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部新电影从上映多少时间后才能结束票房积累
一般电影发行公司会和电影院线签电影发行合同,电影上映基本是一个月。如果电影在一周或三周内上座率相当的低,电影院和院线可以自做主张下片,因为院线公司是主动方,所以就算是一个月时间不到电影院就让电影下片了,电影发行方也不会说什么。有些电影是慢热型的,例如《疯狂的石头》,电影首周票房并不高,上座率相当差,有些电影院都下片了。由于后劲十足,这部电影被很多院线重新恢复上映,并且因为上座率越来越高从而上映了近两个月,有些甚至上映了三个月。
② 一部电影的票房统计是算多少天的票房
好莱坞的电影票房统计是按周期算,也就是一个礼拜,每周一公布,不管上映了几天. 电影映期下线后在统计的是他的累计票房,也就是票房总收入.
版权买卖是不被算入票房的 北美地区的票房数据和数据分析工作是由一个名为Ex-hibitorRelations的专业统计机构完成的 其中包括一部电影的公映天数、影院数量、周末票房、累积票房和排名成绩,如果进一步再查,只需要点击一个链接,当日上映电影票房成绩、排名和累积票房历史排名都可以一目了然。
③ 电影票房一般算多少天
票房统计方法:
现在影院都实行的电脑售票,这些售票系统是和国家电影局电影专项基金管理中心联网的,每天的固定时间都会自动向专基中心发送票房数据。
分成统计和票房统计是一个体系内的东西,不能分为两个体系,分成肯定要依靠影院票房的数据,跟票房没有关系的单位随便去统计,能设计到分成的也就是院线和发行公司,统计也是院线发给发行公司首先,普遍意义上的电影票房指的就是电影的门票收入,比如你说的卖了10亿人民币。同时也统计观影人次。
只要电影还没有下映,收入都算入票房。一般都是以周为单位计算。
分利润:
这里只说国内的情况,国外的不了解。首先票房要上缴5%到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其次要拿出3.3%交营业税,剩下91.7%的钱由电影发行(制片)方和院线方对分,具体如何分要看双方在上映前的具体协议。
目前国内的分账比例是发行方拿43%,院线方拿57%。当然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逐步要与好莱坞接轨,个别大片已经开始阶梯分账了,具体分账方式不尽相同。
比如《金陵十三钗》,发行方拿45%,票房如果过了5亿,则超出的部分发行方拿41%;
《一九四二》,发行方拿43%,票房如果过了3亿,超出的部分发行方拿45%,如果过了8亿,超出的部分发行方拿47%;
《王的盛宴》,首周发行方拿43%,第二周拿41%,第三周拿39%,以此类推一直到下映。
一般好莱坞阶梯分账模式是发行方开始拿大头,类似《王的盛宴》这种方法,这样越往后院线方越赚,自然会延长放映时间,越是大片也越受院线方的欢迎。而像《一九四二》这么反着玩的必然是对电影有足够的信心,但院线方会失去放映的动力,减少上映时间。
④ 一部电影一般会上映多久一个月吗还是看票房成绩
当日就会统计首映票房,到一周时统计一周票房。以后就是一周一次了。
⑤ 票房是咋统计的就是从影片上映开始算起什么时候结束,
直到没人看了 然后下线为止 主要是看一部电影能火多久或者是直接出DVD 蓝光 就算结束了
⑥ 电影票房统计多长时间
上线到下线,大约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