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部电影一般由多少个镜头组成
目前,在我国的影视界电视画面还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认为电视画面就是电视图像,从技术上讲是对的。从造型上来讲,图像只是画面的视觉媒介,是电视画面的构成元素,画面和图像的含义又不完全一样。电视画面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用固定的或运动的方式,看来是用一台摄录机或其它手段不间断地摄录或制作出来的,在电视
节目中起着一定作用,并具有承上启下关系的一个片段。从编辑角度来讲是指两个编辑点(出点和入点)之间的一段片段。其它手段指胶片、电脑等。有的书上讲:从摄像角度来讲,是指从开机到关机这段时间所摄录的一段形象素材。这样讲也是不错的,但不够严格。有的
画面是多次开机关机完成的(如停机再拍、动画片、木偶片)只要看来是一次连续拍摄的就是一个画面。电视画面是电视语言的基本因素,也是摄像造型的基本单位。一个画面的时间可以长到几分钟,也可以短到几秒钟,甚至可以短到不到一秒钟只有几个画幅。比如闪电、炮击,三、五帧即可构成一个画面。录制一集电视剧一般是由许多内容、长短、景别各不相同的画面组成的,一部(集)电视剧,只有一个画面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就是多机拍摄、现场切换方式也不可能只有一个画面。多机拍摄时,两个切换点之间的片断,就是一个画面,用一台摄像机现场直播可能会出现用一个镜头画面把整个节目传送或录制下来,只起传送或记录工具的作用,并无美学可言,不在讨论之例.就电视剧和电影而言,一集(部)究竟有多少个镜头组成,没有具体规定。一般来讲,大约由300-500个镜头画面组成。但也有例外,如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由1500个镜头组成。国产影片《他在特区》只用了182个镜头。
一个长镜头,(不间断摄录的)根据需要,可以断开,在其中插入另一镜头,这时摄录的一个镜头在剪辑(编辑)中便成了两个镜头(画面)。
② 电影剧本格式及
电影剧本格式及范文
文字形式的电影剧本实际上是三种情况:
1、电影剧本("电影文学剧本"):编剧完成
2、分镜头剧本:导演完成
3、完成台本:场记记录完成
我们所讲的电影剧本都是指第一种情况,即由编剧完成的剧本。
一、电影剧本的几种写作格式
1、文学剧本式:
特点:可读性强(文学作品的可读性);
缺点:电影感弱。
例1、"春天,踩着湿淋淋的步子来到了。"
以上"例1"文学性强,可读性强,充满诗情画意。可是,导演分镜头时,却不得不作以下的工作:
①、删掉许多纯属于文学的、视听语言无法表现的内容。
②、重新用视听语言表现那些可以表现的"诗情画意".
故这种电影剧本一方面要使导演费较大的精力去分镜头,更重要的是,使编剧在剧本阶段未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电影思维上。
这样做的结果:既影响了剧本作为电影剧本它的艺术质量,同时也会妨碍你的剧本的成活。
2、格里叶式
优点:电影感强;
缺点:可读性弱。
例1、《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开头):
"开始是一阵猝然响起的浪漫、热烈的音乐,这音乐就象我们在某些带有强烈的、激动人心的高潮的影片结尾时所听到的一样(这是一个由木管、铜管和弦乐等等组成的巨大的交响乐团演奏的)。片头字幕是常规的样式:人名等等都是用朴素的字体写成,黑色的字体后面衬着灰色的背景,或者是白色的字体后面衬着灰色的背景;这些名字或者一组一组的名字都镶在方框内,框子按照一种正常的`甚至是较为缓慢的节奏,一个接一个在银幕上出现。
这种努力是应该肯定的。
但是作为编剧来讲,这样做有以下不利之处:
①、可读性弱,不单指一般人的阅读,主要是指描写太细、太繁琐。以至妨碍了导演、制片人抓住主要情节,主要人物。
②、不利于导演为影片作出他的贡献。电影主要是编剧、导演两个人的事。
这些同样会妨碍剧本的成活。
3、日本式
优点:电影感强,读性强(电影的可读性)
举例:
《 啊,无声的朋友 》 编剧:铃木尚之(日本)
1、满洲旷野、夜(1944年)
货物火车在远方行驶。火车头的前灯和车尾乘务员室的尾灯幻影般地移动着。
2、满洲旷野、夜
火车在黑暗中奔驰。
3、满洲旷野、夜
随着尖历的汽笛声,火车头迎面而来。
前灯刺目的光芒。
火车在轰隆轰隆的车轮声中掠过画面。
绵延不绝的黑色货车车皮。
4、同上
一节黑色油漆已经剥蚀的车身,满洲铁路的标志和车号的数目字在星光下隐约泛出白色。
车门微开着,车厢里黑暗无比。
单调的车轮声。
尖锐短促的汽笛声。
单调的车轮声。
5、车厢内
军曹松本在黑暗中点名的声音。
重叠着其他分队长点名的声音。
……
百濑点火抽烟,他的脸在黑暗中显现。
百濑深深吸了一口烟后,把香烟递给旁边的吉成。
吉成的脸在香烟火星中闪现。
香烟在十三个分队队员之间依次轮转。
……
小队长的声音:"哪个在抽烟?不准抽。"
……
松本把香烟在靴上擦熄。
松本:"大家都睡吧。"
民次痛苦地喘着气。
6、上海陆军医院病房,日
民次躺在角落里的床上,呆呆地凝视着屋顶。
……
二、电影剧本的写作格式
一个合格的电影剧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可视性强,用画面叙事。
"电影剧本究竟是什么?一部电影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 悉德。菲尔德
2、画面力求具体,避免过于笼统。
3、努力运用声音元素。
不要过多地寄托于录音、或导演,声音应该体现在剧本阶段。
4、文字清爽、干净。
文字着重表现影片中主要的影像、声音、剪辑的内容,不拖泥带水,不过多文学上的修饰。
5、以场分段,以场景来划分文字的自然段落。
6、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转场处理".
举例:
《约会》 编剧:石森史郎
①、公园 傍晚
……
萤子独自坐在长凳上等待着。她的脸随着列车的汽笛声和列车猛进的隆隆声逐渐扩大到几乎占着整个画面。
②、野外 夜
列车向北驶去、透过车窗露出的灯光划着一条水平线。
③、列车车厢过道 夜
几个要下车的旅客带着怕冷的表情从车厢里走出来。
…… (列车停,一男人上车)
列车开动
男人的脚走进车厢。
④、车厢里 夜
男人的脚在通道上走来。
……
7、每段开头注明场号、地点、时间。
如:
22、长安街、晨
23、李芸卧室、晚
8、不用或少用专业电影术语
主要是区分"分镜头本 ","分镜头剧本"让导演去干,其实全是电影思维,"不戴领章、帽徽的解放军".
上面"转场"的例子是剪辑,我们可再看
③、车厢过道 夜
男人的脚走进车厢。
④、车厢里 夜
男人的脚在通道上走来。
它停了一下……但又走进来。
脚步又停住了,一个身子沉重地在一个空座位上坐下。脚上的皮鞋尖碰到了对面座位上的一个妇女的栗色皮鞋。
那双女皮鞋避开了男人的皮鞋尖。
在女皮鞋旁边,有一双落后于时代的低跟皮鞋,看上去样式虽然老,却是即坚固又实用。
附近的座位上,传来了笑声。
那边是四个登山打扮的年轻人,围坐着正在打麻将。高兴的欢呼声、悔恨的喊叫声,此起彼落。
这边是一个旅行团,占住了车厢的一角——大概都是些农妇……张开嘴可看到黄金或白金的全口假牙,她们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吃个没完。
发着耀眼的闪光的嘴
絮絮叨叨说个不停的嘴
狼吞虎咽的嘴
一个少年看着出神的脸。
《 啊,无声的朋友 》
编剧:铃木尚之(日本)
1、满洲旷野、夜(1944年)
货物火车在远方行驶。火车头的前灯和车尾乘务员室的尾灯幻影般地移动着。
(景别、光,【括弧内的内容系引用者所加,提示该段文字中所提供的主要视听内容。】)
2、满洲旷野、夜
火车在黑暗中奔驰。 (一个新的机位和景别)
3、满洲旷野、夜
随着尖历的汽笛声,火车头迎面而来。 (声音、角度)
前灯刺目的光芒。 (光、角度、景别)
火车在轰隆轰隆的车轮声中掠过画面。 (景别、角度、声音)
绵延不绝的黑色货车车皮。 (镜头的长度)
4、同上
一节黑色油漆已经剥蚀的车身,满洲铁路的标志和车号的数目字在星光下隐约泛出白色。 (跟移、景别)
车门微开着,车厢里黑暗无比。 (跟移、景别、光)
单调的车轮声。 (声音)
尖锐短促的汽笛声。 (声音)
单调的车轮声。 (声音)
5、车厢内
军曹松本在黑暗中点名的声音。 (转场车轮声接点名声、光)
重叠着其他分队长点名的声音。 (声音)
……
百濑点火抽烟,他的脸在黑暗中显现。 (景别、光)
百濑深深吸了一口烟后,把香烟递给旁边的吉成。 (景别)
吉成的脸在香烟火星中闪现。 (景别、光)
香烟在十三个分队队员之间依次轮转。 (移、光)
……
小队长的声音:"哪个在抽烟?不准抽。"
……
松本把香烟在靴上擦熄。 (景别)
松本:"大家都睡吧。"
民次痛苦地喘着气。 (景别)
6、上海陆军医院病房,日
民次躺在角落里的床上,呆呆地凝视着屋顶。 (转场民次接民次、景别)
——《荣誉》 苏牧
③ 一个电影剧本中总共有几场戏要怎么样才能数准确也就是怎么样才叫做一场戏
1、主要是根据场景来分的。
这个和剧情无关,纯粹是拍摄原因。
比如电影中,小A和小B去公园,在那里相识。电影结束时,他们又在那里分手。
那这其实是一个场景。可以分到一起。
2、再仔细划分,可以按照镜头来划分了。一个镜头算一场戏。
④ 一部电影一般由多少个镜头组成
目前,在我国的影视界电视画面还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认为电视画面就是电视图像,从技术上讲是对的。从造型上来讲,图像只是画面的视觉媒介,是电视画面的构成元素,画面和图像的含义又不完全一样。电视画面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用固定的或运动的方式,看来是用一台摄录机或其它手段不间断地摄录或制作出来的,在电视 节目中起着一定作用,并具有承上启下关系的一个片段。从编辑角度来讲是指两个编辑点(出点和入点)之间的一段片段。其它手段指胶片、电脑等。有的书上讲:从摄像角度来讲,是指从开机到关机这段时间所摄录的一段形象素材。这样讲也是不错的,但不够严格。有的 画面是多次开机关机完成的(如停机再拍、动画片、木偶片)只要看来是一次连续拍摄的就是一个画面。电视画面是电视语言的基本因素,也是摄像造型的基本单位。一个画面的时间可以长到几分钟,也可以短到几秒钟,甚至可以短到不到一秒钟只有几个画幅。比如闪电、炮击,三、五帧即可构成一个画面。录制一集电视剧一般是由许多内容、长短、景别各不相同的画面组成的,一部(集)电视剧,只有一个画面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就是多机拍摄、现场切换方式也不可能只有一个画面。多机拍摄时,两个切换点之间的片断,就是一个画面,用一台摄像机现场直播可能会出现用一个镜头画面把整个节目传送或录制下来,只起传送或记录工具的作用,并无美学可言,不在讨论之例.就电视剧和电影而言,一集(部)究竟有多少个镜头组成,没有具体规定。一般来讲,大约由300-500个镜头画面组成。但也有例外,如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由1500个镜头组成。国产影片《他在特区》只用了182个镜头。 一个长镜头,(不间断摄录的)根据需要,可以断开,在其中插入另一镜头,这时摄录的一个镜头在剪辑(编辑)中便成了两个镜头(画面)。
⑤ 求问一部电影有多少场戏多少场景多少镜头
多少场戏一般约35-55左右,最少可以是25场。 多少场景
一部电影,一般要切换200--300个场景。
不过也有例外,像通篇用长镜头的,一部电影用一个镜头的都有;也有切地很多很夸张的,
能切700多个,例如奥里弗.斯通的《天生杀人狂》和大卫.芬奇的《搏击俱乐部》。大多数影片都要有50个以上的场景,而《致命ID》,只有一个,沙漠中的旅馆。 多少个镜头
一般在800个到1200个左右。喜欢长镜头的导演,一般不超过300个,喜欢用蒙太奇的导演,大概就要上千个了.<俄罗斯方舟>从头到尾只有一个镜头.
⑥ 一部电影一般有几个镜头呀
一个镜头最短半秒都不到,最长可以4.5分钟,侯孝贤的《悲情城市》158分钟,222个镜头,不过这个是特例,他就爱用长镜头
正常一个镜头5.6秒钟,自己算吧
《卧虎藏龙》这部电影正好两个小时,你可以慢慢数========
一个镜头画一个图?你说动画片么
⑦ 一部电影有多少场戏多少场景多少镜头
多少场戏一般约35-55左右,最少可以是25场。 多少场景 一部电影,一般要切换200--300个场景。 不过也有例外,像通篇用长镜头的,一部电影用一个镜头的都有;也有切地很多很夸张的, 能切700多个,例如奥里弗.斯通的《天生杀人狂》和大卫.芬奇的《搏击俱乐部》。大多数影片都要有50个以上的场景,而《致命ID》,只有一个,沙漠中的旅馆。 多少个镜头 一般在800个到1200个左右。
⑧ 两分钟的动漫小剧本需要多少个镜头
那得看你的剧本是什么样的……
这两分钟要是表现一套二三十回合的打斗场景,并且每一回合人物动作、架势都不同,那至少就要做二三十个分镜;要是就来个人物演讲特写,那最简单的情况就是一个分镜搞定。
⑨ 有谁知道一般情况下,一部好莱坞电影有多少镜头吗
其实就用《谍影重重》系列来比就好了。第一部道格·李曼导演的《谍影重重》平均镜头时间约4秒,片长119分钟。这是一部比较典型的商业电影规格,换算得知,镜头数应该在1800个左右。那么通常90分钟的商业片镜头数就在1500个左右——2000个镜头的电影都不会太多。
而到了绿草执导的第二部,平均镜头时间一下变成了惊人的1.9秒!按第二部108分钟片长计算,其镜头数达到了可怕的3410个!等于两部普通的90分钟商业片了!正因如此,第三部《谍影重重》居然在奥斯卡上击败众多电影,在没有提名最佳影片的情况下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剪辑奖——一般认为,最佳剪辑奖是最佳影片的前哨奖项,与其有密切关系,很少有未被提名最佳影片的电影赢得最佳剪辑奖的。最近十年中,只有《谍影重重3》和《龙纹身的女孩》是没入围最佳影片提名却拿到最佳剪辑奖的。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看好莱坞早先的情况:1959年的经典史诗片《宾虚》的平均镜头长度(ASL)是8秒!1933年的《包法利夫人》的平均镜头长度竟然有22.8秒!有文章进行了数据统计,得出的结果是30到4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平均镜头长度在10秒左右,而这一数值在2000年之后降到了4秒以内!一般来说,8、90年代之前的好莱坞商业电影ASL都在5到8秒之间,换算一下,90分钟的电影镜头数就是在600到1000个之间。难怪现代人再看老电影会有看不下去的感觉呢!!
在一篇名为《更快,更紧凑,更黑暗:好莱坞电影75年间的变迁》的文章(Quicker, Faster, Darker: Changes in Hollywood Film Over 75 Years)中,作者统计了从1935年到2010年的160部英语电影,得出了上面那段的数据——其中提到平均镜头长度最长的电影是1955年梦露出演的《七年之痒》,ASL高达26.2秒!最短的是1985年史泰龙的《洛奇4》,ASL仅仅2.2秒。
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好好看看上面那篇文章,其实我也就是大致过了一下,再加了一些其他资料做出此回答。
⑩ 一部完整的电影,一般要切换多少个场景
一部普通的90分钟电影,一般要切换200--300个场景。
不过也有例外,像通篇用长镜头的,一部电影用一个镜头的都有;也有切地很多很夸张的,能切700多个,例如奥里弗.斯通的《天生杀人狂》和大卫.芬奇的《搏击俱乐部》。
这是以前在《看电影》杂志上看到的,只记得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