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如何评价一部电影的声音

如何评价一部电影的声音

发布时间:2022-08-20 10:22:50

怎么样去评价电影

对一定的电影创作现象进行的分析和批评。又称电影批评。它与电影理论不同,实际上是一定的电影理论、观点的具体运用。电影评论的对象是电影创作现象,包括电影作品、电影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一定历史时期的电影状况和倾向以及某些电影的风格、流派等。电影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析、评价蕴涵在银幕形象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电影评论的作用有二:一方面通过分析影片的成败得失、研究创作上的经验教训、阐发电影创作的某些规律性的问题,帮助作者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以促进电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和评价,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鉴赏,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又能反过来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评论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其方法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丰富。 电影评论的可评之处,可以就其导演的独特构思,声音画面,蕴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时代意义,影视音乐,电影内容,电影灯光照明,电影的拍摄技巧等等都可以进行评论,评论过程通过结合影片具体内容摆出自己观点,从而近一步论证。一篇影评的吸引人之处就在于有没有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写出别人一般想不到的内容,可以用两个字总结“新”“奇”。 目的 电影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析、评价蕴含在银幕形像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及其社会意义,既分析影片的生活内容和思想内涵,又探讨其美学价值、艺术风格和表现技巧,把影片的形像与主题、内容与形式作为有机的整体进行考察,并作出鉴别和评价。 作用 电影评论的作用有二:一方面通过分析影片的成败得失、研究创作上的经验教训、阐发电影创作的某些规律性问题,帮助作者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以促进电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和评价,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鉴赏,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又能反过来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 电影创作受时代、政治及文化的影响,电影评论认真地研究评论的对象,了解影片创作生产的实际情况,了解创作者生活的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为了引导观众对影片的鉴赏,电影评论家须了解观众对影片的反映、他们的兴趣、他们的喜恶和愿望,听取他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评价,以求对影片的创作者和观众有所启发和帮助。 对影片或其他创作现象的分析和评价存在不同的意见是经常发生的,对重大原则分歧更应展开讨论和争论。充分说理的讨论,对电影评论本身的检验和发展有利,对电影创作和观众鉴赏也有启发和裨益。 内容 电影评论的内容是多样的。有着重评论影片的题材、主题、人物和它的社会意义的,也有专门论述不同片种、样式或影片的艺术风格、造型表现手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的;有对某一时期、某一流派的电影创作进行专题评论的,也有为著名的电影导演、演员等电影艺术家撰写评传的;既有在报刊上对当时上映的影片或某种创作问题写专栏评论的,也有对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影片进行评论的。由于读者和观众的层次不同,既需要供电影专业工作者研究用的专题论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观众欣赏水平的影评文章。 方法 电影创作在发展,电影观念在变化,与电影评论密切有关的哲学、美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学科的不同学派,以其各自不同的观点和方法渗透到电影研究和评论领域中来,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其他学科的专家学者对电影的研究和评论日益增多,而从事电影评论的工作者也对其他学科的方法论进行研究,并运用到电影评论中来,如结构主义、符号学以及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由此造成了电影评论方法的多样化。 在中国,电影评论通常考虑如下几个方面:①影片的倾向性和真实性是否统一;②人物的个性化和典型性如何;③影片从内容到形式对时代的反映是否有创新精神;④影片是不是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创作个性;⑤影片在电影观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上进行了哪些有价值的探索;⑥影片的观赏性及其社会效果如何。 概况 早期的电影评论开始出现于20世纪初。意大利诗人、电影先驱者R.卡努多在巴黎率先对电影进行评论,并于1912年发表了著名的《第七艺术宣言》。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评论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国际电影节的评奖活动,也是国际上进行电影评论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如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办每年一次评选影片和创作者的奥斯卡金像奖和纽约影评人协会主办的纽约影评人奖等。 在中国,20年代初报刊上开始有影评文章。1932年中国共产党在电影界成立了以夏衍为首的电影小组,创办了左翼电影工作者的理论与批评的刊物《电影艺术》杂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电影评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及时地分析、评论新的影片,肯定成就,批评缺点,讨论问题,总结经验及评介国际上各种电影和电影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专业和业余的电影评论队伍成长和壮大了起来。1981年 1月24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在北京成立,学会对新时期的影片、电影美学、电影语言和创作中的问题展开评论和探讨,并通过年会交流情况和思想。同时全国不少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电影评论学会,各地基层的群众影评组织和活动更是象雨后春笋般地建立和开展起来,许多工厂、学校也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影评活动。广泛的群众性是中国电影评论的重要特点之一。在评奖方面,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国电影家协会和《大众电影》编辑部分别举办一年一度的“优秀影片奖”、“金鸡奖”和“百花奖”,从政府、专家、观众的不同角度,评价、表彰和奖励每年涌现出来的优秀影片和为电影艺术做出可贵贡献的电影工作者

㈡ 如何评价电影《百鸟朝凤》的视听艺术

电影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不被人们所珍视,我们要保护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呢,告诉了我们明眼人都知道的结论却没有培养我们这种意识,我们需要的是过程,如何去保护传统文化,如何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呢?



当然传统文化有很多是非常优秀的,但希望它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遍布我们的生活。最近大熊猫终于不是濒危动物了,还是蛮触动的,我们需要的更多是一种意识,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㈢ 一部电影应该分析怎样客观的评价它

首先应明确什么是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大体分为:1、视觉语言—画面,2、视觉语言—镜头,3、听觉语言—声音
画面指取景方法和景别,就是近景、中景、远景、特写什么的,还有就是光和色彩,冷色调还是暖色调,背光还是侧光等的;镜头指拍摄的角度和方法,与摄影机的运用和场面调度有关,最后声音,关键就是要明白声音与画面的关系,声音对影片氛围的表现有何作用。
评价电影时应该从整体和经典片段两部分入手,以经典的片断为主体进行分析评价,紧紧围绕画面、镜头与声音三个方面就不会错了。
推荐你参考一下我们教材,邹建著《视听语言基础》书中的下编——影视作品分析,看看对你会有很大帮助的!网上有这本教材的全文,很方便查找。
视听语言大概就是这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提醒你可以直接在网上搜索“影视作品镜头(画面)运用分析”找其中有用的部分就行。

㈣ 如何评价一个电影的好坏呢

一部深具复杂性的电影的好坏,也是常常引起很多争议。但是我们可以持有这样的看法:只要这部作品能在很多层面上引起我们的注意,并在众多独立的形式系统中创造出多重的关系和试图创造有趣的形式模式,我们就可以认为这部作品是有价值的。原创性作为标准也会引起争议。因为原创性对于一个具体的观众来说,除非他具备足够的电影史知识,常常是难以判断的。而且,为原创而原创也是没有意义的,道理很简单:不一样并不意味着就好。但是,一个制作者选择了一个旧题材,而表现手法却使它再生新意,或者创造了一些新的形式可能性,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部好电影。

㈤ 你怎么看待音乐电影《音乐之声》

首先我个人很喜欢音乐电影《音乐之声》,音乐与歌声是情感的一种宣泄,人们欢乐的时候唱歌,痛苦的时候也唱歌。《音乐之声》是部音乐剧,玛利亚在不停的唱歌,那是她对自由的一种向往,对,是自由,虽然起初她自己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音乐之声》是一部出色的电影音乐,无论从哪个标准来评价,它都是美国音乐片的经典之作。它获得了最佳影片、景佳导演、最佳音响、最佳剪辑奖,所以我很喜欢音乐电影《音乐之声》,这部电影很出色。

㈥ 从专业角度分析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的声音都包括哪些

电影中的声音包括什么

早期影视制作者对于声音抱有忠厚老实的态度,电影中充斥着大量的对话,以至于一部电影看到最后让耳朵疲惫不堪。后来人们发现另一种能够使电影叙事更加灵活的手段——不可见的声音。不可见的声音突破了物理空间的局限,让人们能够展开丰富的联想,同时也暗含了中国意境的做法,无声胜有声。电影中的声音按照生源特点可以分为:人声、自然音响和音乐;按照声音的录制方式分为同期声、对白配音、解说和画外音、音效、音乐。

对白

对白也就是画面中人物开口说话的语言,一般来说对话意味着信息,在一个相对静态的画面里,只要其中人物开口说话,观众的注意力就会立即被对话吸引,就不回去注意画面中其他元素。这个角度说,对话会妨碍其他视听元素的表现,对话过多和过于冗长,信息量小、冲突不够都会造成场面沉闷。

例如《御赐小仵作》中,在办案场景中经常会出现人物的内心独白,对案件的分析,这些独白体现出人物观察事物的能力。旁白是叙述人物跳出故事情景对故事的评价,以叙述情节和交代故事信息为主要功能。旁白分为两种:角色旁白和非角色旁白。所谓角色旁白是故事中的人物对过往事件的回忆讲述,例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旁白是剧中的瑞德,通过他富有情感的讲话赋予整部影片浓厚的回忆色彩。非角色旁白是叙述人根本不在影片中只是向观众讲述一段自己知道的故事,情感上更加超脱。例如电视剧《人世间》里面的旁白,通过李道明深沉、磁性的嗓音给电视剧带来独有的年代感。解说词多用在纪录片和新闻中,目的在于解释画面中没有的信息,或者是为画面中的信息增色润彩。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的解说词以美食制作过程为主要功能,语言简洁却意蕴深长,具有古老的东方智慧。

㈦ 如何评价《影》中的声音表现

《影》的声音效果个人觉得可以和《海上钢琴师》的效果媲美。片中有古琴、古筝(孙俪弹的那个乐器,长得不像筝,故此不是很确定)和萧的合奏。其中,三处表演记忆非常清晰,第一次是沛公要求小艾和都督合奏,孙俪独自弹了一个前奏,姿势、音调都把我惊呆了,娘娘可真不是盖的;第二次是小艾和都督的琴筝合奏,表达两人各自的心情和想法,气势惊人;最后则是片尾曲,三种乐器齐上,平仄急缓,既和谐又不和谐,像似了电影人物经过了最后结局,以及面对未来的内心挣扎,百听不厌。

㈧ 怎样评论一部电影的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是用来烘托情节、气氛的
评价背景音乐的好坏应该看它是否配合整个影片的主题
特定场景的气氛

㈨ 电影的影评中视听语言要怎么写

同学你好,我们以《七宗罪》的开头做一个范例:

《七宗罪》是大卫芬奇导演33岁的长片作品,其成熟的视听造诣让人称赞,我们用最粗浅的视角,去尝试解读芬奇老师是如何用视听语言构建人物。

(本文涉及剧透)


电影中,主人公赛默塞特,我们简称S,是一个出色的警官,做事一丝不苟,思维缜密,刑侦技术高超,有一颗为美国人民服务的心。可人到晚年,无法根除的罪恶让他在即将退休的年纪心力交瘁。而米尔斯,我们姑且叫他M吧,掐指一算也就30出头,在地方上颇有建树,一时间让他忘乎所以,自以为自己是超级警察,其实性格急躁冲动,做事毛手毛脚。机缘巧合,这一“SM组合”便相遇了。


简单介绍人物之后,我们来对比影片,看看芬奇老师是如果悄悄塑造人物的。和文字不同的是,视听语言要紧扣视觉和听觉的表达,画面的信息量是具象且丰富的,加之有人类生活的经验,很多表达不言而喻,深谙此道的人便可以得心应手去创作。

《七宗罪》镜头五

M便接了个电话,从衬衣的口袋里掏出一支钢笔,随意的记在手心里。还记得上文里S的钢笔放在哪吗?整齐排列在桌子上。不能说导演刻意做对比,他只是把一些细节通过人物动作和美术陈设展现出来。删去这些细节或许对情节不会产生太多影响,但是会让故事与人物的逻辑更加合理。这便是视听的魅力。

视听语言包括很多方面,景别、角度、运动(摄影机运动)、照明、色彩、语言、音响、音乐,剪辑等,但所有的电影元素都是为人物和故事服务,如何突出人物性格形象,如何交代故事情节,如何让观众有代入感,才是电影各元素的目的。

阅读全文

与如何评价一部电影的声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视播放电影怎么添加字幕 浏览:730
看购网如何兑换电影票 浏览:531
电影开拍到杀青到多久 浏览:616
冰川时代5的电影里面有哪些单词和句子 浏览:747
春江花月夜电影投资多少 浏览:114
关于香水的电影有哪些地方 浏览:758
特种兵归来4替身疑云免费电影 浏览:318
虐杀女人电影有哪些 浏览:399
2017最好看的战争电影 浏览:658
喜剧电影什么 浏览:731
奥迪a3如何看电影 浏览:327
必须过动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331
李小龙电影哪部比较好看 浏览:423
广西灵山有多少个电影院 浏览:24
电影投资怎么交易中心 浏览:369
2015年国内好看电影排行 浏览:850
闯13关赚一个亿的电影叫什么 浏览:606
电影投影机成的是什么像 浏览:409
用易拉罐杀人的电影叫什么 浏览:170
圣徒电影如何 浏览: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