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中国电影如何做到文化自觉

中国电影如何做到文化自觉

发布时间:2022-08-06 05:35:40

如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先变得有文化。比如说看看我们史学著作。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类的书,以期可以了解大概的了解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的各个时代。
2、无论无何,都要热爱文化。
3、要了解其他的文化,可以做一个对比。这样你说出来的话会很有道理。
4、有文化说出来的话就有道理。有道理说出来的话就硬气。硬气就自信了

Ⅱ 怎样才能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

第一,要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
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首先是正确的对待自己的文化,也就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应有的礼敬和自豪,对自身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对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和内在价值有科学的判断,简单明了的讲就是三句话:一是看得起,二是不自大,三是善梳理。

第二,要有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各国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
对外来文化采取包容、借鉴、吸收的态度,是对自身文化充满自信的另层表达。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衰,固然是其内在本质和生命力决定的,但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有兼收并蓄的传统,这实质上就是其特有的自信气度。

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

第一,要始终保持对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
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人类生存的世界处处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记,文化也成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文化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它滋养人类、涵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其意义和作用是那样永恒。社会发展进步到现阶段,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们应当认识到:文化不仅具备震撼心灵、满足需求之精神力量,而且具备引领社会健康发展、激发民族创造活力之物质力量;一个国家的兴盛强大离不开文化,一个民族的传承延续离不开文化,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文化。还应当认识到: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今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企图用西方❤思想文化“一统天下”的背景下,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和十三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如果不能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当代先进文化,不能形成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基础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成为一句空话。这样的认识,对每个人都应当是一种“自意识”而不是“被认同”,并且是对文化本真意义和内在涵义的深刻认识、深度认同,这才是我们所讲的高度文化自觉。

第二,要牢固树立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
文化自觉不只是内在意识上的自觉醒悟,还应当是实际行动上的责任担当。因为,文化是在长期的延绵不断的建设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无论是整个人类的文化,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一个点滴积累、长期积淀的过程。所以,我们对文化的责任担当理所当然要包括对文化建设的参与,对文化发展的推动,对文化进步的引领。

什么是“文化自觉”,怎样做到“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自身文化价值充分的肯定,对于当前的文化有清晰的认知,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对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充满坚定的信心。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如果没有对自己文化的充分了解,没有自知之明,也不可能实现自信。
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自觉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自信,因此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是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有了文化自觉,对自己的文化有了深刻的认知和觉悟,才可能树立真正的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才可能更加自觉的、更加警醒的在文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对一个民族来说,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民族的自觉,首先是文化自觉;一个民族的自信,最终体现为文化自信。

Ⅳ 学者四人谈:什么是"文化自觉" 怎样做到"文化自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全民族的“文化自觉”,需要对“文化自觉”的涵义有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理解。——编者 ■究竟何为“文化自觉” 李宗桂(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语义上讲,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的自我觉悟。这个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国家的,还是阶层的、地域的,乃至团体的、个人的。一般意义上(广义)的文化自觉,是属于国家民族层面的。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觉,便是一种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是指对本民族文化的起源、形成、演变、特质和发展趋势的理性把握,以及对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关系的理性把握。 按照费孝通的解释,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此外,应具有世界眼光,能够理解别的民族的文化,增强与不同文化之间接触、对话、相处的能力。 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文化的自觉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和文明于人类的意义必不可少。反过来讲,如果人类一旦失去文化的自觉,便会陷入迷茫、杂乱无序、良莠不分、失去自我,甚至重返愚蛮。 ■“文化自觉”首先是谁的自觉 冯骥才: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文化自觉首先是知识分子的自觉,即知识分子应当任何时候都站守文化的前沿,保持先觉,主动承担;还有党和国家的文化自觉,党和国家也要有文化的使命感,还要有清晰的时代性的文化方略,只有党和国家在文化上自觉,社会文明才有保障。当然,关键的还要靠政府执行层面的自觉,只有政府执行层面真正认识到文化的社会意义,文化是精神事业而非经济手段,并按照文化的规律去做文化的事,党和国家的文化自觉才能真正得以实施与实现。上述各方面的文化自觉最终所要达到的是整个社会与全民的文化自觉。只有全民在文化上自觉,社会文明才能逐步提高、放出光彩。 ■怎样理解“文化自觉”中的“人格的自觉”和“个人的自觉” 宋圭武(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文化也是有层次的。最外围的,是物质文化;居于中间的,是制度文化;处在中心的,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格。另外,在文化的建构和演变过程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所以,人格既是文化的核心,也是文化的灵魂。所以,文化自觉,既包括物质文化的自觉,也包括制度文化的自觉和精神文化的自觉,这里更重要的,是人格的自觉,人格的自觉是文化自觉的终极。 所以我认为,文化自觉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文化自觉就是对自身文化要有自知之明,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讲的文化自觉的主要涵义;另一方面,文化自觉关键是要形成自觉人格。这里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是文化自觉的前提,而形成自觉人格是文化自觉的最终目的。因为文化自觉最终需要文化灵魂的自觉,而人格是文化的灵魂,所以,人格自觉体现了文化自觉的最终自觉。 李宗桂:现在对于文化自觉理念的诠释,人们过多地强调了其属于“宏大叙事”范畴的层面,重视了学理的层面,而轻视了其实践的层面,忽视了其本身具有的提升全社会文化自觉精神的内涵。如果说,文化自觉命题和理念属于“大学之道”的话,那么,现阶段所要追求的目标,就不是“止于至善”的问题,而是要“明明德”、要“新民”的问题。其中,“新民”是更为重要的一步。其中,个人的文化自觉,对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个人范畴的文化自觉,不仅体现在对民族文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深切关怀和科学把握之中,体现在对自身文化品位、文化价值追求的实践之中,而且体现在对当地(地区、城市)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关切和贡献之中。

Ⅳ 什么是“文化自觉”,怎样做到“文化自觉”

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文化自觉,主要有三层内蕴:1、文化自觉建立在对‘根’的找寻与继承上。2、建立在对‘真’的批判与发展上。3、对发展趋向的规律把握与持续指引上。这种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5)中国电影如何做到文化自觉扩展阅读

追求目标:

1、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 是当今世界共同的时代要求, 并不是哪一个个人的主观空想。有志于研究社会和文化的学者对当前形势提出的急迫问题自然会特别关注, 所以他到了耋耄之年, 还要呼吁“文化自觉”, 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2、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

3、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历届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立确立自己的位置。

Ⅵ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戏曲电影取得成功的原因

①中国戏曲影片反映了时代,贴近群众,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
②中国戏曲影片实现了文化创新,它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制作精良,运用了高科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取了国外著名导演的先进理念;
③中国戏曲影片是优秀文化,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强化了人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影片增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综合国力和对实现中国梦的期盼,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Ⅶ 现在的电影只追求票房而不求品质

你好!
所谓票房不是中国电影的全部,并不是说中国电影可以轻视票房。某种意义上讲,票房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是衡量当下电影产业市场化程度的主要参照物,也是考量特定国家电影产业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尺。世界电影大国都注重票房,甚至以票房对GDP的贡献最大化为荣。就中国电影而言,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进程中市场化的马前卒,虽然产业化之路仅有十余年,但票房业绩的迅猛增长已经证实了中国电影市场化的正确选择。我们比任何时期都应当重视票房的重要性,应当正视电影产业的经济属性,换句话说,电影产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常识。
其实,市场经济体制注定了票房是电影产业发展的主要内驱力,追求商业利润和资本增值是电影产业的分内之事。再往深处说,无论电影作品思想多么深刻,艺术价值何等非凡,如果没有电影资本的丰厚积累和良性循环,就无法保证电影作品的再生产,拒绝票房的电影多半会在“穷困潦倒”中销声匿迹。如此,电影的“大众化”归宿和“化大众”使命就是一句空话,电影服务人民和时代的艺术承诺恐怕也难以兑现,电影领先于传统媒体的独特优势更难以找到用武之地。总之,无法进入市场被大众所接纳和认可的电影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之作。所以,我们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实现中国电影的可持续繁荣发展,必须正确看待票房在电影产业坐标体系中的独特存在。
担当艺术功能
市场化不该损失文化精神
票房固然重要,但是票房并非中国电影的唯一。健康的中国电影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商业性的票房利润指标,一方面是艺术性的文化精神指标。在这里,商业性是艺术性的基石和保障,艺术性是商业性的引领和升华。
误以为高票房就等于电影的成功,疯狂炒作和造势去忽悠票房,而不是用口碑和品质去赢得尊严,甚至时常出现“票房注水”和“挖墙脚”等诸多不雅闹剧,这让中国电影多少有些迷失了健康良性的发展方向。
只要票房利润指标,电影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化世导俗的独特功能可能会被低俗和恶俗的生活沉渣所淹没,在资本逻辑的助推下“黑黄赌毒暴”就会垄断银幕,污秽低俗的价值观念就会大行其道,绝对的市场化必将掏空中国电影的文化品质与精神内涵,绝对的票房指标也让中国电影留给人的思考空间和文化内容甚为干瘪。长此以往,观众中间出现“浅思维”和“浅文化”的现象难以避免,只相信现象、不相信本质,只相信印象、不相信思考,只相信传言、不相信事实,贸然质疑一切,武断怀疑一切,患上难以治愈的浮躁病和狂躁病,这对于社会健康发展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内伤。
当然,倘若只尊崇文化精神指标,忽视电影“高起低落”的大众化旨归,一味地追求“高起高落”和“云山雾罩”的深奥性,把大众艺术硬生生地拍成了小众艺术,如此高蹈务虚、不接地气的电影也很难深入人心。从常识上看,无法走进观众的艺术通常不会获得观众的接受,无法让观众接受就谈不上影响观众,无法影响观众就难以培育大众的审美趣味和陶冶国民的文化情操。
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
构建中国电影的文化体系
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既不能极端追求票房的商业性,也不该无度尊崇艺术性,重要的是在创作中掌控和拿捏好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度”,做到“有商业的艺术”与“有艺术的商业”之间的和谐一致,从而达到盐溶于水,有味而无痕的境界。因此,扭转票房与艺术之间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是当务之急。
一方面,要坚守并继续拓展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成果,虽然票房整体的蛋糕做得很大,但票房前三名依旧没有烙上中国印记,说中国电影市场化已经成功还为时尚早。另一方面,要下决心着手构建中国电影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体系,旗帜鲜明地弘扬中国文化精神,勇敢地表达当代的文化诉求和文化理想,勇于参与中国文化的整体提升和国际传播。
就此,不妨从三个角度去寻求突破:首先,要创作一批敢于面向过去的回望历史的电影作品。当代中国电影文化的构建离不开对过往社会历史、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的审视,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是中国电影文化建设的本分和职责。像早年的《红高粱》等电影,通过对历史文化精神的思考,来照亮和引领现实人生的征程,具有中国文化的深度和民族精神的厚度,时隔多少年都让人难以忘却。
其次,要创作一批敢于面向现实的观照时代的电影作品。一时代有一时代的苦难和艰辛,房价、医疗和教育的高成本即是当今社会绕不过的话题,中国电影应在此处用良知去表现普罗大众的现实烦恼和内心情愫,艺术性地表达对现实人生的人文关怀和抚慰。倘若说艺术是时代的良心,那么没有现实关怀的电影艺术就是时代的不孝之子。早年以现实关怀为使命的《邻居》、《人到中年》等作品,让人由衷怀念它们为人民大众而生的品质,相比之下,今天许多过目即忘的电影多半只是为名利而生的商品罢了。
再次,要创作一批敢于面向未来展示想象力的电影作品。艺术是民族前进的引路明灯,不仅应当为民族发展指点迷津,而且应该为社会进步提供希望与信念。面向未来的想象性艺术不是天马行空般的乌托邦,而是基于现实困境和现实诉求的合理想象和理性预言,譬如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好莱坞电影《阿凡达》、《2012》都属于面向未来的想象性艺术创作典范,它们为人生与社会超拔苦难点燃希望之火。当然,这些作品想象的根基多立足于现实境况,因为任何脱离现实的理想都不会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毫无疑问,中国电影文化模式和文化体系的建立不该也不可能单枪匹马地出现,电影文化只有融入中国文化整体提升和整体转换的大格局中方可大有作为。没有成熟的当代中国文化,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当代电影文明,对此,我们应在清醒中努力探索,走出一条文化自觉和文化先觉的特色之路。

Ⅷ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电影《我不是药神》的成功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充分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2.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形式,我国电影都发挥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3.影片反映时代和现实社会,贴近群众,引起共鸣,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影片反映的问题,又可以引起社会重视,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良性循环。
4.重视电影产业,使其蓬勃发展,可以加强与世界文明的对话和文化交流,博采众长。
5.增强了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充分肯定自身文化生命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

Ⅸ 如何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云杉先生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无疑值得警醒。纵观整个社会,漠视文化、破坏文化、割裂文化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甚至所向披靡,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丢了很多,而新的文化又没有建立起来。如此下去,还有什么文化繁荣发展和文化软实力可言呢?
现在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也说明我们在对待文化的问题上,还显得不自觉、不自信、不自强。
先说文化自觉。现在,很多人对文化的认识是肤浅的、片面的、浮躁的。尤其是不少当官的眼里,只有GDP,只有房地产,只有政绩,只有财政收入,文化是“靠边站”的。哪里还谈得上自觉把文化提到重要位置,自觉担当文化发展的使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我们有引以自豪的文化产品,有值得敬重的文化大师,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吗?文学,影视,音乐,舞蹈,出版,动漫,诸多领域,似乎都没有。倒是“拆得一塌糊涂、建得千城一面”的“壮举”,今天毁“名胜古迹”、明天拆“千年粮仓”的大胆行动,一再发生。2009年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有超过3万处登记在册的文物消失,其中大部分为类似宋元粮仓和释迦寺这样的不可移动文物,“崽买爷田不心疼啊!”。一些表面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文化活动,就像浮在水上的浮萍,一捞就没了。比如娱乐选秀节目,虽然热闹一时,但虚火的成分多,文化的含量少。什么诸葛亮、武松、曹雪芹、西门庆等名人故里之争,更显对文化认知的浅薄,太过功利,这肯定谈不上文化自觉。且鄙俗化的潮流,不顾后果的粗制滥造,甚至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蔓延,使中华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虚名。特别在农村,人们看电视、看电影、看报纸、看书还比较困难,又如何培育起文化发展的土壤呢?如此现状,文化的觉醒、使命和担当从何谈起?
再说文化自信。积贫积弱了上百年的中国人,对自己的东西已经缺乏信心了,培育文化自信刻不容缓。老祖宗几千年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要么嗤之以鼻,要么弃之不用,要么束之高阁。一个民族,不尊重自己的文化,是可悲的。而国际上,反而出现“中华文化热”、“孔子热”、“汉语热”,很多人都在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的时代价值。对一些原本陌生的洋文化、洋节日,国人倒是顶礼膜拜,沉缅于西人的圣诞节和好莱坞大片中不能自拔。西方的节日,比如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多半是宗教节日。俺就纳闷了,圣诞节、情人节这类的西方宗教节日为什么这么受到青少年的热捧?虽然他们并不一定知道Xmas也是圣诞的意思,并不一定听说那个叫瓦伦丁的修道士。西方的影视,如好莱坞的大片、东洋的动画片之类,有些也没什么太多的文化含量。那个制作粗糙、情节简单的奥特曼,情节雷同,趣味性不强,却深深地抓住了儿童的眼球。西方的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在国内市场上一直占有很大的份额,很容易让游戏玩家在游戏的同时接受并认同其中的价值观。还有迪斯尼等文化项目在中国落户,表面上看是好事,既有名,又赚钱,还热闹,实则我们在文化上输了一招。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一热一冷,正好反映出我们在文化上的不自信。本土的东西弘扬不起来、传承不下去,洋的东西自然就乘虚而来。必须铭记的是,中华文化五千多年,尽管有糟粕,但很精华也是无容置疑的。我们要吸收外来文化,但不是照单全收,不分青红皂白,忘了本,丢了根。近期中国青年报就人们还讲不讲传统生活礼仪规矩进行了调查,对象大多是年轻人,结果显示,仅16.1%的人在生活中还遵循传统礼仪。如此下去,中国还是中国吗,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又在哪呢?
然后说说文化自强。文化自强是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说,文化自强是建立自觉和自信基础之上的。如果连自觉和自信都没有,文化自强不是一句空话吗?真正强大的文化是精深的,比如唐诗宋词、维也纳的音乐、俄罗斯文学和美国电影,那是传世经典。有了这样一种土壤,才会有大作品和大家的出现。来看一组数据吧,就知道中国文化的自强之路还任重道远。据统计,西方50家媒体娱乐公司占据了当今世界上95%的文化市场。美国新闻署在128个国家设立了211个新闻处和2000个宣传活动点,在83个国家建立了图书馆。这个人口只占世界人口总数5%的国家,却控制着世界75%左右的广播电视节目及其生产与制作。再加上好莱钨、肯德基、麦当劳、牛仔裤、可口可乐等,美国文化几乎走进了世界每一个家庭。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 中文的信息在世界信息总量中不到4%,图书报刊出口额是进口额的四分之一,电子出版物出口数量是进口的六分之一。还有英国的创意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韩国的影视产业,也给我们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文化冲击。中国的文化出口呢,还不到人家的一个零头。所以说,你光有GDP有啥用,人家照样不信你、看扁你,还动不动就用武力和霸权来威胁你。而我们呢,声明声明,谴责谴责,抗议抗议,就了事。这既是经济上的不自信,更是文化上的不自信。美国的一些华人教授曾经这样评价中国留学生:“ABC”很好——外语很好,“XYZ”很好——数学很好、业务很好,懂得“美元、英镑”,会打经济算盘,但对“长城黄河”不甚了了——对祖国的地理知之甚少,“经书史记”不知道——对祖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一无所知。他们说,这些人就算学了些东西,也只是个“香蕉人”——黄皮白心。文化自强,从何强起?
说了这么多,我想国人特别是各级官员对文化不自觉、不自信、不自强的根本原因,还是对文化是个什么东西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如果把文化等同于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写写画画,那就大错特错了。可有些人包括官员和文化从业人员,正是怎么认为的。对文化而言,固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作为国家层面,无疑是广义的文化。
在我国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典籍、制度、礼仪,还指做记号、留痕迹等。“化”既有教化、教行的意思,又有改变、生成的含义,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文化合在一起则是一个过程,既包含主体对自然界的改造,也包含了主体自身的变化”。一般而言,古人对文化的理解,一是指典籍制度,二是指礼仪风俗,三是指文治教化。
尽管直至今天,人们对文化是什么众说纷纭,有的说文化是人,有的说文化是家,有的说文化是社会,有的说文化是根,有的说是文化历史长河。但我认为,它应该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种社会环境,是一种精神支柱,是一种力量发展力量。文化一般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而我们把文化等同于精神文化或者物质文化,把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给缩小了。文化的作用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能的,只是我们平时感觉不到而已,或者说我们平时根本就没有顾及它。看看西方哪些城市,罗马,巴黎,维也纳,卫城,就知道文化是个啥玩意了。再看看美国的百老汇、好莱坞、苹果、谷歌,就知道文化的力量有多大了。
要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首先必须在全社会培育崇尚文化、敬重文化的良好氛围,让各界人士静下心来思考和研究文化,繁荣和发展文化。尤其是官员,必须把文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认知,加以繁荣,加以发展。如果总是抱着急火攻心、急功近利的思想,来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肯定不现实。尤其是要注意用正确的文化观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歪了,对文化发展是一大“灾难”。
依我看,所谓的发展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文化就是最好的切入点和推动力。通过充分保护、传承、利用、创新、吸收,10年,20年,30年,50年,100年,坚持下去,俺就不信有如此丰富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的中国,文化强不起来。
关键问题是,各级政府对文化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捧,对文化发展有一种时不我待的责任和使命,尤其在政绩考核上,特别注意考核文化、考核文化发展的效果,包括公共性的和盈利性的,包括事业和产业等各个方面。指挥棒不调整,还是沿用过去政绩考核的老办法,官员不可能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意识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调整干部考核的体系和机制,能不能对破坏文化的也来个“一票否决”?我看,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同时,也要实行最严格的文化保护制度。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需要拿出点实际行动来,别动不动用《皇帝新装》的虚伪和自以为是的荒唐来糊弄百姓,让文化始终徘徊在经济发展的边缘,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阅读全文

与中国电影如何做到文化自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4年好看的动画电影 浏览:978
好看校园美剧电影 浏览:374
打架电影有哪些好看的 浏览:267
抗战电影有哪些七八十年代的 浏览:865
电影秘钥多少钱 浏览:247
怎么看欧美最新电影 浏览:790
扫毒2电影什么时候下架 浏览:721
高档时代电影免费看 浏览:162
电影亲爱的评价如何 浏览:493
爱奇艺有哪些不要vip的好电影 浏览:634
偷拍电影免费 浏览:497
手机怎么用链接下电影 浏览:934
日本关于寡妇的电影有多少 浏览:205
买二手电影机35mm多少钱 浏览:527
西充县电影院今天有哪些电影 浏览:600
聊斋哪些故事拍成了电影 浏览:165
苹果上传的电影怎么打开 浏览:626
以前的好看电影 浏览:25
和哪咤一样好看的动漫电影 浏览:644
有个明朝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