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电影音效如何写

电影音效如何写

发布时间:2023-08-29 12:24:49

⑴ 影视中的声音可以分为哪三类

影视中的声音可以分为人声、音响、音乐三类。

1、人声(对白)—戏剧中,对白用来讲故事以及表达人物的情感与动机。

2、音效(同步声与非同步声)—同步声是指与画面吻合的声音,非同步声就是那些与画面不相匹配的声音。

3、音乐(背景音乐)—背景音乐用于添加影片的情感与节奏。

这三种成分会被混在一起并取得平衡以突出必要的重点,而由此创作出期望的效果。

③音乐:作为影视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表现手段,影视音乐不同于一般音乐,一般即纯粹的音乐是一种时间艺术,没有直观的空间呈现;而影视音乐却是与影像空间结合在一起的粗袭,它既融于银幕或荧屏画面之中,也以镜头/画面及其构成的叙事为乐思的来源,表达的是影视角色的情感、情绪、渲染的是画面场景的氛围,表现的是影视叙事的主题。在时间流程上,影视音乐也与一般音乐会上演奏的音乐不同,它丧失了演奏音乐的连续性,而与影视作品的情节发数山展相伴而行,并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时隐时现、时起进伏、进断时续,呈现出“分段陈述、间断出现”的形态。

⑵ 看电影的艺术——音效与对白(1)

音效,制作人可以通过数字录音来组合和处理声音,以增加观众对画面场景的情感反应。

在一部影片中具有强烈震撼效果的混合音中包含着多个不同的声音层次,它们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比如关于一个大雨滂沱的事庆卜故现场中,同时听到的可以有风雨雷电的声音,有汽车疾驰而过的呼啸声,有指挥交通人员的呐喊声,人们的嘈杂声,警车鸣笛声,救护车的轰鸣声……这所有的声音构成了紧张复杂的场面。

如被认为是电影声音史上里程碑的《愤怒的公牛》,《机器人总动员》的音效师收集和组合了2600种不同的声音来制造影片。

对白,电影中的对白在节奏上比较快,只选择重要的声音,加以强化,调整(音质,音量,混响……),以适应影片的需要。

对白在影片中不起主导作用,它服从于画面需要,但要避免重复的信息不断出现。

声音与对白的特殊用途。

1. 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感受。主体自己的倾诉,或声嘶力竭的吼叫,或如诉如泣的呻吟,或清脆嘹亮,或铿锵有力,都在展示着人物的情感。

还可以用周围的声音来衬托人物的感情,当愤怒的声音逐渐淹没在汽车声或夸张的声音中时,从人物扭曲的表情中却迸发出了更有力的声音,虽然我们听不见。

2.通过机械的声音表现情节。如汽车有节奏的鸣叫,呈现出一种欢快的旋律。一段长时间不间断的鸣叫则可能代表着烦躁,紧急的心情。

3.以变行的声音烘托扭曲变态的事件。最有感受的是在一些电影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神秘电话。像神秘的勒索电话,骚扰电话或是变态狂的电话。加强了剧情的悬念,让人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4.被放慢的声音,就好像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一般。古怪,细致又夸张,以显示人物的内心思想。疲惫的喘息声,恐惧的尖叫声,痛苦的悲鸣声,亦或是搞笑滑稽的欢乐声,都在刺激着观众的神经,对角色剧情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5.用声音制造反差效果,在一组欢快的场景中,笑声不断,一副愁容满面的图片与此形成巨大的反差。

6.对选择的声音进行强调,比如若强调声音把画面变暗;利用闷屏的手法,强迫观众去听一段重要的声音;在繁杂的情节中提高声音的音量以突出其重要性。

7.用声音来表现质感,时间和温度。将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以表现声音的厚重,质感或丰富性;制造出特定年代的声音,像老式打字机,电报机或电话,就充分代表了它们的时代;表现温度的声音就像在冬天拍摄夏天的剧情,可以加入做差坦一些知了聒噪的叫声,倾盆大雨的哗哗声,而容易让人产生燥热的错觉。纯桐

⑶ 影评中怎样评论电影音效

坚挺了近十分钟后,陈凯歌的才华终于在即将高潮之际一泄如注……

《百花深处》这个标题很容易让人想到陈升的那首《北京一夜》:“地安门外……百花深处……面容安详的老人,等着那出征的归人”。“时光”还是两个作品共同的主题。所不同的是,陈凯歌的《百花深处》一如既往地超越了个人情感,以俯视的角度审视现代化与传统殊死冲突这个国际化的命题。

陈凯歌一向是我尊重的导演。当同为“第五代”标志型人物的张艺谋完成了从反叛、漠视到招安的奋斗历程;当一批新锐导演迷恋于个人体验而无力自拔,年过半百的陈凯歌却没有放弃社会责任感,以反思和批判的目光打量着这个似乎变幻无常的年代。

影片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搬家公司的小头目耿乐刚刚为一个顾客搬完家,冯先生找到耿乐说自己也要搬家,于是带着耿乐一伙人找百花胡同,但当费劲周折找到百花胡同时,那里已成为一片废墟,只有一棵老槐树孤零零地留在那里。耿乐他们大呼上当,掉头离去,这时接到公司电话,电话说,这几天有一个疯子到处找人给他搬家,告诉耿乐别上他的当,上了当别忘了要钱。

为了要钱,耿乐他们又折回来给冯先生搬家。于是冯先生就给他们讲:这是大立柜、这是鱼缸、那是花瓶儿,于是耿乐他们就搬没有实物的家,当搬一个前清的瓷瓶时,由于有人要吸烟借火,搬运工一松手瓷瓶摔碎了,冯先生哭了。

搬好了东西,车往前开,冯先生告诉耿乐胡同前面有个沟,结果车真的陷进去了。在陷车的地方,挖出了一个铜铃铛,冯先生捡起铜铃铛高兴地跑向落日,耿乐他们蓦然回首,落日余辉中一个水墨四合院出现了。

现代化对传统的征服带来了怎样的后果?《百花深处》描画了这样一个场景:当传统文化这个物质家园被摧毁之后,人类的精神家园也将无枝可栖。“冯先生”以变疯这种极端的方式,象征性地昭示了这一严重的后果。而那几个搬家工人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在灾难面前表现的是可悲的冷漠和麻木。

与绝妙的创意相比,影片的摄影平庸或是平实。在汽车驶进废墟时,摄影机从一间残壁的窗户内,窗框为前景拍摄了这一画面。这个镜头不过3秒钟,但我的感觉是,它太像主观镜头,有些影响观众沉浸剧情。这一点,阿巴斯在《樱桃的滋味》里的处理就巧妙得多。

影片的音效颇为出彩。虚拟的搬家声响既有趣味性,又切合了疯子的主观视角。当不存在的“前清花瓶”被失手摔碎时,荒诞感的鼓点变成了忧伤的长音,与向前缓移的镜头相配合,直到冯先生哀伤的脸部特写出现,将影片的基调由荒诞转为沉重。当冯先生摇着铃铛跑向“新家”的时候,一个动画的四合院出现了,伴随着的是风铃声、叫卖声和传统器乐的交相辉映,这些音效把观众带回了“过去的好时光”,有力的烘托了影片的主题,并将影片推向了高潮。

而就在此刻,导演——这部故事的上帝显现出了力不从心。

应当说,在动画出现前,故事的讲述是出色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尽管搬家公司的电话我认为不太合常理——让他们从疯子手里拿工钱,但这是故事的第一个情节点,没有这个情节点,故事就无法往荒诞的方向发展,对于一个十分钟的影片,凯歌尽力了。第二个情节点就自然多了,发现失落的铃铛尽管巧合,但并不算突兀,这个情节点成功地将故事引向高潮。

总体来说,层层递进的悬念还是能吸引人看下去。陈凯歌的名字之所以能跟国际电影大师们一起排在这张DVD的封皮上,不是没理由的。但后来的一分钟证明,真正要和大师们并肩,却是一个无比艰难的任务。

博尔赫斯最青睐短篇小说,因为它是个完美的圆形。但实际上却很难完成。长篇需要作者超强的稳定性和持久力,短篇要求作者具备高度收放自如的驾驭能力,两者都是对创作人极高的挑战。

显然,对于这样一个短篇,陈凯歌很清楚,他必须在十分钟里就要给观众一次完整而完美的体验。为了制造一个足够刺激的高潮,在隐身奋战了近十分钟后,这个“上帝”迫不及待地出马,用百花——雪花这浅白的意境动画了一个冯先生脑海中的四合院,以弥补观众的想象力,人为的强迫这个故事以及每个观众到达高潮。不幸的是,这种最后阶段的冲刺却暴露了导演驾驭这次体验的生疏和胆怯。将脑海中的四合院写实无疑是画蛇添足,用现代化的电脑动画来表现更是匪夷所思。用搬家工人的视角来想象这一变迁则透露出明显的说教意味,这大大冲淡了本来十分沉重的主题。由此一来,一部艺术电影瞬间就变成了一个平庸的公益广告。于是,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次大师的完美创作,而是一个年轻人初识人事的慌乱。

与许多美好的人生体验一样,艺术创作从来不是单向的,而是作者与受众两者共同完成的。对艺术家而言,对受众是否具备足够的尊重严重影响到作品的质量。世界级的大师对受众的智力都给予了相当的尊敬,而中国的艺术家特别是电影创作者往往欠缺这一美德。

在上世纪80年代后,不断有中国电影获国际奖。也许最悲观的人都会觉得,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准离国际级大师仅隔一张窗户纸。但那个四合院却告诉大家,那张古老而陈旧的窗户纸是多么的坚韧,坚韧到令人有些丧气和绝望……

⑷ 你知道哪些有趣的电影里的音效制作过程

猎杀U571,美法合拍超级大制作,耗资6200万,30万种音效无与伦比,战争场面视觉效果逼真,让观影者惊心动魄。同时,导演为求逼真,全片使用真的船舰拍摄,重达400吨的复制品,将现场气势完整呈现。剧组依照历史,搭制出2艘按比例、性能都与当时一样的美军、德军潜艇。比如有些炒菜声是用塑料纸模拟的。天下无贼里刘若英吃烤鸭的声音好像也是用纸模拟的。有些让人意想不到。这其实是大问题,牵扯监听声源、监听环境、响度标准、混音工艺、母带处理之类的问题。

⑸ 电影中声音的制作流程是什么

‍‍

不是音频专业人员,以下答案仅供参考。希望有专业人士指正。电影剪辑时,第一步是对板,即把分开录制的画面和声音素材同步。拍摄时的「打板」就是为了提供声画同步参考。这个工作一般是剪辑助理在拍摄时期完成。然后就是常规剪辑。这时剪辑师看到的素材基本是声画同步的。不过会有部分素材因为拍摄原因没有声音,例如升格或降格拍摄,特效素材拍摄等。也有现场原因导致的对话质量不高等情况。此时的对白和现场环境声都可以算做参考声。等影片定剪后,因为拍摄时很难做到百分百现场收录对白,基本上都需要重新补录部分对白或环境声。现场拍摄的声音环境很难控制,很难所有对白和环境声都能收到理想效果。有时为了控制拍摄进度,或者很难反复拍摄时,就会采用后期补录的方式。不过也有精益求精的导演会对现场声音要求很高。娄烨导演的《推拿》在拍摄时,为了能现场录到盲杖敲击盲道的声音,剧组挖开了数百米长(数据来自记忆不够精确总之是很长一段)的人行道,在地砖下埋设了话筒。影片画面定剪后,补录对白和环境声时,声音后期人员还需要对已采用的声音进行修饰。例如话筒员不小心蹭杆的声音,部分需要压制的噪音等。后期录音室补录的对白有时候也需要处理一下,才能和现场声音剪辑在一起时不穿帮。全部的对白和环境声处理完毕后,就需要根据导演的艺术创作需求,进行音效设计。音效设计和音乐作曲一般是相互结合的。进入时间点也会根据制作方法不同而不同。对白、环境声、音乐、音效等环节全部确认后,要进行预混,确认声音各元素组成比例。然后进行终混,完成杜比5.1或7.1或全景声效果。以上只是大致流程和参考,仅供爱好者参考。声音后期是非常专业化和复杂的流程,如果需要更专业化的答案,就需要音频专业人员来回答了。

‍‍
阅读全文

与电影音效如何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好看的中国刑警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浏览:611
空姐遇到高富帅电影免费观看全集 浏览:841
电视什么软件能看免费vip电影 浏览:667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有哪些明星 浏览:761
高尔夫赢了2辆跑车是什么电影 浏览:195
如何做好小电影 浏览:495
电视上看电影怎么加字幕 浏览:373
喜羊羊爸爸妈妈是什么电影 浏览:657
好看的电影在线观看202 浏览:526
电影视频解说如何拍 浏览:357
十大好看的动作电影完整版 浏览:54
一个游戏未来电影有哪些方面 浏览:904
我的姐姐电影告诉人们什么 浏览:326
电影是怎么实现沟通 浏览:829
深圳什么电影院可租3d眼镜 浏览:351
百度网盘下载的电影怎么保存到手机 浏览:478
石班瑜配了周星驰哪些电影 浏览:35
电影机亮度多少流明 浏览:690
电影魔方怎么把视频拉长 浏览:494
全球禁播大尺度电影有哪些 浏览: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