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查电影明星舒绣文总共拍了多少电影

查电影明星舒绣文总共拍了多少电影

发布时间:2022-08-24 10:54:52

1. 有声片时代出色的女演员舒绣文,因出演一江春水向东流轰动海内外

舒绣文是安徽黟县人,在20世纪30年代初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月花剧社、春秋剧社、上海业余影人剧社等团体。民国30年参加中共组织的中华剧艺社,先后演出《棠棣之花》、《虎符》、《天国春秋》。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拍摄《一江春水向东流》。1949年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后随军南下。1957年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曾成功地塑造了《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关汉卿》中的朱帘秀、《伊索》中的克莉亚等艺术形象。

1915年舒绣文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一个清贫的教师之家,6岁时随父母迁居北京,1929年因家境困顿,从中学辍学,当过舞女,端过盘子,吃过苦中苦,当过人下人。因为一次失败的跑龙套的经历,挨了一个耳光,使她发狠要做一位真正的演员。从此时开始,一直到我们看到《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那个个性丰满的“抗战夫人”,这其中的艰难是不可想象的。

1947年的时候全国评出10部优秀影片,舒绣文主演的两部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名列第一,《裙带风》名列第三,她也被评为当年的“最出色的女演员”,而更让观众难忘的是她站在人艺舞台上的风采,她饰演的神采飞扬的虎妞,深明大义的朱帘秀,《伊索》中的克莉亚,以及那个没有一句台词的打字员等众多角色。

舒绣文在银幕和舞台塑造了近百个不同形象,无论是演贤惠善良的女性,还是泼辣的交际花,演谁像谁,演谁是谁,她在演艺界获得“性格演员”的美誉,成为海内外闻名的大演员。上海昆仑影业公司准备重点拍摄《一江春水向东流》,该影片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反映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前后的 社会 生活。编导蔡楚生与郑君里将剧本交到舒绣文手里,邀请她出演“抗战夫人”王丽珍。

舒绣文没有一个名演员的条件:个子矮小,不漂亮,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仅仅是小学文凭。她不是凭借美貌,不是凭特殊的人脉关系,而是凭借着认真的学习,凭借着吃得起苦,凭借着一份认真,凭借着超超常人的实力,扮演了一个个光彩照人的角色,从而获得了巨大成功。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轰动海内外,成为中国现代电影的经典之作;舒绣文扮演的“抗战夫人”王丽珍,似奇葩盛开,如烟花璀璨,给电影增添了无与伦比的奇异光彩。对于这样一位传奇女子的死,因为太令人伤心,人们并不太愿意回忆,却又无法忘记她塑造的一个个极富光彩的角色,于是只能摇着头叹息。岁月匆匆流逝,舒绣文在中国银幕上塑造的形象,始终散发出无可替代的光芒。

2. 谁能详细介绍一下中国电影早期的大明星,例如阮玲玉等等

问碧空星光几度 寻心中百年梦影

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繁华与萧条交织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部写也写不完的传奇;他们是胶片的情人、银幕的伴侣;他们的面孔,浓墨重彩地浮现在过去100年的电影菲林中,并且在未来能够想见的100年里,仍将颠倒众生——他们,就是百年银河星汉中最耀眼的百颗星,读者心中最完美见证百年光影的名字。

本报年度特别策划,囊括中国电影100年的大型专题报道“谁有资格代表中国电影百年”,今日尘埃落定。以下是我们严格按照票选结果,统计出的读者心目中最能代表中国电影百年的100名电影人。

1、郑正秋:

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

他是中国第一部故事片的编导者,最早倡导电影应成为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他编导的影片,开拓了一种以通俗家庭情节剧为核心的中国社会片模式。

2、黎民伟:

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中国电影之父。

黎民伟是香港电影集编、导、演于一身的第一人,被视为“香港电影之父”。他拍摄的《庄子试妻》不仅是最早的香港电影,还成为首部出口海外的中国影片,开创了电影输出的先河。

3、孙瑜:

系统接受西方电影教育的“中国第一人”。

孙瑜曾被誉为“电影诗人”,是中国早期电影中罕见的一位作者型导演。他拍摄的《故都春梦》、《野草闲花》等多部影片,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新的审美方式,使中国电影开始引起知识界的注意。

4、阮玲玉:

中国默片时代的无冕“影后”。

《野草闲花》中,她唱出中国电影第一声;她的《神女》成为中国默片时代最高峰;“全能演员”、“中国的嘉宝”,这些美誉都属于她。阮玲玉已成为一个象征,凝固了一个有关艺人尤其是女星与坊间流言的永恒话题。

5、金焰:

中国最早的“电影皇帝”。

上世纪30年代,“电影皇帝”金焰是市民眼中的完美偶像。与当时影坛上“油头滑脑”的酸小生形象完全不同,金焰在银幕上塑造的青年才俊,堪称当时青年人心目中的理想。

6、费穆:

被长久遗忘的电影大师,“人文电影”的开拓者。

费穆是导演中的学者,最早提出“中国电影只能表现自己的民族风格”。从《城市之夜》到《小城之春》,费穆以其中国式的电影思维方式和观念手法,为人文电影的后继者勾画出一张明晰的蓝图。

7、胡蝶:

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明星。

从默片到有声片,由普通话片到粤语片,胡蝶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她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明星制的正式形成。

8、袁牧之:

中国电影史上最具天赋的“千面人”。

作为戏剧明星,他曾被誉为“舞台千面人”;作为电影艺术家,他集编、导、演于一身,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多个“第一”;他还曾出任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厂——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9、王人美:

中国第一代现代歌舞演员。

她是中国第一代现代歌舞演员。一部《渔光曲》让观众记住了饰演渔家女“小猫”的女演员王人美,健康活泼、青春焕发的形象一反当时充斥银幕的“病态美”。

10、赵丹:

最早集明星与演员于一身的表演大师,代表了中国男演员的高峰。

赵丹是中国电影的一张经典面孔,真正的演技派大家。在表演上,他强调个人体验,借用戏曲、国画等传统文化观念表现角色,反对教条地学习挪用西方表演理论,为中国表演理论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依据。

11、周璇:

旧上海的文化商标,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娱乐巨星,罕见的传奇偶像。

短暂的一生中,周璇出演过数十部影片,录制了200多首歌曲,堪称横跨歌影两界的天后。她算不上演技超凡的大师级人物,却以其自身特有的气质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观众,也为银幕上的中国女性形象提供了一个审美上的经典范本。

12、吴楚帆:

华南影帝,方法演技派大师。

由1935年从影,至50年代拍粤语片,吴楚帆在每个时代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堪称方法演技派大师。

13、白光:

电影史上的“一代妖姬”,第一代华语流行歌坛的代表人物。

白光擅演风骚妖媚的坏女人,号称“一代妖姬”、“传奇女子”。她还是第一代华语流行歌坛的代表人物,与众不同的低音歌喉,在燕语莺声的三四十年代恰似万绿丛中一点红,夺目而迷人。

14、上官云珠:

中国第一位性格演员。

“情于中,形于外”,上官云珠戏路宽广,敢于尝试各种角色,还都演得准确传神。

15、舒绣文: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配音演员。

从配音小角色摸爬滚打到“四大名旦”之一,似乎她甫一出现在银幕上,就反射了太强烈的性格光彩。性格之美、风韵之美、愉悦之美……人们评点那个年代的舒绣文用尽了华美之辞。

16、陶金:

第一个饰演周萍的演员。

陶金一生,在表演和导演领域中均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他导演的戏曲片富有特色和新意,尤以《十五贯》最负盛名,该剧曾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而名扬全国。

17、白杨:

战后中国影坛最有声望的女星之一。

在中国电影史上,白杨一直是具有传统美德的中国贤妻良母式妇女形象的典型。除了演电影,她还是40年代中国话剧界的“四大名旦”之一。她表演生命的最高峰,当是在由鲁迅作品改编的电影《祝福》中饰演的祥林嫂。

18、秦怡:

银幕上东方女性美的典型代表。

素有“东方维纳斯”之誉的秦怡,上世纪30年代就被称为抗战大后方话剧舞台上的“四大名旦”,走上银幕后又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成为单调年代里动人的亮色。

19、王丹凤:

50年代引领社会风潮的美丽“护士”。

初登银幕,便人称“小周璇”,她曾是40年代上海滩风光一时的女明星。1957年她又留下了经典的《护士日记》,只因这个名叫简素华的护士太美丽,一度令不少男士以护士为择妻的第一选择。

20、英若诚:

20世纪后半叶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一个品牌和瑰宝。

表演艺术家,戏剧理论家,翻译家,文化官员—英若诚堪称一位“奇才奇艺”的艺术家。在电影《白求恩》中饰演的翻译大获成功,他一生塑造了无数个人物,其中许多已成为我国戏剧表演史上的典范;此外,他在戏剧翻译领域更取得了无可替代的成就。

21、于是之:

北京人艺艺术风格和具有中国气派的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

于是之被公认为一位自然本色、含蓄深沉而又富有诗意的平民艺术家。以他为首的北京人艺同仁参与拍摄的话剧电影《茶馆》等,在世界剧坛为中国的表演艺术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22、石挥:

最有君王气质的表演“鬼才”。

中国电影百年的历史上,并不缺少循规蹈矩的好好先生,而像石挥这样“离经叛道”的鬼才却屈指可数。曾是叱咤舞台的“话剧皇帝”,他自导、自演的根据老舍小说改编的影片《我这一辈子》,更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被称做“平民史诗”。

23、崔嵬:

独具中国“血性”和豪迈之气的电影人,中国电影史上一员巨匠。

作为演员,老舍赞他是与金山、赵丹齐名的中国最优秀男演员。作为导演,他是大气磅礴的巨匠,在“北影四大帅”中也独占鳌头。

24、任剑辉:

有“戏迷情人”之称的粤剧名伶,香港怀旧文化中不断被重复塑造的人物。

作为香港20世纪最独特的文化符号之一,任剑辉20岁便女扮男装反串文武生,比真男子更来得风流倜傥,口口声声称她为“戏迷情人”的几乎全是痴迷的女人。

她不只称雄舞台,还称雄银幕,一生参演粤剧电影300部,前后40年无人能及,成为香港有史以来主演影片最多的女演员。

25、于洋:

铁打钢铸的中国硬汉的银幕代言人,影迷心目中永远的的“虎胆英雄”。

从演员到导演,从剧团团长到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从演电影到拍电影,从拍电影到审电影,于洋的一生可以说是新中国电影史的缩影。

26、于蓝:

中国电影中革命妇女形象序列的缔造者。

于蓝所塑造的中国革命妇女形象,成为中国电影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物序列。尤其是对“江姐”的演绎让她达到了表演事业的顶峰,从某种意义上说,于蓝就是江姐的代名词。

27、田华:

新中国主旋律电影的缩影。

在50年代人的心目中,田华和白毛女已经成为一种记忆的符号,深刻地印在了脑海中。她艺术的高峰期,也是“十七年”“主旋律”电影从观念到实践的一个缩影。

28、葛存壮:

北影“反一号”,中国电影史上“五大坏蛋”之一。

葛存壮演了一辈子反派戏,演技已臻炉火纯青,却从没获得过任何奖项。他与陈强、陈述、方化和刘江被戏称为中国影坛的“五大坏蛋”,堪称无冕之王,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29、张瑞芳:

为新中国电影奉献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喜剧形象——“李双双”。

张瑞芳曾是话剧舞台上闻名遐迩的四大名旦之一,从舞台到银幕,她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形象。1962年的快嘴“李双双”,让她达到电影演艺事业巅峰。

30、冯(吉吉):

50年代人心中深埋的时代偶像。他天生就有一种儒雅和倜傥,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潇洒气质,是一代人心中深埋的偶像。他出演的角色中,《南征北战》中的高营长、《羊城暗哨》中的侦察员王练、《桃花扇》中的侯朝宗,尤其深入人心。

31、谢晋:

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集大成者。

谢晋的电影,曾制造了一个“当代中国人集体审美”的辉煌历程。自《女篮五号》开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被视为一个时期的电影标志。虽然在整个中国电影史的代际序列上,谢晋被归为“第三代”,但实际上他已完成了对时代的超越。

32、孙道临:

影坛常青树,中国配音史上成就最高的演员之一。

有人说他是一位诗人,有人说他是一位文武兼备的演员,也有人说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还有人称他为诗歌朗诵家和配音演员,而更多的人称他为艺坛上的一棵常青树。

33、王心刚:

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军人”。

王心刚在银幕上诠释了一个又一个完美的中国军人,“第一军人”的地位至今无人逾越。“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曾经是中国大地上流传甚广的口头禅。在人们对男人这个概念还很笼统的年代,他就已经提供了最佳的范本。

34、程之:

独一无二的“南方特务”。

从艺五十年,他以善演反派角色著称,被观众戏称作“南方特务”;他还是一位优秀的配音演员,许多经典名片都留下了他极富魅力的声音;他的相声水平和京剧功底,也是有口皆碑。

35、王晓棠:

中国电影界惟一一位女将军,60年代的中国女性美的标志。

她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也是我国电影界惟一的一位女将军。她曾给当年的影坛带去一种揉合着刚强、灵秀、野性而率直的美,在那个年代,王晓棠就是中国女性美的象征。

36、谢芳:

第一代知性女性的银幕代言人。

她是60年代气质特殊的一位女演员,虽然扮演的都是革命英雄人物,但浓浓的书卷气和小资情调却难以掩饰。《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舞台姐妹》,谢芳为我们留下了那个年代里最经典的三部影片。

37、李默然:

新中国第一代话剧大师,电影史上有限的几位能自成一体,且成就卓越的表演艺术家。

在银幕与舞台上,李默然扮演的几乎全是清一色的英雄,尤以邓世昌著称。他的表演自成一格,兼收并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某些原则和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特长,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厚内在美。

38、庞学勤:

60年代的“长影”头牌小生。

明月皎夜光,中国影坛上曾经有个庞学勤。他曾是为数不多的几位英俊小生之一,英姿勃发,锐气逼人,当之无愧的“22大明星”之一,风度翩翩的明星照遍及全国。

39、李翰祥:

奠定香港电影观念的大师级人物。

在香港电影史中,李翰祥是一个不知从何说起的人物。他和朱石麟、胡金铨等一批内地到港的电影人一道,为香港传统电影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一生开拓多个电影类型,黄梅调电影、清宫片、风月片、喜剧片。他在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发行股票,一生奔走于内地、香港、台湾之间,无意中促进了三地之间电影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40、夏梦:

普通话片罕见的全能演员,东方的奥黛丽·赫本。

夏梦号称“长城大公主”,有“上帝的杰作”之美誉,是普通话片罕见的全能演员。其气质神韵独步影坛,后继乏人,在老一辈影迷心中,夏梦是香港惟一可与奥黛丽·赫本相比的女星,息影多年仍让人赞叹不已。

41、黄宗洛:

中国演艺界的龙套大师。

粉墨一生,龙套为本。黄宗洛是艺坛黄氏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是影视戏三栖表演艺术家。他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已有一百个,自诩为“百丑图”。他以演配角为乐事,有“小角色之王”、“龙套大师”的美称。

42、林黛:

迄今为止、惟一的四届亚洲影后。

她曾经创下蝉联四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的纪录,至今无人能及。她的电影在港台和海外具有深远影响,如今香港仍每年举办林黛电影周。她的气质高贵大方,被称为香港电影永远的女神。

43、胡金铨:

新武侠电影宗师,开创了文人式武侠电影类型。

在中国电影的百年历史中,像胡金铨这样高度风格化类型的电影大家,屈指可数。他是第一个把武侠电影当作艺术来做的导演,其作品重现了中国山水画中的抒情意境,开创出具有强烈诗化韵味的作者式、文人式武侠电影类型。

44、张彻:

第一个将中国电影贴上“雄性”标签的导演,开创暴力美学及阳刚派武侠电影。

张氏作品是当之无愧的雄性电影始祖,1967年,正是他导演的《独臂刀》,带来了武侠电影史上的第二个黄金年代,以阳刚风格一举挽救了香港电影的阴柔局面。“张家班”的出现,更使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结帮组派”的电影人。

45、凌波:

戏曲片第一反串影后。

在华语片历史上,凌波绝对称得上传奇人物。她是香港黄梅调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名字,戏曲片第一反串影后。当年凌波以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访台,万人空巷,三十里人潮夹道相迎,造就了轰动一时的影界盛事。

46、卢燕:

第一代圆梦好莱坞的华裔女影星,中美电影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卢燕的身上,沉淀着中西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她的表演能够抓住人物性格的本质,有生活、有深度,被公认为是好莱坞最具艺术修养的华裔演员。

47、狄龙:

香港功夫片巨星,大名鼎鼎的“三条龙”之一。

他所树立的大侠“味道”与“风范”,至今无人能出其右。人称“标准大侠”的狄龙,六七十年代曾是邵氏首席小生、一代武侠红星,“邵氏”的盛世也是狄龙的黄金期;八十年代成功转型后,他的侠义豪情更成为香港江湖片的一张标签。

48、李小龙:

叩开西方大门的第一位武者,中国武术和精神的象征。

李小龙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绝响。他像彗星一样开启了真功夫的电影时代,真正将中国武术的神话带到了世界影坛,不会再有第二个集哲人、武者、画师、明星于一身的卓然不群的李小龙了。他的电影打破了导演中心制,形成了以明星中心制订制剧本、配合宣传、动员票房的电影生产模式。

49、甄珍:

台湾第一代玉女明星,70年代文艺片首席女星。

甄珍自1973年起出演了一系列琼瑶剧,成功架构起第一代琼瑶女郎柔弱优美的角色气质,红遍东南亚,成为1970年代文艺片首席女星。

50、达式常:

银幕上的儒雅之星,70年代的大众情人。

在银幕上,达式常留给人们的总是亲和的笑容、从容的风度。看腻了浓眉大眼、虎背熊腰的“高、大、全”式人物,人们开始欣赏起达式常所代表的温文尔雅、书生潇洒。

3. 舒绣文的演艺经历

1931年春,舒绣文独身到上海谋生,在天一影片公司教国语,并在我国第一部蜡盘录音有声片《歌女红牡丹》中担任配音演员。后到集美歌舞剧社、五月花剧社、春秋剧社任演员。随田汉等同志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参加演出《战友》、《SOS》、《梅雨》、《名优之死》等剧,并在上海、杭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与此同时,舒绣文又签约上上海艺华影片公司,参加拍摄了由田汉及阳翰笙分别主创的《民族生存》和《中国海的怒潮》两部进步影片。1934年,舒绣文正式加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三年内,她主演了《夜来香》和《新旧上海》并在《女儿经》、《劫后桃花》、《大家庭》、《兄弟行》、《四千金》、《热血忠魂》、《清明时节》、《压岁钱》、《摇钱树》等数部影片中扮演角色。 抗战时期,在周恩来、郭沫若的领导下,在重庆、成都等地的“中国万岁剧团”、“中华剧艺社”任主要演员,先后在郭沫若、阳翰笙、曹禺、洪深、老舍、宋之的、马彦祥等许多著名作家的剧作中担任主要角色。在武汉、香港、广州、重庆等地,舒绣文参加演出了《前夜》《中国万岁》、《夜光杯》、《古城的怒吼》、《雷雨》、《雾重庆》、《残雾》、《棠棣之花》、《虎符》、《蜕变》、《青春不再》、《走》、《战斗的女性》、《天国春秋》、《黄花岗》、《山城的故事》、《闺怨》、《之子于归》、《祖国》、《大雷雨》、《全民总动员》等几十部进步话剧。她成为了重庆话剧“四大名旦”之一。
这期间,舒绣文还在中国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保卫我们的土地》、《好丈夫》、《塞上风云》、《血溅樱花》等影片。
八年抗战,舒绣文把自己所从事的演艺事业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这段经历,既是舒绣文表演艺术的黄金时期,也是她进步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 抗战结束之后,1946年初,舒绣文回到上海,开始她艺术历程最为辉煌的一次演出,那就是与白杨、陶金、上官云珠等一起参加上海昆仑影片公司制作的经典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拍摄。舒绣文在影片中成功地塑造了“抗战夫人”王丽珍的艺术形象——是她的表演艺术日臻成熟的标志,至今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部影片也成为唯一流传下来的能让今天的观众欣赏到舒绣文精彩表演的一部杰作。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在的思想感情,舒绣文靠的是勤奋和努力。她曾经说过:“演员要演好一个角色,必须熟悉角色的生活,了解她的职业,否则上台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会透着假,那称什么演员!”
此外,舒绣文还参加拍摄了《凶手》、《裙带风》、《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野火春风》、《恋爱之道》、《春城花落》、《大梁山恩仇记》等影片。 新中国成立后,舒绣文从香港回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主演了电影《女司机》和《一场风波》,参加了《李时珍》的拍摄,并为《乡村女教师》、《阴谋》、《无罪的人》、《母亲》、《安娜·卡列尼娜》等外国影片进行配音。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动画片《小猫钓鱼》中的“猫妈妈”也是由她配音的,这一动画片很容易在网络上找到,今天的观众们仍然能领略舒绣文的配音艺术。
1957年舒绣文调入人艺,先后塑造了《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关汉卿》中的朱帘秀、《伊索》中的克丽娅等鲜明形象,还精心创造了《风雪夜归人》里的女学生、《带枪的人》里的打字员等不少小角色。她生前是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人艺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曾先后被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剧协和中国影协常务理事。
在“文化大革命”动荡的年代里,从艺30多年的舒绣文于1969年3月17日过早地离开了舞台和银幕,她对戏剧与电影艺术的卓越贡献,将永存观众的心中。

4. 舒绣文的主要作品

《民族生存》(中国/艺华影业公司1933年出品/黑白/无声)2001年6月20日出品
《女儿经》(中国/明星影片公司1934年出品/黑白/有声)2001年5月31日出品
《劫后桃花》(中国/明星影片公司1935年出品/黑白/有声)2001年9月5日出品
《夜来香》(中国/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1935年出品/黑白/有声)2002年11月26日出品
《新旧上海》(中国/明星影片公司1936年出品/黑白/有声)2001年6月1日出品
《保卫我们的土地》(中国/中国电影制片厂1937年出品/黑白/有声)2002年12月19日出品
《生龙活虎》(中国/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1937年出品/黑白/有声)2003年4月25日出品
《塞上风云》(中国/中国电影制片厂1940年出品/黑白/有声)2002年12月19日出品
《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国/昆仑影业公司1947年出品/黑白/有声)2004年10月20日出品
《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中国/大同影业公司1948年出品/黑白/有声)2003年9月29日出品
《野火春风》(中国/大光明影片公司1949年出品/彩色/有声)2001年5月14日出品
《恋爱之道》(南群影业公司1949年出品/黑白/有声)
《女司机》1952年

5. 话剧“四大名旦”你知道吗仅一位在世,被誉为世纪美人,她是谁

相声演员高峰在社交平台上贴出了一张老照片,很多网友都不认识,也难怪,四个大老爷们凑一堆拍照,不认识他们的网友谁能往“四大名旦”上想啊。

最后,这些年来话剧市场也有了新变化,随着开心麻花的火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话剧开始和喜剧划等号,传统的话剧市场逐渐萎缩,不知道什么时候话剧舞台能再涌现出新的四大名旦来。

6. 风华绝代舒绣文,一生为戏痴迷怎么晚年却无人送终


舒绣文一度病重到昏厥过去,才被人送进医院。舒绣文自知时日无多,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养子舒兆元,她曾试图联系舒兆元,可没有被获准。

等到舒绣文弥留之日来临,舒兆元才接到回京探母的通知,但当他飞奔着赶到医院病房的时候,舒绣文已经撒手人寰,临死无人送终太过凄惨。

有人告诉舒兆元,舒绣文临终前一直念叨着一句话:兆元啊,你怎么还不来看妈妈啊?

回顾舒绣文的一生,可谓是曲折坎坷,尝遍了人间的苦辣酸咸。她始终没有让自己放任自流,而是以强烈的进取心促使她不断攀登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她没有获得一份至死不渝的爱情,就连弥留之际,

也没能和自己放心不下的养子见上最后一面。

7. 舒绣文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临终时有什么放不下的事


其二:从舒绣文对其他人的态度来说

对于背叛自己,出卖自己的父母,舒绣文没有心存怨恨,她刚刚在上海站住脚就把父母妹妹都接到上海的家里。面对残忍的父母,舒绣文的心里只有包容和感恩。

对于自己的丈夫,哪怕后来他卸下来富家公子的外衣,仅仅作为一个普通底层人,舒绣文也从来没有嫌弃过他。

不管自己的事业怎么上升红火,还是十几年来如一日的爱他,哪怕最终两人情断分离,悲痛欲绝的舒绣文也从来没有怨恨过他。

对于养子舒兆元,舒绣文工作再忙也从来没有缺失过对他的陪伴,始终以母爱和亲情滋养养子长大。这样一个严于律己、善良包容的人,说她是伟人也不为过,又谈何而来的自作自受呢?

回顾舒绣文的一生,可以说是无愧于任何人。虽然命运不公,使她坎坷一生,尝尽人间疾苦,但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与爱去面对身边的人和事。舒绣文一生留下了数不尽的优秀作品,供后人欣赏,而她最催人泪下的一部作品,正是她以爱和血泪谱写的人生。

8. 舒绣文的介绍

舒绣文(1915-1969年),女,中国杰出的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第一位女配音演员。安徽黟县人,生于安徽安庆1代表作《一江春水向东流》。20世纪30年代初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月花剧社、春秋剧社、上海业余影人剧社等团体。民国30年 (1941)参加中共组织的中华剧艺社,先后演出《棠棣之花》、《虎符》、《天国春秋》。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拍摄《一江春水向东流》。1949年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后随军南下。1957年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曾成功地塑造了《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关汉卿》中的朱帘秀、《伊索》中的克莉亚等艺术形象。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9. 新旧上海(1936)年由舒绣文和王献斋等人联合主演的免费高清视频链接谁有资源求分享

《新旧上海》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E9fOdgS1yPfkFOyE3gJNDg

提取码:i5wc

导演:程步高

编剧:洪深

主演:舒绣文/王献斋/黄耐霜

类型:喜剧/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1936-05-01

片长:101

又名:NewandOldShanghai

故事发生在一幢破旧的公寓楼里,在这里住着六户人家。丝厂职员袁瑞三(王献斋饰)虽然已经被停职了,但好面子的他依然假装成工作繁忙的样子,就连他的太太(舒绣文饰)也不知道其中的真相。孙如梅和俞连珠是在歌厅上班的舞女,虽然每天打扮的光鲜亮丽,但歌厅的生意非常的冷清,实际上她们早已经入不敷出了。

10. 为戏痴迷的舒绣文是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的


舒绣文

舒绣文的一生用任何带着"悲凉意味"的词来形容,都是在侮辱她,她的一生就像是云端生长的一朵俏丽花儿,随着云层起起伏伏,伴着闪电轰轰呛呛,却依旧美丽旖旎的绽放着,从不凋落。

阅读全文

与查电影明星舒绣文总共拍了多少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一路顺风好看吗 浏览:532
如何制作电影片头素材 浏览:894
经典为家人复仇电影有哪些 浏览:948
电影票卡怎么用 浏览:261
手机如何看免费的上映的电影 浏览:875
泰国歌有多少爱都不要电影 浏览:384
五一电影院今天上映什么 浏览:803
猫和老鼠真人版电影多少分钟 浏览:664
香港电影怎么了 浏览:546
怎么剪辑电影片段加上自己 浏览:371
钟丽缇演的最好看的电影 浏览:619
五杀电影英文怎么说 浏览:899
雪什么之城丧尸电影 浏览:144
淘宝怎么样买小电影 浏览:247
卖座电影的点数代表多少钱 浏览:861
情圣电影水床房酒店是什么 浏览:355
古校长最好看的电影 浏览:755
电影院门口该怎么演 浏览:485
燃眉阻击在线电影好看 浏览:102
河南拍的不知名很好看的电影 浏览: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