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八佰的内容简介
电影《八佰》是根据抗日期间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改编的影片,影片初始,我们看到的是士气低迷、组织涣散的军队走在田野中,被战争破坏了的上海,配上几声苍凉的鸦叫声,奠定了这部影片的基调必然悲凉凄惨的。我想结合史实来分析一下题主的问题。
一、历史上的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在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结束标志着淞沪会战的结束。淞沪会战又是怎样的战役呢?历史书上只能用形容词形容一下淞沪会战的惨烈,数据倒是可以直观地印证一下这场战役的悲壮与绝望——我国军80万人对战日军20万人,国军宣布伤亡30万人,日军宣布伤亡4万余人,这意味着什么呢?大家能感受到吗?日军的攻势难以抵挡,但是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为上海和长江下游工厂与物资内迁赢得了时间。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三、结语任何国家,在民族存亡之际,都有舍身取义为国为家之人,有自私自利做他人走狗之辈,有冷眼旁观见风使舵的二鬼子,民族大义当前,可否团结一致?鲁迅先生口诛笔伐,想要通过笔杆子唤醒麻木的国人,军人死守阵地,是命令使然,亦是心底呐喊,国不在,家何在?
B. 八百讲得什么故事
很显然,电影《八佰》想表达的是:民族大义和人性光彩。电影表现的抗日战争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当时,上海大部分已被日本军占领,国军已撤退,仅留下一个营400多人在四行仓库抵抗日军。日军一个师团有上万,而且武器精良,士兵战斗力强。
赌场伙计阿飞往日流里流气,此时则像一个侠客,机敏地躲过子弹过了桥。就在他接近仓库大门时,连中两枪,身子在血泊中甩出几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鼓足力气,把电线辊子扔向受军......
他们与四行保卫战牺牲的战士一起,浴火重生,实现了人性的“涅槃”!电影《八佰》也由此实现了对“弱国悲剧”的超越,具有了民族性和艺术化的品位。
谢谢关注,若您对这一话题感兴趣,请分享作者为您奉献的深度描述。
C. 八百壮士为什么最后只剩三百人
在四天四夜的战斗中,四行孤军的人数都是一个谜。那么,当时参与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孤军人数究竟有多少?而八百人的数字又是从何而来?
关于10月28日晚将伤员运出四行仓库的过程,1营营长杨瑞符在《孤军奋斗四日记》中有过这样的描述:“我当时嘱咐出外就医的士兵说:你们出去,有人问四行仓库究竟有多少人,你们就说有八百人,决不可说只有一营人,以免敌人知道我们的人数少而更加凶狠,后来轰传世界的八百孤军的数目,就是这样来的。我五二四团的团长本来是韩宪元,而今天一般人误称为谢团长,也就是在折八百的数目字而推测出来的。”
四行孤军究竟有多少人
从四行仓库退出后,孤军人数逐渐清晰。具体数字首先由《大美晚报》在10月31日披露:“在四行储蓄仓库内作光荣的撤退之华军,现据大美晚报记者向华军当局探悉,共计三百七十七人。连日忠勇作战之结果,伤者共有五十余人。”
D. 《八佰》中,800名战士面对30万日军坚守四天四夜,是抗日神剧吗
是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1937年10月26日,淞沪会战已经进入尾声阶段,前线日军突破了国军的大场防线,完成了对上海市区内国军部队的包围态势,国军前线总指挥陈诚下令全军撤出上海市区,到苏州河畔继续布防。
但是蒋介石却认为,国军全面撤出上海市区对于正在进行的国际谈判十分不利,因此下令将德械部队孙元良第八十八师留在闸北地区继续坚守。
上海四行仓库旧址
值得一提的是谢晋元率部退入租界之后,当即被全部缴械,并限制行动自由,随后被安排到了租界西部意大利防区内的胶州路集中软禁,成了在坊间家喻户晓的“孤军营”。
E. 关于历史上八百壮士的简介
最近电影《八佰》上映取得了相当大的反响,影片中的国军将士们展现出了相当悲壮的军人精神,而人们也都会为影片中坚守不屈的国军将士而感动落泪。不过,你知道在四行仓库保卫战胜利以后,团长谢晋元和幸存的将士们的结果如何吗?
在一次例行早操中,谢晋元没有半点防范,而被收买的四名士兵便趁机将匕首插入了他的身体。当天下午,身中数刀的谢晋元就因失血过多,不幸逝世,享年36岁。在之后他的葬礼中,上海市民共有25万人自发为他送行,以表达对这位英雄的崇敬。而后谢晋元的部下也四处分散,由于对老团长的愧疚和怀念,他们也永远不愿再当兵。
F. 八佰壮士活下来的有哪些
历经数次撤档风波、挑起了大家观影好奇心的《八佰》已经公映了。《八佰》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淞沪会战,在四行仓库坚守了四天四夜的英勇将士们的故事,当时坚守在此的是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实际兵力420人。
服苦役的这部分幸存者非常少,据幸存者田际钿老人讲,他那一队160人的苦力,幸存下来的只有三十多人。抗战胜利后,田际钿等人回到国内,也没有受到国民政府的重视,后来因为拒绝打内战,他们都解甲归田回到了故乡,回到家乡也是一贫如洗,没有什么家财,建国后才生活得好一点。
G. 八百壮士幸存多少人
八百壮士幸存100余人。
抗战胜利后,八百壮士幸存者从各地陆续返回上海,总计100余人。他们请回谢晋元的遗孀凌维诚,沿老团长的陵墓四周搭棚居住,誓为老团长守灵。
后来内战爆发,他们不愿卷入内战,遂解散各谋职业,大部分隐姓埋名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十分艰苦。上海解放后,陈毅市长曾亲自为这些孤军壮士安排工作。
八百壮士的主要事迹:
八百壮士的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死守四行仓库,早已做好了必死的决心。为了守卫四行仓库,谢晋元下令用沙包将门窗封死,二楼以上门窗封一半,留下射击口,电线全部切断,也不能生火煮饭,以免暴露目标。
参加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孤军,一共414人,而为了虚张声势,谢晋元在被租界的英军询问时,表示自己一共有800人。从仓库送出的伤员,也统一回答一共有800守军,这也是“八百壮士”称谓的由来。而他们要对抗的,则是日军王牌军第三师团。
由于四行仓库靠近英法租界,且附近有大型煤气包,日军既害怕误伤英法租界军队,也害怕引发不可收拾的大爆炸,不敢进行轰炸和大范围炮击。这也给了孤军足以守卫仓库的优势和决心。
H. 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最终活着多少人
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4昼夜后,顺利完成了任务,谢晋元接到了撤退命令,撤退到公共租界,被解除了武装。
1941年4月24日清晨,谢晋元率部早操时,遭被敌人收买的孤军内部叛徒郝某等4人突然袭击,不幸牺牲。其余官兵也全部落入敌手,进行了百般残害。大部分被押往杭州和南洋做苦工牺牲。
(8)电影800中究竟有多少壮士扩展阅读:
淞沪会战到1937年10月25日大场镇失守之后,就要全线退守苏州河以南,但又希望能够在撤退时安排一支部队留在闸北死守,掩护撤退,等到撤退完成之后,这个部队要分散游击。
本来这个任务是要交给孙元良的八十八师的,但在顾祝同打电话给孙元良布置任务的时候,孙元良认为留下来是白白牺牲,毫无意义。
而且上海地势平坦,没有地形可资利用,不适合打游击。而且,八十八师在淞沪会战中伤亡惨重,经过六次补充,有作战经验的老兵数量不足两成,所以也不适合留下来打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