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好莱坞的电影不一定都是那种大片
也有很多耗资小的作品
但你应该问的是大片吧
这些多是不确定的,应该都在亿元以上
就说《珍珠港》吧,一艘航空母舰模型,花了2亿,不知道有没有折合成人民币,转眼间--炸了
要的就是战争的真实感~!!!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贰』 好莱坞大电影公司的资本有多大
电影公司并非独立经营,一个规模大的电影公司需要向相关投行申请投资才有资金去运作,也就是说,电影赢的利并不全归公司自己,它还要向投行缴纳贷款利息,要支付版权成本,要付给影星巨额片酬及相关部门费用。它还连带着许多小公司分别负责影视后期制作及发行等等,这都是要花钱的。新线公司属于一直在亏本的状态,试想除了《指环王》新线还有几部能拿出手的作品?《黄金罗盘》处于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近年来影业进入大幅度调整和震荡时期,只有派拉蒙和环球、华纳等勉强处于盈利状态。20世纪福克斯现在重点转向了电视剧集领域,也算是开辟了一条新生路。所以说,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像《阿凡达》这样的大片动辄赚个十几亿,但不知道赚的多,其实投入的也多。拍电影不像投资银行那样的资本运营,不会有一夜暴富赚得满盆溢奇迹发生。
『叁』 投资一部电影需要多少成本
从这几年的电影票房方面来看,票房收入呈现井喷式的增长,这样的增长势头足以吸引大部分投资人的关注,特别是有些投资人因各种原因没能进入电影圈,他就会通过投资电影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那么投资电影是有钱人才能玩得起的游戏吗?只有有钱人才有能力了解到投资电影的内幕,因而从投资电影中获得一杯羹?普通人也能通过投资电影赚钱吗?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什么人只要有资金,只要你愿意都可以投资电影,下面有几方面关于投资电影的事项,想投资电影的人要多了解了。
投资电影的骗局不能不警惕
投资电影这块蛋糕又大又美味,远远的就能闻到香气,骗子的嗅觉是极其灵敏的,骗子开始铺天盖地地宣传投资电影,引诱投资人上当,他们一般会从微信公众号、朋友推荐和网络这几种方式进行宣传,以投资理财的文章推广出去,里面还会有比较诱人的投资送现金等优惠,吸引贪小便宜的投资人上当,所以投资电影遇到这方面的情况要多留个心眼。
投资电影如何防止上当受骗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投资电影可以从资金筹集、回报周期、收益情况、平台资质、电影商推出的片数这5个方面进行考察,资金筹集方面是指会在电影推出之前进行资金募集,是为了防止断片情况;回报周期方面是指一部电影拍完需要大概16个月左右,如果几个月就能拿到收益就要警惕了;收益情况方面是指投资电影收益一般来源于票房,收益盈亏都是正常的,如果还没有票房的情况下就分红是不合理的,投资人需要注意了;平台资质方面是指好的电影制作机构都有资质可供考察了解;电影商推出的片数方面可以考察,就是一次只会推出一两部作品,不会十几部这么多,如果数量多的就要警惕了
作者 xue12024
『肆』 像好莱坞,制作影片的费用,是谁来承担的,银行吗
那可不一定。
一部大片,在美国是可以向银行贷款的,但如果你有能力,也可以自己融资,并不一定非要向银行贷款。实际上,即使在美国这样电影业发达的国家,大部分的电影公司,如果不到万不得已,都是不愿意向银行贷款的。因为贷款的话,有可能一部电影的利润大部分最后都会被银行拿走,自己辛辛苦苦拍出的片子,最后却拿不到多少钱。而银行其实也不太愿意贷款给一部电影,因为电影这东西,不一定就能赚钱。一部大投资的电影,说不定票房惨淡,以亏本收场,那样银行也就亏了。
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规模都很大,每个都有几百亿的资产,因此每年拿出一些钱来投资大片,还是投得起的。另外一些富人有闲钱的话,也可以拿来投资电影,为一部电影入股,赚到利润后大家一起分,还有向一楼和三楼所说的,那也是一种方法。因此实际上,美国的电影,银行在里面起到的作用并不大,一部大片,有各种各样的方法能够融到资,不一定都要向银行贷款。
最后说一点:二楼的观点很可笑,说明其对美国电影公司是一无所知。《2012》本来就是索尼公司拍的(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属于索尼),索尼本身就是这部电影的老板,它还用得着用赞助商的身份在电影中做广告吗?当然电影中确实是有很索尼的广告,但在自家的电影中,安插自家的广告,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伍』 投资一部电影大概需要多少钱
这个要看投资电影的规模和档次了。依好莱坞管理来说,500-800万的小规模,3000万-8000万中等规模,上亿的属于大规模,而且投资还在追加。但圣丹斯国际独立电影节很多作品都是10多万。有的才几万美元。独立制片,没有明星,自己找人拍,不是动作片 科幻片,那投资可以很少,国内有过3000元左右的实验电影。
『陆』 美国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是哪六个
分别是:迪士尼、二十世纪福斯、环球、派拉蒙、华纳、索尼哥伦比亚。
这六大好莱坞公司财大气粗,每年出品的是众多超级大片,譬如《蜘蛛侠:英雄归来》(索尼)、《雷神3》(迪士尼)、《速度与激情8》(环球)、《变形金刚5》(派拉蒙)、《神奇女侠》(华纳)、《猩球崛起3》(福斯)等等,基本都是中国内地影迷不会错过的好莱坞大片。
迪士尼影业势头最猛。这家公司有钱且投资精准到位,善于收购有实力的公司,我们知道的皮克斯动画、卢卡斯影业(制作《星球大战》系列)、漫威影业都是迪士尼影业旗下的子公司。说通俗一点,《复仇者联盟》系列、《美国队长》系列、《雷神》系列等等。
基本都是迪士尼投资并出品的电影。当然也包括即将上映的《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已经在后期制作的《星球大战外传:韩·索罗》,手里都是最强IP,迪士尼影业不火都不行。
『柒』 好莱坞电影产业的结构和体制是什么
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体制的特点
好莱坞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体制完备、实力雄厚的经济体,它在制作发行上主要具有两个特色:
1. 资金雄厚且能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美国拍片,一般来说有三种资金来源。
(1)个人投资或亲友合资
这最小规模的集资方式,通过这样的非主流的融资渠道产生的电影组成了美国独立电影的主流(或者说是名副其实的独立电影,因为这些电影自始至终都贯彻了导演自己的创作意愿,而像《指环王》这样的电影虽然由于全部由新线电影公司投资也可以被叫做独立电影,但是从剧本到卡司都要通过新线的审核管理,所以独立性相对较弱),如《女巫布莱尔》只花了几万美元,《杀人三部曲》更极端,剧组总共才两个人,制作成本如下:2300美元买胶片,1300美元冲洗,2800美元胶转磁。摄影机是借来的,剪辑用录像机来做。在这样的情况下,整部《杀人三部曲》的制作费用不到一万美元,但是影片并未因此而粗制滥造,相反,在众多好莱坞商业大片中,它的质量绝对可算上乘,相应的票房也非常可观;
(2)电影公司投资
这种资金由经纪人拿项目资料找电影公司(也就是所谓的“七大”或者“八大”)谈判获得,也是好莱坞电影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资金相当可观,但是程序繁多,一个电影项目从雏形到成形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比如奥利弗斯通的《野战排》,因为剧本问题而被耽搁了好几年,最后他修改了剧本的前十页才获得米高梅的首肯;
(3)吸引外资
这在如今好莱坞也相当普遍,尤其现在的大片制作成本越来越高,由一家或者少数几家电影公司承担制作费用风险非常大,他们通过与更多的人合资来分担风险,比如德国人。由于德国政府收税过重且鼓励境外投资,德国的资本家们很喜欢与国外的企业合作(比如中国的一汽大众),好莱坞就是他们的首选目标,不过德国人对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发行不熟悉,所以他们的投资往往显得有些盲目,例如2000年的《地球战场》,德国人投资了上亿美元,但是票房惨败,导致投资公司股价猛跌,资金都差点周转不过来。类似于这样的投资者在好莱坞不在少数。
当然,好莱坞赚钱主要不靠外国人,而是靠他们的发行和放映体制。
我们所说的“七大”或者“八大”,他们主要的职责其实是影片的发行。发行有多种渠道和方式,比如院线放映,录像带碟片出租和销售,电视播映权转让,以及一些周边产品(比如蜘蛛侠的玩具)的生产。院线放映分为北美和海外两个市场,北美票房收入发行商抽取30%的提成,海外票房则提取40%(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分账大片)。北美院线放映发行商还会和放映商谈分成,有两种分成方式,一种是发行商交付放映商一定的租金(视影片卖座情况而定,一般是一万美元左右),上映后每周放映商抽取提成(第一周为10% ,越往后越高,但是不会高于30%),第二种是发行商不交租金,放映商直接抽取提成,一般是30%,越往后越高,但是不高于50%。一般来说,院线放映所得的票房占一部电影所能创造的利润总数的30%(北美票房占全球总票房收入的25%左右),录像带和碟带占50%,电视播映权的转让和周边产品销售一共占20%。我们以放映商每周抽取40%提成计算,一部制作、宣传成本5000万美元的片子,只要保障北美院线有625万美元的票房就可以收回成本了,换句话,就北美市场来说,好莱坞电影发行商的风险率只有0.125,而如果是《哈里波特》这样的超级商业大片,风险更是微乎其微,事实上华纳在影片上映前便收回了成本。
所以,好莱坞的“七大”或者“八大”自从定型以来,便一直屹立至今,很长一段时间米高梅公司因为财务上处于窘困状况而被称为“好莱坞病夫”,但是它并未退出好莱坞舞台,这跟影片发行放映体制离不开关系。所谓的“病夫”只是一时资金周转不灵而已,只要生产出一部北美票房能上千万的影片,米高梅的资金就能顺利回笼,这个对007专业户来说并不难。
2. 机构繁多且分工明确
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的机构总体来看可以分为行政和制作两大机构,行政机构可以分为决策、创意和制片三个部门,制作机构可以分为剧务、技术两大部门,这些职位分工相当明确,而且不会出现越俎代庖的现象。
此外,真正和一部电影的产生有直接联系的还有导演、剧作组、演职人员(剧组独立于公司体制之外,必须严格执行美国劳工局的规定,比如一天工作不得超过八小时),以及以上人员的经纪人和律师,还有其他像市场分析公司之类的好莱坞附属机构,这些机构林林总总加起来,大概有三四十万人,当然,这个数字不包括那些抱着明星梦但是还没有正式进入好莱坞编制的年轻人。在这么复杂而井然有序的机制的运行之下,好莱坞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一部影片创收。当然,你可以说好莱坞催生了一大堆不稳定的职业(比如流动的群众演员),但这种说法是具有两面性的,同时你也可以说好莱坞创造了无数工作岗位,这些工作人员虽然只是临时聘用,但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洛杉矶劳工局规定,好莱坞无论何种形式的从业人员日工资不得低于10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