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电影业的前景怎么样
中新网上海1月4日消息:中国入世谈判电影界代表、国家广电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局长刘建中日前接受了《文汇报》记者采访,对入世之后中国电影业的前途发表看法。
据悉,在和中国电影管理条例一致的情况下,中国入世电影方面谈判结果主要有:允许每年进口外国分帐影片20部用于电影院放映;允许外资进行电影院的改造建设,但股份不得超过49%
刘建中说,很多人担忧中国入世以后,市场放开,美国电影大量涌入,用不了一年,中国电影业就垮了。其实,这是误解。WTO的一般条款指的是货物贸易。而电影片的贸易和一般的商品不同,它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凡是涉及意识形态、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有其特殊性,电影的发行放映是通过谈判来约定贸易规则的。所以,中国入世之后,不可能出现外国影片无限制的涌入,中国电影也不可能放弃以我为主的立场。入世之后,中国电影业要在新的形势下,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开放中增强竞争力。
那么,我国对WTO的电影部分到底承诺了多少?WTO对中国电影的直接影响又是什么呢?刘建中说,中国入世电影方面谈判的对手是美国人,因为,美国电影业在世界上最具代表性。实际上,中国去年进口电影市场已经开放了,分帐影片进口了16部。
中国电影形势的严峻在于自身。入世带来的压力,正是促进中国电影生存和发展的机遇。刘建中介绍了国家即将出台的电影事业发展政策和策略:降低进口胶片关税,由每21米纳税9元降至1.57元——3元;为促进农村的电影放映,国家5年投入1亿元,而且要给农村放映员发工资,这是2002年的工作重点。
另外,刘建中还告诉记者,建设中国电影博物馆的立项已获国务院批准,2005年10月将落成。(
② 影视后期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电影行业逐渐复苏
院线产业的发展与电影票房息息相关。从电影票房收入来看,2012-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持续增长,并成功突破600亿大关。2019年,我国票房收入实现643亿元,较2018年增长5.4%,增速整体呈现下滑态势。
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爆发,中国电影市场全面关闭178天,给中国电影产业带了巨大的冲击,我国电影票房收入仅为204亿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4成。
随着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电影产业也开始逐渐复苏。2020年第三季度末,我国电影单月票房收入就已回升到了2019年同期近75%的水准。到2020年12月,我国电影单月票房收入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92.4%的水准。
2021年春节档,我国电影票房收入实现78.3亿元,较2019年春节档增长132.6%,为2021年影视行业的复兴打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开局,昭示着我国的影视行业在经历新冠疫情带来的寒冬之后,或将在2021年迎来全面复苏。
综合来看,我国电影院线产业或将随着电影产业的复苏迎来良好的发展,各院线之间或将加速整合,资源也或将逐渐向头部院线集中,网络院线近年来虽然发展迅猛,但要迎头赶上仍需要一定的时间。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院线和电影院运营模式及投资策略规划分析报告》。
③ 2020年的电影行业前景将会如何
2020年的电影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打击,而且据目前形势看,还将会一直持续。据悉,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总票房22.38亿元人民币,同比2019年下降88%。调研数据显示,2000座以上规模影院同比下降87.7%,500-2000座规模影院同比下降88%,500座以下规模影院同比下降91.3%,小规模影院受创程度最大。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从事与影视相关的公司中,已经有13170家公司注销或吊销,远远超过2019年全年注销影视公司数量。
(3)电影发行的前景如何扩展阅读:
暂别电影院的第145天
今天是暂别电影院的第145天。由于北京再度出现新冠疫情,这个等待的时间或许还将延长一段不短的时间。对近百万的电影行业从业者来说,这样的等待依然看不到终点。
在北京的疫情再次出现之前,我们无法得知在书店、KTV、酒吧、餐厅都已经开业的情况下,为何电影院迟迟无法开业。在6月15日北京因疫情“暂停开放文化娱乐场所”后,电影院的全国统一复工希望,再次变得遥远。我们无法揣测最终复映的时间会定在何时,但能够去了解在这个过程中,从业者和不同的公司,是如何度过这场还未结束的煎熬。
单单只通过倒闭公司数据的罗列,没有办法呈现从业者们的挣扎与抉择。在这短短的不到半年的时间中,宣传营销公司开始布局网生营销内容,电影院线加盟投资者也在一遍遍准备复工的申请与防疫措施。减薪与裁员,都是度过这场疫情不得不做出的决定。活下去,成为每家公司的头等大事。
④ 中国电影现在的趋势是怎么样的
如果你爱一个人,你让他拍电影吧;如果你恨一个人,你让他拍电影吧.
⑤ 网络电影发行有什么规则,现在市场前景怎么样,看的人多么现在
现在前景一般,主要还得看质量和题材,如果你是文艺范的类型估计很难,别说网络电影,就算是院线级别文艺片反响都不会太好,希望对你有帮助,另外如果找发行的话,奥创世纪还不错,我联系过但是并没有合作,主要是他们对影片审核有时候比较严谨,但是在宣传上给的配比很足,希望对你有帮助
⑥ 中国电影发展的趋势
中国电影应该说在2003年以后前所未有的当做一个娱乐产业来对待,在过去我们一致认为电影基本上还是一个宣传产品,但是到2003年以后从政策上有一个最大的调整,我们已经非常明确的认为电影是一个产业,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从国家政策的趋势上来讲有了几个非常显著的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行业的开放,大家最近可以看到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这个开放的基本顺序是这样:先开放影院、然后是制度,最后是发行。
这个顺序最主要的一方面是保护电影民族工业,另外一方面不想看国外的电影集团过早的控制电影链条,其实发行几乎是所有的媒介集团控制产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其实真正能够控制一个产业的很可能是发行环境,我们去研究过八大公司主要就是对发行环节的控制,所以我们最后开放的是发行,第二就是从审查的角度来讲逐渐的放松,一方面是程序上的放松,比如说我们的分级制一直在研究中,尽管现在还没有推出,但只是时间的问题,不管用什么样的词汇,但是分级已经势在必行,另一方面是我们给成年人看的这部分内容很可能产生社会强烈的反向,还有就是政策上的趋势,我们最近出现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在生产制作方面今年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电影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今年电影有可能达到200位,将达到世界电影产量的前三位,很可能是第二位,但是这200部很难说在影院里放映多少部,但是从产量上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还有一个趋势就是大制作的商业电影成为主流,我们知道今年的电影状况《手机》《2046》等等这样一批投资大制作的成为中国电影的真正市场主流。另外还有一个趋势的变化就是电影投资的多元化,各种资本进入中国电影以后,对中国电影整个制作经营都会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而且这些资本在进行重新组合,每种组合都可能会产生一种不同的作品形态和针对不同的作品市场;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电影的投资重量在增加,特别是一些大制作的投资,应该说在中国已经创作了投资记录,这个投资的增加其实很难程度上说明了电影回收能力的增加,这个回收能力不仅是影院的回收能力,很可能是远远超越影院之外的回收能力。下面就是国营电影制作机构的势力在逐渐增加收入分化,过去的八一电影制片厂老厂,他们目前已经退出了主力军的地位,那么上海电影集团还在生产的第一线,绝大多数国有电影制片厂已经退出了生产的第一前线。当然中影集团成为国营机构的一个主力,前天刚刚看到中影集团先后和索尼和时代华纳成立了两个合作制作公司,那么表明了中影集团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进行自己新的资源整合。
大家都知道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海外电影的这方面,应该说未来可能会有比较开阔的前景。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就是民营电影制片厂的发展,像一些比较大型的民营社会公司都在进行横向和纵向整合,这个整合已经完全在模仿国外的整合方式了,将来这些社会企业或者民营企业未来的成长,可以说在未来五年之内肯定会成为中国电影的真正主力,而且我们可以讲现在进入电影市场票房前十名的电影绝大多数但是都是由这些民营或者社会公司生产的,或者绝大多数都是他们生产的。电影发行的趋势,目前中国进口电影的权是由中国电影公司规定,但是国产电影是交由各种社会公司来经营,但是从这两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民营公司控制着国产电影的主要发行权,而且发行最好的影片都几乎是由民营或者是社会发行公司来发行的,我刚才提到一个概念:未来发行会控制一个产业。发行权利的扩张对中国电影未来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讲民营发行公司充当了国产影片的发行主力,这个大家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营销意识的普遍提高,现在我们电影从制作时代走进了一个营销时代,去年在营销方面我们可以说是花招尽出,尤其是《十面埋伏》,在中国创造的一亿五千万的票房。还有一个值得谈到的就是大电影产业的形成,之所以叫大电影产业这个核心的概念就是电影是整个媒介行业的内容核心,整个媒介行业不管是明星也罢,电视也罢,所有的行业内容核心产业是电影。所以电影是推动整个媒介的特别是娱乐媒介发展的最核心的,尽管影院不是获得利益的唯一途径,但是影院作为一个发射平台时,我们的媒介由于得到电影的推动,得到更多观众的形态,这一点大家以后会理解到的,包括这两年的影像版权交易所获得的利益都有了一个新的高度。从电影发行的趋势来讲,我们今年的电影票房有了明显的攀升,而且在非影院之外的收入也有明显的增加,这些数字都可以从各种地方得到。而且我们想国产电影在整个电影票房排行前十名中,还有四五部电影占到重要的位置,那么我们200部电影中可能有十部电影的票房超过500万以上,剩下的票房或者等等零,或者怎么样。最近这两年各大电影院的建设非常火热,这一方面影院很开放,另一方面影院是最有利看到的地方。
第一中国电影从整体的电影市场来讲严重不足,十亿人民币的票房相当于美国电影的六分之一,这点来讲是差距甚远,而且200部电影几乎有五分之三的电影是进不了电影院,要按照市场的规划有序操作的电影很少,大部分都在没有票房的怪圈里面徘徊,电影的多样化生产还不够,中国电影观众的人数太少,我们每五年看一场电影,而美国人每年看六场电影,这种观众不平衡,造成中国人都只看盗版,不看电影,电影的法规问题非常非常多,随着付费电视的出现,我想中国电影大产业的概念即将形成,而政府有关部门和电影创作人员对电影产业、产品的重新认识,电影一定能找到和电视差异化的东西,最重要的一点无论是从经营模式或者说从产品内容、市场针对性里讲都是在和电视差异化的竞争,一定要和电视的内容、形态形成非常明显的差异,电影产业必须要找到差异性,才可能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所以如果中国电影的平均观众人次能够达到一次一年,我们的盈利概率会超过60%以上,中国电影才会真正有希望,中国电影才会进入一个我们一直在呼吁的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⑦ 2020年电影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2020年1月24日,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多家影院宣布暂停营业。所以2020年“互联网+”深度融合电影产业,催生丰富多样的新业态。
互联网大数据为创作赋能、为宣传发行升级,票务平台、社交平台、直播平台和各种新媒体平台,扩展电影市场的消费半径,延长院线电影的艺术生命。网络售票和在线选座服务全球领先,为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升级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7)电影发行的前景如何扩展阅读:
2019年的电影行业:
截至12月23日,2019年全国电影院总票房突破627亿元,国产电影占比超63%;年度新增银幕8843块,银幕总数达到68922块;全年票房过10亿元的影片共15部,其中国产电影有10部,全年票房前十位中,国产电影占八席。
在全球电影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指标再创新高,产业基础稳固坚实。国产电影不仅牢固占领国内电影市场,也不断扩大海外影响力。作为全球票房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电影潜力巨大,活力澎湃。
电影院一系列向好数据,标识产业深度、事业广度,也表明了作品温度、观众热度。2019年,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佳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折射中国电影聚焦讲好“中国故事”、着力创新创造的繁荣图景。
⑧ 如何看待电影的发展趋势
中国强,则国产电影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电影逐渐成了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消遣方式。院观看电影,随之而来是电影票房的大爆发
从2011年全国总票房100亿,到2018年全国总票房609亿,6年的时间,总票房翻了5倍,这个5倍可是以亿为起点的。由此可见电影市场的巨大消费力。中国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实现了稳健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经历了生产单位转企改制、组合院线、民资入影、融资上市、“互联网+”融合等重大产业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更以法律形式体现出我国推动电影产业化、实现电影强国战略的决心与信心。
目前,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银幕数量、观影人次均位居世界第一。但要清醒认识到,在电影产业收益、产业链完善度等方面,我国电影产业与世界电影强国仍有差距,同时也存在巨大潜力。在网络技术与数字通信飞速发展的时代,更需把握电影产业发展新机遇。
一、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
近年来,《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电影产业促进法》等法规法律相继出台。电影市场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形成新老电影公司百舸争流、竞争奋进的局面。电影工业基础不断夯实,技术水准不断提升,各类数字影视制作基地纷纷建立,数字影院普及到县,我国3D银幕数量稳居世界第一。通过“一带一路”交流、电影节、国际展映等方式,我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影响力稳步提高。
面向未来,中国电影观众与市场的不断成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中国电影消费内需强大,受众观影需求日益增长,2018年观影人次达17.16亿,但人均仅为1.23次,提升空间巨大。另一方面,国内资本投资电影活跃,当下已有1.2万多家影视公司,讲好故事、演好角色、打动人心、赢得口碑,已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的创作主导。全行业将更加注重电影的社会效益,良好口碑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带来电影产业的良性循环。
二、抢抓先机,实现“由大到强”
中国电影产业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要抓住新时代新机遇,领先一步,方能实现电影强国的目标。
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从胶片到数字,电影产业的发展进步始终贯穿着科技、艺术的交融与革新。好莱坞电影《阿凡达》开发出领先世界的3D虚拟影像摄影、面部表演捕捉等技术,以逼真视效震撼世界;《流浪地球》以高水准特效、具有中国内涵的故事,在海内外口碑票房双丰收。裸眼3D/4D技术、虚拟现实的VR技术、混合现实的MR技术、全息技术、全景声技术等,为实现电影技术的突破提供了新机遇。
在电影宣发领域,发行企业要及时研究受众观影心理与分层的变化,多样化地进行电影宣推,及早做好老电影、复映电影、文艺电影等分众电影市场渠道。同时,电影宣发要“走出去”,抓住推广机遇,讲好中国故事,抢占被国外院线忽略的“冷”档期、细分观影市场。
三、未来,电影行业市场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1、国内资本充裕有利于电影行业加速发展
目前,我国国内资本较为充裕,且外部资本投资电影行业的意愿较强,对高度依赖资本投入的电影行业形成了有利的发展环境。电影产业投融资渠道拓展,不仅有利于电影制片产业发展,为电影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城市化进程加速为电影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据统计,2000年以来全国城市化率平均年增速接近3%,2016年全国城镇化达到57.35%,城市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伴随着城市房地产、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城市文化产业建设也迎来大发展的黄金期,这将为电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扩大内需政策有利于带动电影产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为推动全社会文化消费水平提升,发展影视文化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16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32316亿,同比增长10.4%。目前,我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旺盛,但文化产品供给存在巨大缺口,为电影产业创造了宽广的市场拓展空间。
4、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逐渐加大有利于电影行业健康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建立对于鼓励和推动电影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水平已逐步同国际市场惯例接轨。在知识产权得到良好保护的前提下,电影企业投资制作大电影,音像制品、电视及网络播放等收入渠道也将得以进一步拓宽,有利于我国电影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再加上国家颁布的《电影促进法》,所以中国电影市场一切都向着更好的方向在发展。
未来,中国电影产业若能及时抓住电影技术创新、内容精品打造、分众与衍生消费趋势、智慧影院建设等机遇,就定会乘势而上,加速实现电影强国之梦。
《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接近公众,粉丝,观影人,门槛也不再那么令人望而却步。
⑨ 2019电影行业发展趋势怎样
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609.76亿元,较去年559.11亿元同比增长9.06%;剔除票务服务费后共实现分账票房565.39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7.94%。观影人次17.16亿,同比增长5.93%;放映场次11066.8万场,同比增长17.24%;场均人次15.5人,同比下降1.7人次;平均票价32.95元,同比提高0.62元,平均票价在经历了长期下滑后,在2018年首次出现提升。
纵观近十年的电影票房,我们可以发现电影的票房是在逐年升高的。同时观影人次也呈现递增涨模式
⑩ 电影发行是做什么的杭州发展前景好吗大概有多少钱啊
电影市场现在比较好,工资应该可以吧,至于多少不好说跟地区也有关系,跟推广发行的影片票房挂钩。
具体工作就是策划,推广,宣传。联系影院合作,首映,甚至先期明星发布会都可能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