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情书 电影
这是岩井俊二导演的一部电影。岩井俊二和一部分人认为
最美好的是那种朦朦胧胧的,暧昧的初恋。因为它是最单纯不掺杂杂质的感情。
两个藤井树最后一次相见的时候,男藤井树想告诉藤井树点什么,因为他其实很喜欢她。但一直到最后都没开口。因为藤井树父亲的死,还有自己的腼腆吧。他在借书卡后面画上了藤井树的画像,把书交给藤井树。然后很遗憾的从小樽搬到了神户。他们再没有相见。藤井树翻开书,拿出了那张借书卡
却终究没有看到那幅画。到了结尾的时候
她才看到了那幅画。一个是夭折了的爱情,一个是尚未开始朦胧的初恋。在我看来
那份暧昧的朦朦胧胧的感情
才是最美丽的。
如果你也有过那份朦朦胧胧的恋情
肯定会明白吧,岩井俊二想表达出来的东西
B. 电影<情书>简介
www.verycd.com上有,地址为:http://lib.verycd.com/2004/04/27/0000010696.html
《情书》(Love Letter)[DVDRip]
□ 影片原名: Love Letter(1995)
□ 影片译名: 情书
□ 导 演: 岩井俊二 Shunji Iwai
□ 主要演员: 中山美穗 Miho Nakayama
柏原崇 Takashi Kashiwabara
酒井美纪 Miki Sakai
丰川悦司 Etsushi Toyokawa
日本富士电视1995年出品
编导:岩井俊二
主演:中山美穗
丰川悦司
柏原崇
酒井美纪
格式:XviD+AC3
大小:2CD
简介:
日本神户,渡边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陷入到悲痛和思念之中。博子在藤井树的中学同学录里找到了他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由于抑制不住对爱人的怀念,博子按着这个地址给远在天国的藤井树寄去了一封充满问候和思念的书信。
不可思议的是,不久博子竟然收到了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经过进一步了解,这个藤井树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而且她还曾经是男性藤井树的同班同学,原来是博子从同学录中误抄了她的地址。为了多了解一些男友在中学时代的情况,博子继续与女性藤井树保持书信来往。而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竟逐渐发现中学时代那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少男曾经对自己产生过一段真挚的感情......
《情书》是岩井俊二指导的第一部在电影院公映的剧情长片,上映后立即在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引起轰动。这部清新感人的《情书》已经成为九十年代最为脍炙人口的日本爱情文艺片。
《情书》由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开始,通过两个女子书信的交流,以含情脉脉的笔触舒缓地展现了两段可贵的爱情。女主角博子对藤井树的眷恋,两个藤井树之间朦胧的情感,都没有由于藤井树的意外死亡而枯萎,而通过细腻感人的影象深深地印在每一个观众的心里,永远不变。
C. 电影情书
D. 岩井俊二 电影 《情书》 简介
内容简介: 天国人间,爱在回忆中…… 总相信世上真的同时存在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各自在地球的一隅,甚至是另一个空间,活得惬意美满,却一生一世也没有机会碰上。离开了尘世的奇斯洛夫斯基在他的代表作《两生花》里曾深刻地将这一概念化成光影流传,遗爱人间。如果说这还不算神话的话,那么岩井俊二的《情书》就绝对是扑朔迷离到几乎让你要屏住呼吸的一个接近于天方夜潭的神话:一个男人,同时遇上、爱过、失去这两个女孩,最后他黯然地、悄悄地去了天国,带走了关于这两个女孩子的回忆,只是在失去和发现的过程中,他还是把回忆的蛛丝马迹秘密地留下。凭着一封寄去天国的情书,两个女孩在文字上结缘,一切从回忆开始,于是所有的回忆被逐渐还原、重组和分享。唯有回忆,穿梭于时光交错的夹缝,交织成一幅清俊隽永的黑白水墨画。 两个叫同样名字的男孩和女孩,一个藤井树(男)总是无缘无故地在借书卡上写对方的名字;另一个藤井树(女)则可以为一张测验卷等对方至夜深……只是彼此都不发觉吧,感情一直在不自觉和不留神中看似漫不经心地扎根深延。两个相貌相同的女孩,藤井树(女)和博子,她们各自存在于世界的一角,本来是毫不相关地生活,如果不是因为共同爱过一个人也被这个人爱过,可能这辈子也无从知晓彼此。藤井树(男)生命的结束,让这两个女孩的关系得以开始,更被一封封情书联系起来,使她们各自的人生轨迹有了交错。样貌相同却各不相识的两个人因为一封寄给天国“藤井树”的信终于相识,却终于发现其实不只相识这么简单。死亡造成绝对地失去,失去造成了永恒地追忆和怀念。回忆是失去后的唯一拥有,缅怀是无可避免地死心不息。回忆,很多时比现实美丽。 贯穿整个故事的书信都是两个女孩之间对另一个男孩回忆的点点滴滴,但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回忆,让一直潜伏和深藏的情感被小心翼翼地抽丝和剥离出来。回忆是岁月的书签,回忆是成长的足迹,是所有情感的累积,也是送给天国的爱人最美和最好的情之天书。影片中藤井树(女)对博子说中学时代那所有关于另一个同名男孩藤井树的回忆都是因为同名而造成很多尴尬和不好的回忆,但真的是如此吗?若真如此,那为什么在两个女孩的字里行间我看到的分明只是流连和沉醉呢?回忆的时候,人们都爱选择性地回想,在自己的记忆中只挑选喜爱的情书以文字的方式对过去细细地回味和品尝,不自觉地美化,姑息着心底深处那份不舍,让它一点点地蔓延和荡漾开来,明知故犯地拿起却又放不下,让自欺变得浪漫起来,让逃避也变得积极起来。所以我说,回忆,很多时比现实本身美丽。 渡边博子对藤井树(男)的正是这种回忆,一封又一封情书的寄出,明知对方不可能收阅,就当寄去了天国,就把一封封思念给他,让自己沉溺在凄美中不可自拔,单向述说一直思念的人。藤井树(女)对藤井树(男)的回忆,可不是有意识、提炼过的回忆,而是信手拈来,不加修饰,不着任何痕迹的清之又清纯之又纯的回忆,也更显得两个叫同样名字的男孩和女孩之间友情的真挚和珍贵。也许冥冥之中一切早已注定,在顷刻遗忘和瞬间记忆的电光石火间,我们终于察觉了爱,也因为有爱,我们才能永恒不灭地生存下去。也终于让我相信了一句话,刹那即永恒。 影片中有四个场景是一直让我感怀和唏嘘不已的,飘动的布幔、苍茫的雪地,忽明忽灭的车灯和卡片背后的淡淡肖像。在回忆中,日月星辰也闪烁发亮,虚幻,却又熟悉,就象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于图书馆里,藤井树静静地躲在布幔后,微风轻吹,人仿佛在布幔后消失了,但稍为定定神,他竟然又在那里,似有还无,亦真亦幻。风动幡动其实不过心动,原来他一直存在于一个永恒的空间里,是你我一颗蠢动的心,不能磨灭,永志难忘。 “我的爱随风而逝……”,这是片中男主角爱唱的一首松田圣子的歌。《情书》中的爱情虽然失落了,却又不是完全绝望,爱的感觉刹那会变成过去,但重要的是回忆永远不会消失,盲打误撞中仍会慢慢累积,流离于心间。或许不说的情话,会是最窝心的痛,不曾探知的爱,是不可承受之轻的憾,但含蓄婉弱的美丽只有自己才能珍重和品尝。 不恋可以变得动人,因喜怒哀乐全在掌握之中,无声胜有声的自制浪漫。爱情总在呈现两种可能性,得到和失去。得到的时候教会我们珍惜,失去的时候又逼使我们回忆。追忆似水年华,我们始终有回天乏力的嗟叹,唯有回忆才能教我们振作下去。对两个藤井树和博子如是,对我们也一样——唯有回忆。剔除了酸甜苦辣,沉淀了青春岁月,留下来的必定都是值得珍藏的好时光。 一生之中,最深最真的情,可能是从未说出口,从未有机会说出口,从未发生过,从未意识到,当还没有发现自己原来爱上了的时候,原来已经深深地爱着了。从没有刻意经营,从没有执着经营,因为根本不用经营,是没有破绽、没有瑕疵的情,一直处于潜伏状态,直到分离的一刹才隐隐浮现。 世界上最教人感动的是当你在漆黑的夜空中看见流星飞渡,或许你来不及看清流星在消失的那一瞬间最耀眼的光辉而它就消失了,或许你来得及看到流星那一霎的弧独来不及许你心中的愿望,但是你却因此而有着莫名的感动,因为遭遇太美,因为刹那即永恒。 就好象多年以前那张亲手放回书里的卡片,在经历了怎样世事的变迁,岁月的流转,再次拿回手上。却赫然发现卡片背面用铅笔勾勒的素描是怎样一张与自己依稀相似的容颜,卡片上与自己相同的名字又是怎样一种亲切的呼唤。这才知道这一生曾经拥有过这样不可承受之轻的情感,那好多年前错过了怎样一次被期待地轻轻翻转。这是影片最后结束时的一个经典画面,藤井树(女)望着手里,当年藤井树(男)曾经夹在书里亲自交还给她的最后一本书的借书卡,也是第87张写有他们共同名字的借书卡,感慨万千,泪盈与睫。虽然迟了很多年,但终于翻到了背面,那远在天国的爱人也会因此而盈泪含笑吧。也许抛弃了所有瑰丽和浮华,爱,用最简单的形式来表达,也就是一张小小借书卡背面淡淡的素写。而那本以爱作签的书的名字叫——《追忆似水年华》
E. 看过岩井俊二的《情书》的人进!关于这部电影的问题!200分!
楼上的朋友说什么谢谢?
我看了五遍电影(分五年看),两边小说,不敢说完全看懂,只是自己的一点理解。我觉得一楼不是谈电影,而是谈自己,其他的还可以。
正派的说法嘛,先回答你的3个问号问题。
1.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虽然是很不情愿,但是男树还是这样做了。回去,不一定能得到什么,古巨基有一首成名曲,叫《第二最爱》,“现在还幸福吗还生起吗……尚独身吗还想我吗……无缘成最爱却又最牵挂”其实我自己也感觉,是的,会这样,喜欢不是得到。
2.我认为是有那么点违心,从电影的角度看,这只是突出主题,没什么特别,男女之间的感情其实不可能像电影那样纯洁,不过,既然岩井俊二还把雪山的“你好吗?我很好。”这么美的情节描写出来,应该是想把两段感情分开。可能是很多人把淡淡的初恋和儿时的回忆过分加重在电影里。
因为电影的着重点在于过去,那么现在的不代表没有。
如果说不妥的,那只是感觉,没有谁是谁的代替,虽然最开始可能是因为容颜的相似,不过既然能到要结婚的地步,那是一个男人,而不是一个男孩做出的决定。如果我是博子我会自信点,天堂的那边,如果看到我所做的一切,他一定不是惭愧,而是牵挂。
到底怎样我认为岩井他自己也不计较到底谁爱谁多一点,所以才叫《情书》,而不是更能凸显男女藤之间的名字。
3.这样说吧,博子后来还是喜欢别人,但是依然不会忘记男藤。在成人(应该是懂事的人)的感情世界里,不是说爱你就要的到你这么肤浅。在剧外我们可以看到女藤在最后的感动,而那些感动只是回忆,如果是生活,那还是要继续的。
只能说记得有这么一个男孩那么的爱过我,然后是遇到另一个男子,或其他。
在剧中,女藤对男藤不一定是郎情妾意,男藤不是没脑子,会考虑很多的。既然是一部含蓄的电影,表白这样的情节,太庸俗了。你也说了,也许可以,那就是也会破坏一些东西。
其实我们可以自己进入角色,我用第一人称,分三段讲。先说男藤。
男孩:北海道小樽,那里有一个女孩我很爱她,时常想起她,但是我要走了。
男人:博子很像她,“我不同了(重点)”,我要和她交往。
死人:她知道了,还哭了,女孩别哭,你不是女孩了。博子,谢谢你。我很好。
女孩:那个男孩总是整蛊我,不过虽然有点生气,不恨你。
女人:生活没有改变我什么,我和以前差不多。
知后:他的未婚妻让我知道了一些事,虽然似水追忆年华,那个时侯可能我也喜欢他。
初见时的博子:我不知道他的过去,我跟了他。
死了未婚夫后:我还是那么的想你,但是……他(现男友)对我很好,你放心。
不同电影结局:也许你和她没有缘分。你那麽温柔,你一定会说是“和你们”都没有。虽然不相信,不过我相信男人能做到三心二意,饶你了!
这里有我个人的感情,我喜欢博子多一点,我是男人,所以我相信同是男人的他,会是真心喜欢过的。对于情书很多人有很多想说的,我自己也时时在网络找点别人的问题来写写感受。有时我会想,都已经剧终人散了干嘛这么多事,但是……你想明白的可能就是我现在这样的心情——我现在填写最喜欢的动画时候我会写《名侦探柯南》,但是,我已经很少看柯南了,很多我都忘记了,像别人说的,我已经长大了。
F. 电影《情书》里面的几个疑问
电影《情书》中有不可忽略或引人遐想的亿些的疑问,主要如下:
1、“追忆似水年华”的书
男藤井树转学前拜托女藤井树代还的书是《追忆似水年华》(卷七 重现的时光),书名好像暗示着二人仓促的别离,这本书中暗藏的秘密,命中注定般留在了过往的岁月中。
而女藤井树在与渡边博子的通信中,回忆描述曾经青春时期的点点滴滴,再到重返校园,用相机重构男藤井树涉足的角落,便是一段追忆似水年华的历程。
2、“松田圣子”的“青い珊瑚礁”有暗示届不到的恋曲
这首歌与影片中正侧面描摹出来的男藤井树形象有着颠覆性的差别,男藤井树一直以来呈现出的都是别扭内敛的人物形象,临死前却回光返照地唱着自己不喜欢的松田圣子这首极具南海风情与夏日气息的欢快恋曲。
或许他的内心独白就如同歌词一般,希望自己曾经未说出口的告白,能够随南风远去,让对方知晓。
电影《情书》的过去与现在及未来
1、渡边博子原想寄到天国的信,在男藤井树去世了三年仍对其无法忘怀于是写下了“你好吗?我很好”的问候。
2、男藤井树幼稚的“藤井旋风”中,每一张写有“藤井树”名字的借书卡,同时最左侧的所属号是女藤井树的座位号“24”。暗恋一个人的时候,那一遍遍誊写下对方的名字就像是一封封秘而不宣的情书。
3、青春年少时没能发现,至回首往昔才在她人的相助下,那张《追忆似水年华》扉页前,带有女藤井树自己画像的借书卡,这一封迟到太久的情书,终于传达给对方。
G. 日本电影《情书》的问题
《情书》自从1995年上映到现在已经有12年的时间了,还有人在不断的对这部电影评论和探讨,足见此为一好片。
片尾藤井树的这一个小动作也许根本就没什么,只是你的好奇心太重了,其实我刚开始对这部电影的许多情节都不是很明白,后来我才明白是为什么。比如说,在图书馆背靠在窗帘旁看书的男藤井树为什么会突然消失了,后来导演岩井俊二解释说,这其实是他给观众开的一个小玩笑。还有一个场景,就是女藤井树在雪地里看到了一个死掉的蜻蜓,导演为什么要安排这一幕,许多岩迷都认为这些就暗示着大自然、生命、永恒等等话题在里面
我的qq空间里面有岩井俊二的大部分作品的在线观看 568045278
H. 在韩剧里看到图书馆里的书有一张纸写借书的人的纸,为什么要这样
你应该是看韩剧匹诺曹看到的吧。画面是设定在2000年的,那个时候计算机还没有完全普及开来,那张纸其实是借书卡。电影情书里面也有
I. 日本电影《情书》讲了什么事好吗
神户,冬日一个飘雪的日子。
渡边博子和亲友们正在祭拜她2年前因山难而去世的未婚夫藤井树。
虽然藤井树已死去,博子却始终对他无法忘怀。偶然的机会,博子发现了藤井树的初中毕业留念册……博子发出了一封寄往天国的信。敬启者藤井树:你好吗,我很好。渡边博子 上 这封信辗转寄到了藤井树中学时代所在地——北海道小樽的一个女孩手中。博子收到了她从未奢望得到的回信——“敬启者渡边博子: 你好吗,我很好,只是有点小感冒。藤井树 上”
现任男友秋山为了让博子忘却死去的藤井树,决定和博子一起到小樽去弄清真相。
原来,这是一个和博子未婚夫同名的女孩。藤井树(女,以后简称阿树)因感冒去医院而没能和博子见面。博子给她留了封信说明自己给她写信的原因。
在车站,博子巧遇到阿树,看到这个和自己长的一模一样的女孩,博子立即猜到她就是藤井树。
博子对男藤井树选择自己的理由产生了怀疑:若这是他选择我的理由的话,我决不原谅他。
博子收到阿树的信,告诉她确实有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初中同学,那人就是博子的未婚夫藤井树。在博子的要求下,阿树开始写出自己对男藤井树(以后简称藤井)的回忆,却不小心写出一段自己已经忘却了的记忆。对于阿树而言,初中的生活似乎是在同学们不愉快玩笑中度过的。因为和藤井同名同姓,因此常常受到作弄。诸如什么藤井树方程式之类的笑话,在值日时把二人排在一起。选图书管理员时也把二人选到一起来作弄他们。
但仔细回想起来,似乎藤井还颇受女生欢迎。因为阿树也有一次受托替别的女生牵红线。
另外的回忆来自藤井偶尔对她的欺负,诸如拿错试卷故意不还她之类的。最奇怪的还数藤井在和她一起当图书管理员的时候,一点也不帮她,只是自己藏到书架中写点什么,常借一些没人看的书。
体育场上的回忆似乎是阿树对他的最后回忆。
应博子的请求,阿树来到学校,为博子拍几张他们学校的照片。意外的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学校里的一个传奇。
原来藤井在无数无人借阅的图书的书签上,写下藤井树的字样。因而阿树的学妹们认为定是某个深爱着她的男生写下的,觉得非常浪漫和羡慕。学生中甚至有个游戏名叫:“寻找藤井树”。阿树连忙解释是藤井在写自己的名字,然而真是这样的吗?
阿树对藤井真正最后的回忆来自于阿树的父亲去世的那次相遇。
在三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父亲因肺炎去世,阿树在家料理后事,没去学校。藤井来到她家,请她帮还自己借的书《追忆逝水年华》。问他为何自己不去还,藤井说自己不能。
过了一个星期,阿树到学校去,才知道藤井转学到神户去了。于是阿树把《追忆逝水年华》放还书架上。
秋山陪着阿树来到藤井遇难的山上,向藤井告别。
博子把阿树写的回忆寄还她:写在信上的记忆是属于你的。
阿树的感冒恶化为肺炎,窗外大雪纷飞,救护车没法及时感到,爷爷背着她赶往医院……
冬去春来,一群意外的客人来到阿树的家。她们手中拿的正是那本《追忆逝水年华》。
拿出那张写着“藤井树”的借书卡,翻到背面: 竟是藤井以前画树的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