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的票房都是如何分红的呢
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电影投资中来,大家都比较关心电影的票房是如何分红的?像《战狼2》的票房是56亿,投资者是不是就能分到56亿呢?并不是的,具体如何分账如下:
总票房划分
中国电影业对于票房分账的基本规则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希望以上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您生活幸福,投资顺利!!
『贰』 《你好,李焕英》票房破48亿!贾玲和投资方能分多少谁才是大赢家
关于中国电影,过去有这么一句评述:十赌九输,九死一生,80%的电影都赔钱。今年春节档票房,谁到没有想到的是,《你好,李焕英》竟然爆冷夺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还是喜剧演员贾玲的导演处女作。
对于投资方来说,投资贾玲这一部电影是“赌对了”。当然了,还有《唐人街探案3》这样稳赚不赔的电影,因为此前有《唐人街探案》第一、二部电影做了良好的铺垫,这两部都是中国电影史票房前十的电影,第三部继续赚钱基本不成问题,再加上上映前就有10亿的预售票房。
同时,北京文化大跌7.9%,市值一天被蒸发44.24亿元。而猫眼娱乐一天大跌7.89%,市值蒸发13.35亿元,新丽传媒股价下跌6.84%,一天蒸发50亿元,阿里影业暴跌6.67%,市值蒸发掉18.4亿元。
《你好,李焕英》的多家出品方在股市上大跌,最大的原因是,一部《你好,李焕英》还不能左右这些上市公司在股市上的涨跌。不过,这些出品方已经通过这部电影拿到不少的分红,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
而贾玲、张小斐可谓是名利双收,更是大赢家,你说呢?
『叁』 电影院的一部电影票房是怎么分成怎么算
中国电影业对于票房分账的基本规则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PS:这里小票更正一下,最终片方结算所使用的数据,为中数所提供)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3.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中影数字提留1-3%的发行代理费。剩余的40-42%归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大部分情况为40%)。
4.影片的发行方会收取归属制片发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即为可分账票房的2-6%作为发行代理费。
5.很多情况下,发行方预付影片的宣传发行费用,这时发行方会收取12-20%的代理发行费。如果发行方承诺发行保底、买断发行、预付制作费用等方式,将收取更高的发行代理费用。
6.部分影片同档期处于竞争劣势,出于增加影片排映场次的目的,给影院及院线承诺票房返点。返点一般占到可分账票房的3-5%。
7.制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为:1*(1-0.033-0.05)*40%*(1-0.1)=0.33为一般情况下的制片方分账。
以上情况为例,一部最终票房1亿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为3300万左右。
附:中国电影的资金其它回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版权收入:主要指电视放映权和互联网播放版权销售。这部分收入里面,CCTV6的收购费用为140万-400万每部影片,主要根据影片的题材、频道打分制度、观众期待度、演员阵容、最终票房决定。网络版权价格波动较大,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主要跟观众期待度、演员阵容、最终票房有关。
2.海外销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国家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发行收入、版权收入。这部分收入目前较低,增长潜力大。
3.商务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广告、营销合作、活动冠名等方式获得的收入。
4.授权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视觉元素等授权使用,以及版权衍生品的销售收入。
5.政府补贴:主要是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补贴、地方政府专项补贴等。
6.行业补贴:主要是摄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达到一定数量后,享受专项的行业补贴。票房在5000万到1亿元之间,奖励100万元;票房在1亿到3亿元,奖励200万元;3亿到5亿元,奖励500万元;5亿以上重奖1000万元。
其中,大部分中国影片的资金回收依赖票房分账,可占到影片总收入的80%以上
『肆』 电影赚了十几亿钱怎么分呢,演员导演有提成吗
电影票房,分成如下:电影发展基金5%,营业税3.3%;院线50-60%;其余为制作商和发行商。
3、有几个关键点
A投资和实际投资。很多电影号称几亿投资,都是噱头,要是真的投资那么多,真的就亏死了
B新人与老人。对于电影新人来说,可能需要3倍于老导演的投资。
C院线。对于万达这样的既做拍片,又有院线的公司来说,可以上下通吃,给自己的电影多放映场次,以获取利益。
『伍』 你好李焕英票房已经超过45亿,沈腾能分到多少钱
随着打工人的开工,今年的春节档也算正式落下帷幕,总计超150亿的票房也再破纪录成为最强春节档,其中2部电影票房过40亿,还在往50亿的门槛迈,也顺势创造了很多新的影史纪录。
现在看来,今年春节档赢家非贾玲莫属,《唐探3》陈思诚是赚不到什么钱了,但贾玲一部电影赚1亿怎么说也是超级牛人了,不得不服。
『陆』 总投资1000万,卖了1亿票房的电影,制片人,导演,演员会拿到多少
电影产业化,效益化~
出品方就是产品产家~
制片人也就是工厂派来的监督~
导演也就是干活的工头~
演员也就是工人~
所以演员就是干活的,一般来说电影票房好的话~
在圈内你可以得到名声和金字招牌以及身价的提升~
绝对不会得到利益分成~
所以在以上所有岗位上,工人的岗位工资却是最高的~
其次是导演,赚的最多的是出品单位~
还有就是编剧,编剧等于是产品知识产权人,通常他都能分得一杯羹~
另外票房收入不能代表整个电影的效益~
除了影院收入,赞助,广告,以及先关产品~
电影公司针对影院票房的提成大概在30%-40%左右~
当然你上映场次越多你的回收比例越小~
所以1000万的票房大概能回收350万左右吧~
然后出品公司拿走大部分其他的分给导演和编剧~
而演员收到的是名誉和身价提升~
『柒』 电影票房收入中,电影院和制作方如何分成比例各占多少
我就说几点,上面回答说的税金和电影专资的比例都对,但是院线拿不到5%的票房,现在院线只能拿到大约2%,甚至很多院线都只拿到1%。然后院线目前对于影院的排片已经无法影响,尤其是签约加盟的私营影院,
『捌』 电影收入的票房是怎么分配的,演员多少,投资方多少,导演制片人分多少。
随着2017年3月正式推出《电影产业促进法》政策出台以及电影票房连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别是218亿、296亿、441亿、455亿,559亿)2018年票房突破600亿。源于政策导向和高收益,电影投资已经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资人的决策当中。投资的动力源于收益,电影投资的收益主要来源于电影票房的高低。
那么电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线总票房需要扣除5%的专项事业发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税费,这个是国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线扣除50%—55%,宣发5%—8%,剩下40%左右,往期统计35%左右为片方可分账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资人)分账票房比例。
个人票房分红=总票房*35%左右*投资比例
最后,电影版权在电视台版权收益,网络版权收益和海外版权收益以及广告收益。
票房分红到账时间:
票房结算时间一般在院线下映后三个月内,由中影集团联合第三方会计事务所进行结算,然后分账到出品方对公账户,再由出品方结算给个人账户。
票房外的版权收益也会有合同内具体列出,结算时间一般是六个月结算一次。
演员、导演、制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资里,利润归投资方。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导演、演员、制片人也参与投资,那就按投资比例分成。
『玖』 《长津湖》票房突破40亿,制片人能挣多少钱
制片人到底获得了多少的利润,我们无从算起,但是一部电视剧的制片人就是最大的,可以说,他们就是投资者,而其他的那些人都是打工的。
除了电影的场景制作之外,以及院线上映的钱,还有各种工作人员的工资,剩下的基本上就是纯利润了,而有一部分的网友算过这部电影最终的利润,除去成本还有演员的工资之外,制片方靠长津湖这部电影能够获得至少两个亿的利润。
我觉得长津湖这部电影就已经做到了问心无愧了,因为每一个演员都特别的认真,虽然他们本身并没有经历过那种战争的残酷,但是却带着这种情怀去做的,而看他们跟那些老战士隔空对话的场景,很多人都想哭了。他们用血肉之躯来保家卫国,却享受不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真的应该跟那些人点一个赞。
『拾』 好奇战狼2电影如果票房达到40亿那么他本人可以赚
10亿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