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电影时长一般都是九十分钟
时间太长的话,人会疲劳,所以一般安排的就是90分钟 一般电影都是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时间长了会减少每天放映的场次,在不加票价的情况,对电影商而言当然不划算。 而且电影太长了的话,观众也没有办法忍受,所以一般DVD版的电影都会比在电影院放映的版本要长。
若1个半小电影,估计可放6场左右,票价60元,若以平均100人每场计,收入60x6x100=36000元,而且由于单价较低,可能平均每场人数还会更高一些。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电影时长都控制在120分钟以内,像国产电影90分钟就结束了,除了有制片成本、影院排片等商业考量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憋尿生理极限也就2个小时,超过这个阈值,观众就该跑厕所了,严重影响观影体验,所以好的电影才有“全程无尿点”的说法。
2. 一场电影大约要播放多少时间
电影的长度一般都在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半小时左右。
像前两年上映的《黄金时代》将近三个小时的片长,就已经有观众嫌时长太长,坐不住。
获得金马奖最佳影片的《大象席地而坐》长达四个小时,还有即将在大陆院线上映,已经在柏林电影节获奖的《地久天长》也有三个小时。
相关信息:
电影是由特定文化创造的文化文物。它们反映了这些文化,进而影响了它们。电影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大众娱乐的来源,也是一种教育公民的有力媒介。电影的视觉基础赋予了它传播的普遍力量。
电影具有独自的特征,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电影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看一部电影大概多长时间
看影片的长度而定,因为电影在洗印的时候每本胶片的长度是固定的30分钟(就像磁带一盘一小时一样),一般是以半小时为单位来计算的。所以大多数影片都控制在90到120分钟之间,当然也有更长的,不过要加就得加30分(不想公映的影片除外),但是影片太长的话比较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
4. 为什么大部分电影的长度都在90-120分钟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非常喜欢观看电影,但是在观看电影的过程当中,也有很多人都会发现大部分的电影时长都控制在90到120分钟之间,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人都非常好奇,为何只是控制在90到120分钟之间。其实电影本身是为了能够给观众们带来一定的视觉挑战,所以太长的时长会分散观众们的注意力,只有较短的时长且紧凑的情节才能够让观众们更加关注。
电影本身是为了能够让观众们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一个更加完整的故事,所以越来越多的制片方在电影拍摄方面会更加用心,毕竟只有情节的重重叠合才能够让观众们更加想要了解电影的全部,想要让自己更加深入的观看。
5. 电影一般多少分钟
不一定,剧情复杂的话一般都很长!外国电影一般2小时的居多!还有更长的,像《与狼共舞》《美国黑帮》都是4小时左右,而《指环王》三步曲要12小时…
6. 一般电影长度为多少时间
一般电影时长为:90—120分钟。
电影播放的时间称为”影片长度“,以影片放映出现第一个出品方logo为开始,以影片最后字幕结束,音乐停止为结束,通常用分钟表示。
意义:影片越短,内容减少,拷贝成本越低,场次越多。影片越长,内容更丰富,但需要对观众更有吸引力,拷贝成本高,场次越少,分类:
60分钟及以内:短片
60——90分钟:特殊影片
90——120分钟:一般电影
120分钟以上:超长电影
(6)看电影时长多少扩展阅读:
电影是19世纪美国国家生活水平上升大众产生新需求的娱乐产物。
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同时还原声音),用电的方式将活动影像投射到银幕上(以及同步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现代技术。
电影是一种视觉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位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
电影是一种综合的现代艺术,亦正如艺术本身,有着复杂而繁多的科系。电影有很多类型,也有多种分类方法。
电影从有声电影开始发展,目前已经到了电影的特技时代了。运用大量的电脑特技制作出来的电影,受广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欢迎。
7. 电影标准时长是多少
正常的院线电影一般在90分钟到120分钟,个别的艺术片或者先锋电影因为不用过度的考虑商业收益所以对于时长的限制比较低。也会有几个小时时长的电影。
8. 一般认为电影时长多少合适
一般的电影时长都在1小时到2小时之间。电影毕竟是电影,如果时间太短根本没办法把所有的东西都说的那么全面。电影合理时长应该在1个半小时。
9. 看一部电影大概多长时间
根据电影时长。目前记载的最长时长的一部电影长达87小时。
通常电影时长在1~2小时内。也就是观看所需的时间(以完整观看为基准)。
10. 为什么电影一般都是120分钟左右
为什么电影一般都是120分钟左右?
一、生理因素。
生理学上讲,一般人憋尿的时间一般也就两个小时。要不然,膀胱与肾受不了,容易生病。
二、心理因素。
心理承受能力,其实也是一种生理反应,为了区分另算一种。
要知道,人类的专注力不是一致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波动。
所以,根据人类注意力的时长,幼儿园里一节课只有30分钟,小学生一节课40分钟,大学时一节课50分钟,这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这也是,一部电影里,编剧会在故事的设定中,15分钟一个转折,或者来一个小高潮,好刺激一下即将要走神的观众,提醒下保持注意力。
是以,一部电影120分钟,基本上已是成年人心理承受的最大限度了。
三、技术原因。
过去拍摄电影都是使用的胶片,而一卷胶片拍摄的最长时长就是15分钟。
为了有效利用胶片,各大导演们都充分将15分钟的胶片用到极致。所以,15的倍数决定了影片的长度。
现在的电影片长是120分钟上下,但在百余年的电影发展史上,15分钟,30分钟,45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的片长,都曾经有过,也出现过个别4个小时甚至到6个小时的这种电影的长度。但最终,从业者摸索出了规律,就是90-120分钟是最佳的长度。这个长度对故事的叙事性可以从容调度,而且符合观影心理。
四、商业平衡。
电影不仅要拍,还有排。没有正式放映就等于白拍了。票房低都算是失败,电影毕竟是一种商品,要卖钱的。
所以,电影院在电影工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发言权,在票房分成上也要拿去很大的的比例。
反过来,电影院会对电影制作有要求。经过多年的博弈与摸索之后,发现90-120分钟的片长,有利于院线的排片,能够保证最大利润。超过120分钟的影片,一天轮播下来,多处的时间足够多排一场了。所以,电影院不欢迎片长过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利益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