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从“大富翁”变“大负翁”,王健林和万达,还能“笑傲江湖”吗
这几年,老王一家都不大好过。先有国民老公王思聪被列为被强制执行人,数额高达七千余万,后有国民老公的老爹王健林,资产严重缩水,所拥有的万达集团连连受挫。似乎不过一年,这对中国最令人羡慕的王氏父子从万人瞩目变得负债累累。那么真相的确像大家表面看到的那样吗?不断在走下坡路的王健林,在商业大佬中还有一席之地吗?现在一起跟随小野传说,带您一起走进王健林的商业帝国。
小野先为大家解答第一个问题。各位看官都知道,房地产和影视,是万达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众所周知,这几年国内市场不景气,王健林也随之将目光看向了国外。2012年开始直至2015年,王健林就没有停下收购和并购国外资产的脚步。王健林表示,未来万达的业务,将不仅仅局限于目前的领游敬闹域。
小野觉得吧,王健林开始被人唱“衰”,还得从2015年说起。就在这一年,王健林到哈佛大学开设讲座。据说当时哈佛大学的讲堂里,总共能够容纳900人。很多学生在讲座开始的前一天,就占好了位置。
据悉,那天来听讲座的学生,热情很高。王健林讲到兴致勃勃之处,甚至开始做无主题演说,其中就说到了小野刚刚和各位列出的海外投资项目。
王健林甚至在自由提问的环节,坦言自己确实存在资产转移。但他认为自己转移资产的行为,是合法的。这只是正常商业竞争的手段,并且不应当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也许这句话老王以为,在国外的校园里说出来,并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但他却忽略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老王这段精彩的发言很快就传到了国内。
官方开始着急了。你万达把从我们这借来的钱,做资产转移,还回答得这么冠冕堂皇,岂不是在打肿脸充胖子?而且还是在债主面前。
当然后续银行是否有采取别的行为,小野和各位不得而知。只是知道在这次演讲后,万达像是受到诅咒一般,直走下坡路。
这点我们后续再说。
在这次哈佛的演讲中,王健林还公开立下了flag,俗称小目标,学名叫作2211工程。具体小野就不在此阐述了,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自行搜索。
实话实说,小野觉得真的是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这辈子小野也没见过这些钱啊!不过事实证明,有的时候老天爷可能也是公平了,王健林当今说出的话,如今看来,纯粹可能就是为了打脸。
2017年6月份,万达被证监会排查授信风险。这可了不得了,那段时间,大家天天在讨论,万达是不是挺不下去了。
在那段时期,万达的股价不断下跌。肉眼可见,王健林的个人财富已经远远比不上过去了。2017年的国内富神罩豪榜前三名,成为许家印,马化腾和马云的天下。
万达集团年会上,王健林动情表示:2017年对万达来说,意义非凡。
虽然言辞不多,但是可以感觉到,王总这一句话,包含了太多的心酸。
之后为了拯救万达,王健林开始了疯狂甩卖门店,而苏宁,成了接盘手。当时小野身边很多朋友都笑称,以后逛万达广场,不能再说是万达广场了,要叫苏宁广场。
在短短的三年里,王健林开稿塌始“拆东墙补西墙”,被卖掉的酒店数不胜数。同期万达以295.75亿元,将十三个文旅项目的91%的股权,转让给了融创。此外融创还以335.95亿元,收购了万达七十六个酒店。
面对这些困难,这几年的王健林开始变得低调起来。本以为万达在经过一系列努力后,能够有起死回生的迹象,但是可惜,上天似乎想考验王健林,2020年爆发的疫情,让万达再次命悬一线。
疫情发生后,在所有行业中,影视业面临全线关停。而众所周知的是,影视业从2012年开始,就是万达的主打项目。
2012年,王健林用“巨款”184亿,收购了美国最大连锁影院AMC。在当时国内还有不少人称他为中国人争了口气。王健林曾夸下海口,要让世界在中国的电影院看电影。
但是,因为疫情影响,AMC院线宣布从2020年中旬起,关停1000多家电影院。大家可能觉得这不过是疫情期间的正常行为,为什么会影响到万达的收入呢?
很简单,最大的收入产业没有收入了,但是员工的工资还得照发,相当于在很长一段时间,万达都要养活全球1000多家电影院的员工。最初在2012年,万达花费26亿美元收购AMC,到现在AMC所值不过个位数。
数次被外界猜测破产,最后还是万达官方出面辟谣。不过万达集团因为疫情,而陷入巨大困局也是事实。
从外部大环境看,现在并没有哪个国家,发明出有效对抗疫情的良药。所以影院关门停业,也将会是没有期限的定局。小野认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王健林虽然是商业奇才,但也很难在关门的电影院内,施展出“三十六计”。
而万达电影2020春节前,发布的业绩预告,2019年是上市5年来首次亏损。
当然以上是小野个人的见解。如果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和小野讨论。
第二方面,小野觉得从数据分析来说,也能明显地看出这位曾经人人艳羡的对象,如今估计不大好过。在2020年初的胡润百富榜上,王健林失去了首富位置,而且颓势明显。
小野觉得王健林的万达帝国的价值,开始下跌的转折点在2017年。因为那个时候,老王开始不差钱地在海外,迅速扩张投资。不知道是不是王健林因为财富缩水,开始变得有些没有目标。当时万达用巨额资金,去疯狂收购没有利润可得的资产,当然还有他的老本行,影视公司和不动产。
面对资产危机,如今的万达只能开始断臂求生。据相关报道,王健林开始大量抛售海外购买的资产。但是从长远上看,这也只能解燃眉之急。并不能从根源上,将万达从水深火热中拉出来。
最后小野觉得,王健林风光不在,从他的宝贝儿子身上,也能看到一些端倪。过去王健林对于儿子王思聪的创业,虽然不鼓励,但也并没有横加阻止。但是在万达的危机爆发后,我们现在已经很难看到,王健林在公开场合讨论儿子了。
同时因为万达经营危机,王健林之子王思聪从过去的 娱乐 圈纪委到现在变得格外低调。之前一有八卦新闻,王公子就喜欢在某社交媒体上
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这些言论,一般都能引发大众的热议。
如今王思聪甚少出现在大众视野,王思聪和王健林的日子不好过,这一观点被很多人认同。在被人曝出,王公子爆沦为 游戏 陪练,好不心酸。
所以根据小野预测,在未来王健林的名字,在很长一段时间,仍然会出现在各大财富排行榜上,但是却很难再在榜首,看到他的身影了。不过,不管怎么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王健林跟着一堆富豪陪跑,他的生活也要远远优越于小野。所以小野还是好好操心,如何先完成小目标,将大家的收藏率和观看率提上去吧!
⑵ 万达怎么没有明天的电影了
8月3日,万达电影半年报出炉。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72亿,同比减少73.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7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49.79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2.52亿。
新冠疫情带来的短期经营压力显而易见,半年报显示,今年1月23日起,万达电影下属境内影城全部停业,境外影城受疫情影响也自3月底暂停营业,同时公司原计划上半年上映的影片均未能如期上映,经营业绩出现较大亏损。
院线业务减收近八成
上半年,疫情对院线造成了极大冲击,1月23日起,院线停摆。上半年,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仅为22.4亿元(含服务费),同比减少92.8%,观影人次为6005.8万,同比减少92.6%。作为行业龙头,万达电影院线业务上半年减收近八成。
院线处于电影行业的下游,主要收入来自电影票房收入、卖品收入以及广告收入。报告期内,万达电影旗下院线实现票房5.8亿元,同比减少88.3%,观影人次1200.8万,同比减少88.9 %。
分项目来看,上半年,万达电影观影业务带来的收入为5.3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8.56%,但同期营业成本高达17.61亿元,毛利率为罕见的-230.54%。在半年报业绩预告中,万达电影曾表示,虽然院线停摆,但公司仍需要支付员工薪酬、影院租金、财务费用等较为刚性的成本费用,导致预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出现较大亏损。
万达电影上半年广告收入带来的营业收入为2.79亿元,同比减少75.53%,毛利率为16.85%,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减少了48.58%。
在院线停摆的前提下,万达电影旗下院线开展了自救,卖品销售由线下转为线上,除自有渠道以外新增多个电商销售平台,采用网络直播等形式提升卖品销售额,并通过微信、支付宝、外卖平台等多种渠道,针对部分卖品及衍生品推出线上售卖订货、线下配送上门的服务,缓解库存商品压力。但商品、餐饮销售收入带来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了79.37%,该部分营业收入为1.93亿元。
在收入端直线下降的情况下,万达电影抓紧了费用端。报告期内,为降低影城停业期间的整体运营成本,万达电影努力推进疫情期间影城租金减免工作,加强各项费用支出管控,不断优化流程,有效降低人工成本。2020年1月-6月,公司营业成本同比降低47.05%,销售费用同比降低50.92%,管理费用同比降低29.55%,研发费用同比降低33.57%。
中小院线加速出清,万达电影乘势开放特许经营加盟权
疫情冲击下,万达电影共关停国内影城17家。危机或许也是转机,国海证券传媒与互联网分析师朱珠曾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从长期来看,疫情后院线以及电影行业将被动加速出清,头部院线以及具有项目储备的电影内容公司相对受益,行业洗牌后市场集中度将提升。
作为院线龙头企业,截至2020年6月30日,万达电影拥有已开业直营影城651家,5767块银幕,其中境内影城598家,5313块银幕;境外影院53家,454块银幕;新建境内影城12家。
市场也印证了院线行业的龙头效应,由于疫情对电影院线造成了较大的冲击,部分中小影院退出市场,进一步加速了市场整合速度。万达电影在疫情冲击下乘势开放特许经营加盟权,半年报显示,万达电影于2020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特许经营加盟权,通过向具备可持续经营和合规经营能力的优质加盟影城输出万达品牌、管理系统和管理体系,整合资源,增收提效,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行业影响力,但在疫情之后公司将依然保持直营影城的稳步发展。
近期,万达电影定增方案获批。公告显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人民币43.5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30.45亿元用于新建影院项目,13.05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
定增输血,万达电影逆势扩张巩固龙头效应的野心显而易见,而这种野心也有了现金流的支撑。
《唐探3》仍未上映,万达影视或无法完成业绩承诺
8月21日,华谊兄弟主控项目《八佰》将抢先一步登上大荧幕,同样值得期待的大制作电影当属万达影视制作的《唐人街探案3》,原定于2020年春节档上映的《唐探3》目前仍未有上映消息传出。影片未上映的情况下,制作成本及前期宣传费用等也无法收回。受到疫情影响,其他原计划报告期内上映的影片均未能如期上映,部分影视剧项目按规定也暂停并延后拍摄。
2019年,万达电影收购万达影视,打通了全产业链。2019年2月22日,万达电影最后一次发布重组预案,本次交易的标的资产为万达影视95.7683%的股权。万达电影拟向万达投资等20名交易对方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万达影视95.7683%的股权,各方协商确定标的资产的交易价格为105.24亿元。
在重组预案中,作为股东王健林夫妇也做出了业绩承诺,万达投资、莘县融智、林宁女士承诺万达影视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及2021年度承诺净利润数分别不低于7.63亿元、8.88亿元、10.69亿元、12.74亿元。
2018年,万达影视完成了业绩承诺,2019年,万达影视2019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16亿元,扣除占用公司的资金成本、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01亿元,未能完成业绩承诺。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万达电影半年报显示,万达影视2020年经营业绩可能不及预期,预计无法完成业绩承诺。随之而来的是业绩补偿,这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万达电影的现金流。
⑶ 论万达并购的动因与前景分析
一、简介
2012年5月12 ,大连万达以31 亿美元并购全球第二大院线集团―美国AMC 影院。万达集团将获得AMC100%的股权,并承担AMC 的相关债务。这31 亿美元,包括并购的总交易金额26 亿美元及并购后投入AMC 的不超过5 亿美元的营运资金。2012 年9 月4 日,万达集团在美国洛杉矶正式宣布完成对美国AMC 的并购,万达集团因此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院运营商。万达集团的此次跨国并购可谓是震惊全球。不仅是我国民营企业在美投资的最大一起企业并购,也是我国文化产业中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事件。
二、万达集团跨国并购AMC后的市场分析
1、市场规模的扩大
万达电影院线成立于2005年,隶属于万达集团,是亚洲银幕数排名第一的电影院线,开业五星级影城86家,730块银幕,其中IMAX银幕47块,占有全国15%的票房份额。2011年票房收入超过17.8亿元,居中国市场份额首位。
AMC是北美第二大院线,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和中国香港等地区都有影院。AMC于1920年在美国开设第一所电影院,至今已有92年的历史,在美国是家喻户晓的品牌。公司旗下拥有347家影院,共计5048块屏幕,还是全球最大的IMAX和3D屏幕运营公司。AMC公司拥有的影院集中在北美大型城市中心地带,拥有北美票房最多的前50家影院中的23家。
并购AMC 后,万达由中国走向海外,迅速扩大了自身的市场版图,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院线经营商, 拥有全球票房10%左右的市场份额,企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将大幅提升。特别是在IMAX和3D屏幕数量上具有优势,有利于在市场中占据领先。而这一举措,更为万达实现2020年占据世界票房市场约20%的份额打下坚实的基础。
2、市场认知度的提高
(1)并购AMC,万达开启了国际化战略实质性的一步,成为一桩“震惊世界”的跨国并购,相当于在全球投入了一次巨大的国际广告,极大提升了万达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在美国人眼中,万达收购AMC,正如同80年代的日本收购哥伦比亚环球影业公司,目的是为了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确实也没错,品牌形象和公共认识度对一个企业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企业需要品牌,而AMC就是一个不错的品牌。得到它,万达的自身价格倍升。而万达收购AMC为它的其它业务打开了一个通往世界的窗口。
(2)万达将成为全球拥有银幕数最多的院线企业,又同时雄踞全球两大电市场,日后在与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谈判时,话语权大增。《纽约时报》在并购后评价说这次并购代表中国在美国电影行业的影响力明显增加。这种影响力直接表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出品的电影将能同步在美国的一线影院看到。《洛杉矶时报》认为,中国影片目前在美国观众中的反响并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行做的差、放映时间不足,而万达并购AMC后,这一局面将会改善。并购AMC使我国在电影引进方面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通过收购,万达也可以得到电影发行、影院建设和管理的第一手经验来扩展它在中国的业务。
(3)从国内来看,万达在2011年已经实现了全行业第一的成绩,并购AMC,对其更是有着锦上添花的作用。对AMC拥有的先进的管理、技术、创新理念的引进,更将为万达在国内市场雄踞行业领袖地位的态势打下铺垫,让其以更先进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更具特色的设计受到更多市场消费者的认知与肯定。
3、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是指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在政府创造的商业环境下,掌控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开拓国内外文化市场并获取利润的能力。
(1)通过开拓新的市场,打开新的文化消费空间,引入新的商业模式,提升了万达在整个文化产业的市场扩张能力。这样一次大型的跨国收购,加速了其推进文化产业集团化建设,规模化经营的步伐,AMC是主业突出、品牌名优、综合能力强的大型文化集团,万达收购AMC后实行多媒体兼营、跨地区经营,以此为突破口,加大市场整合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文化企事业的竞争力。
(2)AMC是一家注重创新理念的企业,对其并购,更是让万达总体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目前市场上电影院线行业竞争激烈,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挤出,就要在创新上有所突破。因为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已被人们认为是最具有活力和能动效应的元素,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发展动力。
(3)并购后的万达,在影院数量、IMAX和3D屏幕数量上都有超大规模的增加,整个面向的市场人群也大幅增加。并购后,万达将拥有全球排名第二的AMC 院线及亚洲排名第一的万达院线,从而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也就毋庸置疑。
4、市场风险的存在
公开报道显示,美国AMC影院所处的北美市场,状况并不乐观。2011年,北美院线有12.8亿人次走进电影院进行观影,较2010年下降了4%,这是北美院线16年来的最低数据。2011年美国电影票房收入为102亿美元,比2010年下降了3%。由于市场不景气,AMC早已负债累累,2011年AMC净亏损达1.23亿美元,近4来AMC曾两度试图IPO都未能如愿。
除此以外,万达作为跨国并购的案例,不得不面对着整合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等一系列的风险因素,因此在当时来说,很多人对于这次并购并不持看好态度。
三、启示
截至2012年年底,AMC2012年营收27亿美元,净利润5150万;而截至2013年6月30日的上半财年,AMC营收27亿美元,净利润为8280万美元。最终,AMC于12月正式登陆纽交所上市交易,以18美元的价格首次公开发行18,421,053股A类普通股,如加上超额配售,募集资金近4亿美元。上市后,AMC公司股权总市值达到18.68亿美元,其中万达集团持有股权市场价值约14.60亿美元。
万达集团跨国收购的案例,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的空间,当时的收购,可谓肯定声很多,同时质疑声也四起,然而最终AMC还是让万达成为了大赢家。
具有极大前瞻性眼光和雄心的万达,在海外市场的开拓中,走了一步大棋,万达收购AMC与吉利收购沃尔沃、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不同,它既没有带来核心技术,也没有带来一个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但万达还是带着探险者的视野开启了其海外市场的大门,最终也证实了这场收购的价值所在。现今,万达集团已同时拥有全球院线排名第二的AMC 公司和亚洲排名第一的万达院线,雄踞全球两大电影市场,成为全球规模、收入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可预见未来的中国电影产业,随着万达的走向世界而将拥有一片更广大的天空。
⑷ 万达影城全国共计多少家
852。据万达官亏皮念网公布,截止2023年3月1日,万达影城作握颂为行业龙头,在全国拥有852家影城,覆盖了347个城市。万达全国852家影城全部在飞书上,实现了统一化数字管理。在高度数字化的赋能下,排片管理、影院巡检、实时销困票房跟踪等等,统统不在话下。
⑸ 王健林的万达旗下有多少家电影院今年他的电影院还好吗
王健林的万达旗下有几千家电影院,仅国内就有六百多家,而国外则有一千多家,不过,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万达影院并不好过。
当然,虽然今年上半年万达并不好过,但是下半年等疫情逐渐过去,电影院全部复工,尤其是国庆档的时候,万达院线也会恢复正常。有消息显示,万达电影的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在7月27日晚间获得审核通过,其中,投入超30亿元在2020到2022年新建162家影院的计划颇引人注目。也就是说,万达电影还是对市场充满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