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疫情下该如何做好防护措施呢
疫情防控常态化
个人防护很重要
“疫情防控常态化,个人防护很重要。”马建明说,首先要调整好心态,真正接受疫情防控常态化,切实改变一些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比如,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遮住口鼻,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室内多通风、勤洗手、使用公勺公筷,在公众场所尽量不要用手触摸嘴、眼、鼻等,这既是疫情防控的需要,又是提高每个人健康素养的需要,也是将来生活方式的常态。
其次,要持续关注国家和地方疫情防控举措的新政策。由于疫情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疫情防控举措也会相应调整。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大家的关注点会转移,对疫情防控相关政策、信息的关注度也可能会降低。因此,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需要每个人对疫情防控不断关注,避免麻痹或松懈。
一旦身边出现散发病例或聚集性疫情,不要过度恐慌。经过前一阶段的疫情防控,各级政府、医疗体系和公众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提升了防控能力,有了应对的心理准备。所以,一旦局部地区再次出现疫情或反弹,我们要按照国家和各地防控要求积极配合,及时调整心态,科学有序应对。
马建明提醒,疫情期间尤其要注意食品安全,食物要清洗干净、烧熟煮透,这对确保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在处理食物时,包括包装材料的整个过程,都要勤洗手,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眼口鼻;生熟食物所用的案板、刀具等要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烹调加工结束后,对台面、容器、厨具等要进行清洗和消毒。
出入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超市等地,最好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开人流高峰,缩短停留时间;减少接触生鱼生肉等食品原料,回家后及时洗手,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有感冒或类似流感症状的人密切接触;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异常症状,及时就近到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佩戴口罩勤洗手
两项举措最有效
“要不要戴口罩,首先要了解所处区域的风险等级。”马建明说,风险等级越高,佩戴口罩要求也越高,我们也要更严格按规范佩戴。其次,要看所处的局部区域,包括居住的小区、旅行住的旅馆,以及工作单位等环境,这些环境管理是否规范、严格,也是我们选用口罩类型和要不要佩戴的参考。
“戴不戴口罩基于对感染风险的判断,首先看有无感染源,其次是判断暴露风险的高低。”马建明表示,我们可从四个方面来决定是否要戴口罩。一要看我们所处或所去的地方是否可能出现人员聚集,如果人多、距离近,就要严格按要求戴口罩。二要看我们在这个环境中停留时间的长短,如果只是路过,比如从菜市场门口路过,可以不戴;如果在里面停留时间比较久,比如乘航班,航程可能有两个小时,就要全程佩戴口罩;像高铁这样的环境,即使半小时或更短一些,也应该佩戴。三要看所处区域是否通风良好,如果是露天的、户外的,没有近距离接触,就不需要戴口罩;如果室内通风良好,这种场合也相对安全,反之就不安全,像地下农贸市场,空气流通很差,这种环境风险就很高。四看我们是否了解周围的人,是否能判断他的安全性。比如公交车售票员,他周围的人难以查证从哪儿来、是否来自疫区、安全不安全,就要戴口罩。如果接触的人是否安全很清楚,就像我们在办公室,同事们的来龙去脉很清楚,他家里的人也都很清楚,这时候如果能保持一定距离,就可以不戴。
此外,还有三种特殊情况应佩戴口罩:一是在一些比较封闭的公共场所,比如在公共交通工具、电梯、人多的公共场所,因为这些地方可能会接触一些感染状况不明的人员;二是生病的时候,尤其出现发热、咳嗽呼吸道感染症状要戴口罩,主要是为了避免把病源传给其他人;三是在特定的环境内,比如去医院、理发店、游泳馆、电影院等。
“防控疫情另一个非常有效的防护措施就是做好手卫生。”马建明指出,除了饭前便后要洗手,其实还有很多,比如,清洁操作前和污染操作后,接触食物、吃东西或者加工食物前,都要做好手卫生;还有接触了污染的东西,比如接触了垃圾或者钱币,或者护理了病人等,也要做好手卫生。
手卫生不仅指平常的洗手,它还包括手消毒。洗手是用流动水,用洗手液或者肥皂,采取“六步洗手法”;手消毒可以用速干手消毒剂或者其他类型的手消毒剂进行揉搓,做法一定要到位,选择正确的手消毒剂,才能真正达到手消毒的效果。值得提醒的是,你的手接触的物品不一样,污染程度也不同,当手上有明显污染物时,一定要洗手,不可直接用手消毒剂,因为手上的有机物会影响手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如果手上没有明确污染物,既可直接用手消毒剂进行揉搓,也可以洗手。
马建明强调,在传染病流行期间,要进一步加强手卫生,养成勤洗手或手消毒的好习惯。
以下三种场所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去医院看病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马建明说,去医院前先预约挂号,约好就诊时间,并根据自身状况就近就医,以减少路途中的感染风险。合理安排出行,建议私家车出行或者步行、骑车,不得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个人防护要加强,尽量跟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到医院之后,建议全程佩戴口罩。如果条件允许,建议走楼梯,如果必须乘坐厢式电梯,建议分散乘梯,避免聚集。排队候诊时,尽量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在就医过程中,建议尽量减少取号、按电梯等操作,当碰触这些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之后,要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结束就医要尽快离院,回家及时洗手。
“去影院看电影,也要做好个人防护。”马建明说,一是优先采取网上购票或现场扫码购票;在现场购票或购买其他物品时需要保持一米的社交距离;二是尽量避免直接用手触碰影剧院的公共设备或设施表面,特别要加强手卫生,勤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消毒湿巾,打喷嚏时用纸巾、手臂肘部遮挡口鼻;三是减少与朋友相约观影,尽量自己或陪同家人观影。在影院内不要过多交谈,减少近距离聚集;四是随身携带口罩,当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尤其是一米距离内时,要戴好口罩。
“去游泳馆游泳,要注意游泳池卫生。”马建明说,游泳池的卫生安全很重要,包括游泳池的水、空气和用品用具等,顾客要选择符合规范的游泳馆。游泳馆一些高频接触的部位要定期消毒,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消费者进入游泳池时,首先要接受游泳池经营方的管理,比如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顾客进入游泳池之前要做好淋浴,在进池之前做好脚部消毒,并在游泳池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回答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您解决问题。
原创码字不易,希望您能够采纳、点赞。)
如果仍然不明白的话,欢迎“追问”
⑵ 如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一、加强人员流动管理。请广大群众非必要不前往境外和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尽量避免到疫情发生地出差旅行,如与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接触须立即向所在村(社区)报告,自觉配合落实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
二、加强人员聚集性活动管控。全县停止非必要聚集性活动,严格大型活动监管,会议、培训、活动尽量采取线上方式,尽量减少线下大型活动。确需举办的,按照“谁审批、谁主办、谁承办、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压缩规模、缩短时间、控制人数。
三、加强公共场所防控管理。室内公共场所实行预约、错峰、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KTV、电影院、健身房、室内游泳馆、酒吧、网吧、洗浴中心等密闭场所按接待能力的50%实行限流,全县景区按接待能力的75%实行限流。
四、加强餐饮场所管理。餐饮场所提倡打包,堂食按接待能力的75%实行限流,每个包房不超过10人。严格做好用餐人员的体温检测、佩戴口罩、核查粤康码措施。顾客非用餐时佩戴口罩、用餐时保持距离。使用公筷公勺,防止交叉污染。
五、加强重点场所管控。精神卫生、养老、福利、母婴类服务机构及监所等重点场所要实行严格管理。汽车站、高铁站等交通站场要做好体温检测,认真查验旅客信息,加强人流引导,避免人员集聚。
六、加强个人防护。广大群众要增强防护意识,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洁、用公筷等良好生活习惯;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如有发烧、咳嗽等症状,立即就近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如实告知流行病学史、旅居史;就医途中要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七、加强疫苗接种。接种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是目前预防和控制新冠肺炎最安全、最有效的手段,能够有效降低人群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应尽快接种。
八、加强信息甄别。广大群众对网传信息要仔细甄别,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共同营造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的浓厚社会氛围。
以上内容参考揭阳市惠来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⑶ 拥挤的贺岁档与春节档会给电影院带来哪些难题
大家现在看一看时间距离新一年的春节很快就要到来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面,不知道大家有做什么重大的决定,或者是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情吗?在年前你制定的计划现在有没有完成呢?
新一个春节就要来了,那么就意味着贺岁档和春节档就又要来了,但是在现在新冠疫情虽然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依然没有被完全消灭的这一个很关键的时候,拥挤的贺岁档和春节档会给电影院带来哪些难题呢?
在这一个电影院人流量特别密集的时候,要格外的注意防控。大家都知道电影院是一个人,流量很大很密集,并且还是一个密封不怎么透气的场所,所以说大家在春节档或者是贺岁档去看电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护。
这一个春节档想必又会热热闹闹的吧,所以说也会有大量的人涌到电影院里面看电影,你有没有什么特别期待今年上映的电影呢?然而这个时候如何做好防控就是我们应该关心的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全部看法,非常感谢你能够读到这里,如果说你有其他的意见和建议,也欢迎在评论区和我留言交流。
⑷ 疫情期间去电影院看电影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170多天的等待之后,影院终于复工了,疫情期间平民大众一直怀揣着看电影的热切期待,许多影片如《花木兰》、《唐人街探案3》、《小妇人》、《姜子牙》都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许多影院处于歇业的状态,影院的工作者一直以来也是心情焦灼,终于在7月20日低风险地区的电影院开放营业,虽然影厅对观影人数有严格限制,新上的影片也不多,但足以振奋人心,带给了人们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到电影院看电影也不可以掉以轻心,我们还是要保持小心谨慎的态度,观影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⑸ 每场平均1.8人,近60%影院关门,疫情下电影院该如何自救
电影院需要不断缩减自己的规模,同时也需要在合适的情况下暂停营业。
对于那些电影院来说,因为新冠疫情会直接导致很多电影院被迫关闭,这也会导致电影院的运营成本进一步提高。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和电影院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境地,有些电影院的老板甚至已经因此而破产倒闭,电影行业确实非常艰难。
电影院的每天上座率只有1.8人。
这是一场非常夸张的数据,因为新冠疫情影响到了很多城市的正常娱乐活动,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之下,全国所有的电影院的平均上座率只有1.8人。我们要知道电影院平时的上座率可以达到至少100人以上,这个数据基本上意味着很多电影院的收入已经出现了90%以上的暴跌情况,这也直接导致全国至少60%以上的电影院被迫关门。
⑹ 复工电影院应该怎样处理疫情防控
首先电影院应该先保证院内的一些消毒卫生工作到位,其次是员工的安全也要有一定的保障,另外观影的人员也要做好相关的消毒工作以及佩戴好口罩,最好是禁止在室内吃东西。
⑺ 常州全市暂停电影院营业,疫情期间该做好哪些防控
为了能够更好的阻击疫情的扩散,这一次常州市暂停全市电影业停业,恢复营业的时间需要灵行通知。这一次,常州的防控举措很不错,值得我们点赞!由于本次发生在国内的新冠疫情源头为德尔塔毒株,带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常州市为了减少人群聚集,也是下大力气做好防控工作。那么,你认为在疫情期间还有哪些防控措施需要开展实施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谈一谈。
三、特殊场所:
对于一些特殊场所,比如说幼儿园、培训机构、养老院或是学校等,日常管理工作一点都不可以松懈,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早上报。平日里应该准备好日常防疫物资,比如说消毒液、洗手液、口罩以及体温计等。还应当严格落实来访管理,必须执行登记制度,等待测温扫码确认对方没有异常,才可以获准进入这些特殊场所。
⑻ 北京开展公共场所防疫大检查,公共场所如何做好防疫工作
首都将开展公共场所的疫情防控大检查,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公共场所要做好以下几项相关措施:
安排人员在公共场所巡逻提醒居民做好个人防护,很多居民在进入公共场所之前比较遵守疫情防控规则,带好口罩,做好个人信息登记,但进入公共场所以后,随意的摘下自己的口罩,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全,因此可以安排工作人员不定期的在公共区域进行巡逻,看到没有戴口罩的人需要进行提醒,如果不服从疫情防控规则或者一直不戴口罩,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对该人作出清场的处理,以此来保证其他人在公共区域的人身安全。
⑼ 元旦、春节电影院预约限流,我们去看电影该做好哪些防疫措施
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离 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