余、优美娴静不足。你只能说:章子怡还是章子怡。她咬紧牙关时的表情让我瞬间想起玉娇龙、想起2046里的舞女,这些表情是如此相似,不同的只是场景和戏服。她的表演有很大的同质化。也许,并没有像她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她终究没有与孟小冬的气质融为一体。
总之,影片拥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开篇,这个开篇是2008年底最浓墨重彩、带着浓郁老北京气质的经典开篇。可惜影片在转入梅兰芳中年后就开始中规中矩,越来越有些丧失了开篇先声夺人的气势,尤其在梅孟相识之后,演员很卖力,唱念、身段、手势也时有亮眼之处,但总是流于笼统,缺少让人激动的戏剧张力。我们有时候可以从演员身上看到导演的意图,但又转瞬即逝,无法在演员身上得到更加持久深入的展现。不可否认,此片在细节、背景还原、故事构成上,都在国产片的行进路途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堪称佳作
⑧ 《梅兰芳》和《霸王别姬》
不是的
《霸王别姬》只是陈凯歌当时电影的一个杰作 而当时陈的电影也是一直在摸索社会的各种现象 你也知道最近陈拍过的片子不少,但都是写粗糙的作品 无极啥的都是商业电影 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 而且这些电影的票房也不怎么样
所以陈选择了回归 当然要从他最能让观众记住的《霸王别姬》开始了
只能说这2个片子是同样的题材不一样的人物和内容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
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年后,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1919年4月,梅兰芳应日本东京帝国剧场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
《玉簪记》等戏。一个月后回国。1921年编演新戏《霸王别姬》。1922年主持承华社。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圆润、
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一同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
1930年春,梅兰芳率团赴美,在纽约、芝家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市献演京剧,获得巨大的成功,报纸评论称,中国戏不是写实的真,而是艺术的真,是一种有规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在此期间,他被美国波莫纳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迁居上海,先暂住沧洲饭店,后迁马斯南路121号。他排演《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宣扬爱国主义。1935年他曾率团赴苏联及欧洲演出并考察国外戏剧。在京剧艺术家中,出访最多和在国内接待外国艺术家最多的当属梅兰芳,他把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和艺术家谦逊、朴实的优良品质介绍给了各国人民,因此人们称他为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国京剧艺术的文化使节。
抗战爆发后,日伪想借梅兰芳收买人心、点缀太平,几次要他出场均遭拒绝。梅兰芳考虑到在上海不能久留,遂于1938年赴香港。他在香港演出《梁红玉》等剧,激励人们的抗战斗志。1941年香港沦陷后,他安排两个孩子到大后方读书,自己于1942年返沪。
抗战胜利后,梅兰芳在上海复出,常演昆曲,1948年拍摄了彩色片《生死恨》,是中国拍摄成的第一部彩色戏曲片。上海解放后,于1949年6月应邀至北平参加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1950年回北京定居,任文化部京剧研究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2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并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他拍摄了《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收入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宇宙锋》、《断桥》等及他生活片断和在工厂、舞台演出的《春香闹学》等戏的片断。1956年他率中国京剧代表团到日本演出。1959年6月他在北京演出《穆桂英挂帅》,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节目。1961年8月8日在北京去世。著有《梅兰芳文集》、《梅兰芳演出剧本选》、《舞台生活四十年》等。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可以看出程碟衣只是梅兰芳的一个小部分的缩影
⑨ 梅兰芳电影有那些
梅兰芳的电影太多了你可以查一下关于梅兰芳的一些详细资料他和刘德华周润发成龙等等都拍过一系列的电影
⑩ 对梅兰芳电影的评价
哈哈,楼主是北方人么?看过《叶问》么,两部电影同时上映,北方人都比较喜欢《叶问》,南方人都比较喜欢《梅兰芳》。俺个人认为这纯属个人口味问题哈。
《梅兰芳》拍得还是不错的。
俺觉得主要是思考了几个问题:1,京剧艺术到底是怎样的艺术?是下九流的艺术,还是高贵的艺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京剧艺人。2,作为伶人大王的梅兰芳为什么身上毫无势力庸俗之气,而始终如一的谦虚谨慎?3,艺术家到底应该在何时坚持自己的理想,何时放弃自己的梦想?(抗战时期梅兰芳的拒绝演出)4,搞艺术的人应该追求的境界到底是大师境界还是凡人境界?5,对于爱情和亲情,对于知己和配偶,对于相伴和孤独,对于情感和艺术,梅兰芳是做出如何的抉择和牺牲?
演员不错,黎明和子怡演的恰到好处,点到为止。陈红还是那么有魅力,还是那么年轻漂亮,真好!只是觉得他骂孙红雷那段戏稍微有些过火。孙红雷演的不错,就是角色稍微不太适合他,感觉他还是那种硬汉形象比较拿手。
呵呵,愚人之见,贵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