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微信公众平台抄袭别人平台怎么能不侵权
在法律上讲,通常是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权。
《著作权法》第十条(重点看下12款)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12款规定了作者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他们微信平台上的作品,作者是现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除非作者明示,是不能未经作者的许可在网络上传播的。但是如果是新闻等情况例外,法律规定如下:
《著作权法》第22条: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重点搜集了几个有关的情况):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② 做自媒体电影剪辑,如何避免侵权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自媒体这个行业也越来越受大家的欢迎,哪怕不将自媒体当做职业,很多人也喜欢剪辑一些视频来留下一些美好瞬间。而且做电影剪辑不仅不需要基础,新手也比较容易上手,上粉也快,但是总是会出现侵权问题。大家除了在找素材方面,要避免侵权之外,在剪辑视频时可以增加一些去水印、镜像翻转和重新配音等操作来避免侵权。
总的来说,虽然侵权的问题很让人困扰,但是很多方法和技巧也是可以避免侵权的。大家如果真的想要好好做这个行业,那么就多了解一下,不仅对自己的事业有帮助,也可以很好的保障其他人的权益。
③ 电影公众号应该怎么做
三哥电影,我在首页看到的这个。目前我也在关zhu他。有影评,也可看。
④ 公众号转载文章是如何规避版权风险
版权是对计算机程序、文学著作、音乐作品、照片、电影等的复制权利的合法所有权。除非转让给另一方,版权通常被认为是属于作者的。大多数计算机程序不仅受到版权的保护,还受软件许可证的保护。版权只保护思想的表达形式,而不保护思想本身。算法、数学方法、技术或机器的设计均不在版权的保护之列。
公众号转载文章其实也是可以规避法律风险的:
标明文章来源处;转载时备注下文章的出处信息,不要将转载文章当成自己的原创作品,这样虽然有侵权事实,但是很多作者并不怎么在意这类事情。
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有时候因为联系不上文章的作者,但又有转载文章的必要,这时候为了减少后续的侵权纠纷,可以在转载文章结束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让文章原作者可以联系到自己,商量授权的事情。
不随意转载网络上的文章。公众号的文章尽量原创,不要随意转载网络上的文章,尤其是个人风格明显的作品。
转载文章前要认真审核文章。转载文章前要认真审核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不要擅自转载内容不实的文章,另外涉嫌侵犯他人名誉、肖像的文章不能随意转载。
及时处理侵权文章。如果转载后接到文章侵权通知,要及时地核实侵权信息,并马上删除侵权文章,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⑤ 公众号怎样做才能受法律保护,知识产权保护;
如何通过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微信公众号?
作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兴事物,“微信公众号”短短几年时间就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信公众号作为信息载体标识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突出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1、将他人商标作为微信公众号名称误导消费者。
2、微信公众号分享的内容侵犯或者被侵犯著作权。
首先,微信公众号作为网络信息发布传播的载体标识,具备标识信息服务来源的作用,因此从商标角度保护微信公众号理所应当。那么为了保护公众号不被他人仿冒,需要如何进行商标布局呢?
一、微信公众号要申请什么形式的商标?
商标的形式包括:文字商标、图形商标和组合商标。微信公众号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表现为“头像+文字”的形式,由于头像部分展现的图片很小,长宽仅为0.9厘米,所以一般选择显著性较高,并且构成要素简单的图片展示。文字部分可以采用品牌+业务范围的形式展现。
”和“畅科知识产权”商标。
目前商标审查中采用文字、图形分要素审查,因此申请组合商标时,若商标中某一要素存在风险,则商标整体存在风险。通过商标申请将图形、文字分开进行保护,一则降低因某一元素而为商标整体带来的风险,二则便于商标拆分使用。综上,在公众号的实际使用中,头像部分可使用单一要素图形,文字部分可涵盖企业字号或品牌名称,另外,可根据公众号实际使用情况,对微信公众号中特色模块名称进行保护。
二、微信公众号要申请哪个类别的商标?
我们根据其相关特性做了一些分析:
1、根据“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例如提供阅读各种信息、文章的服务,与41类4104群组的“提供在线电子出版物(非下载)”较为贴切。
2、根据“微信公众号”的广告及推广功能:例如可建立网上商城、实现宣传推广等功能,与第35类3501群组“计算机网络和网站的在线推广”、3502群组“通过互联网、有线网络或其他形式的数据传输提供商业信息”、3503群组“为商品和服务的买卖双方提供在线市场”较为相近。
3、根据“微信公众号”提供的主体:与第38类3801群组“电子传送的新闻社服务”更为类似。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微信公众号”主体注册相关商标,至少要涵盖第35、38、41类三个相关类别,其他类别可根据行业细分进行选择。
此外,作为公众号的所有者、运营者,为了更全面地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畅科建议尽量搭建全面的基础商标框架(大类注册或全类保护),避免遭遇商标抢注,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三、如何避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侵权?
1、明确微信公众号内容来源;
2、转载/引用他人声明不得转载作品应征得原创者同意;
3、转载/引用他人作品须注明来源(声明不得转载除外);
4、微信公众号中头像、字号、品牌通过商标进行保护;
5、原创图片、文章进行著作权登记。
四、微信公众号如何进行知识产权维权?
微信公众号侵权行为发生时,除通过司法途径进行维权外,也可通过微信提供的渠道进行投诉:
1、可通过PC端(电脑)访问网址:weixin110.qq.com >投诉维权>公众号侵权行为,根据页面指引及侵权投诉指引进行投诉。
2、如果被抄袭的文章系已发表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原创文章,可以在手机客户端打开需要投诉的文章页面>在底部右下角点击“举报”按钮>选择“抄袭公众号文章”,根据页面指引进行操作。
信息来源:畅科知识产权
⑥ 公众号版权注意会有哪些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剖析,避免公众号我们侵犯了别人的权益而不自知,等别人投诉之后才知道自己侵权了。以下是我为您带来的关于公众号版权侵权行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公众号版权侵权行为
@熊利
方正公司应该是一个例子了。整个淘宝卖家习惯了免费字体。没有想到方正字体侵权,有不少企业有同样的遭遇。据传,方正公司已经花巨资组建了庞大的专业的违权团队,估计实体企业已经清理了一部分,现在开始对淘宝卖家下手了,淘宝卖家比较容易截图取证。几万~十几万块的字体版权费。
@匿名
去年葛优躺的表情火了一阵子,今年全被告了。比如我们公司代运营客户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因为用了葛优躺表情包,结果被葛大爷代理律师事务所盯上了,发了律师函给甲方,要求赔偿8w。朋友公司也收到了。我觉得周杰如果去告,估计能成为世界首富。
所以我决定整理一篇新媒体我侵权行为扫雷指南,帮助大家提高版权意识,避免触犯雷区。
为此我专门采访了维权骑士及东方IC的小伙伴,为大家献上下面满满的干货。
1、什么是版权?
版权(right)是用来表述创作者因其文学和艺术作品而享有的权利的一个法律用语。
版权是对计算机程序、文学著作、音乐作品、照片、电影等的复制权利的合法所有权。除非转让给另一方,版权通常被认为是属于作者的。大多数计算机程序不仅受到版权的保护,还受软件许可证的保护。
版权只保护思想的表达形式,而不保护思想本身。算法、数学方法、技术或机器的设计均不在版权的保护之列。
2、什么行为是侵犯版权?
简单来讲,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都属于侵犯版权的范畴。
具体一点,如果没有著作权人的许可,或者没有在著作权人版权声明的许可范围内使用,或没有进行合理使用的情况,都属于侵犯版权的行为。
通俗点说,未经许可对内容进行复制、租售、表演、放映、改编等等,都是在侵犯著作权。
3、主要会涉及哪些方面的侵权?新媒体平台中常见的侵权行为都有什么?
对于品牌以及运营我来讲,主要涉及文字、图片、视频、字体方面的侵权。
刚刚讲到,只要是在未经版权所有方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内容,均构成侵权,无论内容来源。一旦侵权行为被发现并起诉,那么侵权方败诉几乎是一定的。
这方面的行为有以下常见侵权行为示例:
1)文字内容
未经许可转载文字内容,常见于知乎、微信、简书等平台。维权骑士发布的《自媒体行业版权报告2017.06-07》显示,微信公众号是自媒体侵权的重灾区。但自从有了公众号的文章和图片原创保护,这方面的侵权行为正在日益减少。
目前微信、今日头条、搜狐网、大鱼号、简书等平台都提供原创保护与侵权投诉服务。这方面的处理中,大鱼号的侵权处理服务最好。
文字侵权案例,要数知乎的内容被侵权最为严重。作为一家问答类社区,知乎上的优质内容被广为传播,甚至靠着搬运知乎内容,就养活了一批自媒体大号:「知乎大神」、「知乎菌」等。
当然,这些大号在2016年知乎起诉存在侵权行为的账号后,这些自媒体便停止了运营。
2)图片内容
千万不要以为网络上找的图片就可以放心使用哦,只有在明确获得图片使用许可后,才可以放心用图。这里最知名的有两个案例:
艺龙旅行网使用葛大爷表情包被葛优团队起诉索赔40万。
煎蛋网未经授权使用视觉中国图片584张,被起诉索赔25万。
当然,在明星图片之外,还要特别留意原创设计图、漫画、高清风景图等图片的版权。
同时,微信也在为图片原创公众号提供图片原创保护功能,最大限度保护内容生产者的权利。
3)视频内容
提到视频版权的重要性,大家可以在各大网络视频平台高价争夺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体育赛事的版权以及A站B站的内容管控中一窥一二。
当然,不要以为只有大平台才会涉及视频版权问题,与自媒体更相关的,是更易操作的短视频的版权。
只要未经许可使用了视频内容,无论是截图、制作成为gif图、视频节选或者是引用、修改视频,都会构成侵权。
我们以“X分钟带你看完电影”系列的微博自媒体达人,谷阿莫为例。
在谷阿莫的短视频中,那些投入巨资,长达2小时的电影,被剪辑浓缩在10分钟左右,更加入了滑稽的解读,将导演编剧设置的剧情无情击破。
购买了电影《哆啦A梦大雄的奇幻大冒险》、《脑浆炸裂少女》、《近距离恋爱》,以及韩剧《W两个世界》的“又水整合”公关表示,有4部以上的影片因谷阿莫的讲解视频出现而无法在影院上映,一部影片几百万买进,直接损失成本超过8位数。
因此,谷阿莫多次被视频版权方提告。
4)字体非常重要
字体侵权是在文字、图片、视频之外,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方面。
在我们平时自己P图,给表情包加文字的时候,如果不小心使用了好看但是未经授权的字体,就会形成侵权。
大家可以在知乎、维基网络中查到哪些字体可以免费用作商业通途,放心使用。
切记,微软雅黑不是免费字体!!!
4、敲黑板,以下几个侵权误区,你知道吗?
误区一:使用内容,署名并标注来源就不算侵权
其实不然,只有在明确获得授权许可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误区二:非商业使用不算侵权
商业用途是指:将内容用于营利的行为。营利包括直接营利(如营销、产品);也包括间接营利(如商业组织内非直接营利使用),这两种情况属商业活动和商业组织活动,故纳入商业用途范畴。
个人自媒体对于这一点尤其需要重视,目前网络中的一些内容许可CC (Creative Commons) 知识共享协议,可以在协议许可范围内使用内容。
但是大部分的内容无论使用用途,都需要在使用前获得授权。
误区三:编译外文内容不算侵权
对于编译内容,翻译者只享有翻译作品的版权,而对于原文的版权是没有的。需要在翻译和发布前,得到原文的版权许可。
误区四:使用搜索引擎下载的图片
搜索引擎只是会抓取网络上所有的图片,并不拥有图片版权,所以即使能够下载高清大图,也要谨慎使用。部分商业图片站甚至会让搜索引擎收录版权图片来“钓鱼”。
误区五:转载其他媒体包含图片的文章
自媒体在转载文章时,如果内容包含版权图片,那么转载时图片需要删除,或者向版权所有方征得许可才能同时保留图片,否则构成侵权。
误区六:使用合作伙伴购买的图片
合作伙伴购买了图片,并将高清大图分享给了你,但你在使用时仍然需要向图片版权方购买版权,否则构成侵权。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口头授权是无效的。
5、世事险恶,我们要何去何从?
维权骑士发布的自媒体行业版权报告2017.06-07显示,目前各大自媒体平台纷纷加强了对原创内容的保护。
所以,我们要牢记前文提到的侵权误区,了解版权法规,尊重原创内容。
所有使用的内容,一定要了解其著作权声明,联系版权方获得许可,并在许可的范围内使用。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其实对于整个新媒体的内容生态是利好表现。原创内容的竞争力会大幅提高,而内容原创能力,则往往能够体现一家自媒体的价值,会成为自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就像著名音乐人高晓松为音乐版权不懈奔波,最终迎来了音乐版权黄金时代一样,未来文字版权会像如今音乐版权一样成为内容企业构筑的竞争壁垒。
最后,想对各位我说:
一定一定要有版权意识,尊重著作权,同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原创能力啊!
毕竟一旦被索赔,这几年的工资可能都白挣了。自己有了原创能力,升职加薪是分分钟的事儿。
对于文字、图片、视频以及字体,大家在工作中都要十分小心。
文字尽量原创,如果需要引用或者转载,需要取得作者授权。
图片尽量使用免版权图片,尤其需要注意明星、影视剧、漫画、设计图等方面的版权。
视频和字体更需要注意,几乎所有的视频都是需要严格遵循版权要求的,字体也需要知道常用字体的版权状态。
猜你喜欢:
1. 微信公众号如何绑定到微信第三方平台
2. 微信影响力排行榜
3. 微信公众号素材可以转移吗
4. 如何投诉微信上公众号文章
5. 微信公众号和企业号有什么区别
⑦ 怎么发医院公众号不侵权
1、先多创作一些原创,提高原创的质量,这是避免公众号侵权首要选择。
2、避免侵犯著作权(知识产权)。在对公众号投诉中,有一半以上的侵权行为是知识产权或者说著作权,还有一部分美术图片也属于著作权,要避免的话就是不经作者同意不要随意转载或抄袭。如果一些作品没有说明不经允许不可转载的话,若转载要说明作者和出处或者要得到作者授权。
3、避免侵犯别人的名誉权和肖像权。要创作的时候不要虚构事实制造谣言来中害企业或他人名誉,或者不经他人同意把他的人照片用在你在原创上。这都很容易构成侵权。避免用名人照片进行商业宣传,到正规网站下载素材,同时发布前要核实事情真相。
4、避免商标侵权:有些公众号专卖一些服装或者手机等,但这些都是山寨版的,然后用上其它公司的商标,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或者用的一些商标刚好和别人注册的商标类似,但这也会招来这些公司的起诉侵权。
5、避免商标侵权:有些公众号专卖一些服装或者手机等,但这些都是山寨版的,然后用上其它公司的商标,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或者用的一些商标刚好和别人注册的商标类似,但这也会招来这些公司的起诉侵权。
6、要说话有依据,不要随意捏造事实和故意制谣;不要假冒作者、冒用他人商标等,尊重著作权,不经允许不要随便转载。
⑧ 公众号转载文章如何避免侵权
法律分析:1. 不随意转载网络上的文章 。. 公众号的文章尽量原创,不要随意转载网络上的文章,尤其是个人风格明显的作品。. 2. 转载前取得作者授权 。3. 转载时说明出处 。认定侵权有两个标准,缺一不可:
第一,是否获得授权许可。是否获得原发公众号和作者的授权,是判定转载是否侵犯权利人权利的构成要件之一。现实是,我们很难看到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中标明“得到××授权”的字样。
第二,是否具有营利性。是否侵权的关键在于转载“是否以盈利为目的”。有些人可能认为,很多微信公众号“不具有商业性质”,不能产生利益回报,仅仅是为了学习或欣赏。其实错了,要知道“无利不起早”啊!对公众号转载行为是否具有营利性质的判定,应当以转载行为与营利是否有因果关系作为判断侵权的重要因素。多数微信公众号都是通过转载吸引并积累粉丝数,以达到宣传营销之目的,可能当下并未直接营利,却具有营利性质。当粉丝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会有广告或其他营销活动接踵而来,因此这就是隐形的盈利行为。在任何未经授权转载即是隐形谋利的前提下,微信公众号就是侵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⑨ 避免公众号违规可以怎么做
避免公众号违规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平时多注意选择的文章里是不是有违规内容,不要打擦边球,不要发敏感内容,发文前用西瓜助手的发文检测检测文章内容,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