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哪些电影获得过柏林国际电影节
1982年
第32届西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短片竞赛最佳编剧)阿达《三个和尚》
1983年
第33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许雷《陌生的朋友》
1988年
第38届最佳影片金熊奖张艺谋《红高粱》
1989年
第39届银熊奖
吴子牛《晚钟》
1990年
第40届银熊奖谢飞《本命年》
1991年
第41届国际儿童青年中心大奖铁凝《哦,香雪》
1992年
第42届最佳女演员银熊奖张曼玉《阮玲玉》
1993年
第43最佳影片金熊奖李安《喜宴》、谢飞《香魂女》
1994年
第44届提名表彰奖吴子牛《火狐》
1995年
第45届最佳女演员萧芳芳《女人四十》 、银熊奖(最佳视觉成就)李少红《红粉》
1996年
第46届金熊奖李安《理智与情感》 、最佳导演:严浩《太阳有耳》
1997年
第47届银熊奖徐立功《河流》
2000年
第50届评审团大奖银熊奖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
2001年
第51届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最佳导演:林正盛《爱你爱我》,最佳新进男演员:崔林、李滨《十七岁的单车》,最佳新进女演员:李心洁《爱你爱我》
2003年
第53届阿尔弗雷 德·鲍尔特别创新奖张艺谋《英雄》,特别艺术贡献奖:李杨《盲井》
2005年
第55届评审团大奖银熊奖顾长卫《孔雀》,特别艺术贡献奖:蔡明亮《天边一朵云》,阿尔弗雷德·鲍尔特别创新奖:蔡明亮《天边一朵云》,青年论坛沃尔夫冈·斯陶特大奖:严宇/李一凡《淹没》,青年论坛卡里加利奖:刘佳茵《牛皮》,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蔡明亮《天边一朵云》,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青年论坛):刘佳茵《牛皮》
2006年
第56届最佳电影音乐银熊奖:金培达《伊莎贝拉》,杰出电影艺术创新:张元《看上去很美》
2007年
第57届最佳影片金熊奖:王全安《图雅的婚事》,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短片):陈骏霖《美》(同美国一起),独立影评人(全景单元)最佳电影:张杨《落叶归根》
2008年
第58届最佳编剧银熊奖:王小帅《左右》
2010年
第60届最佳编剧银熊奖:王全安、金娜《团圆》,第60届柏林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一页台北》,第60届新生代单元水晶熊最佳影片奖:《岁月神偷》(香港)
2014年
第64届《白日焰火》摘得最佳影片金熊奖(导演为刁亦男)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廖凡,第一位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的中国男演员),最佳艺术成就奖《推拿》(曾剑,摄影师),国际评审团特别提及奖曹保平《狗十三》
⑵ 三大电影节有哪些
如下:
1、戛纳国际电影节
戛纳国际电影节(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译作康城(坎城)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39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是"金棕榈奖"。
⑶ 银熊国际影城看电影可以免费停车吗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06
⑷ 如何评价斩获银熊双奖的电影《地久天长》
《地久天长》影片于2019年2月14日在柏林国际电影节首映,于2019年3月2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王景春、咏梅凭该片分别获得第69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和最佳女演员银熊奖。
很多看了首映的网友都表示看哭了,目前《地久天长》在豆瓣也是各种5星好评,一部分观众提前欣赏到了这部电影,被这部电影恢弘的历史感打动,让人感慨世事变迁,好多观众中间哭到需要离场。还有观众感慨“中国电影终于回归到了最好的状态”,这部影片能拿奖是实至名归。请大家多多点赞支持关注。
⑸ 国际上有哪些著名的国际电影节拜托各位大神
嘎纳国际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釜山国际电影节 东京国际电影节 都灵国际电影节 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 爱丁堡电影节 欧亚国际电影节 香港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夏威夷国际电影节 釜山国际电影节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开罗国际电影节 墨尔本国际电影节 马尼拉国际电影节
⑹ 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是个什么样的奖
金熊只有一尊,但是银熊却有很多尊,包括评委会大奖和男女主角 、导演
⑺ 图片 一个男人穿着白色的背心。抱着一个白色的大熊躺在床上,电影 名字四个字
答案:重庆森林
此答案经过网络检验,是正确的答案
希望提问者能够及时解决该问题
⑻ 张静初曾凭借哪部电影获得银熊奖
获得银熊奖的是顾长卫执导的《孔雀》电影获得,而张静初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
以下是张静初的所有获奖及提名名单,楼主看看有没有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
▪ 2014 第五届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女演员 《我的影子在奔跑》 (提名)
▪ 2013 第10届 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 《我的影子在奔跑 》(提名)
▪ 2013 第29届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我的影子在奔跑 》 (提名)
▪ 2012 第31届 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 《唐山大地震 》 (提名)
▪ 2011 第30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全城戒备》 (提名)
▪ 2011 第28届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 《唐山大地震 》 (提名)
▪ 2010 第47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唐山大地震 》 (提名)
▪ 2010 第29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天水围的夜与雾》 (提名)
▪ 2009 第16届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大学生欢迎女演员《红河》(获奖)
▪ 2009 第16届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红河 》 (提名)
▪ 2009 第13届 北京放映优秀女演员 《芳香之旅》 (获奖)
▪ 2008 第27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门徒》 (提名)
▪ 2006 第6届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 《孔雀》 (获奖)
▪ 2006 第30届 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芳香之旅》 (获奖)
▪ 2006 第25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七剑 》 (提名)
▪ 2005 第11届 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新人女演员 《花腰新娘 》 (获奖)
▪ 2005 第12届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花腰新娘》 (获奖)
▪ 2005 第25届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花腰新娘》 (获奖)
▪ 2005 第55届 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提名 《孔雀》 (提名)
▪ 2005 第14届 上海影评人奖最佳女演员 《孔雀》 ( 获奖)
综合奖项
▪ 2011 23届哈尔滨冰雪电影节—最具商业价值女演员 (获奖)
▪ 2011 第四届网络娱乐沸点——内地最热门女演员 (获奖)
▪ 2011 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国际评委 (获奖)
▪ 2011 参加第26届美国电影独立精神奖颁奖典礼 (获奖)
▪ 2011 2011时尚先生盛典——年度最美女性 (获奖)
▪ 2010 ELLE风尚大典年度风尚银幕之星 (获奖)
▪ 2010 2010年度时尚女性内地年度女星 (获奖)
▪ 2009 新浪网络盛典公益推动力人物 (获奖)
▪ 2009 中国银幕风云榜年度公益之星 (获奖)
▪ 2007 出任第31届开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 (获奖)
▪ 2007 真维斯大爱盛典年度女演员 《门徒》 (获奖)
▪ 2007 新浪网络盛典年度电影演员 《门徒》 (获奖)
▪ 2006 中华电视网2005年度电视剧十佳女演员 (获奖)
▪ 2005 成为获得“亚洲英雄”称号的首位中国女演员 (获奖)
⑼ 那个柏林电影节的金熊银熊奖还分很多个分类吗
第六十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名单(2010)
1.主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金熊奖 《蜂蜜》
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口哨》
最佳导演银熊奖 罗曼·波兰斯基《捉刀手》
最佳编剧银熊奖 《团圆》
最佳男演员银熊奖 格里高利·多比亚津 苏格·普斯科帕里斯 《我是如何结束这个夏天的》
最佳女演员银熊奖 寺岛忍 《毛毛虫》
摄影机奖(荣誉奖):《弟弟》(日本) 杰出艺术成就(摄影)银熊奖:《我是如何结束这个夏天的》(俄罗斯)
终身成就奖:汉娜·奇古拉、沃尔夫冈·科尔海斯
阿尔弗莱德奖(敢斗奖):《口哨》(罗马尼亚/瑞典)
2.其他单元获奖中国影片
新生代单元
水晶熊最佳影片奖:《岁月神偷》(中国香港)
特别奖:张律(《河》)(中国)
青年导演论坛
最佳亚洲电影奖:《一页台北》(中国台湾)
还有它的奖项设置的详细介绍这里有: http://ent.sina.com.cn/m/2006-02-08/1341979509.html
⑽ 四大国际影展
国际四大影展:奥斯卡金像奖、坎城影展、柏林影展、威尼斯影展
奥斯卡金像奖
奥斯卡奖是学院奖的同义词。那麼" 奥斯卡" 这个名称是怎麼来的呢?这有著各种不同的说法:
据载,学院奖有奥斯卡奖的别名是在一九三一年。当时,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图书馆的女管理员玛丽特.赫里奇(后来当上图书馆长)在仔细端详了金像奖座之后,惊呼道:" 啊- - 他看上去真像我的叔叔奥斯卡!" 隔壁的办公室里正好坐著一位新闻记者,他事后写道:" 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工作人员深情地称呼他们的金塑像为奥斯卡" 。这样,这一别名就不胫而走了。(赫里奇的叔叔奥斯卡.皮尔斯在得克萨斯州务农)
还有,著名演员蓓蒂.台维丝申述,是她最早命名奥斯卡的。她说自己首次领金像奖时,无意中叫了声丈夫海蒙.奥斯卡.奈尔逊的名字" 奥斯卡" ,被现场采访的记者听到,於是一下子传开来了。
此外,另有一种说法是:好莱坞专栏作家史柯尔斯基在第六届颁奖仪式结束的当晚用打字机写一篇报导时,竟忘了小金像(Statuette)的拼法,他突然想起自己过去看过的某歌舞剧里的一场戏。那是一群喜剧演员走到乐池跟前,打趣地对指挥说:" 奥斯卡,要香烟吗?" 指挥伸出手欲取,哪知这些喜剧演员不给香烟而躲开了。这引起了哄堂大笑。史柯尔斯基认为金像奖座象徵著欲望,应该具有喜剧性色彩。於是他在报导中写道 :" 凯瑟琳.赫本以《惊才绝艳》里艾娃一角赢得了奥斯卡。"
据各方面的分析来看,上述第一种说法较为可信。因为蓓蒂.台维丝首次获最佳女主角奖是在一九三五年,而那时奥斯卡这一别名早已家喻户晓了。到了史柯尔斯基认为金像座应具有喜剧性色彩,这样的看法未必为广大电影界人士所接受。
现在,奥斯卡奖是越叫越响了,而学院奖本名反倒不大有人叫。
=================================================================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列为四大影展之一,亦欧洲电影工业的缩影。1951年由柏林市长威力˙布男德创立,至今年已迈入第四十三届。我国曾以「鲁冰花」一片赢得儿童片奖项,影后大奖也曾由「阮玲玉」的女主角张曼玉获得。我国更以「喜宴」夺的金熊奖大奖一座。
柏林影展被公认为最有组织效率的影展,提拔新导演和著重世界和平是一大特色,每年二月举行,活动 期间为两周,放映近六百部作品。它是继坎城之后最重要的新电影竞赛影展,尤其对独立公司而言,每年都有来自各地的电影、电视片商。柏林影展分为竞赛展和青年影展两部分,由影展单位负责挑片或制片人、导演自行推荐。三家甄选之影片必须是影展举行前一年出品,且未曾公开放映或参加其他影展。甄选作品运费自付,附英文字幕,可以用拷贝或录影带参加。入围参展影片需配上德文字幕。影展单位设有选片委员和国际评审委员。
(一)国际电影竞赛,设有最佳影片金熊奖、银熊奖、最佳导演奖、个人成就奖、最佳男女主角奖等。
(二)青年影展,1971年设立,属观摩性质,参展影片大都来自独立制片,有强烈实验性 或个人风格的艺术电影为主,每年有近四十部影片参展。
(三)儿童电影展,以儿童为主题的邀请展。
(四)回顾展。
(五)影片展示,放映各种纪录片、短片、剧情片等。
(六)德国新影片展。
(七)由影展单位所主办的市场展,提供片商、发行商交易的场所。
(八)各种展览座谈会记者会。
=================================================================
坎城影展
坎城影展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间因二次世界大战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财务因素等,曾断断续续进行数年,1969年后的影展活动服日渐稳定,且增设了「导演双周」,到1971年后,坎城,市场交易就愈来愈热门了…。
在短短双周之内,影展的活动分为了六个项目:「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份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然而,主席常会影响到大奖评审的客观性,所以,最近几年常遭人诟病。另外,在非竞赛的部份,主要则是提拔新人,以及让杰出的非商业影片有机会公开映演,且「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几乎已发掘了不少有潜力或已成功的导演。
有关奖项部份,则分为「金棕榈奖」、「审查员特别奖」,第一个奖属於大奖,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导演的最高荣誉,第二个奖常选一到三部优良作品颁发,另外则有一些名目不少的个人奖,如:「最佳导演奖」、「最佳演技奖」、「国际青年批评家奖」等不一。竞赛部份通常从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为开幕或闭幕的影片,不参与竞赛。
=================================================================
威尼斯影展
「威尼斯影展」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际影展,早在西元1932年8月6日就揭开「序幕」了。当初影展的成立是为了增加观光资源,而第一届的「威尼斯影展」是和当时的「欧洲艺术双年展」一并举行的。由於影展开办之初,并无审查的关卡,便引起了许多年轻电影艺术创作群的注目。首届总共有29部影片参展,影片内容多样活泼,呈现出自由开放的风格。从第二届开始,「威尼斯影展」便将举行日期改为九月份。
西元1936年义大利政权由野心家墨索里尼掌控,影展便沦为当政者的政治工具之一,使得「威尼斯影展」进入了黑暗期。而后1943年至1945年适逢二次世界大战,「威尼斯影展」也就停办了。直到战后1946年才又开始办理,同一年法国的「坎城影展」也开始举办,形成了两大影展分庭相抗的局面。
不过战后的「威尼斯影展」十分重视人道主义的追求以及艺术成就的表现,因此在「威尼斯影展」的奖杯上的设计是以当时威尼斯市的市徽-有翅膀的狮子作为象徵,所以影展的最高荣誉也称为「金狮奖」。在六十年代末期,因为政治因素使得影片奖赏制度遭废除,不过还是有许多优秀的影片慕名参展。到了八十年代又开始恢复颁奖制度,而「威尼斯影展」也成为「电影作家的影展」,参与的评审多是国际间知名的导演,因此更增添「威尼斯影展」的质感,也让它站稳了国际影展指标性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