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一般,天仙在里面很木,剧情还很老土,特效也好差,有一只风筝凤凰全程飘来飘去,打仗士兵也没几个人。
这部剧太容易出戏了,明明是中国的故事,也是中国的演员演的,却说着英文。而且剧中的内容也没太详细写木兰的忠义孝。
整部片展现的中国元素完全就是外国对我国的刻板印象。
(1)如何分析花木兰这部动画电影扩展阅读
刘亦菲主演的《花木兰》剧情:
中国的皇帝颁布法令,要求每家出一名男子服兵役,抵御北方侵略者。作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战士的长女,花木兰(刘亦菲饰)站出来替生病的父亲应征入伍。她女扮男装、化名为花军,经历了种种考验,同时必须利用内在的力量,接纳自己真正的潜能。这是一场史诗般的旅程,让木兰蜕变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战士,也赢得来自国家与骄傲的父亲的尊重
《花木兰》自发布预告片以来,在人物、剧情、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上引发了争论。该片在上映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在疫情下,更是遭遇了“政治攻击”与“抵制演出”的双杀。
㈡ 电影花木兰的评价
《花木兰》是由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由妮基·卡罗执导,刘亦菲、甄子丹、巩俐、李连杰等人主演的奇幻动作片。
影片根据1998年迪士尼同名动画片改编,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由万里赴戎机,到关山度若飞的传奇故事。
该片于2020年9月1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㈢ 如何评价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
感觉这个电影就是非常的经典案例,然后也就是被他们演得非常的生动有趣,让我们了解到了一个民族女英雄。
㈣ 对花木兰电影的看法
总体而言算是围绕主旋律(忠勇真)完整的讲完了一个故事,6.5分有的吧,分数低是因为战争剧情太离谱(两军对峙拨了一半军队去偷袭皇宫,你都不管那些打到一半的人吗?话说边塞到皇宫只有一站路吗?)。
除去没有祖宗祠堂(土楼和那个破凤凰有点一言难尽,不太明白经费都用到哪了)、木须龙和小蟋蟀,另加全程让我出戏的鹰女,基本算是终于98年的动画原著(如果用特效加上这些小不点互动倒不一定适合真人片)。最还原的算是单于,长得和动画里几乎一样。
感觉导演是想拍的严肃些,相对于其他忠于原动画的宝莱坞式唱跳片,这种改编我倒是更能接受。
巩俐那个角色都已经这么厉害了竟然只是希望得到世人认可(龙妈都没你这么拽好吗,人家不也当女王了),如果单于部落力量至上,你甚至只要变换个男型(本来就一会儿附身小兵一会儿附身大臣)上去把人都揍趴下就是单于了?最后为了走剧情带个路太突兀了(前面巩皇留木兰活口,以及想说服她站自己一边都是情有可原,毕竟这是她唯一的同类),这么强实力靠爪子就能怼剑的莫名挡箭就死了?你倒是用爪子汤一下啊,这片里这么多人徒手接箭呢,这是故意想死吗?
木兰的刻画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人家本来就天罡正气附体(虽说气这概念挺玄乎,想起灭霸为了世界和平想无差别消灭全宇宙一半生物,按迪士尼的编剧水准也是挺正常),只是一直压着不用,一旦想通了愿意用了,分分钟是个开挂选手。
扑克脸也不只是刘亦菲(其实扑克脸挺适合要女扮男装的木兰),但拍一部扑一部的也就她了,好不容易千里挑一选上迪士尼公主,以为这次背靠迪士尼爸爸好乘凉吧?照样扑,照样因为亚米利加赶上新冠、国内一片仇美情绪(其实这部片和阿拉丁、美女野兽、灰姑娘真人片相比真的水平差很多吗?我倒是觉得美女野兽更没逻辑),两边不讨好又扑了(之前真人改编的阿拉丁之流其实票房评价都混的过),感觉她该去烧香转转运什么的
㈤ 花木兰电影主题分析
主角阵容是没得说,神仙姐姐的颜还是很美的。
🌟但说实话,抛开制作成本和演绎团队,其实我并没有完全看懂。
全剧可以说围绕“忠、勇、真、孝”展开,但重点在“真”(木兰对身份的隐瞒)。剧中加入了“气”的元素去辅助“真”的展开。“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感觉大部分的篇幅都在说木兰隐瞒性别,“不真”。后来木兰说出了自己是女子的身份,又“真”了??? 在我的印象中,木兰的故事更侧重的是“忠、勇、孝”。但在剧情中,对这三个词的展现不够引起我的共鸣。
👉剧中有涉及男女地位的话题,但并没有很明确地说“不平等”。只是男女对家庭荣耀扮演的角色不同。
巩俐扮演的“女巫”和木兰都与寻常女子不同,她们身上都有“气”这种元素。而在那个时代,女子有“气”会被看成是“女巫”,受人排斥。最后,“女巫”让木兰去找到属于“她们”的位置。这个“她们”似乎不是指的所有的女子,而是像她们一样特殊的女子。
🌈神仙姐姐主演的这部《花木兰》对一些细节元素有所创新,不是完全按照课本讲述。但就我个人而言,是没有将木兰身上的优秀品质以一种让观众共鸣的形式展现。
㈥ 看完动画片《花木兰》鉴赏
周五的英语课老师给我们放了美国迪斯尼的动画电影《花木兰》,这是我一直想看但还没来得及看的电影。
这是一个中国古代家喻户晓的故事,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
这部影片中的花木兰机智、勇敢而有自我想法。为了为家族争光,嫁个有钱势的人,她竭力克制自己的个性,最终还是没有成功。她痛苦,她伤心。从木兰的这种个性的表现,可以看出在她的身上集聚着中西方的性格。东方的孝顺,西方的自我个性。
在场景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如:龙、长城、建筑、剑、国外热衷的中国功夫、家族制等的运用,处处都体现着中国文化。虽然背景,场景有很大程度上是以中国为蓝图,但在人物的刻画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还是西方的张扬、幽默、民主,极好的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这部影片还有着极好的教育意义。我们看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孝顺,不甘落后勤奋而努力地向着目标的性格,与匈奴勇敢、机智地斗争。在她的身上集聚着美的品德,让人很佩服、很受感动。
影片中有一角色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充满幽默感的龙——木须。龙是中国的象征,木须的安排是合乎中国文化特点的。木须的出现给整部影片加上了调味料,增添了不少的欢乐。他有着夸张的性格,冲破中国传统严肃、正经的局面。
我在想,为什么咱们中国的传统故事自己拍不出好的动画片,人家美国人却能拍得这么好呢?看来是中国动画制作人才缺乏想象力,没有创意啊!
看了一遍英文字幕英文原音后有点在想看一遍中文配音的,因为还有些地方没看明白,而且中国的配音还是很不错的。
㈦ 斥巨资的大片《花木兰》,到底该如何评价
这又是一个“公主”就像很多迪士尼传统公主故事一样,真人版《花木兰》中,有个邪恶的女巫。
而那只一直护佑着木兰的凤凰,则是魔法教母!
因为是男权至上,男人认为这样打扮才是女人应有的样子,于是,女人们迎合着照做了。
这就像是中国古代曾经流行的女人裹脚一样,三寸金莲为美。
解开裹脚布,里面骨折、扭曲甚至破烂的丑陋双足,有哪个正常人会认为那是美?
可当时,男人们还是以此来评判女人的质量,因为这样代表着男人对女人有绝对的领导权。
更残忍点说,就是能让女人们甘愿自残,来取悦自己。
㈧ 如何评价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
在北美生活,又有一个正当年的女儿,感受到了迪士尼宇宙中公主的存在是多么的重要。公主们是几乎所有小女孩最初的审美标杆,是人生导师,是亲人是朋友,是她们眼里最初的自己。所以首先要说,在这个公主家族中有我们中国代表,还是挺骄傲的。
㈨ 动画片花木兰中文影评
从电影《花木兰》看中西文化
《木兰词》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部文学作品,长期以来它和女英雄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近带女革命家秋瑾还引用她的典故入诗,“谁说女子不如儿男?”、“巾帼不让须眉”成了中国家长激励女儿最长用的话语,可见,中国人是非常推崇花木兰的英雄实事迹的,有趣的是在中国花木兰没有延续自己抗击匈奴的符号意义,却成了最古典式的女性主义。
我们没有必要去考究中国文本和这部最美国的好莱坞G级片究竟有什么出入,不难看出,导演只是托了中国故事的衣钵向全世界的小朋友献上他们一贯的大礼——享受愉快的电影过程,我想,再学究的老先生都不会和这部动画片过意不去,它实在是太讨巧了,小朋友门喜欢,还能怎么样呢?真的不是给上了年龄的人准备的。
所以,我所关心的是动画片在转述中国经典故事上的成功,虽然说只是市场的成功,不过从贩卖中国魅力的角度来说,美国人确实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怎样去表达我的的典藏并被人喜欢呢?是用一幅老中国的面孔去讲花木兰、杨家将和岳飞霍元甲吗?不可能的,这是一个浅阅读的时代,逗大家开心就好,所以我们看到,在电影《花木兰》的结尾,美国人给我们来了一个更中国式的大团元结局。皇帝对李翔说“这么好的女孩不是到处都有的”,李翔也心领神绘,千里迢迢的来到花家送还帽子,最绝的是木兰:你可以留下来是晚饭吗?这里,你可以理解为好莱坞对小朋友门期待视野的又一次献媚,当然也可以看做为美国人把中国的大团圆结局给彻底搞过头了。在原文中,只是写到木兰以前的朋友来花家拜访,更没有写到,有男人对木兰暗生情素,在这里,我们有必要看看电影中对木兰的特殊照顾,最敏感的就是安排了一场洗澡的情节,一方面,为将士门将信将疑的认为木兰是女人打好了铺垫,另一方面也迎和了小观众对两性关系的初步认识与兴趣。当然,该场景自然是很好的消融了,诙谐又不缺乏“有意思”。而反观我们的文本根本找不出任何这方面的蛛丝马迹,若没有点噱头怎会有人理解呢?所以,好莱坞的一大好处就是把花木兰真正“女性化”了,无论是小朋友还是世界范围内的大龄观众门都觉得亲切可人,可见感情戏是美国好莱坞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个中反映出美国派对人性的态度:每个人都是充满了感情的——无论她是不是英雄,而中国人一碰到英雄人物便严肃得不得了,总想把他往高、大、全上弄,最后在历史的长河中风化成一个古老的符号,活泼不得,这便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会在美国人手中宣传开去的原因。我想,有一位男子喜欢上木兰是多么正常的事,如果《木兰词》中稍有暗示也不见得就会掉价,或许,我们今天的中国观众们会在看完电影后还可以理直气壮的批评动画中的李翔确实没有书中描写的那样帅。
另外,我们看到,电影对原著也有大胆的加入有趣的角色,这当然不是《木兰词》的错了,但我们可以看出,小龙和小蟋蟀还是博得了满堂彩,从电影《狮子王》开始,这种插科打诨的角色成了迪斯尼动画中最有特色的元素,这次在中国经典上“动刀”, 迪斯尼当然是手到擒来,在推动故事情节和逗笑上有时简直成了最重要的角色,看完电影,你仍然相信没有这两个家伙,但你若是想起这部电影,你一定会首先想到那个陈佩斯陪音的小龙,这就是把经典交给迪斯尼的好处,他门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阐释一古老的故事,他们建立起了一个和中国完全不同的木兰世界,或许,这个版本比我们的更出名,或许,在我们的小朋友还没有看过《木兰词》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木兰有个男朋友,还有一个小龙和小蟋蟀是她的宠物,这就是迪斯尼,你是说它好呢还是讨厌它呢?真的很难。
当然,我们看到,就算是小龙和小蟋蟀其实也是美国人对中国文化予以尊重和“理解”之后的产物,小龙是花家先灵们的使者,敬重先灵是中国给世界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龙是最中国的符号,所以就算是中国观众也可以买单照收的,更何况那个关在笼子里的小蟋蟀呢!他是用来祈福的,体现了中国人对天地的敬畏,虽然被美国人彻底解构了,可到底也不乏“中国味儿”,另外诸如木兰相亲,媒婆和木兰父亲对神灵的敬重等等,都是具有浓烈的中国特色的,而且,我可以说,其中的手法不比中国的真人古装戏差,甚至还要好很多。
《木兰词》和电影《花木兰》,我们可以看做对同一事件的两种阐释方式,中国人自有其婉转徘徊的叙事方式,美国人也有cowboy直接与简单的作风,任你喜欢哪样,真正的花木兰只在你自己的心中。
㈩ 电影花木兰影评
2020《花木兰》真人版电影观后感【篇1】
由刘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昨天在美国洛杉矶的杜比剧院举行了首映式,这也是该片首次公开放映。有评论者认为,该片是“迪士尼继《灰姑娘》之后最好的真人电影”。
真人版的《花木兰》由新西兰导演妮基·卡罗执导,由刘亦菲、甄子丹、郑佩佩、巩俐、李连杰等加盟,几乎是全亚洲阵容。
首映式上,主演刘亦菲、甄子丹、李连杰、安佑森等现身红毯仪式。甄子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陪女儿很小就看1998动画版的《花木兰》,几乎看过100次,他们还会一起唱片中的经典歌曲,“是我的女儿让我接下这个角色。”
谈到和刘亦菲的合作,甄子丹称赞她很勤奋:“很多中国女演员都演过木兰,而迪士尼的《花木兰》是一部英语电影,是面对全球观众的,我能想象她肩上承载了多少东西。”据悉,刘亦菲是迪士尼和导演从全球1000多名候选人中挑选出来的。
真人版《花木兰》去除了原版动画电影中男主角李翔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两个新角色——甄子丹饰演的唐将军,是木兰如师如父的存在;安佑森饰演的陈宏辉,是跟木兰惺惺相惜的战友。在动画版《花木兰》中,李翔的角色至关重要。影片中,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起名“花平”,在艰苦的军旅生活中得到上司李翔的逐渐认可,后来李翔发现花平原来是一个女孩,最终上演了迪士尼经典的幸福结局。
首映后,大部分观众都评价很高,“迪士尼的《花木兰》不仅视觉效果上令人惊叹,而且绝对神奇。”
虽然美国疫情还没控制住,但迪士尼依然坚持《花木兰》3月27日在北美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