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觉得《哪吒魔童降世》怎么样
我觉得《哪吒魔童降世》这部动画电影非常好看,人物刻画十分鲜明,各方面的制作也非常精良。这部影片改变了我对哪吒的印象,对于哪吒闹海这个经典故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编,影片的整体完成度非常的高,剧情十分的新颖,而且非常热血,我必须点个赞。
这部剧的剧情想要表达的真理也是棒的,妖并不是生下来就是黑暗的,只是周围的环境改变了他原本的样貌,我们只需要学会接纳他,给他一些爱与关心,那么就会看到他光明向善的一面。并且亲情也是我们成长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存在。这部剧当中有一句非常出色的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给观众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能够很好地振奋人心,鼓舞士气。
B. 你如何评价《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影片
首先,哪一部是非常优秀的国产动画作品。优点很明显,也不是没有缺点。虽然达不到新作的程度,但绝对不能低估本身的诚实和扎实本质。优良的一点我不想再说了。剧场票房和口碑已经证明了他的优秀。最值得称赞的是剧本扎实,想要表达的内核清晰,制作非常细致。那为什么又不能被称为新作呢?首先,我们要回忆历史上的电影新作,要具备哪些特性?事实上,有结实可靠的制作、革新的手法、哈姆雷特等故事结构。
有些成功只能说,他放下了很多高高在上的中国艺术执着,放下身段学习别人的优点,看透了这些优点的本质,和以前的《大圣归来》一样,是中国动画史上前进的坚实一步。不是说制作上没有问题。问题其实很多。除了前面提到的过于直白的表达主题外,人设并不华丽。配色和设计仍然保留着当今网络游戏美术的很多特色。对节奏的掌握还不紧.但是很多腿还是戳到了我中年男人的眼泪,父子关系可以自己创造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在核心点达成共鸣。
C. 为什么说《哪吒之魔童降世》是适合孩子看的好电影
《哪吒之魔童降世》一上映,立马赢得一片好评--豆瓣高达8.7的评分,此外猫眼评分高达9.7分,票房过亿,这一系列数据毫无作假成分包含其中。上一次被一部国漫电影打动,还是在2015年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哪吒之魔童降世适合孩子看吗?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什么适合孩子看?
《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什么适合孩子看呢渗裂?
1、从制作特效、场景与人物细节处理、剧本都称为典范
而如今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后文统称《哪吒》)的好评度、特效制作、蕴含的深意,甚至要远远超过《大圣归来》。
作为同题材的3D动漫,《哪吒》的人物渲染有了很大进步,从衣饰和发丝显然细腻,色彩更鲜艳,人物的表情更加丰富和灵动。
2、哪吒形象颠覆众人想象
《哪吒》的出现,更像是对全世界的宣称——中国动画电影王者归来,不吹不擂,《哪吒》幕后团队确实已经拥有与世界顶级动画制作团队去同台竞技的资本。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哪吒的形象巅峰影迷的视觉,没错,确实很丑!哪吒的丑,却是这部动漫电影中最重要的情感伏笔。
在传统认知中,哪吒虽顽皮,却三头六臂是斩妖除魔的上古神丛散闭仙,而这个故事中,命运弄人,他却成为“妖魔”。既然身份是“妖魔”,前世是魔丸,那自然模样也得像回事。
3、吒“魔丸”转世,生而带来的是世人的偏见
剧情预设“灵珠降世”,影片中哪吒却遇到一个醉酒的师傅掘改和一个魔道师叔,阴差阳错哪吒成了“魔丸降世”。殷夫人三年怀胎,却生下一副模样恐怖至极的孩童,破坏力更是让陈塘关百姓苦不堪言。
村民天生对“妖魔”心生畏惧,纷纷劝说李靖将哪吒就此了解,以免祸害陈塘关百姓。但是,虎毒不食子,在殷夫人极力袒护下,哪吒算是留住了性命。
哪吒虽前世是魔丸,在李靖夫妇的保护下,算是渐渐成长。
但伴随其成长的还有街坊对“妖魔”如影随形的偏见。
哪吒第一次偷偷跑人街坊之中,便遭遇村民的嫌恶和另眼相看!
“你们把我当妖魔,那我就当一个妖怪让你你们瞧瞧”,从此哪吒从此在顽劣的道理上一去不复返,把恐吓村民、戏虐同龄人当成乐趣。
李靖和殷夫人显然不希望孩子以这样的身份寥寥3年余生,知子莫母,殷夫人深懂看似顽戾的哪吒,内心却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尚未成型的“恶”,只是对世人偏见的反抗。
为让哪吒静下心去修行,李靖夫妇骗他说,乃是灵珠转世。
父母善意的谎言,也达到一定的效果,他收敛了戾气,走上“斩妖除魔”之路。
行事风格难免存在魔丸的暴戾,心镜却变善了。
但是村民对哪吒的偏见难以扭转,赶来的街坊,不相信也不听哪吒的解释,执意认为哪吒劫走小孩的真凶,无不想杀之而后快。
4、同样遭遇世俗偏见的是真正的灵珠转世——龙王三太子敖丙
在浩淼的三界,龙族虽法力强大,却依旧是入不了天庭法眼的妖族,尽管龙族镇压妖魔鬼怪有功,却依旧被困在海底炼狱之中。
拥有“灵珠”转世身份的敖丙不得不肩负起了带领龙族脱离苦海的重任。
而申公豹给敖丙设计的人生巅峰之路,就是在魔丸天谴之日激发哪吒暴走,再将其制服。
但是申公豹算错了一步棋,灵珠转世的敖丙本性善良,和哪吒成为彼此唯一的朋友。
敖丙不愿伤害哪吒,尽管肩负着龙族兴亡大任,他还是从师傅申公豹那里要走了乾坤圈,制服了暴走的哪吒。
没想到最后连李靖夫妇也没能逃脱世俗的偏见,当敖丙龙族身份被揭穿时,两只龙角也让他成为世人眼中的妖,村民不再视他为英雄,而将对妖魔的偏见和恐怖施加在敖丙身上,避免天庭怪罪龙族,敖丙不再犹豫,要冰山掩埋陈塘关。
5、没有扁平的善恶,偏见之下,选择不同而已
在这部动漫里,不存在扁平的善恶之分。不同的角色活在偏见之下,选择不同而已。
申公豹身为豹妖,尽管拼命努力,依旧不为天庭重用,最后选择内心的恶。
敖丙本灵珠转世,但是身为功勋显赫却不被天庭所用的龙族,选择却是炼化自己的龙角去迎合天庭,最后为哪吒分担天谴,选择了友情。
李靖夫妇深知世人对魔丸存在畏惧和偏见,虽没有去对抗世人的偏见,却能以父母的仁爱之情去包容去接纳去改变哪吒,李靖甚至为哪吒愿意一命换一命。
殷夫人和哪吒一起踢毽子的画面让观众一片笑语,但是多少人能读懂为人母的她,宁愿被哪吒弄得伤痕累累,也不想去扫了孩子的兴致,简单的一句“哪吒好久没有这么快乐了”,让多少人感动落泪。
6、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
故事的主人翁哪吒,选择不顺从偏见,“我命由我不由天”,哪怕是魔丸转世,任凭天谴要取我性命,他依然选择自己的命运自己去担,去改变!
哪吒曾今也矛盾过,渴望认可,却又憎恶世人对其身世的偏见,所以他去捉弄街坊,又想击退妖怪证明自己,却总是弄巧成拙。
到最后,他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为了亲情和友情,危急关头,他取下乾坤圈,用尽最大力量去保护家人,去挑战偏见,去直面即来的噩运。
也许这就是漫画的精髓所在,但行正义,无问西东。
哪吒由丑至帅、由恶至善、由望世人认可至无愧天地,完全渲染了人物绚丽的弧线,观众内心犹如猛然一击。
除了哪吒之外,影片中每一个人物都有完整的设定和丰满剧情的任务。
李靖逃离《哪吒闹海》中厉父形象,演变成一个为儿子宁愿换命的慈父。殷夫人从一个毫无存在感的人物,成为个性鲜明、护子心切的母亲。
太乙真人在这部动漫中,就是一个随心所欲的“猪八戒”,坐骑从仙鹤成了猪,一口川普承担了整部电影的搞笑点。
甚至反派申公豹也是个性鲜明的人物,有自己的行事原则和“抱负”。
这部动漫电影再一次刷新了笔者对中国动漫电影的信心,这部电影丝毫不亚于前几日上映的《狮子王》,无论从制作上还是教育意义上。
综上,《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值得家长和孩子一起去看的国产动漫电影,大人读懂偏见之下,我命由我不由天;孩子看到,为友情的牺牲,父母为孩子的仁爱!
D. 如何评价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之魔童降世》主要叙述了阴差阳错成为魔丸的哪吒,在爸爸妈妈、师傅、朋友的协助下打破了命运的捆绑,改动世人成见,诠释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的箴言。
生活在世人成见中的哪吒正是由于这些爱让哪吒在世人的成见中活出了自我,让哪吒诠释了我命由我不由天,让哪吒打破常规,打破天命,活出自我。
这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动漫电影,它传递出的经历让我学会勇敢做自己,我链神命由我,尽力勇敢的人永远不会被命运辜负。
E.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对经典的“哪吒闹海”进行了颠覆式改编,但影片以完成度极高、可观性极强的方式,讲好了一个熟悉又新鲜、热血又感人的“中国故事”。
各个年龄层的观众爱看且买账,不单为那惊艳绝伦的中国风视效,更为角色命运与自身生命经验产生的共鸣而感动 。
观众多数是普通人,坐在黑暗的电影院里与屏幕里的哪吒同悲欢共生死。哪吒的反叛让大家感到了淋漓尽致的痛快。哪吒的身上有常年生活在高楼大厦格子间里、埋头在各种电子设备背后现代人所渴望拥有的力量。
片中有不少世俗丑恶的一面,比起真相,很多人更愿意去相信道听途说,然后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人。反叛型超级英雄,虽看起来反叛传统却依然保留着最中正的热血和感动,依然有着奉献和担当的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
此外,故事的主题是虽说“做自己”,但我感觉其实故事内容表达上逻辑漏洞很多,与其说是做自己,故事表达出来的却更像“做别人喜欢的自己”。
比如前期,李靖夫妻前期讨好群众希望洗刷哪吒的污名,中期希望哪吒斩妖除魔来讨群众的欢心,后期遇到敖丙以及哪吒自己从头到尾也是一直在为能够获得别人认可而做事,哪怕最后返回战场更多也是因为对父母的愧疚之心而已,并不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F.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橡简判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中讲述了“熊孩子”哪吒的成长故事。电影将哪吒塑造成了类似毒液的“反英雄”,一身缺点但内心不坏,比以往的形象更加颠覆,亦正亦邪。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部影片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在我们的印象中,敖丙不过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出场没几分钟就挂了。当年哪吒闹海,把敖丙抽筋剥皮,气得龙王要为儿报仇,前往陈塘关,要李靖交人。最后哪吒削骨还父削肉还母。
不过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看不到这样“血腥”画面,剧情跟观众所预设的有所出入,人设的安排也很巧妙——哪吒不刻板,敖丙不脸谱,其他人也有自己的闪光点。而在这里要说的是哪吒和敖丙这两个人。
剧情中,哪吒和敖丙的能力来源于同一颗灵珠,他们是命运共同体。哪吒本来是天选之子,他能够得到灵珠之力,结果申公豹的移花接木,一颗魔丸,让哪吒打从出生起就被贴上了妖怪的标签。而申公豹拿着灵珠,喂养了敖丙,让敖丙获得了灵珠之力。
两人阴差阳错之下,成为对彼此的对立面,他们拥有极端的性格,哪吒异常暴躁,敖丙异常冷静。但是就这样的两个人,不打不相识,在海边踢毽子的画面,让人感慨万千。哪吒说除了他娘亲,敖丙是第一个陪他踢毽子的人。而敖丙拿出了小螺号,告诉哪吒,从今之后我们是朋友。
然而当敖丙得知哪吒就是他必须杀掉的人的时候,他犹豫了。敖丙是善良的,但是他的善良却成为了龙王和申公豹交易的筹码。为了家族,为了师傅,当他听到众人都在议论他们龙族全是小偷的时候,他黑化了。
可能有的人觉得,敖丙黑化的速度有点快。但其实并不快,因为敖丙很善良,善良到对简单的是非对错都分不清。而这样子极端的善良,也容易衍生出恶,所以他决心要让陈塘关的所有百姓陪葬。
而哪吒跟敖丙正好相反。因为天生怪力,加上出生的时候他露出了魔鬼的样貌,陈塘关所有百姓都惧怕他,小孩子都会叫他妖怪。但是哪吒并不知道自己是妖怪,他只是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恶意,对这份恶意,他很恼怒,所以每次有人叫他妖怪的时候,他会气得动手打人。哪吒每次都会逃出去大闹一场,如同熊孩子一般。
哪吒暴躁的性格,也正是对应了他拥有“极端”的恶,当他失控的时候,会不分青皂白乱打人,在图里修炼的时候,哪吒灭妖完全可以不顾百姓的安危,而他给出的理由是都不是真人。但是当他真的遇到妖怪的时候,他的表现却很不一样。海夜叉在逃跑的时候,掳走了小妹妹,按照哪吒的性子,直接喷火就完事了,但在紧要关头,他收住了,因为还有小妹妹在妖怪手里。咐唯
哪吒的恶来源于魔丸,但他也能够克制住自己的恶念。在大战敖丙的时候,他知道乾坤圈能够抑制魔丸的能力,所以将其束缚在手上。这一次,他没有六亲不认,也没有失去理智,为了拯救苍生,他使出了浑身的力量。
最后敖丙跟哪吒身死,魂魄还在。这样不知算是喜还是悲的结局,也让人沉思。实际上,哪吒和敖丙就是命运的共同体,他们代表阴阳两极,代表事物的对立面,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十足的恶。
哪吒的形象一改往常,变成一个有着黑眼圈的少年,梁改这一细节的反差和后面剧情令故事展现的情怀更为生动。哪吒与孙悟空一样家喻户晓,早在多年前就有部《哪吒闹海》,其立意与《哪吒之魔童降世》殊途同归,除了哪吒与父母间的情意还有拯救陈塘关百姓的无畏,更有与命运抗争的英雄主义情怀贯穿始终。
电影在前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加入了现代流行元素,让所要展现的文化更易于被受众接受。作为暑期档的电影,成功之处在于它不仅吸引了孩童,更吸引了一大波的成年观众。它打破成见,强调自我的独立性,更兼顾有隐喻的现实。影片中有不少世俗丑恶的一面,比起真相,很多人更愿意去相信道听途说,然后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人。面对世俗如此,哪吒依然是我们童年记忆中那个敢于与命运做出抵抗的少年,正如海报上的字:不信,所谓命中注定。
电影中笑点不少,让观众喜泪参半。故事一开始哪吒就以魔丸诞生,因为其魔性致天命难违,仅有三年的寿命。然在短短三年里哪吒却有着难比常人的经历,他的经历与孙悟空类似,同为反叛型超级英雄,明知天命难违偏要违,好似我们童年时看过的《西游记》中孙悟空逃出八卦炉的那一刹那令人唏嘘感慨,虽看起来反叛传统却依然保留着最中正的热血和感动,依然有着奉献和担当的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
面对世俗复杂,尽管很多人选择默默接受,社会上的未知和艰辛让很多人棱角随着岁月都已消磨殆尽,剩下的唯有对青春过往的回忆,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似填补了大多数心中早已消逝的英雄情怀。电影中哪吒虽被人当成妖怪,哪吒极力改变现状却始终被世人误解,但是他内心的童真和正气犹在,这也造就他了后来没有堕入魔道,从而逆天改命。
也许我们不能是站在风口浪尖把握时代命运的人物,但我们依旧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就好比电影中哪吒成为英雄的路纵然艰辛,即便天生为魔也不屈服于命运,这样的豪情和血性相信是很多人都曾有过的.英雄梦。
看过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哪吒颠覆传统的形象,哪吒的大眼大嘴,浓厚的“黑眼圈”,不齐整的牙。还有那插在裤子里的手(不是口袋)以及沙哑的声音。与片中“魔丸转世”的形象十分符合,且别有一番趣味。那浓重的“黑眼圈”还让我想起了《刺客伍六七》里的伍六七。
除了哪吒之外,母亲的坚毅的性格也让我十分的佩服,片中的母亲怀胎三年还跳过门槛入府。丈夫去往仙界求助,孩子顽劣捣乱,世上妖魔横行。而她披甲上阵杀妖,回来后却仍有为母的柔软。刚柔并济,确实得我喜欢。
父亲也是我觉得蛮有意思的设定。在我记忆中李靖是一个国比家大的人,但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却表现出了浓浓的父爱,不得不说那一句“他是我儿”让人十分的感动。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也有十分经典的台词,虽然有很多煽情的话,不过也有十分实在却又感人的话,比如:在哪吒将受天雷的时候,他没有说“爹娘孩儿舍不得你们……”或是“孩儿这一世幸成爹娘的孩子……”“爹娘莫想孩儿,孩儿会在天上看着你们的……”诸如此类的常见煽情台词。而是选择了一句孩子气的话“今天是我的生日宴,都不准哭哦。”
《哪吒传奇》对80后、90后观众的影响太深了,对于哪吒的形象也是根深蒂固的,但是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敢颠覆传统,就一定有其魅力所在。
《哪吒》确实足够好看,而且并没有脱离《封神演义》中哪吒故事的框架,只是在几个重要的情节点上进行了富有现代意义和人情味的改编,很有创新颠覆精神,同时,也没有偏离哪吒这个人物本身具有的叛逆与敢作敢当的性格,属于合理的改编范围内。
作为史上最坏的哪吒,《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经点映就收获了超高口碑。
李哪吒(简称哪吒)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活跃于明代神魔系列小说名著《西游记》、《南游记》、《封神演义》等多部古典文学作品。
“哪吒”是具备广大群众基础的人物IP,创作这样的人物故事有一定难度,如何让影迷接受并喜欢《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国产动画,是该片能否成为2019年暑期档黑马的制胜关键。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编剧)饺子非常聪明的选择了“哪吒出世”的切入点进行核心创作。神话人物(英雄)的起源故事,近年来颇受影迷追捧。讲述超级英雄从哪里来?怎么来?能够更佳地帮助民众理解人物故事脉络,为构建系列作品打下夯实的群众基础。
哪吒的出世在古典文学中基本都是一笔带过。比如《封神演义》第12回原文描写:“这位神圣下世,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灵珠子化身。”一句话具备非常强的想象空间。古典中讲到灵珠子贵为阐教的镇教奇宝,奉师祖元始法旨下世,为保周灭纣而诞生,本为哪吒前世,灵性巨大之宝珠,太乙真人掌中奇珍异宝,孕育仙胎之神物,后胎化肉球经三年六个月出道。
《哪吒之魔童降世》抓取了这么一句话,进行了110分钟的详细解读,让哪吒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大众面前,玩世不恭的哪吒也以独特的性格圈粉无数。
《哪吒之魔童降世》故事流畅、角色生动,虽然魔改,但整体路线还是以脍炙人口的大闹陈塘关故事为基础,且更符合当下文化价值。观感体验与大圣归来很像,笑料与热血并举。设定方面除了哪吒三件套外,山河社稷图、神火罩等设定都是源自封神的噱头,也有小云云、结界兄弟等可爱的原创角色。
扎实的故事,生动的角色,饱满的情绪,炸裂的场面,这一切都构成了110分钟云霄飞车式的、畅快淋漓的观影体验,只可惜结尾大战意犹未尽,不算过瘾。至于画面嘛,制作水平早就不是华语动画的掣肘了,这更是有着美观造型和时髦特效的视觉大餐。
G. 我命由我不由天,你认为《哪吒之魔童降世》是部怎样的电影
我认为这部电影无论是角色还是设定都非常有意思,带给我们新奇的感受,下面我们来谈谈这是部什么电影。
虽然是动画片,可是哪吒身上却有很多人成长的共性,所以我们喜欢这个丑萌丑萌的吒儿!
在电影里,导演用一种现代人的诙谐幽默,让这部电影充满了趣味,令人过目不忘,叹为观止。也正是因为这些让我们喜欢上这部电影。
H.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大获成功,无疑给中国动画又带来了一针“强心剂”。中国动画成功是必然的,崛起也是必然的,如今的中国动画电影中,自《大圣归来》,便开启了能与真人电影一较高下的新时代,逐步向“专业化”和“细分化”发展,而《哪吒》的成功最重要的一点。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霍尔果斯彩条屋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由饺子执导兼编剧,吕艳婷、囧森瑟夫、瀚墨、陈浩、绿绮、张珈铭、杨卫担任主要配音。
该片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经历的故事。该片于2019年7月2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剧情简介
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助周伐纣时可堪大用;而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
元始天尊启动了天劫咒语,3年后天雷将会降临,摧毁魔丸。太乙受命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家的儿子哪吒身上。然而阴差阳错,灵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哪吒之魔童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