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觉得豆瓣电影的评分值得认可吗
下面着重说一下豆瓣电影的评分是否有公信力:
1,豆瓣评分在影视行业中的地位:
关于影视作品的评分平台在国内其实不多,豆瓣、猫眼、淘票票、时光网、微博,大概就这些平台,其中,评分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就只有豆瓣、猫眼和淘票票这三个平台。而这三个平台中最被经常提及的是用户量最少的豆瓣,豆瓣是个比较奇葩的存在,用户量特别少,像《战狼2》豆瓣标注总人数是50万,《我不是药神》八十万,而猫眼和淘票票这种大热的影片标注数都在三四百万级别,比如猫眼,在国庆、过年这种高峰期一天的出票量就可以达到3000万张票,所以豆瓣和猫眼淘票票从用户数量上来说根本没法比。
但是豆瓣评分在影迷群体当中(注意是影迷群体)的地位确实猫眼和淘票票比不了的,豆瓣建立比较早,积累了一大批影迷群体和文艺青年,他们对电影品质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豆瓣评分要比猫眼和淘票票严苛很多,也正是因为这种严苛,使得豆瓣的评分格外受到关注,因为随随便便一个国产电影很容易在猫眼和淘票票上拿到8分以上,而豆瓣的8分就显得格外珍贵了,基本上7分以上的片子就非常不错了,物以稀为贵,所以豆瓣评分在影视行业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尤其对于好电影来说,猫眼和淘票票的评分拉不开差距,而豆瓣更能把好电影的“好”用具体数字标注出来,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推荐电影和剧集的自媒体文章经常用“豆瓣X分神片...”这样的句式来做文章标题。
2、豆瓣的反作弊机制是否完善:
其实从《豆瓣电影评分八问》一文中也能看出,豆瓣评分很难刷,从水军的市场报价来看,刷豆瓣想看和评分的价格,也都是各个平台当中价格最高的那个,所以也侧面证明了一点,豆瓣反作弊机制是相对可靠的。此处注意一点,对于评分的作弊和反作弊是一场攻坚战,反作弊并不能完全防止作弊,反作弊的作用是使作弊的成本很高,高到作弊者望而却步,就达到目的了。
3、豆瓣电影评分对于国产电影的价值:
上面说了,猫眼和淘票票的评分,绝大多数电影都能轻松过8分,而豆瓣对于国产电影说是过于严厉也不为过,基本上烂片都在2-4分,好片7.5-9分。没有差,就谈不上好,豆瓣这种能够拉开差距的评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电影市场中影片的优胜劣汰有巨大帮助的;
同时又不能过分夸大豆瓣评分的价值,因为在国内电影市场中,豆瓣评分与票房不一定是正相关的,由于豆瓣用户群体的特殊性,文艺片、艺术片等影片在豆瓣上评分会偏高,而这类影片在猫眼和淘票票的用户群(普通观众)中得分是普遍偏低的,此时豆瓣的高评分或许对影片的市场帮助不大,而商业类型片在豆瓣评分当中得分是偏低的,但是这些商业类型片普通观众最爱看,所以在猫眼和淘票票上评分会高一些,票房也就高一些。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如果单纯从市场和票房角度来说,猫眼和淘票票的评分对于研究电影市场受众和扩大票房更有帮助。
豆瓣电影的戾气和宽容:
豆瓣电影已经不是我10年前玩豆瓣时候的样子了,网页版面倒没太大的变化,只是用户有进有出,用户结构有了比较大的变化。现在的豆瓣戾气比较重,没上映的影片,冲着导演或演员打一星的人太多太多了。而且豆瓣评分现在呈现出两极分化,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好电影,豆瓣评分会让你显得更好,而烂电影,豆瓣评分会让你显得更烂,6分左右的电影越来越少,对于好电影的宽容和对于烂电影的不宽容,这种矛盾的状态或许就是豆瓣用户感性的一面。
其实,不论是豆瓣还是猫眼淘票票,他们的评分都只是个参考绝对值,所在平台的评分并不能代表一部影片的品质,看电影毕竟是个相对主观的事,有人觉得好有人觉得不好很正常。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猫眼和淘票票的评分更代表普通观众的感受,对于整体市场和票房来说更具有参考价值,而豆瓣电影的评分更能代表文艺青年和影迷群体的感受,对于电影评论和艺术水平的研究更有参考价值。
❷ 同样一部电影,豆瓣和猫眼的评分为什么会有不小的差别
近年来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这是一种消遣方式。我们在去看电影之前都会先去查一下这些电影到底好不好看,所以电影的评分很重要。我感觉现在大家经常看的两个软件就是豆瓣或者是猫眼了。所以大家使用哪个软件去看评分呢?
总之很多时候电影评分只是一个人看了之后的主观感受,我们可以适当的参考一下评分,但也不要过度依赖评分。所以就算他们评分差距大,也是因为每个人看的感受不一样而已。
❸ 为啥豆瓣和猫眼评分差距这么大
我觉得豆瓣连一张电影票都不舍得买的那种喷子挺多,没有操守的水军也多,假文艺青年更多(就是那种虽然是大中专毕业生但是话都讲不太顺,白字连篇的人)。当然文艺青年也是有的这点得承认,所以豆瓣的评分最多做个参考,导演的口碑最重要,比如张艺谋、冯小刚、徐峥、宁浩、周星驰、林超贤、徐克等人的作品,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口碑是很重要的,因为大家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了嘛,过去那种搞几个流量明星,买些水军在豆瓣等平台为烂片刷分骗票房的年代应该是一去不复返了。
越努力越幸运,是这世界本该有的样子,如果让这些懒惰平庸且没有操守的人过的越来越滋润,那这个社会是没有希望的。
❹ 《晴雅集》评分豆瓣5.5,猫眼9.1,你怎么看待这部电影
其实郭敬明一直都是深受网友舆论的一个导演了,在他拍摄的《小时代》这几部电影当中,其实我还都是非常喜欢看的,但是很多的网友都觉得不是特别的。其实郭敬明大多数的电影都是真实的制作,而没有后期的特效或者是用一些假的道具。
就比如我们都知道《小时代》里面,大多数都是非常奢靡的,但是这里面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没有用道具,全部都是真金白银。虽然说很多的人都觉得《小时代》这部戏挺好看的,但是还是遭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吐槽,而郭敬明导演的《爵迹》也遭受到了很多网友都吐槽,在今年郭敬明又导演了《晴雅集》这部电影。
而这部电影里面的特效还有一些道具都是非常真实的,比我们国家的很多电影都是舍得去投资的。其实郭敬明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体现出了这个社会的一种常态,所以说我认为还是很好看的,大家有兴趣的话也是可以去看一看的。
❺ 如何看待豆瓣上的评分豆瓣评分会是你观影的选择吗
我觉得豆瓣上的评分很大程度上都是属于真实的观看后做出的评分,对于电影的评分是有一定的帮助的。我确实是会根据豆瓣上的评分来进行电影的选择观看,一般评分高的都是属于比较好看的电影。
如果真的不知道有什么电影好看的话,其实可以去选择看一些经典的电影,虽然已经看过,但是在看的时候心境不一样,自然就会有不一样的体验,而且这些电影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❻ 如何看待豆瓣,猫眼被指恶
如何看待豆瓣,猫眼被指“恶评伤害电影产业”?
1
阴谋论是个好东西,他可以让一切批评都失之客观,甚至背负难以辩解的恶名。
因为你很难证明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没有”。
2
在一片骂声中,我们当然应该允许有人叫好,有人表扬。
但贵报(包括客户端)从来都不是个单纯的评论者,是预设了立场的媒体,或者直白点说,是戴着帽子的“喉舌”。
不用委屈了身段混到人群里来。
其他人评论无非表达态度,最多宣泄情绪。即使有别有用心的平台,再严重的,也只是试图引导舆论。而你发声性质则完全不同,从来不是参与讨论,而是大笔一挥——“定调”。
定调是什么?
批评电影,在你的口中,变成了为博眼球、圈粉丝、流量变现等目的,发布恶意的、不负责任的言论,严重破坏了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
好大的帽子,好严厉的措辞,好贵报。
3
现实告诉我,喜欢把“生态”挂嘴边的人,很虚, 差钱,要四处化缘。
4
豆瓣《即使变成甲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里的评论,本身很多就是故意恶搞,好坏不说,最多算个行为艺术。
拿这个例子证明豆瓣评分不可信,作者如果不是傻,那就是坏。
何况,豆瓣打分从来都不客观,豆瓣水军多地球人都知道啊。
我也不关心它的数据和算法,不过结果跟我看片口味相近罢了,你咬我?
5
在我眼里,猫眼的电影评分高得简直毫无原则,也要被挂。
作者你就说说你跟T票票啥关系?
6
中国电影票房,2000年时,尚且只有8.6亿。
2007年,33亿。
2008年,43亿。
2009年,62亿。
2010年,101亿。
2011年,131亿。
2012年,170亿。
2013年,218亿。
2014年,296亿。
2015年则超过440亿。
平均年增长幅度达到可怕的30%左右,远高于GDP。
超过全球第一的美国都指日可待。
票房高歌猛进,金融资本凶猛入侵,今年年初,业内有人喊出年度票房600亿的目标。
各种花式保底、众筹、对赌、理财产品层出不穷。
以致于有人说不懂金融的从业者不是好电影人。
可结果却大失所望,今年的票房极度寒冷,在影院数日益增加的基础上,数个月份票房甚至同比去年明显下滑。
到了最后一个月,才将将冲过440亿,没有出现倒退。
市场降温冷却,对观众来说未必是坏事。一味向好的市场,电影火爆,什么阿猫阿狗都有人捧臭脚,捞钱的比用心拍电影的过得舒服多了,最后只会劣币驱逐良币。
可如今,观众也知道了用脚投票,糟糕的电影不再那么容易赚钱。
但有人并不那么在意电影品质,他们只关心好看的数据和政绩,所以一部政治正确的“一带一路”电影可以当冲奥代表,所以那些能扛起电影票房的大片一定不会有问题。
如果有问题,一定是观众的问题。
或者,是观众身后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有问题。
这边观众刚有所觉悟,刚理性一点,有人就慌了,所以到年底了,一度销声匿迹的各种高额票补又都来了,9.9元重现人间。
为什么?年底冲量啊,真以为官员不看KPI么?
7
以前是勿谈国事,现在这调调,恐怕还要加个妄议电影。
可是我并不是什么大V,我花钱买票看电影,看到烂片还不让吐槽。
否则就是哗众取宠,博眼球。
我又不是美杜莎,我的知乎连公众号都不贴,我要那么多眼球干嘛?
嗓子眼里卡着鱼刺你非说我不懂鱼翅,我难道不委屈?
我辛苦打字不过百来个赞,你一篇檄文各大新闻门户转发,轻轻松松点击百万,还说别人操纵舆论,到底谁在耍流氓?
8
豆瓣猫眼这么差,有公信力的贵报可以开个专栏,指导人民群众看电影。
你说几分就几分,我无条件都信。
只是,在这之前,您能不能帮忙报道报道,有一个红遍全球的女明星,除了毫无疑问的个人天赋努力及兼顾历史进程之外,有没有其他什么故事?
9
最后,旧闻一则。
要说黑历史,谁敢跟您比啊。
❼ 猫眼与豆瓣 中国两大电影评分平台哪家更靠谱
毫无疑问是豆瓣,怎么说豆瓣电影发展的时间也比猫眼多了好几年,靠这些时间的积累豆瓣也保留了大量观影素质高且稳定的用户,拥有较为客观的评分。猫眼和豆瓣两大平台对于电影作品的评分也挺极端的,今年的究极无敌烂片《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在豆瓣评分2.1被称为烂片中的奇葩,猫眼上却评分6.8!。类似的影片在两家平台上的评分都比较极端,得出结论猫眼垃圾豆瓣牛逼
2019.因为<流浪地球>在豆瓣爆出了很多无脑一星差评的水军现象 导致很多人对豆瓣失去好感而去各大软件商城给豆瓣app打一星,甚至从前都没有豆瓣账号的人都被气到特地注册来给流浪地球评五星。水军肯定是有的,但是在豆瓣水军几乎使不上力,豆瓣这两年的原则是“所有能判断属于非正常评分的一概不算”,就是说一部电影的评分,那些非正常的打分的账号(水军)是会排除在外,不计入成绩。豆瓣都发展了这么久了,这么资深的一个电影评分平台会允许刷分的存在吗,所以那些无脑一星差评的水军只是自娱自乐,然后会引起众怒,导致人民群众把愤恨转移到了豆瓣app本身,相信豆瓣会继续健康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