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般电影院放映厅100-150的厅算小吗400-500人的IMAX 3D算是相当大的了吗
现代多厅影城经实践证实座位数在150~200为比较合理的大小,500以上座位的影厅多数是老影院改造成的,IMAX厅由于特殊的空间宽高比需要座位数相应多些,400~500是比较适中的水平
B. 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促进电影产业健康繁荣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电影产业新业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和《电影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从事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电影放映、发行活动,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点播影院,是指在电影院和流动放映活动场所之外,为观众观看自选影片提供放映服务经营活动的文化娱乐场所。
本规定所称点播院线,是指由一定数量的点播影院组成,拥有一定数量影片的发行权,并对所辖点播影院的电影放映活动提供影片、实施运营管理的发行企业。第三条从事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电影放映、发行活动,应当遵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第四条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电影放映、发行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电影放映、发行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第二章业务许可第五条企业、个体工商户设立点播影院,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放映设备、放映质量和计费系统符合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
(二)所设单个影厅的银幕宽度不超过6米,观众有效座位数不超过20个;
(三)有拟加入的点播院线或者处于筹建期的点播院线;
(四)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未处于电影从业禁止期间。第六条企业设立省内点播院线,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设立跨省点播院线,应当向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有与其业务相适应的影片来源;
(二)计费系统符合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
(三)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未处于电影从业禁止期间;
(四)省内点播院线所辖点播影院数量不少于30家,跨省点播院线所辖点播影院数量不少于60家。
只符合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条件的,由有关电影主管部门发给有效期为三个月的同意筹建证明文件。筹建期间内达到前款第四项条件的,方可向有关电影主管部门申请颁发许可证件。第七条电影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点播影院,颁发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对符合条件的点播院线,颁发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第八条点播影院变更其所加入的点播院线或者处于筹建期的点播院线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重新申请核发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第九条点播影院的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和点播院线的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两年。第三章经营规范第十条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建立全国点播影院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和影片著作权授权信息公示查询系统。第十一条县级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应当自颁发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之日起10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报送相关审批材料。
点播影院应当自经许可设立之日起10日内,将许可的相关信息报送所加入的点播院线。第十二条点播院线负责在全国点播影院经营管理信息系统上办理注册登记,申请点播影院编码。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相关材料之日起10日内,依据所报材料对全国点播影院经营管理信息系统所载点播影院相关信息进行核对。核对无误的,依点播院线申请向其发放所辖点播影院编码。第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上电影主管部门应当自颁发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之日起10日内,在全国点播影院经营管理信息系统上办理注册登记,并向点播院线发放点播院线编码。第十四条点播影院编码、点播院线编码是电影主管部门对点播影院、点播院线实施管理的唯一数字标识。第十五条点播院线负责向所辖点播影院提供影片。
点播影院不得放映所加入的点播院线发行范围之外的影片。第十六条点播影院放映和点播院线发行的影片,应当依法获得电影公映许可。第十七条点播院线发行的影片,应当依法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其在点播影院放映的授权。
点播院线应当及时将影片著作权授权状况上传至影片著作权授权信息公示查询系统。
C. 电影院的建筑要求
观众厅每座面积:甲等不宜小于0.80㎡,乙等不宜小于0.70㎡,丙等不应小于0.60㎡。
注:观众厅面积算至银幕后的墙面。 电影是通过视觉作用为观众所接受。视觉是人们辨别外界物体明暗和颜色特性的感觉,视觉在对物体的空间属性,如大小、远近等的区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观看35毫米常规电影时,因为画面的面积较小,视觉条件只要求看全画面和看清画面,对视觉的空间属性是无法区分的。但是宽银幕、70毫米宽胶片以及其他大视野电影则是利用其画面宽、视野大的特点,使观众的视觉作用接近实际生活,能利用视觉的空间特性,来区分物体的远近、位置、物体间的距离等,从而有助于使观众产生真实感和临场感。
人的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的目标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而双眼视野则较单眼视野为大。整个视野中中央视场是看得最清楚的部分,单眼对中央视场的水平视角为30°,双眼为36°~40°,单眼和双眼的垂直视角均为22°。中央视场的四周为边缘视场,在水平方向可达180°,而在垂直方向可达75°。虽然观看时的清楚程度从中央向边缘逐渐降低。但正是由于这个边缘视场使视觉在物体的空间属性方向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各种不同品种电影对视角大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电影院视角的要求决定了观众对银幕的距离,即视距。边座观众的斜视角是根据观看画面时所产生的畸变的程度来决定的,以将画面的畸变限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第一排观众座位地面离银幕画面下缘的高度称为设计视点。中国国家标准对35毫米电影系列的设计视点定为2±0.5米。但各品种的电影对视点高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大视野电影由于画面高度很大,一般设计视点均较低。以免观众的仰视角过大而感到不适。最低视点高度只距地面15厘米。视点的高低直接影响观众厅地面的坡度,视点高则观众厅地面的坡度升起较缓,若视点逐渐降低,则地面坡度随之逐渐变陡,所以视点越低,地面坡度越大。但视点低固然视觉条件好,又会因地面坡度不可能升得太高而受到限制;视点高虽可降低地面坡度,但太高又会使视觉条件太差而不符合要求。
视点高度决定之后,可以相邻两排观众视点的距离与视线超高值C所形成的两个相似三角形计算出相邻两排的高差,这样逐排计算直至得到最后一排的地面坡度的标高。视线超高值C是人眼到头顶的平均统计值,C值一般采取12厘米。在35毫米普通银幕电影的地面坡度设计中,若中区前后排座位错开排列,则C值可按每两排12厘米计,以降低地面坡度,其原理是按错位后,后排观众从前面两个观众头部的空隙中来观看画面。但在大视野电影的地面坡度设计中其C值应以每排12厘米(或10厘米)计,因大视野画面很宽,已无法从前排观众两个头部的空隙中去观看。 观众厅座席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座椅扶手中距:硬椅不应小于0.48m,软椅不应小于0.50m;
二、座席排距:短排法硬椅不应小于0.75m,软椅不应小于0.80m;长排法硬椅不应小于0.90m,软椅不应小于0.95m;台阶式(散座、楼座)的座席排距应比上述值适当增大;靠后墙最后一排的排距应增大0.12m。
每排座席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短排法:两侧有纵走道且为最小排距时,每排座席数不应超过22个,以后排距每增加50mm,可增加2个座席;
二、长排法:每排座席可增至50个;
三、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席数相应减半。
短排法两个横走道之间不宜超过20排;靠后墙不设横走道时,其前面的一个横走道与后墙之间不宜超过10排。
座席应按弧线或与弧线近似的折线布置(小型可按直线布置),或两种方法混合布置。观众厅正中一排或1/2厅长处弧线的曲率半径一般等于银幕至最后一排的水平距离。
优质区的划分办法各异,但一般来说座位区的中心都是优质区。
每排座位通常都按弧形排列,这主要是使来自放映机的光线射到银幕上以后反射到观众的眼中,即利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原理,使观众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来自银幕的反射光。 观众厅走道除应按每百人0.6m分别计算宽度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短排法的中纵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0m,边走道的净宽不宜小于0.8m;横走道的通行宽度不应小于1.2m;
二、长排法的边走道不应小于1.2m。
观众厅坡地面最大坡度不应大于1:6。超过1:6时应采用台阶式地面;走道坡度为1:10至1:6时,即应采用适当防滑措施,超过1:6时应采用踏步。
D. 电影院看电影的最佳位置是哪几个座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在茶余饭后都会约上亲朋好友一起去电影院里面看电影,可是在看电影的时候,往往却因为找不到一个好的位置而感到烦恼。明明和其他人花了一样的价钱,别人却可以在最佳观赏区观看电影,而自己却只能坐在角落里面,其实电影院影院选座也是有着很深学问的,那么哪个位置才能算得上是最佳观影位置呢?
其实在影院选择还有一个万能的选择方法,那就是无论看什么样的电影都选择全场最中间的位置,这个位置常常被称为“黄金位置”。不论看什么类型的电影,坐在这个位置上,观影体验都是非常不错的,所以大家在选择影院位置的话,最好可以优先选择这个黄金位置。当然每一个人对于观影位置的选择都不尽相同,可能有的网友喜欢坐在角落里面,这都视个人情况而定了,不知道大家认为什么样的位置才能算得上是最佳观影位置呢?
E. 大型剧场电影院礼堂指座位不少于多少座以上
大型剧场电影院礼堂指座位不少于1200个座以上。
根据《剧场建筑设计规范》和《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关于规模的分级的规定:大型剧场、电影院、礼堂,座位不少于1200座。
大型剧场、电影院、礼堂均属于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包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室等),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酒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数据中心、广播用房)、交通运输类建筑(如机场、高铁站、火车站、地铁、汽车站、冷藏库等)以及其他(派出所、仓库、拘留所)等。
F. 常规电影放映厅能坐多少人
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
特大型1801座以上或11个厅以上;大型1201座~1800座或8~10个厅;中型701座~1200座或5~7个厅;小型700座以下或4个厅。
电影院(cinema)是为观众放映电影的场所。电影在产生初期,是在咖啡厅、茶馆等场所放映的。随着电影的进步与发展,出现了专门为放映电影而建造的电影院。
从无声到有声乃至立体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乃至穹幕、环幕,使电影院的形体、尺寸、比例和声学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影院必须满足电影放映的工艺要求,得到应有的良好视觉和听觉效果,电影已经成为人们饭后的论点。
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
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中型电影院不应小于12m,大型不应小于20m,特大型不应小于25m。
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
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
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G. 一般影院建筑面积多大,放映厅一般面积多
这个主要根据影厅是大型,中型和小型来算,通常情况下影院以中型居多,一个厅200个位置的话,放映厅总面积在150平米左右,按照7-8个影厅的中型影院,加上等候厅,售票处和公共洗手间,这些地方的面积加起来差不多也在300平方米左右,大致在2000平米左右。
影院规模可分为五类,从特大型到VIP型不等,而现今影院发展也已经经历四代,从老式电影院发展到了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在中国,影院需要加盟特定院线才能够放映。
影院分代
第一代影院——90年代以前,以单厅、单体的老式电影院为代表。
第二代影院——95年前后,位于商业街内,以多厅和数字影院为代表。但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圈业态。
第三代影院——2000年至今,电影院已经真正成为现代商业的一个业态,形式上,在数字影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能播放包括3D电影在内的各自电影,并有较为完备的附属配套设施。
第四代影院——2008年,开始出现在美国,以电影城为主体的微型商业综合体出现,这是集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与一身的电影新体验。
H. 剧院,电影院超过多少个座位,应设置室内消火栓
应设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建筑物
高度不超过24m的厂房、库房和高度不超过24m的科研楼(存有与水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助长火势蔓延的物品除外)。
超过500个座位的剧院、电影院、俱乐部和超过1200个座位的礼堂、体育馆。
体积超过5000m^3的车站、码头、机场建筑物,以及展览馆、商店、病房楼、门诊楼、图书馆书库等建筑物。
I. 开电影院场地有什么要求
电影院场地要求1、电影院必须满足电影放映的工艺要求,得到应有的良好视觉和听觉效果。2、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3、 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三、视听设施:甲等宜设置立体声。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4、 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
J. 标准放映厅高度是多少啊
标准放映厅高度:层高大于9.8米,理想高度12.5米。
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
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中型电影院不应小于12m,大型不应小于20m,特大型不应小于25m;
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
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
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观众厅座席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座椅扶手中距:硬椅不应小于0.48m,软椅不应小于0.50m;
二、座席排距:短排法硬椅不应小于0.75m,软椅不应小于0.80m;长排法硬椅不应小于0.90m,软椅不应小于0.95m;台阶式(散座、楼座)的座席排距应比上述值适当增大;靠后墙最后一排的排距应增大0.12m。
每排座席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短排法:两侧有纵走道且为最小排距时,每排座席数不应超过22个,以后排距每增加50mm,可增加2个座席;
二、长排法:每排座席可增至50个;
三、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席数相应减半。
短排法两个横走道之间不宜超过20排;靠后墙不设横走道时,其前面的一个横走道与后墙之间不宜超过10排。
座席应按弧线或与弧线近似的折线布置(小型可按直线布置),或两种方法混合布置。观众厅正中一排或1/2厅长处弧线的曲率半径一般等于银幕至最后一排的水平距离。
优质区的划分办法各异,但一般来说座位区的中心都是优质区。
每排座位通常都按弧形排列,这主要是使来自放映机的光线射到银幕上以后反射到观众的眼中,即利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原理,使观众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来自银幕的反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