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如何提高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

如何提高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

发布时间:2022-12-29 03:03:52

❶ 中国电影怎样由大做强

这十几年来,中国电影业迅猛发展,一是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植的结果;二是城市化进程和数字技术普及与应用的结果,电影生产、创作行为与审美运动与时俱进。但是,我们需看到,相较于游戏产业的2000亿元、电竞产业的900亿元规模,电影的经济体量不大,电影创作的质量也并不稳定。

重视电影艺术创作的质量,仍然是新语境下中国电影创作务实发展的根本。优化电影题材和艺术表现结构,改变电影创作机制,提高创新能力;坚持内容为王,通过电影的人性价值与文化内涵的表达,创造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在探索追求中不断创造丰富的审美空间;推进资源整合,克服电影短板;既讲普通话,又讲地方话;转换视角,既保持,又放开;积极关注变化着的大众观赏趣味,提升电影艺术的活力和对外电影的“大循环”的全球化能力与水平,更有力地增进全社会的电影与文化获得感,持续提供值得重视的新鲜经验,同时,也为提高中国电影在全球电影发展空间的影响力、有效地建构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关系提供方向。

❷ 以后的电影该如何吸引年轻的观众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章回小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流的文化形式,电影是当前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的文化形式。如何让电影吸引年轻人。

第一,吸引年轻人来观看。这就要有好的电影作品。怎样才算好,那就是从思想上艺术上都好的作品。前者是内涵,后者是形式。前者是想法,后者是手法。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制作的电影总体水平不高,从内涵上看,往往是立意不高,不能选好主题,从形式上看,不能有自己的特点,曾经飞来飞去的武侠已经让观众疲劳了,而且现在的小鲜肉死板的表演,绿幕扣图,五毛特效等等,都造成了现在电影的质量低下,难出经典。更很少有在国际上都叫得响的做平。

第二,吸引年轻人投身到电影的制作中来。电影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应该是国家进行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一个内容。需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的加入。那么,国家应该从制度建设,立法和行业规范,从各方面对这个行业进行引导和支持。自从各个国有的电影厂垮掉后,目前我们国家都是私立的电影公司在运作,电影制作和播放都是私立的,国家只是在内容审查上有管理。但是对编剧的保护,对年轻演员的保护,对放映公司的规范(比如对艺术片的播放的强制性规定可能要像对房地产商必须建一些廉租房和经适房来一个规定)等等,还需要下功夫,去高进。有了一个好的制作和播放的环境,电影制作才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的加入,国家的电影事业才有希望。

首先个人觉得,做电影的不能以适应年轻人口味为目标。将来的电影应是对于年轻人有着一个引领作用的。要致力于提升电影质量。

现在的大多数电影为了迎合市场,为了利益,已然失去了电影的本质,没有文化内涵,没有现实意义。完全为了利益而服务。如开心麻花的电影,由一开始的《夏洛特烦恼》,再到《驴得水》等均为有这较高品质,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的电影。然到后期,《西红柿的首富》,《李茶的姑妈》等已开始失去了现实表意,只为了大部分利益而服务,质量在呈下滑的。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一定就是正向的,也就是说不一定就是要电影去吸引观众,观众在选择过程中也在影响电影的题材、表现、视觉、故事构架,当然不否认电影对观众的引导,所以个人认为这是互相影响的一个东西,这也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市场决定未来电影的方向,电影本身又要去引导观众。

但是我理解的这个问题可能并不是要这个答案,应该更倾向于电影本身。本人不专业,喜欢电影给我不同人生和不同世界的体验,看得多了也从观众的角度说说吧。

电影在年代上并没有根本上的区别,有的也只是技术手段的进步和视觉表现上的差别。就新中国初期的电影来说,由于技术和资金的受限,更多会着重刻画人物形象,而弱于战争场面的悲壮和宏大,到改革开放后才出现了类似三大战役这种影片。但是好电影的根本在于故事构架和人物的立体,技术和资金还真不是罪重要的。早期香港的电影的辉煌也正是有好剧本有好演员,就算用现在的眼光去看,还是能够给你很好的体验。那中国电影以后怎么吸引观众呢?精心推敲的剧本加掌控全局的好导演再加好演员,这种组合不太会受到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只会创造经典。回答完毕

现在的观众品味越来越高了,现在的电影追求的是票房,而忽略了电影内在的东西,我觉得现在的电影如果想吸引年轻观众,就必须迎合现在人的心里,做有深度的电影,这样才能让电影行业越来越好,而不是一味地为了票房,而忽略电影本身的质量,演员很多没有演技,就是处于颜值的考虑,这样的电影不会长久,最近真的很难看到像以前那样优秀的作品,都是千篇一律。现在年轻人看的不是电影,而是对电影本身所表达东西的一种依赖,应该多拍些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也是这才是最吸引年轻人的!

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这些吃瓜群众该操心的,我们是掏钱去消费的,拍的好不好看是制作方,导演,是那些想从我们腰包里掏钱的人该操心的事情。当70后开始怀旧,80后步入中年,90后开始谢顶的时候,电影该如何吸引年轻的观众,00后会说,不知道,好看就行。skr, skr.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没有,2010年,姜文电影《让子弹飞》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我就是要站着把钱挣了。

什么意思?放在电影圈再合适不过,要想让电影挣着钱,不至于把主创团队饿死,就要让观众喜欢,可一为了让观众喜欢,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就往上加。大伙喜欢爱情片,各种烂俗狗血片就上,大家喜欢军事动作片,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往上面加。

时间一长,创作者们反而被市场绑架,他们表达不出自己的欲求,只能一味的迎合观众。对很多主创而言,跪着对自己的尊严有损害,但是能挣着钱,站着尊严是有,可是会饿死。以后的电影,不要一味的迎合市场,都要有适当的加上自己的东西,应该是观众接受你,而不是你去顺从观众

说心里话中国的电影和电视连续剧没有一点内涵,每一个动作表情和语言都没多少素质,真心不如日韩剧,毁三观的作品还不如样板戏,天天看样板戏都行。

去掉“年轻”俩字才好。觉得能打动吸引人的除非是真正发自内心的东西。

多一些现实题材的电影,多一些剖析 社会 ,引发思考的电影,人们的审美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而会越来越高的,未来迎合大众的电影会越来越失去市场,由于豆瓣等一些软件对电影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评分,也会相应的给烂片一个警醒,,优质的,诚意制作,将会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追捧。

作为逐渐老去,喜欢看美剧的人…不是说不爱国怎么样啊——就是觉得中国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剧情越弄越拖沓。

好电影不是没有,是太少。

中国观众比重转向年轻一代,看颜值的多,看什么cp撒糖啊,视觉特效冲击的多。

在不注重这些有的没的时,我觉得中国电影一点问题没有,随便拿个导演的作品都算上乘之作。

现在注重的太多了,反倒失去了观众缘了

❸ 电影怎样能够与观众达到共鸣感

换言之,就叫引导受众。 在具体谈提高作品引导力之前,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想通过作品把受众往哪儿引导?我想,宣扬主流价值观,引导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应该是媒体人追求的目标。应该避免宣传口吻;具有人情味;真实;不讲空话套话;多讲普通人的故事;多讲故事,少讲道理,让听众自己得出结论;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要写出具有上述特征的作品,我认为,到基层去,是基本而有效的途径。到基层去,发现普通人的故事,发现大城市以外更大的中国现实,即中小城市、农村、偏远地区。当前的“走转改”活动正是一个能写出引起受众共鸣作品的好机会。

2、情节要合理
电影要情节合理,有的电影,例如《天机·富春山居图》《变形金刚5》之类,情节混乱,看的让人吐血,这样的电影,必然不会有好票房。
3、影片种类很重要
一般来说,电影类型中、喜剧片、动作片,在适应人群范围上比较广,很多时候,老少全家出动,所以票房就高。这类片子超10亿都很正常,而悬疑片,则很小众,超五亿都不可能。
4、合理的演员。
一个好电影,演员很重要。如果让陈道明,唐国强主演喜剧片,一定是悲剧。让周星驰演喜剧,自然如鱼得水。所以那些小 鲜 肉们对于电影的票房是非常负面的。
5、电影理念
电影要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在中国电影票房前列的电影,战狼2唤起观众的爱国主义的共鸣!变形金刚唤起儿时动画片的共鸣;生 化 危机唤起游戏的共鸣;功夫瑜伽唤起的是成龙电影和喜剧的共鸣。

❹ 2019“年度黑马榜”出炉,观众口碑铺就逆袭之路 | 盘点

|郑中砥

编辑 |林 琳

2019年的电影市场交出了642.66亿元票房的答卷,其中,以“黑马”之姿在市场上崭露头角的十几部国产影片,累计贡献票房超175亿,全年票房占比超1/4。这些影片类型多样、种类丰富,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同时也向行业内外证明了中国电影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与无限可能。

从年初到岁尾,几乎每一个档期都有“黑马”现身,而且这一年,正向口碑与“黑马”影片的匹配度不断攀升,优质口碑的发酵成为必要条件。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艺恩进行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是一套独立于票房之外的电影综合评价体系,直观反映了影片在观众群中的口碑。在2019全年度不同档期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中,观众对影片的满意程度与影片的市场表现之间呈现大范围的正向互动。可以说,“黑马”影片正是这种正向互动的真实反映。

这些“黑马”中,既有《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这样大体量、高工业水准的影片代表,也有《烈火英雄》这样的新主流大片,还有《扫毒2:天地对决》《误杀》《反贪风暴4》《“大”人物》这样具有类型创新价值的商业力作,更有《少年的你》这样具有文艺气质、作者表达的现实题材佳作。

而在动画电影上,不仅是《哪吒之魔童降世》,随着《白蛇:缘起》《罗小黑战记》等影片的亮眼表现,2019年度的国漫“黑马”接连不断。

同时,古装仙侠类影片《诛仙1》的市场表现,也让业界重新将目光投向了这一沉寂了几年的电影类型。

年末岁尾之际,2019年度电影市场最后一个惊喜来自于一部宠物类治愈影片《宠爱》,这部赶着2019年最后一天上映的影片,为整个2019年度贡献了出人意料的1.73亿票房。

年度最大“黑马”《哪吒》

《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编自我国神话故事,用现代视角重构经典,讲述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改命”的成长经历。在《哪吒》上映之前,业内已有风声称这部动画“必超10亿、必破纪录”。这种在当时看来过于大胆的预测,后来都一一实现,而且这一次,梦想照进现实的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哪吒》上映后连续28天保持日冠,蝉联四周暑期档周榜冠军。2019年12月28日,在2020到来之前,《哪吒》票房突破50亿,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化以来第二部突破50亿的电影,仅次于2017年的《战狼2》。《哪吒》成为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上当之无愧的“头号黑马”。

这样 历史 性的成绩背后,是影片高品质带来的高口碑和高满意度。

在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中,《哪吒》以87.5分强势领跑,成为 历史 调查28部动画影片的满意度冠军,其高超的动画制作水准彰显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技术的又一次突破,高观赏性带动了高传播度,两大指数均居档期第一位,形成了全民观影热潮。调查还显示,从观影动机上看,《哪吒》最核心的观影动机为“影片口碑好”。

这些都从侧面印证了观众的满意和口碑对一部影片市场表现的决定性作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哪吒》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口碑引发的“自来水效应”,这与2015年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的“自来水”有异曲同工之妙。“口碑决定着影片的表现,现在只要电影上映,当天下午在购票平台上有了评分后,基本上就迅速分出了胜负。”金逸珠江院线总经理助理谢世明说。

科幻“黑马”《流浪地球》

2019年春节档在《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等8部影片的竞争下显得异常激烈。最终,《流浪地球》凭借超强口碑发酵带来的长尾效应,收获46.56亿,成为春节档上映的影片中市场成绩最佳的一部,位列中国电影市场化以来的票房第三名,成为该档期当之无愧的“黑马”。

在《流浪地球》横空出世之前,没有人想到它会成为春节档最终的赢家。但该片在上映第二天便从开画第4名跃升至日票房亚军,从第3天起迅速制霸春节档,如此快速的逆袭,让全行业再次领教了口碑的威力。

在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中,《流浪地球》以85.6分获得春节档期满意度冠军,尤以超高观赏性位列2019年度调查之首。在各大售票平台上,该片评分均超9分。

支撑如此强势口碑的,是影片高规格的制作水准和工业水准。《流浪地球》用精良的制作让观众第一次看到,也第一次相信了,中国电影在未来的科幻电影世界必将占有一席之地。

导演郭帆与一众主创将这部电影称为“小破球”,这个昵称浓缩着7000多人、4年创作路上筚路蓝缕的艰辛。在3000多张概念设计图、8000多个分镜中,《流浪地球》将中国科幻电影的工业质感一点点累积起来。

创作团队的努力最终凝聚成银幕上一帧帧具有中国特色工业美学风格的影像画面。在诸多观众评价中,“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说法令人印象深刻。同时,不仅是普通观众,《流浪地球》也收获了业内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用“空谷足音”形容《流浪地球》在电影史中的意义,他认为《流浪地球》突破了中国幻想类、穿越类影视作品“尚古”的传统,借助刘慈欣小说的建构,呈现了一个科学幻想基础上的未来世界。“人类未来2500年的伟大救赎行为,使这部电影有了全新的时空观,在想象未来的大背景下去追问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终极命题。”尹鸿说,“即便影片对科学假设、人物呈现还有瑕疵和遗憾,但它开启的绚丽而宏大的科学与想象的未来,在中国电影中都是空谷足音。”

年度主旋律“黑马”《烈火英雄》

从2019年初的《流浪地球》到暑期档的《烈火英雄》,主旋律商业大片以家国情怀为内核,以商业化类型为外壳,不断进行融合与发展,在市场中与观众达成强烈的默契。2019年8月1日上映的《烈火英雄》在暑期档强势逆袭,勇夺17亿票房,为主旋律商业大片燃起一把大火。

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2019年暑期档调查显示,《烈火英雄》观众满意度85.3分。其中,影片观赏性得分85.4分;传播度得分80.5分;思想性得分88.4分,为影片三大指数中最高,充分表明了观众与影片所传达的思想 情感 和 社会 价值形成了深度共鸣。而从传播度指标来看,专业观众“传播意愿”分值高扬,得分92.3分,居第一位,表明影片高度激发了专业观众进行分享和推荐的愿望。

港式警匪片“黑马”《扫毒2》《反贪风暴4》

《扫毒2》和《反贪风暴4》两部影片的 “缉毒”和“反贪”题材,保持了港式警匪类型片一贯精良成熟的制作水准,无论是枪战动作场景、反转悬疑剧情,还是港式兄弟情怀,都为观众提供了熟悉的优质观影体验。市场表现最终也都超出预期,且远超前作。

暑期档提档一周的《扫毒2》在优势档期中赢得了更大市场空间,同时,自身优质的影片品质更为它发酵口碑、吸引更多观众,最终多种优势因素作用下,实现超13亿票房。

选择在清明节档期上映的《反贪风暴4》,同期竞争影片只有《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和《雷霆沙赞!》,在品质、档期、类型等多种元素共同作用下,《反贪风暴4》上映首日便形成市场优势,且连续保持19天市场日冠,最终获得超预期成绩,票房近8亿。

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中,《反贪风暴4》获得83.7分,《扫毒2》获得83.5分,在普通观众和专业观众之间均形成了不错的口碑,更形成了港式警匪片的整体优质口碑印象。

年度类型翻拍“黑马”《误杀》《“大”人物》

《误杀》和《“大”人物》都翻拍自国外成功影片,在剧本上有较为坚实的基础,能够成为档期“黑马”,主要原因在于影片成功的本土化落地,将中国 情感 注入影片,拉近观众与电影之间的 情感 距离。

从类型角度看,两部影片都属于强情节的悬疑罪案类影片。《误杀》改编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影片类型清晰、悬疑感强,演员表演也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最终取得超10亿的市场成绩,不仅超出业内预期,也打破悬疑罪案类影片的市场“天花板”。

2019年初上映的《“大”人物》翻拍自韩国电影《老手》,相较于原版,影片的 情感 表达更为充分,留给人物的发挥空间更大,也给观众更多“共情”的余地,最终斩获3.79亿票房。

翻拍“黑马”接连出现,意味着中国电影在类型片翻拍和本土化嫁接中已经渐渐 探索 出发展方向。

年度动画“黑马”《白蛇·缘起》《罗小黑战记》

曾经在中国动画电影市场上,好莱坞动画、日漫等几乎都处在头部位置,除了稳健的“熊出没”等少数本土动画系列IP,很多时候都难逢对手,但自2015年以来,随着《大圣归来》《大鱼海棠》《风语咒》《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一批国漫代表的出现,国产动画急速发展,中国电影市场再也不是进口动画的乐园。

“进口动画IP续集表现差会慢慢变成一种常态,他们(国外动画电影方)以后要慢慢习惯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的这种态势。”谢世明说。

在2019年的动画电影市场上,除《哪吒》这一年度“黑马”之外,《白蛇:缘起》《罗小黑战记》也成为该类型的两大“黑马”。

其中,《白蛇:缘起》是口碑反推市场的又一典范。该片2019年1月11日公映后票房并不理想,但优良的口碑助推排映坚持到1月31日(影片公映后的第21天)逆袭了好莱坞大片《大黄蜂》和《死侍2:我爱我家》,连续五天登顶日票房第一。好口碑延续影片生命力,到2月9日,该片上映已达30天,且在春节档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影片再次出现一波触底反弹走势,全国单日场次由大年初一的53场回升至943场,场均人次也不断攀升,最终获得4.48亿票房。

2019年春节档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的结果也证明了该片的口碑效应——《白蛇:缘起》以过硬品质获得84.6分,位居年度动画调查榜单第二,仅次于《哪吒》。

无独有偶,《罗小黑战记》的市场曲线也是如此。2019年中秋档期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罗小黑战记》以83.3分领衔中秋档,成为自2016年开启对中秋档这一非传统常规档期调查以来的满意度最高分。在 历史 调查的29部动画影片中,《罗小黑战记》整体表现平稳均衡,票房、满意度都居中等偏上水平,观赏性得分83.8分,思想性得分82.8分,传播度82.7分,称得上是国产动漫电影的又一佳作。

尤其是传播度,《罗小黑战记》在2019年调查的所有影片中仅次于《哪吒》居第二位,表明观众对影片表现出了较高的分享传播意愿。这些口碑数据,从侧面解释了该片迅速突破圈层,斩获3.14亿市场成绩的原因。

现实题材“黑马”《少年的你》

小而美的文艺类现实题材影片近年佳作频出,2019年在这类影片中,《少年的你》获得了观众最高的呼声。

在2019初冬档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中,《少年的你》以 86.2分进入 历史 调查276部影片满意度TOP10,以一己之力拉升了档期满意度评价。影片观赏性得分84.9分,思想性84.8分,传播度91.6分 ,新鲜度82.5分,均位列档期榜首。

年度IP“黑马”《诛仙1》

在IP退潮、“小鲜肉”失灵的2019年,《诛仙1》的出现证明了粉丝群体仍然具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这部改编自长篇仙侠小说《诛仙》的电影,口碑的两极分化是整个2019年“黑马”阵容中独一无二的现象。一方面是粉丝对偶像的宽容和热捧,另一方面,影片的剧情和表演成为大多数原著粉和普通观众的主要攻击点。在巨大的争议声中,《诛仙1》产出了4亿票房。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IP有其生命力,只有精良品质才能不断延续IP的价值,反之,IP生命力总有被消耗殆尽的一天。

宠物治愈系“黑马”《宠爱》

在2019年最后一天上映的《宠爱》,讲述了几组不同人与宠物之间的动人故事。影片在2019年内产出1.73亿票房,被业内称为“2019年度的最后一个惊喜”。

整个2019年,主要宠物类影片有《一条狗的使命2》《小Q》等影片。这类影片有较为稳定的观众群,且经过近年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宠物类治愈系影片也与观众之间形成默契。

《宠爱》的明星阵容覆盖不同年龄层观众,影片6个故事涉及亲情、友情、爱情等诸多方面,尽可能地与更大范围的观众产生 情感 链接。最终在优质内容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交出了超预期的市场答卷,成为2019电影市场上最后一个出场的“黑马选手”。

回望2019年电影市场的“黑马”阵容,不难发现优质口碑已经成为黑马诞生的重要前提,未来,口碑对市场的影响力还将随着电影工业体系的不断完善、观众素养的不断提升而越来越大。对于创作者来说,只有不断打造高品质、高口碑的电影佳作,未来才能真正征服市场、征服观众。

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❺ 如何提升中国电影核心竞争力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在资本的裹挟之下,其创作层面不断遭遇价值观和艺术性危机,核心竞争力亟待加强。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语境下,中国电影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使命更为迫切,而坚守文化自信,则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当下,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如机构改革以及主管部门的诸多措施,都在这一方面进行着调整,从文化主张这个根本层面入手来解决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其次,国产影片在文化表达层面不能墨守成规、抱守残缺,应当注重中华优秀文化的现代化解读、国际级呈现与世界级制造。这方面成功的个案已有很多,如《红海行动》中的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主流价值观与高科技战争类型对接,以及对人物立体性和人性丰富性的书写,摒弃了对“高大全”和“伟光正”式的人物刻画,在保证影片社会效益的同时充分实现经济效益。这便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❻ 为什么国产电影越来越受欢迎

第一、跟经济的发展有必然的联系,中国电影以及动画片都是从08年——09年开始迅猛发展的,因为遭遇全球经济危机这么一个契机,人们在对金钱失去信心的时候,会转头回来用娱乐的方式来填补自己的心灵。这状况就像当年美国大萧条时期,娱乐业电影飞速发展一样的,那个时候涌现出了非常多的经典电影。

第二、是中国近年也有一些有思想有水平的年轻导演出现,比如陆川、姜文、王小帅、宁浩等等,这是中国电影的新鲜血液,而不仅仅张艺谋、冯小刚那些老调调。

第三、中国人们对电影的审美水平有所上升,近几年电影一上映是好是坏,观众自己就会评判了。

国产电影——内地特征

中国美术片从形式到内容都极富有民族风格和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美术片是中国影片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一个片种。新闻纪录片已向纵深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料,系统地编辑一些重要的文献片,并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与重要事件进行综合报道、专题报道;

还注意表现人物和人物的精神世界,抓住真人真事中丰富的细节,以情动人。科教片也有新发展。电影厂在原有的基础上陆续增建八一电影制片厂、儿童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峨嵋电影制片厂、潇湘电影制片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福建电影制片厂;

广西电影制片厂、青年电影制片厂、深圳影业公司、云南电影制片厂13个主要生产故事片的电影制片厂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和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

1958年在北京建立了中国电影资料馆,1989年在该馆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并创办《当代电影》和《电影信息报》。电影工业和科研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国产电影器材已基本上可以解决放映和制片需要,还研制成功立体电影、环幕电影等 。全国放映单位已达14万之多,比1949年增长了350倍。

1960年成立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1979年改组为中国电影家协会,颁发中国电影金鸡奖;影协下设中国电影出版社;还编辑出版《大众电影》,举办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活动 。

自1980年起每年由文化部(1986年起改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上年度的优秀影片颁发政府奖。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开拓新的题材和体裁,继承和发扬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借鉴外国影片的经验,创作出既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又有国际水平的影片。

❼ 如何在电影方面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对于观众,提升其艺术鉴赏能力,即积极引入国外价值观优秀正确,有一定社会意义的电影,或者获奖电影。
对于市场,提升电影文化消费,引入国外大制作、商业大片等,同时加大对本土电影人的扶持政策,完善电影审查制度。(我们的制度存在漏洞,不然也不会有手撕鬼子、蝙蝠车大战日军阵地这种不是太好的影视作品面世)
对于本土文化,电影人制作电影时可考虑让电影承担起除商业之外的责任,比如通过电影加大本土优秀文化,传统文化的宣传。等等

❽ 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公布,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公布,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是现代视听技术的制高点。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智能科技的驱动下,电影产业正在从传统视听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型升级。质量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的核心目标和重中之重。深化电影科技自主创新,实现高水平自力更生,是新时代电影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影院放映质量和观影体验的提升,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加差异化、极致化的观影体验,让观众更加认可银幕观影的独特性。此外,他还表示,未来中影将不断完善高科技格式电影的产业链,探索高科技格式电影拍摄制作中的创新技术,开发相应的前期和后期制作流程。

阅读全文

与如何提高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梦之声微电影有哪些 浏览:446
在微信里怎么订电影票 浏览:286
朱茵最近在拍什么电影 浏览:542
好看的感人的韩剧电影 浏览:462
唐人街探案3电影院放多少天 浏览:639
泰捷盒子怎么免费看vip电影 浏览:187
电影播放版权一般多少钱 浏览:239
未来好看电影网 浏览:233
守灵电影什么时候上映 浏览:268
电影是什么导演 浏览:165
大学生海上聚会是什么电影 浏览:128
姐好看的美国超能力电影 浏览:163
2019年最好看的韩国电影 浏览:745
死侍电话亭换装怎么电影里没有 浏览:422
电影反贪风暴3时长多少 浏览:895
美团买电影票多久出票 浏览:896
美女裸身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85
大地明天有什么电影院 浏览:920
秒拍电影是怎么弄的 浏览:936
欧美最好看的h电影 浏览: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