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电影摄影技术的小问题
“电影摄影技术技巧理论”
三、名词解释:光比、消色、影调、底子光、空镜头、修饰光、停机再拍、纪录片电影、胶片宽容度、新现实主义
四、问答题:
1、什么是胶片的感光度,什么是实用感光度?
2、照度与亮度的区别?如何准确测量照度与亮度?
3、ARRI FLEX435摄影机的特点和用途?
4、广角镜头的特点?在电影摄影中的用途?
5、摄影机运动的推拉和变焦推拉的区别?
6、传统胶片制作工艺中,从拍摄完成到洗印第一个校正拷贝中间需要那些工艺流程?
五、论述题
1、光线在故事片创作中的作用。
2、商业片电影和艺术片电影的关系及在电影业中的地位。
3、结合近几年奥斯卡金像奖重要奖项获得者(或作品)论述当前好莱坞电影的新局势。
今年摄影系专业考试两科为“电影摄影技术技巧理论”“电影摄影创作理论”。我列的为前者试题,后者是根据希区柯克的一篇“短篇”小说写导演阐述、摄影阐述、美术阐述、分镜头剧本、胶片材料及照明器材配置,画人物摄影机平面调度图、分镜头剧本草图。
2009电影摄影技术与技巧
1 看15个电影片段 写出片名 (30分)
2 填空 (10分)
具体记不大清了
3名词解释
景深
(忘记了3个)
实用感光度
4简答题
1 照度与亮度的区别 如何正确测量照度和亮度
2 光比与反差的区别
3钨丝灯与镝灯 区别 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4在胶片上如何获得纯正的黑
5 忘记了一个
5论述题
1 如果用胶片拍摄一部故事片,开拍前应做的摄影工厂实验
2 论述“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电影美学的发展”
电影摄影创作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这时响起了敲门声”
1 以这句话 写一个1500字以上的文学剧本
2 写出摄影阐述
3拍摄10分钟的短片 20万的投资,要求用35mm胶片, 同期录音,印出工作拷贝
写出预算
4选取你写的剧本的一场,画出分镜头
5列出这一场要用的灯光照明器材,并写出使用方法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2010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标准答案
政治统考:第一大题,关于梅兰芳大师表演出错并力挽狂澜化腐朽为神奇的答案:
问:问什么梅兰芳也会犯错
答:因为梅兰芳大师没有信春哥。
问:为什么梅兰芳能化腐朽为神奇把错误变成经典
答:虽然梅大师当时没有信春哥,但是春哥任然眷顾着他,我相信这个事情之后,大师一定死心塌地地更春哥混了。
问:如何才能在生活中将错误改正成对的
答:不用改,信春哥不犯错。
英语一统考:
小作文题,为国际会议招募志愿者
答:we want those who belief in brother CHUN only.
大作文题,看图作文文化火锅:图为一火锅,内有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名人
答:brother CHUN is not in the pot for he is unique and irreplaceable
电影摄影技术技巧理论:
选择题:
柯达胶卷型号
叶子板和摄影帧数
吕克贝松的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
道格玛95宣言
连线题:
arri
佳能
道格玛95
名词解释:
实用感光度
色温
简答题:
照度和亮度的区别,如何准确测量照度和亮度
答:都是春哥的光辉,想要测量只有问春哥。
arriflex xxx 摄影机的特点和使用有哪些那啥
论述题:
照明在故事片中的作用
答:为了渲染春哥的光芒
电影摄影创作理论:
看图写剧本,图为一黑白照片,四人走在小镇街道上,前方雾气蔼蔼,右边的人拿着铁锹,右二背着一个类菱形长条白色棺材状物体,上有一十字架,坐边还有俩人
答:信春哥吧……原地满血满buff复活。
剧本阐述,要体现导演思想和摄影意图
画出你写的剧本中一个场景的分镜表,5-8个镜头之间
列出该剧本拍摄要用到的灯具,为什么要这些灯具
答:有春哥的光辉,不用打灯了
列出该剧本拍摄使用的胶片型号和摄影机型号,为什么
北京电影学院2010电影摄影考题小有感
-
电摄技术技巧一门考察得很是基础
开头就来了几个数学题以及最新胶片产品,涉及叶子板开角T光圈曝光点之间的计算柯达2代,都是些很基础的题。
电影导演作品电影流派考的是吕克贝松和新现实主义。原本以为会考科恩兄弟和好莱坞方面的,新现实主义考过名词解释,但是作为学院派的钟爱考一下也很正常。
金鸡奖评委成分……呃…
Dogma 95宣言一个选择一个匹配题
金马奖摄影奖
校色温滤镜
nd灰镜换算……
15个选择中规中矩,估计大家都没问题。
接着类型匹配,其实就是连线,左面一堆单词右面中文解释类型,比如DOLBY对录音方式 Dreamweaver对电脑软件 感觉考察的是现代摄影师的基本素质
名词解释: 色温 (居然考色温!) 实用感光度(宝贝题) 逐格摄影 底子光(电摄布光基础)
问答:1长焦距镜头 2照度与亮度差别及如何正确测量(又考到了…曝光控制…屠老师的青色小本教材ms可以解决大部分这方面考题,8块一本,图书馆楼下有售) 3ARRIflex435的摄影机特点及用途(就是电影学院正用的那种,可见本校学生考电摄的优势……)
4没有照明灯 并且 低照度下再现更多细部层次的手段(让我想起了 纯正的黑 。这题又高了一个水平,在《光影大师》中可以找到数千字的本题答案)
5摄影阐述的作用 不知道大家平时拍片写不写摄影阐述,写了的话很好,很折磨人,没写的话回去写写吧。
轮答题……抱歉,是论答题,也不是论述题:
数字高清摄像机拍片,胶片拷贝,问要做的拍前工厂试验。
很严肃的讲,这个题很棒很与时俱进,真正关注电摄的人看到这题会莞尔一笑……
光线在故事片创作中的作用
不是喜欢做电影而只是喜欢看电影的人,就算给你书让你抄…
电摄创作理论
这个……让我看到了新时代电影摄影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张ms新现实主义的黑白全景人物照片,一女孩三男孩背对大家走向空旷街道的远处*&(……&*……*%& 然后老师说大家在相片上也写上名字,然后我写上了,然后发觉这照片极像本人以前拍过的那张~~!
1500字以上文学剧本 ,照片可作为开头结尾中间插入其中。
导演制作构思,包含总体构思和摄影构思 (大家看清了,是导演构思 ,还是 制作 构思,还包括摄影 构思 ,抱歉有些罗嗦…)
以上两题各50大分!!!
选一场画镜头草图6到8幅,不准用符号示意的东西表现。
还好,发的纸很贴心,格子还加了立体阴影,很具有美感。如果平时拍片子不写摄影阐述,那么还不画分镜草图的话,如何说你是一名摄影师呢?
本场用的照明器材 摄影器材及使用理由。
这题本校本科学生答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外面的只有纸上谈兵了,找几本外国人的照明、电影机看看,多留意相关器材的信息……说起来还是外面的考生吃亏,但既然要考,就不要计较这个,看看北电摄影系本科出了多少银才就知道他们的水平了…
⑵ 怎么测试LED色温
led色温检测只能用专门的仪器测量,用眼睛看的话只能看个大概,色温5000K以下偏黄,5000-7500K为白,7500K以上偏蓝。
一般情况下,正午10点至下午2点,晴朗无云的天空,在没有太阳直射光的情况下,标准日光大约在5200~5500°K。新闻摄影灯的色温在3200°K;一般钨丝灯、照相馆拍摄黑白照片使用的钨丝灯以及一般的普通灯泡光的色温大约在2800°K;
由于色温偏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拍摄的照片扩印出来以后会感到色彩偏黄色。而一般日光灯的色温在7200~8500°K左右,所以在日光灯下拍摄的相片会偏青色。
LED灯泡的色温一般分为暖白(2200K-3500K左右)、正白(4000K-6000K左右)、冷白(6500K以上)几种。光源色温不同,光色也不同。
色温在3300K以下,光色偏红给以温暖的感觉;有稳重的气氛,温暖的感觉。,通称暖色温。色温在3000--6000K为中间,人在此色调下无特别明显的视觉心理效果,有爽快的感觉;故称为“中性”色温。色温超过6000K,光色偏蓝,给人以清冷的感觉,通称冷色温。
色温超过6000K,光色偏蓝,给人以清冷的感觉,通称冷色温。LED灯色温是指LED灯发光时的颜色,一般分为,暧白(2700K-4500K),正白(4500-6500K),冷白(6500K以上)三种。
(2)电影拍摄如何测色温扩展阅读:
色温这个概念基于一个虚构黑色物体,在被加热到不同的温度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其物体呈现为不同颜色。就像加热铁块时,铁块先变成红色,然后是黄色,最后会变成白色。
使用这种方法标定的色温与普通大众所认为的“暖”和“冷”正好相反,例如,通常人们会感觉红色.橙色和黄色较暖,白色和蓝色较冷,而实际上红色的色温最低,然后逐步增加的是橙色、黄色、白色和蓝色,蓝色是最高的色温。
利用自然光拍摄时,由于不同时间段光线的色温并不相同,因此拍摄出来的照片色彩也并不相同。例如,在晴朗的蓝天下拍摄时,由于光线的色温较高,因此照片偏冷色调;而如果在黄昏时拍摄时,由于光线的色温较低,因此照片偏暖色调。
⑶ 色温在摄像中是什么概念如何判断
简单说,摄像中的色温就是感光还原色彩的颜色,一般日光色温在5500k,灯光在3500k,如用胶片不同情况下要分别选择日光和灯光两种,数码没有这个问题,机内有选项,按说明操作即可,胶片如选错会偏兰或偏红。
⑷ 在摄像过程中如何判断色温
色温一光的颜色标志
用黑白胶片拍照片,只要根据光的强弱 (物体的亮度) 定准光圈进行拍摄就行了。但用彩色胶片和彩色摄像机拍摄,除了正确曝光之外,还要考虑照明被摄对象光线的色温,否则拍出的彩色照片或彩色电视图像就会偏色,不能正确还原景物的色彩。什么叫色温呢?色温的概念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它并不是“色的温度”。色温是表明白光光源光谱成分的标志。
前面我们讲了,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生活中的可见光多数是热辐射体发出的。如太阳光、灯光和蜡烛光等,都可以看做是白光。但白的程度是不同的,这是因为这些光源所含的光谱成分不同 (光谱成分即光的色彩成分) 原故。色温的量值是怎样规定的呢?科学家把某一光源发出的光和绝对黑体加热到某一温度时发出的光相比较,当二者色成分相同时,就把这时绝对黑体的温度定做该光源的色温。绝对黑色也叫完全辐射体。指既不反射也不透射,能把它上面的辐射全部吸收的物体。由实验得知,当黑体连续加热,温度不断上升时,所发出的光并不是白光,而是带有颜色的色光。随温度升高变化的顺序是由红-黄-白-兰。 色温的单位用 K 表示 (开尔文第一个字母 kehvin) ,用摄氏-273 ℃为起点,每升 1 ℃为 1K(国际会议上规定不写度 K ,也不写 K 度)0 ℃=273k,3200k=2927 ℃,人眼对不同色温的光有不同的色感,光源的色温越高,越偏兰,越低越偏红色 。
色温这个概念虽然是由热辐射体 (绝对黑体) 加热后发出的光线彩色成分表示的。但实际上,可以认为光源的色温和光源的物理温度无关。道理很简单,一盏钨丝灯发出光的色温大约是 3200K,蒙上一层兰纸发出的光色温就升高了,变成 5600K了 (升高多少根据兰纸的深线而定) 因为加一层兰色透明纸后,投射出来的光色彩成分变了,兰光多了,红绿光被蓝纸吸收了,但灯的温度并没有变化。冷光源色温高,但本身的温度并不高。
彩色摄影和彩色摄像和色温的关系甚为重要。黑白摄影和摄像不存在色温问题。无论是拍彩色照片、彩色电影、电视都必须注意照明光源的色温。才能使电视画面色彩得到正确还原,或控制画面色调。
拍彩色照片,用日光型彩卷只能在太阳光照明条件下进行拍摄,用灯光型彩卷只有在灯光 (3200K) 照明条件下进行拍摄。目前我国拍电影用的胶片全是灯光型彩色胶片。要求色温条件为 3200K左右。因此在太阳下拍摄时,必须在摄影机镜头前加上降低色温的滤色镜,这种滤色镜的颜色呈琥珀色,能使太阳光的色温 (约 5500K) 降低到 3200K。
一日之间太阳光的色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时间的变化进行着有规律的变化。早晚偏低、中午偏高。太阳光的平均色温是5600K,人工光源也各有不同的色温指数。电影摄影由于一日之间色温的变化引起的画面偏色,可以在印制正片时,用配光的方法加以校正。在电视摄像中,主要靠调整黑白平衡的方法加以解决。调整黑白平衡的具体方法(略)。室外自然光和室内自然光都是5600K左右的高色温光,室内主要是天空光,比太阳光的色温要高。室内自然光的色温和采光好坏无关。
晴天太阳直射光在9-15时之间,阳光中含红、绿、兰三原色比率基本相等,各占1/3。因此给人以白色的感觉。钨丝灯、民用灯泡色温较低。其中含红的成分较多,给人以偏红的感觉。荧光灯含兰绿成分较多。给人感受偏兰绿。
灯光的色温随电压高低而变化,电压高色温高,电压低色温侧偏低,标准电压220V时的概数。电压低3-2V影响不大,不会被人眼所察觉。
3、光源色温对物体色彩再现的影响
我们平常看到各种物体的颜色是在白光下呈现的颜色。这是因为人们基本上是处于白光照明环境下生活的缘故。用不同色光照明有色物体,物体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对这种变化人眼不太敏感,因为人眼有色觉适应现象,但对彩色摄像机却十分敏感。
4、色温平衡——不同色温光源混合使用
在拍摄现场,有时碰到两种不同色温的灯光混合照明,比如在室内自然光照明条件下,室内自然光的色温较高,主要是窗户射进的天空光和室外景物反射光。如果室内自然光亮度不够或不理想,需加人工光进行补充和修饰,这时色温较低的灯光和色温较高的室自然光不一致。这时把两种色温的光线的色温统一起来就叫色温平衡。色温平衡的方法有两种:一、可以在低色温的灯前加一张蓝色灯光纸,使低色温(3200K)灯光的色温接近于室自然光的色温,也可以用高色温灯(如镝灯)这是拍电影电视剧经常用的方法。二、将内自然光的色温向灯光靠拢,将窗户用橙黄透明纸糊上,使用这种方法在窗户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可使用,其优点是提高了灯光的效率(不必加纸)加透明纸后会降低灯的亮度。第二个优点是减弱了窗户的亮度有利于亮度平衡。其缺点是费事费时,而且弄不好会出现穿帮现象,把透明灯光纸拍出来。有些灯具,本身自带调色温的浅兰色滤色镜(耐热玻璃制作)使用起来很方便。
⑸ 如何测量自然光的色温
人们在进行彩色摄影时,要求光源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及准确的色温,以求得物质世界真实的还原。
��色温对光源而言。“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与完全辐射体(既不反射也不透射,能全部吸收它上面的辐射的黑体)在某一温度时的光谱成分一致时,就用完全辐射体的”绝对温度“表示实际淘汰的光谱成分。”
��所谓“完全辐射体”是科学家理想中的物体,这种特殊的炽热物体的辐射率几乎达到100%。这种完全辐射体在连续加热的情况下, 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加热体的辐射出来的光谱成分会发生一系列的光色变化,随着温度的变化辐射光的光谱成分也发生变化。
��色温用绝对温标标示,单位为K(开尔文)。 色温与光谱成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色温是计算完全辐射体的“温度”。
●自然光、人工光的色温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例如到商店去买布料,有时对布料的颜色看不准,要拿到靠近窗户处去观察,这是因为光线暗或光源色温不对而影响了人的视觉对色的判断。无论在高色温或低色温的情况下,都会使布料的“本色”发生变化。还有,在晚上我们发居民楼里有的窗户透出黄橙色的光,有的窗户透出浅蓝色的光。这是有的家用了普通白炽灯照明,有的家用的是“日光灯”照明,由于这两种光源的色温不同,所以它们的光谱成分也不同,于是产生了色光的差异。再有,在早晨日出或傍晚日落时刻,天空和大地都会被染上一层金黄色,美丽无比。这是由于此时太阳光的色温比较低,光谱中含的长波光比较多的缘故……
��由此可见,光源的色温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同样也极明显地影响着彩色摄影。为了获得物质世界色彩的真实还原,现代彩色感光材料分成高色温的日光型和低色温的灯光型两大类。它们对色温的要求分别是5400K和3200K。
��自然光的色温
��自然光是指大自然中固有的淘汰。日光和天空光是自然光最主要的淘汰。由于宇宙运动的规律发生着地球自转运动,这样使自然光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它要受到时间、季节、气候、地理等条件的影响。这些变化都会影响着自然光的色温,各种不同变化状态下自然光色温见下表:
自然光色温
日光 5500K
阳光(中午及中午前后) 5400K
日出、日落时刻 2000~3000K
日出后日落前1小时 3000~4500K
薄云遮日 7000~9000K
阴天 6800~7500K
晴朗的北方天空 10000K以上
以上表中,我们基本上看出一天之中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带来的太阳光变化形成的色温变化,同时也看出气候变化对光源色温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日光和阳光之间的区别。日光是指在晴天下阳光和天空反射光之和。阳光是指太阳的直射光。天空光是大气层散射阳光并透射大气层的光,所以天空光是一种散射形态的光。
人工光的色温
��人工光是指各类由人工制造的照明灯具发射的光。按性能可分聚光灯、散光灯,按色温可分成高色温和低色温,按用途可分成日常照明和影视照明专用等等。由于用途、功能的不同,各类人工光的色温也千变万化。常见人工光色温见下表:
人工光色温
火柴光 1700K
蜡烛光 1850K
家用白炽灯(100-250W) 2600~1900K
家用白炽灯(500W) 2900K
卤钨灯 3200K
镝灯 55500K
目前我国用于电影、电视和照相用的人工光源相当一部分是卤钨灯系列。这类型光源在使用过程中色温比较稳定,当然还有体积些�耐用等等优点。彩色感光胶片由感红、感绿、感蓝三层乳剂组成(当然是根据日光型和灯光型胶片对色温要求设计)。由于各种光源色温的不同而使光的光谱成分也不同,即光源的光谱中含有的红、绿、蓝三种光波成分也不一样。正由于这样的原因,使彩色感光胶片对光源的红、绿、蓝光的感光比例不一样而造成正像色彩效果的不同。
��第一,光源不同,光源中红光和蓝光含量比例发生变化。随着色温的下降,长波光的成分增加,短波光的成分下降,因此,画面就会偏暖色。
��第二,光源色温的变化,但绿光的含量比例基本不变。光的三原色含量相近,就含有白光的性质。
●影响色温的因素
��无论是自然光还是人工光,它们的色温并不是绝对不变化的,相反,它们受到自然规律和人工的因素或技术因素影响,使光源的色温有时发生变化。
��1.大自然天体运动规律影响自然光的色温。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使自然光在一天的时间内色温不断地在变化中。早、午、晚、日出和日落时它们的色温是不同的。一般地说来是这样的一种有节奏的变化:日出时色温<早晨<中午,中午时色温>傍晚>日落时分。
��2.大自然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包括为晴、阴、昙、晦等。一般来说阴天的色温比晴天要高些,多云的蓝天时色温也比日光高,但是到夜里时,由于自然光已很弱,有时甚至暗到伸手不见五指,此时也就没有色温了。
��3.在人工光的照明情况下,由于电压的变化,使光源的色温变化,电压偏高,光源的色温也偏高,电压偏低,光源的色温也偏低。
��4.在人工光源前加上透明的色纸后使光源原有的光谱成分改变了,使透射的光色温发生变化,如果加上暖色的透明灯光纸,则光源的色温偏低,光源偏暖色;如果加上冷色的透明灯光纸,则光源色温就偏高,光源偏浅蓝色。
外景自然光的处理
��什么是光线处理?或者说什么是光的造型处理?光的处理主要包括些什么内容?
��所谓光线处理,就是摄影师根据作品主题思想(或内容)的要求,运用光线的表现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或景物形象,使之达到作品内容所要求的艺术效果,即要完成造型的任务和表现戏剧气氛等表象和表意的任务。
��摄影师对外景自然光的处理饮食着以下的内容,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掌握光的照度和色温变化
��在上一节中我们分析了太阳光运动的基本规律,从中我们看到了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以及大气层中云、雾等等的天气变化,使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投射到地球表面时,发生了许多的景象,在一般的情况下,太阳光的照度约为10万勒克斯,色温为5400K。
��太阳光在经过大气层时,其中一部分光线被吸收,一部分光线被散射,一部分光线投射到地球表面。所以,投射到地球表面的阳光,受到大气层的成分的影响,即太阳光的照度、色温受到大气层的密度、厚度和混浊度的影响。
��所谓大气层密度,指大气层中氮、氧等气体层,密度随着空间高度增加而减弱。在摄影艺术的观念中,我们把“云”、“雾”的现象纳入大气层“密度”范围。
��所谓大气层厚度,是指太阳光透过大气层的厚度。 所谓大气层的混浊度,是指大气层中所包含的水分子尘埃及微小介质的状况。
��大气层的浑浊度对太阳光的照度及色温的影响
��人的眼睛对大气浑浊度的感觉和光的投射方向有关系。太阳光投射方向不一样,大气浑浊度的表现也会有差异,这就会影响景物的造型效果,在逆光、侧逆光下,大气的浑浊度的表现要比顺光下明显强些,这是由于在侧逆光、逆光的条件下,空气中的微小介质、尘埃都将有受光面、背光面、阴影等明暗关系,颗粒性反映得较强。视觉效果感到浑浊度强些。
��傍晚时分,大气层的浑浊度要强些,这是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工厂排出的废气、车辆行驶的尘埃飞扬等等使空气中的微小介质增加,从而增加了大气层的浑浊度。
��早晨时刻,由于地面上的水分子还没有来得及被太阳光所蒸发,往往有雾状的效果,这时空气中的浑浊度也大,随着水分子的蒸发,浑浊度也减少。
��结论:
��大气浑浊度大,太阳光的照度就小,光的色温有所偏高如浑浊度过大,较大地影响太阳光的投射性质,则光的色温会偏高些,但在黄昏、晨光下,由于此时光中含有长波光成分很多,色温又偏低,故此时刻大气的混浊度对光的色温影响就大些;大气浑浊度小,太阳光的照度就大,色温正常。
��掌握这些特征后,在光线处理时可根据造型的需要,进行有效的选择,或利用其长处或避免其不利的因素。
��大气层的厚度对太阳光的照度及色温的影响
��我们把太阳光投射到地球表面的情况分有三个方面:平射时期、斜射时期和顶射时间。
(1)太阳光在平射时期:在这一时期太阳光通过的大气层比较厚, 阳光被散射和遮挡的也比较多,所以照度就小些。另外,这一时期,阳光中的短光波被吸收、散射的也比较多,而长波光被吸收或散射的少,所以此时投射到地球表面的阳光含有长波光的多,而色温偏低。
��(2) 太阳光在斜射及顶射时期:太阳光透射空气层的距离要比斜射时期要小得多,所以照度就高。另外,此时太阳光中各种波长的光比较均衡,所以它呈白光性质,色温正常,为5400K。
��结论:
� 大气层厚度大,太阳光的照度小,色温偏低;大气层厚度小,太阳光的照度就大,色温趋向正常。
⑹ 请问如何用单反相机测出拍摄现场光源的色温K值
最简单的办法,找张白纸,
相机白平衡里设置“手动白平衡”
然后对焦白纸,按下快门
再拍摄照片,查看照片色温,就是当前场景的色温了
⑺ 色温如何测量有什么传感器,求助
有没有专业传感器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用单反采用RAW格式拍摄,用PS(安装ACR插件)打开后,ACR打开后就会显示相机捕捉到的色温,无论拍摄时采用自动白平衡还是手工设置白平衡,无论照片是否偏色,这不重要,因为自动也好手动也好不一定准确,重要的是你用白平衡工具点一下画面中那些具有中性色的物体,比如白纸,白墙或者白色衬衫或者灰色大理石等等,总之是那些根据你经验应该是灰白色的物体,无论这些物体在画面上是什么颜色,此时ACR会进行纠正,你可以根据你的生活观察调整后的画面哪个更“真实“,不断点选不同灰白物体,而你看到的色温值(ACR调整后)基本就是当时现场色温值。
⑻ 测量色温都以哪些方法
怎样测量色温?
色温表的外形和入射式测光表非常相像,测量方式也和入射式测光表差不多,在测量时,需要将色温表放在被摄体的位置上,将色温表的光线接受器对准光源(这一点与使用入射式测光表略有差异)进行测量,就可得出光线照射到该位置上的色温值。
有些数字式色温表同时也给出色温矫正所需要的滤光镜型号,而指针式色温表则需根据测光表给出的数值通过换算盘换算,才能得出使用滤光镜型号的信息。和入射式测光表不同的是,在使用色温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将使用胶卷的感色类型(是灯光型,还是日光型)输入测光表。
另外,在测量色温过程中,还可将不同的色温矫正滤光镜分别遮挡在色温表的探头前,以选择符合胶卷特性的滤光镜。再将挡在色温表前、能将色温表的数值改变至同胶卷相配数值的滤光镜,装在照相机镜头前进行拍摄,就能获得理想的色温效果。
色温表有两色测量和三色测量之分:
两色测量的色温表仅能测量光线中蓝色和橙色成分的比例;
而具备三色测量功能的色温表,可以测量出光线中的所有颜色成分,包括测量使用日光灯等冷光源照明下的偏色情况。
⑼ 怎样测量色温
色温是照明光学中用于定义光源颜色的一个物理量。即把某个黑体加热到一个温度,其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某个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时,这个黑体加热的温度称之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其单位用“K”表示。色温低的光偏黄,比如白炽灯、2800K左右,色温高的光偏蓝,比如紫光灯,9000K以上。一般认为,标准白色光色温为6500K,CRT所发出的白光约为5500K,所以稍微改变三基色的混合比例,即可模拟出增减色温的效果,利用色温的原理实现的摄影、摄像、显示等设备的变化的过程称为色温效应。
⑽ 有什么办法测光的色温。
用色温测量仪可以测量色温。
也可以用摄像机来测。
用摄像机对这白墙调白,然后屏上会显示一个色温值。
如果有点绿肯定不是3000K了,3000K是低色温,发黄。
关于色温白平衡方面的资料,你可以参考我的新浪博客。
有这个方面的资料。
http://blog.sina.com.cn/haiyanyu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