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好莱坞,一部低成本电影的编剧大概可以获得多少收入如《贱女孩〉
低成本电影很多投资不到千万,甚至只有一两百万美元,所以编剧卖剧本便宜的只有10~20万。
贱女孩的投资是1千7百万美圆,对于一部青春片应该算是很大的投资了,不属于低成本电影。
Ⅱ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一部影视剧制作成本有多高!
一部影视剧的制作如同一个企业项目开展,投资角度的成本收益预算必不可少。
经济学知识告诉我们,企业生产产品,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企业获得收益,总营收减去成本费用就是利润。制造一部小汽车,成本5万元,投资500万,生产出100辆汽车,而影视剧作为文化产品,与物质产品相比,更具有独特商业特性。
先来讨论制作成本,制片人、导演、演员、工作人员、作家成本,包括生产服务人员、拍摄地点、设备、各种材料、食品、杂项支出等。可以进一步细分:演员片酬包括了主演和配角、群演。工作人员包括导演、编剧、剧务、摄影师、化妆师、服装师、灯光师等工作人员。制作成本还包括各种器材,场景道具、服装饰品、摄影,以及后期编辑、特效、配音、剪辑等。外景交通生活成本,场地租用、交通工具租用、住宿费、餐饮费。宣传发行等。票房可分配毛收入中,扣除国家规定的基金、税收部门的税款等。编剧原创的版权产业链角度,制作团队包括剧本创作、编辑、运营、商务,以及跨界合作,影视作品,图书,周边产品等。
花费更多的钱用于销售。预算可能不是绝对,预算人员可能计算最高和最低的预算,计算出一部影视剧的平均预算成本。近年来,随着花费越来越高,三维效果、动画效果、虚拟技术等,预算差距有所扩大,随着拍摄和电影道具等成本下降,互联网消费增长,预算可能少一些。然而,制作一部优秀好莱坞电影,成本大约在1亿美元以上。
据investopedia,2007年全球电影收入达4500亿美元,即便是这么大数字,并不等于每一部电影的制造成本,大多数大片都在高端预算,低端预算的电影也在增多。2007年,制作大型影视剧平均成本约6500万美元,但生产成本不包括分销和营销费用,平均地,2007年影视剧制作成本约3500万美元,销售成本达1亿美元。然而,1亿美元仅仅是一个平均成本,有些影视剧成本预算达到3亿美元,甚至更高。高投入得到高收益,一部影视剧收入有高达20多亿美元。
影视剧制作成本费用可以大致分类,包括脚本和开发,许可证,主演收入,生产制作工作人员,导演、制作人等,成本预算不是绝对,取决于影视剧类型。影视剧平均成本增长,但观众人要排队买票,吃爆米花观看电影。然而,互联网移动终端给观众带来了更灵活更便捷的观看方式。
一般地,投入成本越高,产品功能和质量越好。一辆小汽车投入成本5万和20万,投入成本高的小汽车产品可能功能更好,而影视剧是精神文化产品,价值是无形的,汽车制造成本和利润很好计算,利润=收入-成本。而影视剧由于商品特点,可能还要看成本投入后所产生效益,影视剧成本支出可从生产流程分为制作、发行、播出三个环节,还有行政审批、缴纳税金等。
细致化做好预算,演员、导演、场地、剪辑、宣发等各个环节,标准流程服务,运用云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启用优秀的团队,运用互联网协作,快速高效匹配人才、设备、道具、资源,从可行性、均衡性、可控性等方面做好成本预算。
一部影视剧可以从哪些方面获得收益呢?
第一,发行权。可以是发行公司,也可以电视台或影视网,通过卫视网或者有线电视网销售影视剧的播出权,出售版权获得收入。
第二,广告费收入,收视率越高,可以投放广告。音像制品或网络制品的制作发行权,把制作发行权出售给音像出版社等。
第三,相关产品的收入,动画产品的玩具等。
Ⅲ 你好李焕英制作成本多少
《你好,李焕英》的投资成本是8000万,这在当下的电影制作中绝对算不上大制作。
除去这8000万的成本,电影总票房的6.72%要交电影“增值税”以及“附加”,另外5%的票房则要交给“电影专项基金”,这两项合计在11.72%左右。
《你好,李焕英》,上交给国家的钱有6个亿之多!
接下来的45.2亿,才是可供电影各方分账的总钱数。
这其中电影院首先分账45.8%。电影是在电影院里和大家见面的,全国无数家电影院和无数的拍片,才铸就了这52亿的票房。所以,电影院分走:20.7亿!
然后:院线公司分账6.4%,也就是:2.89亿;
中国影视数字(“中数放映系统”:走这个放映系统的电影都要收这个代理费,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网络)提留2.8%:1.26亿;
发行方分账3.7%:1.67亿;
最后,除去以上的所有,《你好,李焕英》真正给出品方赚的钱,其实约合总票房的29.58%!
共计约:15.38亿。
02
贾玲到底能赚多少钱?
这15.38亿就全部是贾玲的了吗?
当然不是!别以为演员都是大碗娱乐的人、沈腾也是贾玲和大碗娱乐的好朋友、联合编剧也是大碗娱乐的联合创始人,而贾玲又是大碗娱乐的创始人和老大,这钱就让贾玲的大碗娱乐全拿走了!
恰恰相反,《你好,李焕英》的出品方总共有7家公司,而参与联合出品的有19家公司之多!
根据公开的投资比例,贾玲的大碗娱乐在其中占了两成,也就是20%左右。
那么,大碗娱乐整个公司最终能赚到的钱是:3个亿左右。如果以机构预测的52亿收官来算的话,就是3亿零720万。
大家都知道,大碗娱乐是贾玲的公司。而在2016年大碗成立时,北京文化出资1000万投资贾玲,占股20%。贾玲占股35%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她的御用编剧,著名喜剧制作人孙集斌占股25%。
当时贾玲和孙集斌都和北京文化签订了约束协议。协定必须在公司全职工作5年,中途不得离开。一旦离开,就要按照市场价回购北京文化手上的股份。
而在最新的天眼查股权架构显示中,大股东贾玲的持股比例达到了65%,是这家公司当之无愧的“掌门人”。而北京文化20%持股比例保持不变,孙集斌则目前占有15%。
根据目前媒体的公开报道,大都采用了贾玲持股收益35%的这个说法。
那这样计算的话《你好,李焕英》52亿票房,贾玲最终能赚:1.0752亿,也就是:1亿752万!
但如果按天眼查显示的持股与收益比例65%来计算的话。那贾玲能分:1.9968亿,也就是不到两亿元!足足多了9216万人民币!
当然,到底贾玲实际的收益比例是多少,是按35%还是65%,还是其他因由的数字比例来分,我们吃瓜群众就不得而知了。
Ⅳ 中国电影制作成本详细
电影的成本不仅包括导演,编剧,摄像,演员,场景,拍摄,后期,食宿行等的费用,而且包括市场营销及宣传的费用,通常市场营销及宣传费用等于拍摄费用或1/2的拍摄费用。
每部电影根据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小成本电影,中型制作电影,和大制作电影。小成本电影基本在1000万人民币以下,中型制作电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万人民币左右,大制作电影成本在8000万元以上。
国产小成本电影代表作《失恋33天》(约900万人民币,不含宣传费用),国产中型制作电影代表作《人在囧途之泰囧》(约3000-4000万人民币,不含宣传费用),好莱坞大制作电影代表作《阿凡达》(约6亿美元,不含宣传费用)。
(4)一部电影编剧的成本占多少扩展阅读:
剪辑技巧
1、切入切出
这是电影中最常用的一种镜头转换方法。即是不加技巧地从上一镜头结束直接转化到下一个镜头开始,中间毫无间隙。称为切。
2、淡出淡入
也称电影画面的渐隐、渐显。画面逐渐变暗,最后完全隐没,这种方法叫做淡出或叫渐隐。相反,画面逐渐由暗变亮,最后完全清晰,这个镜头叫做淡入,也叫做渐显。
3、划入划出
也是电影中镜头转换的一种技巧。有时用一条明晰的直线,有时用一条波浪型的线等从画面边缘开始直、横、斜地将画面抹去,叫划出。代之以下一个画面,叫划入。
Ⅳ 一部电影,编剧能分片酬的多少
导演
明星是赚钱的工具,你看他们一个二个品牌衣服大豪宅。其实他们再为经纪公司赚钱,打个比方吧,一个演员演一部电视剧,一集片酬按最少算500,但是其实经纪公司取走了40%到60%的抽成。剩下的才是演员的。
而导演本身在这个片子上有编导著作权,赚的是版权与放映的收益。演员的收益在其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当然,也有例外,经纪公司在打算周转资金时会投出一部分闲散资金请三流导演赚救场的钱,这样,导演工资比演员还低
Ⅵ 影视剧的成本曝光,你觉得有什么出乎意料的地方吗
最让我感到出乎意料的就是导演的片酬以及明星的片酬,真的是高到让人不敢想象。
一,影视剧的成本曝光。
现在电视剧的质量可以说是越来越差了,能够收获好口碑的电视剧更是少之又少。可是拍摄电视剧所需的费用却越来越高,这是为什么呢?电视剧的拍摄费用应该用到哪些方面呢?我认为演员的价格太高了,导演和编剧的价格也需要降低,真正把钱花到拍摄方面和艺术方面,请演员不在于名气,而在于演技,这样才能拍出好的电视剧。
Ⅶ 现在中国电影的票房到底怎么分成 中国大制作电影的实际成本是多少
1994年,为改变电影市场的萧条局面,时任中影公司总经理的吴孟辰向电影局提议以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进口最新的一流外国影片,以发行的收入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电影事业。1994年底,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了这个建议,提出每年可以进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成就”的影片。于是有人将这10部影片称为“10部大片”,大片的名称也因此而流传开来。参照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进口大片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制片方35%,发行方17%,放映方48%。为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进口大片的制片方还承担了宣传的费用。尽管这样的分账比例似乎对制片方较为不利,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国外尤其是美国制片方依旧从中国的市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中影公司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虽然进口影片的数量有限,但在进口速度上绝不落后。据介绍,无论哪一国家生产的最新影片,我们的购片人员都可以在影片尚未公映之前看到,选定后立刻以快件送回国内。据说,中影公司负责海外选片的6个人每年至少要看1050多部片子,然后从中精选100多部送审,最后确定进口10部分帐大片。
由于进口大片的巨额利润,国内一直有打破大片垄断的呼声。对此,国家电影局有关负责人指出,中影独家拥有进口外国影片的权利,这是国家赋予的,是体现国家利益的,这方面不会有松动的余地。
中国大片成本:
一,大制作。处在金字塔尖的每年只有3~5部的所谓“国产大片”,投资亿元以上。如《神话》《七剑》《情癫大圣》《夜宴》均投资超过一亿,而《无极》、《满城尽待黄金甲》更是号称投资3亿以上。这些影片在特征上与贾斯廷•怀亚特提出的好莱坞的“高概念”电影基本相同:大明星,大导演,大投入,大制作。这一阵营的影片数量虽少,但国产片的票房中却可接近一半的份额。而它们也是中国电影海外销售的主力。
二,中制作。中等制作的影片投资大约在1000万~5000万之间,每年在这个区间的影片通常不到10部。
三,小制作。小制作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制作成本在1000以下,400万以上的影片,票房目标为100~1000万,数量在20部左右。第二层次的影片制作成本则在150万~300万左右,占电影总量的85%左右。这些影片只是小部分进入了院线放映,票房产出微薄,有的影片进入院线短暂排档完全是为了获得较高的音像版权销售价格,还有的影片则是小规模,分区域上映。而相当部分影片的主要市场是电视播映和音像产品。少数获奖的艺术片通过出售海外部分地区版权,能够获得一定补偿。其中相当部分影片则根本没有进入流通渠道。
因此,在此种形势之下,探讨低成本电影对于了解和改善中国电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没有理由忽视占总产量比重如此之高的低成本电影,以及背后的那些创作者。
Ⅷ 请问电影编剧的收入占总投资的多少
也就是版权问题 占的不多 估计最多不超过10/%
编剧都比较默默无闻。导演名利双收。
当然要是拿一个著名作家或编剧的一大片所得酬劳和一个独立导演的一部小成本作品相比就不一定了。再比如说什么小品导演什么的,导演这个词可以指代很多地方的,还有晚会导演什么的。
编剧要是拽,可能可以收入不少钱,但这部戏的导演按说就该收入更多,大赚。但也可能这是导演自己投资的,做老板,赔了就都赔了,编剧的工资一样要开
Ⅸ 演一部电视剧大约成本要多少
以《大长今》为例,该电视剧每集的制作成本在120万-150万元,主演李英爱每集的片酬则在12万元左右。按照国内电视剧的制作规律,一部电视剧的制作成本包括诸多方面,首先是创作费用,即购买IP版权以及编剧创作等。
其次还有导演、主演的薪酬,其中导演涵盖总导演、副导演或AB组导演,演员也包含主演、配角、群众演员等;此外,摄录、美服化道、后期制作等环节也有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并存在相应的成本,整个项目下来能涉及近200位工作人员。
“每一位工作人员均需给予工资,每一个环节也均会出现成本,而一部电视剧的合理成本配置应是全部演员的总片酬占40%、编剧和导演各自占10%,剩余的40%则用于摄录、美服化道、电脑特效等环节的成本。
强监管与惩罚措施并举
演员片酬不合理甚至能占到影视剧制作成本80%的情况已被业内诟病许久,并不断有影视从业者呼吁亟待加强规范,若此次《意见》能顺利实施,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演员高片酬带来的制作压力。北京商报记者根据此前受到较大争议的《如懿传》算了一笔账。
有数据显示,该剧制作成本达到3亿元,且据新丽传媒的公告显示,该剧男女主角的片酬分别为5071.7万元和5350万元,共计1.04亿元。若按照《意见》规定的比例,主要演员的总片酬应为8400万元,与实际片酬相比减少2000万元。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揭秘影视"限酬令"制定始末演员片酬为什么是40%
Ⅹ 拍一部电影要多少成本!
拍电影的投资是个不确定值,它大概分了以下几种。
第一:剧本投资,这个多少钱呢?真的不好说,有些制片人一个脑洞,随便弄弄就成剧本了,这样的很多,比如微电影,抖音小视频,小品,自编舞台剧………有些非常贵,并且形成了品牌,形成了潮流…比如金庸小说改编电影,古龙小说改编…魔界三部曲,三体……这类电影剧本花费普遍较高…
所以,这类花费(0∽∞)当然,所谓的无穷大也是个比喻,其实几百万美金就顶了天,只是说知识无价。
第二:道具,服装,场地…投资
这类投资花费也是(0∽∞)同理,这个无穷大也是个比喻……比如你拍古装,要求真实…真去弄一大堆真古董…什么价值几千万的金缕衣,什么价值几千万的古剑,什么价值几十个亿的一推青花瓷……结果弄来的古董价值几千亿…租借一年的费用几百亿,不小心打碎的古董几个亿………这玩意儿真没法计算…
第三:演员费
这类投资差距也超级大,找不出名的,人家倒贴都行,找明星…几千万花费都不奇怪…
第四类:宣传费…
所以…有些大学生,扣扣搜搜几百块,拍了个极品微电影,有些大学生,大大方方花了几万,拍了个精品电影,有些大制作公司,花了几个亿,拍了个寂寞…
电影的水,很深,并不是一个只拼技术的地方,也不是只拼资金的地方。
作为电影的制作方,情商,智商,资金,渠道…是标配。(我不是搞电影的,瞎说的,别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