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甲午大海战宣告了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我国的海上作战能力大受打击。当时的统治者还不以为然,只是一昧的妥协,显示了其软弱无能。说到这里,同学们知道怎么写电影《甲午大海战》 观后感 吗?了解相关精彩内容请参考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 文章 :电影《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电影《甲午大海战》观后感1
这部影片笔者在小时候曾经看过数遍,片中的爱国人物邓世昌的英勇行为一直激荡着笔者的爱国之心,今日特地让笔者的儿子也在网上看了这部影片。
片中描述了中日在甲午海战中中方英勇反击的光荣 事迹 ,但所有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最后甲午海战是以清政府为代表的我方彻底失败而告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最后中国不得不割地赔款,进一步拉开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为以后中日之间再次发生战争提供了可能!
为什么甲午海战以我们失败而告终,笔者认为并不是简单的`北洋水师队形的排列错误,更不是北洋水师的坚船利炮不够先进,恰恰相反,当时的北洋水师拥有的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舰船,由此可见,战争的胜负不一定武器的先进是必要因素!
更重要的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机制的原因,但看看当时腐败的清政府,一切都处于混乱和飘摇之中,对外政策总是希望英美列强的调停来实现避免战争的目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法国在世界大战中沉醉在坚固的马其诺防线上,结果是被德国绕过攻击,英国也希望和德国和谈,放纵波兰被吞噬,苏联赶快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结果呢?英国,法国,苏联全部和德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战争,古往今来,说明一个道理,和敌人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试图通过不战而屈人之兵,从根本上不过是个美好的幻想而已!
事物的发展一旦形成趋势,是很难改变其发展的进程的,试图通过谈判,等待,只会让事情更加复杂化难以处理!
甲午海战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面对外敌,不要抱任何的幻想,逃避解决不了问题!期待和平最终的结果是加速战争的到来!
笔者也希望众多家长让孩子多看看这样经典的影片,早日让他们接受这样的爱国主义 教育 !对孩子的世界观的培养有较大的益处。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曾经的东亚病夫了,不论任何国家,敢于挑衅我们,相信在英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都叫他有来无回!
电影《甲午大海战》观后感2
这一周,我看了《甲午大海战》这部电影。看完后,我不禁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慈禧太后的懦弱而气愤。
这部电影主要说李鸿章上书,建议光绪皇帝建立海军学堂来培养海军,光绪皇帝同意了。少年时期的邓世昌和刘步蟾等人就在这里认识了。长大后,邓世昌与他的儿时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北洋舰队,并当上了致远号铁甲舰管带。此时,日本正在密谋并吞钓鱼岛。可是,日本众大臣认为中国已经有一个比美国舰队还要恐怖的庞大的舰队,如果开战,可能会惨败。日本天皇令全日本大小官员从每月的俸禄中拿出十分之一来组成一支和中国一样的舰队。日本首先买了一艘新式快速舰——吉野号。这时,李鸿章发现导弹数量严重不足,有的舰艇上只能用打木头船的导弹来打铁甲舰,而从外国买一批导弹最快也要几天后到达,刘步蟾不禁高呼:“完了!”最终,日本主动挑起事端,北洋舰队被迫应战。
这场战争最后以日军胜利而告终。一位洋人曾说过:“中国一直在沉睡,有一天,他醒了,我们以为他要干一番大事业,结果他伸了个懒腰,喝口茶,吸了一口烟又睡着了。”
战后日军统领东乡平八郎的助手问东乡平八郎为什么在清国境内的军舰没有过来救援?东乡平八郎说:“这正是中国的特点,如果有朝一日他们能团结起来,那现在站在这里的就不是我们了。”
走出电影院,我不禁感到一阵阵失落和气愤。清政府的腐败才使这次海战的失败,慈禧太后意从北洋水师的军饷中拿出几百万来修整颐和园,导致北洋舰队导弹用尽。我对日本这种侵略他国的恶劣行径深感愤怒。现在,日本还在对钓鱼岛蠢蠢欲动,这是多么可耻的行为啊!
我深切地感受到,作为青少年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后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使祖国更加强大,不再让其他国家侵略我们。
电影《甲午大海战》观后感3
刚刚看完甲午大海战,每次看这种题材的片子,心都被狠狠的一次次戳痛,当时世界排名第六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竟如此轻易地就被我们不屑的弹丸小国日本摧毁,这个结果我们不想接受可是就是事实,也早已注定。
日本的掌权者为了自强为了建立强大的海上力量,由天皇带头一次又一次的捐款,而中国的掌权者们又在做着什么呢?
当我们从德国买回的两艘当时最大的军舰回国时,所有人以为中国这个巨人要醒了,可是结果依旧是沉默,也许此时的“沉默”就在预告着未来的“沉没”了吧。
军舰回国时,曾去日本访问,当时我们有机会将日本的海军扼杀在萌芽之中,可是我们没有去做,那个洋人指挥官说的对,我们总是固执己见,因此失去了一次最好的震慑日本震慑列强的机会,也失去了成功的先机。
七年间,我们的军舰的最大用途竟是为了帮慈禧运输新鲜瓜果?这是怎样可笑的一个事实啊!
中国的统治者慈禧为了自己的寿诞挪用北洋军舰的军费修建颐和园,原本即将到手的新型快速铁甲军舰与我们擦肩而过,被日本购去。而那些贪官们则为了私欲,将购置炮弹的经费聚敛于自己的腰包,有这样的当权者,即使有像邓世昌这样有能力的爱国将领又如何?有这样的当权者,我们又怎会不败?不知道今天的国人在看到颐和园庄严秀丽的美景时,会否想到这里曾是用我们的军费建造的呢?会否想到它背后的代价是整个北洋舰队呢?
我们一直认为国贼的李鸿章,的确他是做过很多错事,可是至少他曾为我们国家的富强努力过,为了军费像慈禧争取过,为了最后在马关条约上不割让领土而流下真诚的泪水,不管这泪水是为了自己从此留下卖国的恶名还是什么,他已尽了自己最后的努力。
邓世昌在最后一次回家时孩子说,也许要有一次更惨的失败才能让中国醒过来,总得有人用鲜血去警醒国人。所以最后明知是必,败的结局,他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一死。而令我最感动的不是别的,是太阳,太阳只是一只狗,可是它却做了连我们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当时它已被救起,可是在它发现自己的主人还在海中时,它就那样决然的跳下海去,最后与自己的主人一起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之上......
此外,提一句,近来影片中不止一次提到钓鱼岛,无论是剧中还是现实生活里任何有点常识的中国人或是日本人都应明白钓鱼岛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最后借用国防部曾说过的一句话做个终结,“吾国虽大,寸土不让;犯我疆域,其远必诛!”
电影《甲午大海战》观后感4
看完《甲午大海战》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心都不能平静下来。这是一部能够涤荡我的灵魂的电影,它让我知道了这一段历史背后的 故事 ,那个叫中国人不愿回首不愿提的时代——现在就真真切切地解剖在了我的面前。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简单明了地展现在我的面前,让我对中国的过去有了新的认识。也许以我的资格,没有办法去评价影片中的某些事实,但是多重线索的交织,简明的叙事手法足以支撑起整部影片的骨架。爱国的信仰是它的`大脑,不降的坚守是它的心脏,那些被流传在人们口中被迎奉进祠堂里的英雄人物是它的四肢手足,这些便构成了活生生的历史。或许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在我看着致远舰沉没的时候我的心是刺痛的。但我想,中国人或许都应该拥有这样的感性,历史不是你在学校不学习他就不需要你去了解的东西。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身体里流着中华祖先的血液。我们的先辈们用自己的鲜血去警醒与自己流着同样的血却还在醉生梦死的人,为了祖国牺牲了自己。我们就有责任去了解我们的国家的每一段历史,更有义务去热爱我们的国家。
历史不应该只用来歌颂英雄,更应该用来警醒世人。邓世昌并非是甲午海战中英雄的个例,也并非是整个大海战中中国方面的总指挥人。但他的在这段历史中所展现出的是一个中华民族定义下的英雄的所有层面的美。事实上,在致远舰沉没之后,邓世昌完全是有机会活下去的,但他没有,他选择了他所信仰的“与舰同沉”的理念。这和当时那个官员各种中饱私囊各种花天酒地各种结党营私要反差很大,这一切皆是因为他们信仰与理念的差异。
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整日灯红酒绿的官员并没有明白:人活一世,并不是非要在乎钱在乎名在乎命,更应该是寻求一种气节,去追逐灵魂深处的坚持。但是像邓世昌这样的人意识到了这些,并且他做到了,而且做得英勇无畏。
从演员的角度看,影片中的演员将这位英雄人物的悲壮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海军是一个绅士的军种,讲求知识、坚毅与风度。而陆毅扮演的邓世昌恰是一名极优秀的海军将领,据说是“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因此,一个长相清秀,又略带书生意气的演员可以很好地刻画这位海军英华的风采。而事实也正是如此,陆毅对邓世昌的形象塑造是极成功的。这也使我们明白:英雄不应该只为历史记,更要为天下人记。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在情节线中详尽地说明了日本对钓鱼岛觊觎的由来,并让邓世昌率舰队巡游钓鱼岛、台湾及南海诸岛。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这些情节并不相去史实太远,它记录了我们的先辈对于疆域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同样体现在1945年民国海军南海宣示主权,同样体现在1974年人民海军西沙海战和1988年南沙海战,以及此后许多次的保钓、护渔、对峙事件中。无论到什么时候,这种责任感在真正的华夏子孙的身上,都是一脉相承的。我们绝不退让,这是我们的海洋!
电影《甲午大海战》观后感5
这天,我电影《1894甲午大海战》,深有感触。
电影主要讲述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致远舰全体官兵奋力抗敌,连破敌方三艘舰船。但终因寡不敌众被击沉。
看完这个电影,我的眼角湿湿的,致远舰官兵那满腔热血保卫祖国的情感打动了我。弹尽粮绝、孤寡无助的舰船,在面临敌方围剿时,没有举手投降,没有卖国求荣,而是毅然组织了反击。
在当下社会,中国人逐渐变得麻木,只为自己而努力,从来不为国家着想。想想都可悲!试想以后若有强敌来犯,中国该如何自卫!所以,不要让悲剧发生,从现在做起,时时以国家利益为先,以民族未来为重,有所作为而报效祖国,告慰昔日致远舰壮烈牺牲的壮士英灵!
② 请推荐几部中国海军的电影
1.《甲午风云》
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片,由林农执导,李默然、浦克、王秋颖、庞学勤等人主演。该片于1962年在中国上映。该片讲述了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反对李鸿章主和,指挥北洋舰队英勇抗击日本海军,在弹药用尽后,率领致远号战舰硬撞敌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以身殉国的故事。
2.《南海风云》
是由景慕逵、张勇手执导的剧情片,唐国强参加演出。
20世纪70年代,南越(越南语:Việt Nam Cộng hòa)当局的军舰经常在我南海一带进行骚扰。这天,居住在西沙群岛的于化龙一家正在海上作业时,恰好遇上了来犯的南越10号舰(怒涛号越南语:Nhựt Tảo HQ-10)入侵我领海,于是,渔轮与敌舰展开周旋。主人公于化龙一家被来犯的南越10号舰撞翻船只,幸好都被我海军和渔民救起,敌舰才狼狈逃窜。于参加海军后,从一个战士成长为舰长。
3.《红海行动》
是由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电视艺术中心等出品,林超贤执导,冯骥、陈珠珠、林明杰编剧,张译、黄景瑜、海清、杜江、蒋璐霞等主演的动作片。该片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突击队兵分两路进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击,人员伤亡;同时在粉碎叛军武装首领的惊天阴谋中惨胜的故事。
该片于2018年2月1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3月1日在中国香港上映。2018年5月6日,荣获第2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4.《海魂》
电影名,上海电影制片厂1957年摄制,剧情为:上海解放前夕,敌军舰长孔啸天指挥兵舰“鼓浪号”逃往台湾;水兵陈春官和窦二鹏对于长官们的残忍腐化很是气愤。“鼓浪号”到台湾后,船上的水兵们遭到美国兵舰的侮辱和鄙视。
陈春官认识了台湾姑娘温梦嫒,彼此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后来温梦媛被美军欺侮,二人救出了温梦媛,但她却因此被酒家解雇,在绝望中投海自尽,陈春官得知后无比悲愤,与窦二鹏等人策动起义。后“鼓浪号”长官们又做出暴行,令大家彻底醒悟。水兵们利用执行任务的机会发动了起义,驾驶“鼓浪号”回到祖国怀抱。
5.《海之魂》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98年,主要剧情为:陆涛、马驰、钟远航人称海上“三舰客”,三人风雨同舟发誓忠于祖国海疆。二十年后,他们分别走上舰艇部队领导岗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人的事业、理想、爱情、友谊都发生了裂变。陆涛、马驰任凭生活磨难,忠于海疆的誓言不变。终于事业有成,走上了更高一层的领导岗位。
钟远航转业到地方后,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堕落了。而彭哲远司令员,一生献身海军,可歌可泣,直至临终也无怨无悔。仅以此片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立五十周年。另有同名游戏机以及模特艺术学校名等。
《甲午风云》
该片是历史片,但又不囿于历史的真实,为激励民族正气而做了适当的改动。该片在总体艺术水准上十分完整、凝炼,称得上是慷慨悲壮,大气磅礴。该片塑造了几个极其鲜明的艺术形象。
主人公邓世昌,毫无疑问地集中寄托着创作者的社会和艺术理想,他是主战派的代表,忠勇兼备,性情刚烈,从力主出海作战到最后弹尽粮绝之际,下令全舰撞向日本旗舰“吉野号”,他的英雄气概,爱国热忱,视死如归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李默然的表演亦浓烈炽热,沉着深切,将这一代爱国将领表现得声情并茂,感人至深。
③ 中越海战
中国和越南在海上爆发过几次战争和冲突,但规模都很小的
最大的一次就是1974年西沙海战,电影电视剧说的海上拼刺刀就是这场战役
197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一部与陆军分队、民兵协同,对入侵西沙群岛的越南共和国(南越)军队进行的反击作战。此战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完胜告终,从此中国牢牢控制西沙群岛。
④ 简评74年西沙海战谁胜谁负
战争经过(1.19海战)
20世纪50年代,南越政府占领了西沙的永乐群岛,中国则在永兴岛驻军。双方西沙海域对峙了十几年。1974年初,南海渔政捕鱼船在南越控制的永乐岛被南越海军撞毁,1974年1月18日,中国海军既从永兴岛派出一个由两艘舰艇组成的编队前往出事地点巡逻。南越方面派出的是比中国舰艇大许多的以驱逐舰“李常杰号”为首的4艘舰艇前往出事海域。次日清晨,南越海军决定以军舰优势消灭中国巡逻船,遂撞向中国的396号舰,使396舰损毁严重,然后越军向中国军民开枪。中国舰艇接连中弹,并造成了人员伤亡。中国舰艇亦开火还击,舰舴编队速近越舰,令对手难以还击,把南越军队的阵脚打乱了。为求自保,南越海军的3艘军舰扔下10号舰撤离了战场,中国舰艇也是伤痕累累,但中国军队趁势发起一登陆作战,从南越守军中夺回三岛。
1970年代初越南共和国(南越)的军队在美国海军的策应下在永乐群岛派驻了分遣队,中国使用了边防斗争中一贯的策略派出武装的渔民(实际上是海南岛渔业基干民兵)坚持在永乐群岛从事传统的渔业生产、登岛避风,与南越军队针锋相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74年1月19日经过短暂而激烈的海战与随后的两栖登岛作战,消灭了在永乐群岛的南越军队,取得西沙群岛的控制权,并从此在西沙群岛所有的主要岛礁派驻中国军队。
战争后续
1974年1月20日下午,南越当局不甘心甘泉、珊瑚两岛被中国军队攻占,派出“麒麟”号军舰搭载1个营的兵力增援珊瑚岛。中国南海舰队和广州军区空军亦作好的迎战的态势。南越当局担心“麒麟”号军舰的增援有去无回,下令“麒麟”号军舰半途返航。于是,中国海军占领了金银岛。
战争影响
战后,中国获得了对整个西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的控制权。而南越对西沙群岛的领土宣称及曾经的控制成为了越南战争之后统一越南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对该地区领土要求的主要依据之一。
⑤ 介绍一下中越西沙海战和中越南沙海战
1974年西沙海战
1974年1月的一天。上午10点钟,毛泽东尚未起床。此时,一份报告被小心翼翼地摆上了他的案头。这份报告,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签送的。报告指出:近一个时期以来,南越军队在西沙永乐群岛海域侵犯我国主权的事件愈演愈烈……同时,针对南越军队的入侵行径,报告提出了应当采取的对策,即通过加强巡逻及其他相应军事措施,保卫西沙群岛!
毛泽东起床后,看过这份报告,陷入深深的回忆和思考中。他对西沙群岛的情况太熟悉了,对近些年来南越军队在西沙一带的动向更是了如指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多次发表庄严声明,一再表明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西沙和其他三个群岛均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南越当局却无视这些历史事实。自“越南战争”爆发不久,即1950年代后期起,便在美国支持和纵容下开始对我提出领土要求,并先后派军队侵入我国西沙群岛中的一些岛屿,在岛上竖起所谓“主权碑”。但在我国政府多次严正声明、严厉警告和世界公正舆论的压力下,南越军队不得不一度从它非法占领的西沙群岛的甘泉、琛航、金银三岛撤了出去(只在珊瑚岛上滞留了一个排的兵力)。同时,从1959年3月17日起,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我海军舰艇部队开赴西沙海域,开始对西沙群岛执行巡逻任务。
1973年,“越南战争”进入尾声,但南越当局不断加紧在我南海海域屡屡制造事端。1974年1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奉命发表声明,对南越的侵略暴行提出严正警告,重申中国对西沙、南沙、中沙和东沙群岛具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但南越当局却置我国政府严正声明于不顾,且变本加厉。南越当局的意图十分明显,即企图以在西沙群岛事实上的军事存在,迫使中国政府作出让步,以实现其非法的领土要求。
对此,中国政府做出何种反应,对于遏制南越当局及我国周边国家形形色色的霸权主义和扩张主义,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乃至世界局势的稳定,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想到这些,毛泽东拿起笔,在周恩来、叶剑英呈送的报告上郑重批下两个字:同意!并自语道:“看来,不打一仗,不足于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恩来、剑英的意见很对!”
毛泽东决策作出后,周恩来等军委领导立即开始制定作战方案,调动和部署兵力,一场捍卫祖国尊严和神圣领土主权的正义之战,悄然拉开帷幕……
周恩来等制定作战方案
面对南越军队挑衅行动的步步升级,经毛泽东批示同意后,1月17日当天,正在中国南海海域执行巡逻任务的我南海舰队的舰艇部队,便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协同海南军区派出的武装民兵一道,进驻到西沙群岛的晋卿、琛航和广金三岛。
与此同时,周恩来总理也开始紧张忙碌起来:首先他亲自打电话给作战部,详细询问了西沙群岛情况和有无构筑工事的条件;随后又亲笔修改作战部代军委起草的、批复广州军区关于调动使用兵力的方案。
当日20时,在毛泽东委托、支持下,周恩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由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的西沙群岛问题会议,对可能发生的武装冲突作了充分估计。深夜,周恩来又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并提议中央军委成立以叶剑英牵头,由王洪文、张春桥、邓小平、陈锡联参加的五人小组,讨论和处理军委大事及紧急作战事项。稍后,他便与王洪文一起联名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再次表示同意。
此时,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我广州军区也迅速作出相应决定,一方面“派南海舰队广州基地扫雷舰队10大队396、389号舰和榆林基地猎潜艇73大队271、274号艇,进至西沙永乐群岛附近海域执行巡逻任务,并派4个武装民兵排分别进驻晋卿、琛航、广金三岛”,另一方面“再派猎潜艇第74大队281、282号艇驶抵西沙永兴岛附近执行支援任务;同时命令我南海舰队航空兵22团派两架飞机,在永乐群岛上空侦察巡逻,并命令军区空军再派一部分兵力进行增援。”
为了打好这一仗,周恩来向有关各方及时传达了经毛泽东同意的政治局会议决定。19日凌晨,周恩来告诉叶剑英召集军事五人小组(后又增加苏振华),研究商讨西沙群岛具体作战方案,部署自卫反击事项。随后,他又电话告诉总参谋部:“西沙情况发展很快,恐怕今天就有可能打起来,因此经中央研究决定:由叶剑英、邓小平、王洪文、张春桥、陈锡联、苏振华等六人组成领导小组,代表党中央处理西沙作战问题,由叶剑英、邓小平同志负总责。
当日上午,叶、邓等领导小组成员即来到作战部,直接部署和指挥打击南越入侵军舰的军事行动。
西沙海战首战获胜
1月19日清早,南越海军同以往蓄谋已久的安排一样,不顾中国政府多次严正声明和警告,派出三艘驱逐舰和一艘护卫舰,再次驶入我西沙永乐岛海域。他们蛮横地对我国在此海域从事正常作业的渔民进行武装威胁。
针对南越海军新的挑衅,我海军南海舰队迅速命令396、389号两艘扫雷舰进至广金岛西北海面,拦截“李常杰”号和“怒涛”号舰;命令271、274、281和389号四艘猎潜舰进至广金岛东南海面,监视“陈庆瑜”号、“陈平重”号两舰。、
此时,整个战场的形势明显是敌强我弱。而且“舰坚炮大”的南越海军,此刻正处于有利的外线阵位,我方则处于被动的内线阵位。因此,南越军舰并没把我军舰艇放在眼里,“李常杰”号首先开足马力,大摇大摆地昂着炮首,径直向中国海军编队冲来……
面对吨位4倍于己的对手,我南海舰队396、389号扫雷舰毫不畏惧,并勇敢地迎上前去,同时再次发出严正警告,令其马上离开中国海域。
然而,“李常杰”号依仗其钢板厚实用舰首径直朝我方舰队冲撞而来,致使我396号舰指挥台柱、左舷栏杆以及扫雷器等均遭严重损坏。接着,它又狂妄地从我军两舰中间横穿而过,驶向琛航、广金两岛附近,并放下4只橡皮艇,护送四十余名南越军人抢滩登陆。我守岛民兵马上奋起自卫还击。入侵者不得不被迫撤退,连滚带爬,狼狈地逃回舰上。
直接登岛受挫后,南越海军改变了战术。这天10时22分,4艘南越军舰在占据有利外线阵位后,突然一齐向我海军编队4艘舰艇发起猛烈炮击,致使我海军舰艇在其密集的炮火下接连中弹,再次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敌我双方装备情况和战场态势,我编队指挥果断命令采用近战手段与敌厮杀。接到命令,我两个舰艇编队开始高速向目标接近:猎潜艇73大队271、274号艇分别攻击“陈庆瑜”号和“陈平重”号两舰;396、389号则分别攻击“李常杰”号和“怒涛”号两舰。
面对这种架势,南越海军立即远遁,并试图拉开距离,以发挥其远程火炮的威力。但我海军舰艇紧紧咬住南越军舰不放,不一会我海军舰艇便与南越舰艇“船舷相接”了。
经过13分钟激战,南越海军的阵脚被完全打乱了。“陈庆瑜”号作为南越海军指挥舰,很快被271、274号艇击中了加强台和指挥通讯设施,造成该舰通讯中断,指挥失灵,舰上军旗也被打落海中,并被迫拖着滚滚浓烟仓皇远逃。
同时,我396、389号舰也正贴近“李常杰”号进行集中近射,只见敌舰舰面上频频爆炸,甲板上多处起火……就在这时,南越海军“怒涛”号却趁机向389、396号舰偷袭而来。紧急时刻,我两艘扫雷舰立即调转炮口,对准其要害部位一阵急射,一连串的炮弹落到敌人的舱面上及弹药舱,顷刻间“怒涛”号爆炸起火……
南越军舰从未见到过这种海战阵势,一时慌了手脚。但慌乱还击中,敌人的一发炮弹却落在我389号舰两部主机之间,顿时389号舰舱爆炸起火。
389号舰遭到重伤。这时,一直在外围观望的南越“李常杰”号自以为时机已到,于是掉转船头直向我389号舰奔袭而来。此时,舰上的炮弹已经打光,舰长肖德万见状,当即命令装好仅有的深水炸弹,等敌舰靠近再予以沉重回击。恰在这时,我396号舰赶来支援。“李常杰”号见势不妙,怕遭我两舰夹击,于是急忙掉头,逃往外海。
眼见“李常杰”号仓皇逃跑,“陈庆瑜”号和“陈平重”号也无心再战,于是分别朝西北、东南方向落荒而去。但“怒涛”号因伤势严重,被远远地甩在后面。这时,只见我281号艇从有利位置处全速向“怒涛”号接近,接着用10条炮管一齐向“怒涛”号猛轰,致使该舰再次中弹起火,并于14时52分爆炸,沉没在羚羊礁以南海域。至此,西沙海战首战获胜!
收复珊瑚、甘泉、金银三岛
一直坐镇作战部指挥的叶剑英,听到前线传来海战胜利和“怒涛”号被击沉的消息,兴奋不已,迅速指示作战部马上将战况整理成简报,由他亲自签名向毛泽东报告。
为了狠狠教训南越侵略者,捍卫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经报毛泽东同意,叶剑英、邓小平等研究决定:继续扩大战果,立即发起登陆作战,从南越手中收复珊瑚、甘泉、金银三岛。
这次登陆作战,于19日当天即部署完毕。20日上午9时35分,我登陆作战部队和民兵等,按既定计划发起了收复三岛的登陆战。 此时,失去海军支援的南越军队,实际上已经根本无力抵抗。仅经过10余分钟的战斗,甘泉岛上的敌人便纷纷缴械投降了。 随后,我登陆部队和民兵开始兵分三路包抄珊瑚岛,岛上的敌人也仅仅在我军发起冲击前抵抗了一下,待登陆部队一占领滩头阵地,守岛敌人便即刻举手投降。占据我金银岛的南越军队也因畏惧被歼,早已随舰逃跑。我军顺利收复了珊瑚、甘泉、金银三岛,并将五星红旗再次插上了三岛的最高处。
西沙海战胜利后,南越当局为捞回面子,一度频繁调动飞机和军舰,准备报复。对此,中国政府授权中国外交部于1月20日当天再次发表声明,警告南越当局必须立即停止对中国的一切军事挑衅和侵略活动。同时,中央军委命令我驻守在南海海疆的陆、海、空三军,时刻保持高度戒备、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鉴于中国三军已完全进入临战状态,南越当局自感再打只能败得更惨,于是不得不于1月21日作出了“应避免下一步同中国作战”的决定。他们又试图通过南越驻联合国观察员阮友志,向联合国提交议案,要求安理会讨论介入西沙群岛问题。为此,我国常驻联合国大使黄华提出强烈抗议,再次声明:西沙是中国无可争议的神圣领土,属于“中国内政”,无需联合国讨论。最终,南越的无理要求遭到否决。
1974年2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向全世界公开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将在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中俘获的范文鸿等48名南越官兵和1名美国联络官,全部遣返。世界舆论一片哗然。各国高度评价和支持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而从事的正义之战。中国国民党当局同样强烈谴责了南越当局侵犯中国岛屿的非法行为,并在1974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从东海舰队抽调3艘导弹护卫舰紧急南下,支援南海舰队”,毛泽东要求“直接通过台湾海峡”(以往二十余年,中国舰队从东海到南海,需绕道走琉球群岛,入太平洋,过巴士海峡)之际,蒋介石亲自下令,破例向我海军舰队亮起“请通过”的信号。
这场西沙保卫战,不仅得到世界各国的赞誉,也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西沙海战的胜利,为中国军队走向南海,保卫和收复祖国神圣的南海诸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988年南沙海战
1988年1月31日,中国海军552号护卫舰派出7名官兵驾驶小艇登上永署礁,首次在永署礁上升起了五星红旗,这也是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南沙群岛的上空。越南当局发现我在南沙建立海洋观测站后,企图阻挠我建站计划。1月31日,越军派出2艘武装运输船,妄图与我争夺永暑礁,我海军在永暑礁附近海域担任警戒的舰队迅速起航拦截,迫使越军放弃争夺永暑礁的企图。
越军抢占永暑礁的阴谋落空后,便将目光转到尚未被中国海军控制的九章群礁的赤瓜礁、鬼喊礁和琼礁。为了遏制越南日益猖獗的抢礁行动,我海军决定增兵南沙。2月22日和3月5日,我海军502号舰艇编队和531号舰艇编队相继赶到,至此,在永暑礁附近海域,我海军已集中包括驱逐舰和护卫舰在内的大小15艘作战舰船,实力相当雄厚。
3月13日下午,我502号护卫舰(“南充”号)组织人员登上赤瓜礁,不久502号舰雷达发现3艘越南舰艇正向赤瓜礁海域驶来,傍晚时分,越军604号武装运输船在赤瓜礁抛锚,605号运输船在赤瓜礁东北的琼礁抛锚,505号登陆舰则在赤瓜礁西北的鬼喊礁抛锚一一越军企图非常明显,兵分三路同时抢占赤瓜礁和附近的鬼喊礁、琼礁!
整个海上战斗从3月14日早晨8时48分502号舰开炮还击,到9时37分556号舰停止射击,历时短短48分钟。我海军三艘护卫舰共消耗100毫米炮弹285发,37毫米炮弹266发,以一人受伤的微小代价取得击沉越舰2艘,重创l艘,毙伤敌60余人,俘敌中校以下40多人的胜利。在这场干净利落的海战中,我人民海军始终控制海战节奏和主动权,沉重打击越军的入侵行动,向世人展示我人民海军坚决保卫祖国主权的力量。
此战之后,南沙海域的越军舰船莫不闻风而逃,“3.14”海战胜利的震慑力可见一斑,自此之后,永暑礁海洋观测站建站工程再无干扰,于1988年8月顺利完成。挟海战胜利余威,中国海军随后由接连收复东门、南薰、渚碧等三个岛礁,在南沙群岛总共切实控制六个岛礁,使我海军在南沙有了立锥之地。
1988年中国海军在南沙赤瓜礁与越南海军进行的海战却是一场准备充分的战斗。那时的中国海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比越南海军占有一定的优势。中国海军这次在出动舰艇方面正好和西沙之战相反,中国海军出动了包括驱逐舰在内的海上作战编队;而越南海军只是拥有三艘老式的登陆舰。中国海军无论是在舰艇吨位上还是在海战武器系统的攻击火力方面都有优势,同时那也是中国海军首次将装备舰空导弹的护卫舰投入战斗。战斗一样是双方都没有投入空战飞机,还是一场传统海战模式。战事的结果以中国海军大获全胜收场。
⑥ 不知道还有谁知道一片电影,小时候看过,关于中越西沙海战的电影
蛇谷奇兵……
========================
铁甲008……
========================
新兵马强……
========================
自豪吧母亲……
========================
闪电行动……
========================
高山下的花环……
========================
陆军见习官……
========================
不该凋谢的玫瑰……
另外,早年还有一部描写特种部队的《黑豹突击队》。
⑦ 我国早期电影中有哪些表现海军的影片
前30年文艺领域十分重视海军建设:最早的电影叫“怒海轻骑”,反映万山海战,后来有“赤峰号”反映我军大舰,“海魂”国民党军舰起义;“海鹰”、“无名岛”反映鱼雷艇部队战斗故事、“雾海夜航”海军参与宁波海难救助,“惊涛骇浪”海军登陆舰战胜台风;“水手长的故事”鱼雷艇侦察兵的故事、“南海风云”西沙海战;“第二个春天”造导弹艇的故事;“白龙尾岛”,反映海军抗美援越故事;反而是后30年电影市场化了,却不见海军建设的电影了。
⑧ 怎样评价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和对越自卫反击战
起因表面上是因为边境纠纷,实际是因政策等原因相互交恶,政治上已恶化到无法容许双方共存。
主要经过自己找些书或上军网看看。
结果是边境问题扩大化,双方开始军事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