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如何奔向第一的电影

如何奔向第一的电影

发布时间:2022-08-03 16:58:41

㈠ 电影努力奔向第一的原名是什么

电影努力奔向第一的原名是国家冬季田径运动会

㈡ 无人区电影深度解析

正如《无人区》的名字一样,这个故事发生在西北戈壁的“无人区”,而剧情中角色为了利益的所作所为,更是能够凸显“无人区”的无情以及人作为动物本身的兽性。

在《无人区》的故事中,警察为了拯救隼不惜一切代价调查盗猎团伙,甚至为此牺牲了性命;盗猎团伙为了巨额的财富利益熏心,不惜一切代价猎捕隼,最后甚至杀害警察。

如果以隼作为故事主线,那《无人区》所讲述的无疑就是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的人是多么渺小,而人性又是多么邪恶。然而《无人区》的故事又并非只有隼,徐峥所扮演的律师更像是在讲述人性在罪恶泥潭中不断挣扎的故事:徐峥饰演的潘肖因为利益熏心帮盗猎团伙洗脱罪名,在他身上同样也有人性最丑恶的一面,然而最终他还是选择放走隼、选择拯救舞女,当心中残留的一丝善意战胜了所有,潘肖在那一刻无疑闪耀着最动人的人性的光辉。

或许在生活中,隼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遥远的物种,然而又有谁能够保证自己的内心没有一只“隼”,当欲望在内心深处暗暗作祟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够将它克制甚至于制服呢?隼不单单是隼,它就是人们心中的欲望以及欲望背后残酷的人性。 《无人区》可怕的不是没有人,而是没有人性!


影片评价

《无人区》由三个故事组成,都发生在虚拟的罪恶之城。这里,警察和暴徒已无区别,暴力摧毁一切,也保护一切。暴力,作为一种解决事情的手段,它的对立面,并不是单单持相反立场,而是着眼于它的解体。将暴力最直观地展现给我们的,是电影。暴力作为一种元素,而不是类型,各种不同的元素异态混搭起来,是导演的手段。其中透露了人性的实相,则需要观众与导演共同完成探寻。

《无人区》只是个载体,在这个自由到无边无际的地方,法律无法触及,于是,产生罪恶便有无数种可能。就像人生的自由,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中。当法律无法成为枷锁的时候,便变成了徐峥饰演的无良律师手中的利器。法律可以杀人,法律也可救人,也许,这属于恶的一种。于是,在看不到尽头的公路上,分道扬镳,然后在大漠的夕阳中,策马啸西风,有点虚幻的浪漫主义情怀。《无人区》,是部有强烈风格的电影,看时“紧张”,看后“过瘾”,我们还是要为一部国产电影能够赤裸裸表现人性之恶而鼓掌。

片里最终徐峥死去,余男重返纯真社会。导演让两小时大漠孤烟的厚重环境,化在了舞蹈教室温暖的阳光和孩子稚嫩声线里。人性复杂自私并不可怕,在这个肉食社会里,也许很难找到一个小恶不为、事事通达的圣人。但在认清人性本恶后,要守住底线不为大恶,至少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头脑清醒,让人性之善最终战胜兽性,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如果说善与恶是这个世界的两极,那么中间的灰色地带,占据了世界上大部分的面积。以恶的名义行善,以善的名义作恶,孰更卑劣?想象一下,在善恶混淆的空间里,由此产生的结局会如何呢?相信每个人都有个自己的答案,这无关电影本身。

电影票房

由徐峥、余男、黄渤、多布杰主演的宁浩电影作品《无人区》,2013年12月3日上映首日,以2200万元拿下票房冠军;上映首周收获1.4亿元票房;上映第二周周末两天进账3300万元票房,累计票房已达2.2亿元,现今,《无人区》是12月上映的第一部票房超过2亿的影片,也是导演宁浩个人票房纪录最高的电影作品。

发行信息

2013年12月3日,由宁浩执导,徐峥、黄渤、余男和多布杰等人主演的《无人区》在国内公映,截至当晚24时,其全国首日票房约为2400万(含零点场),第二天奔向4500万。《无人区》上映一周时间,该片总票房已达1.6亿。

上映波折

《无人区》于2009年3月开机,影片全程在新疆取景,讲述徐峥饰演的律师赴一座西部城市为一名盗猎者辩护,结果在回来的路上反被追杀,途中还遭遇了舞女、走私贩、盗贼、警察各色人等,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逃亡之旅。

同年6月,《无人区》预告片亮相上海电影节,准备在当年底上映,但真正能够公映,却要等到4年后的12月3日。

《无人区》未过审,对于原因外界知之甚少,2010年审片委员会的赵葆华曾经在网络称《无人区》的宁浩因自恋而迷失,影片太多负面人物,“为了好看,为了艺术极致,不惜违背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最主要的失误是丢失了艺术家的一份社会责任”。

时下即将公映,宁浩并不想在审查问题上纠结太多,影片过审拖了这么长时间,到底都是哪些原因,他淡淡地回应:“其实我也不清楚,我知道的也不多,可能跟你差不多。”

对他来说,即将上映的《无人区》是一个新的、完整的、自己要做的电影。所以补拍没有问题,“其实一切事情都可以改得更好,既然有机会,又遇到审查嘛,审查说要修改修改,那就修改喽,正好我还有时间多想一想,可以把故事讲得清楚些。”

㈢ 海上钢琴师评价零差评,你怎么看待这部电影

《海上钢琴师》是根据亚利桑德罗·巴里克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改编的,从剧请设定上来看,是一部影视史上最杰出的一类电影,所以零差评也是有原因的。

《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诸塞佩在1998年推出的一部巨作,这部电影讲述了一段平凡人的传奇,他,一生都在眺望大陆,却也一生都没有到过陆地;

(3)如何奔向第一的电影扩展阅读:

1900放荡不羁、不为世俗所动,只因演奏是他毕生索爱,他不必下船只要一直沉浸在音乐中就能得到最纯粹的快乐,该片就是献给那些始终向往单纯、远离喧嚣的人。纯真是他们固有的属性,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

很多时候,这个世界繁华且喧闹,人们仿佛置身于一座孤岛,感到孤独但却没有一座安放它的城市,然而你却不能够孤独,你要融入到外面喧嚣的海洋恋爱的洪流,你要和别人一样,上岸,走同一条路,一条望不到尽头的路。

如果你拒绝享受这一份孤独,那你必须承受来自外界的一切非议,走上一条未知的路。没人陪伴的孤独之路。

㈣ 适合大学生看的电影

大陆国产的青春校园电影里面,《一只狗的大学时光》评价还不错(豆瓣可查)。
台湾的电影中青春题材的电影很多,不过反映校园生活励志题材的就很少了,基本上《听说》这部电影勉强能够符合你的要求.
港片里面最近看的《我要成名》,觉得还是挺励志的,虽然不是你要的校园片
国外电影里面励志的就很多了,毕竟人家的电影工业那么发达,像楼上说的《当幸福来敲门》就很好,还有《风雨哈佛路》,《重返十七岁》,《三傻大闹宝莱坞》
其实中国大陆的电影刚起步,积累的电影作品很少的,关于青春校园题材的就更少了,基本都是独立电影或是刚毕业的年轻导演才会拍这种题材。

㈤ 名侦探柯南所有电影全部列出来

截止2019年8月,《名侦探柯南》共推出23部系列剧场版电影,其第1部于1997年,第23部于2019年在日本上映。

分别为:《计时引爆摩天楼》、《第14个目标》、《世纪末的魔术师》、《瞳孔中的暗杀者》、《通往天国的倒计时》、《贝克街的亡灵》、《迷宫的十字路》、《银翼的魔术师》、《水平线上的阴谋》、《侦探们的镇魂歌》、《绀碧之棺》。

《战栗的乐谱》、《漆黑的追踪者》、《天空的遇难船》、《沉默的15分钟》、《第11个前锋》、《绝海的侦探》、《异次元的狙击手》、《业火的向日葵》、《纯黑的噩梦》、《唐红的恋歌》、《零的执行人》、《绀青之拳》,距离列举如下:

1、《计时引爆摩天楼》

新一收到了来自世界知名建筑家——森谷教授于其宅邸举行的晚会的请帖。柯南、小兰和小五郎应邀出席。此即为事件的开端。此后发生了作为特殊火药的塑胶炸弹大量失窃的案件。

那个自称凶手的男子打来预告电话,与柯南展开博弈。犯人再次向那里打电话。随后,凶手连续发来炸弹预告。城市陷入了恐慌。

2、《第14个目标》

柯南身边的人,目暮警官、小兰的母亲妃英理、阿笠博士接连遭遇行凶。有着神秘关键字的扑克牌,被留在了犯罪现场。追查案件真相的柯南等人,奔向海上餐厅,在那里等着他们的,是新的杀人大戏。

3、《世纪末的魔术师》

1999年。在世纪末的这年,于世间引发大骚动的大怪盗。其名为“怪盗基德”。基德发出了要偷取帝国彩蛋的预告函。柯南去大阪追逐基德。那里除基德外还有一个人瞄准了蛋。基德用魔术玩弄警察于股掌之间。

基德在解开预告函的柯南和平次两个人面前,悠然地偷走了彩蛋。就在柯南追击基德之时,响起了枪声。柯南在一探究竟前,发现了映出的古堡。可是,当晚,发生了杀人案件。柯南等人来到古堡。但在城堡中发生了新的杀人案件。少年侦探团秘密潜入城中。

4、《瞳孔中的暗杀者》

发生了警察官被接连杀害的案件。被杀的两人,都紧握警察手册。柯南偶然和该案件遭遇。小五郎试图共同解决案件,而白鸟刑警却说出了一句“Need not to know”(没有知道的必要)。这是警察内部用语,表明案件与警察内部相关。从警视厅得到的情报中得知,小兰的性命也会被盯上。

5、《通往天国的倒计时》

柯南与少年侦探团,来到西多摩市临近完工的日本第一高的双子塔大厦。这是最先进的高科技建筑,而在建设过程中,有可疑人物暗中活动。其后,在大楼内发生了第一起杀人案。在那附近,柯南目击到难以置信的东西。黑色的保时捷356A。并且灰原也开始与什么人秘密联系。

㈥ 战争电影

《黑鹰计划》Black Hawk Down获74届奥斯卡最佳音响、最佳剪辑奖
港译:黑鹰15小时 台译:黑鹰计划
制片:杰瑞·布莱克海默(Jerry Bruckheimer) 西蒙·韦斯特(Simon West)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
编剧:Mark Bowden Stephen Gaghan
主演:乔许·哈奈特(Josh Hartnett) 伊万·麦格雷戈(Ewan McGregor) 汤姆·赛斯摩(Tom Sizemore)
类型:剧情(Drama) 战争(War)
发行公司:哥伦比亚(Columbia)
首映日期:2001年12月18日
制作公司:哥伦比亚(Columbia) 革命公司(Revolution) Jerry Bruckheimer Films
◆ 制作成本:120 (单位:百万美元)
首映票房:274,347.00 (单位:美元)
MPAA定级:R 级 全美票房:106,745,304.00 (单位:美元)
片长:144 分钟 海外票房:3,700,000.00 (单位:美元)
---------------------------------------------------------------------------------------
剧情:
1993年10月3日,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街头。
由美国陆军三角洲部队和游骑兵部队的120名特种精英组成的特别行动小组受命深入摩加迪沙完成双重使命:为当地群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同时捉拿索马里军事政府的两名高级将领。
意外发生了,由于准备不足和情报错误,美军陷入了包围。更遭的是,两架运送美军的黑鹰直升机被索马里军队击落,其中一架黑鹰上的全部官兵当场死亡,另一架黑鹰的驾驶员陷入索马里军队控制区。被隔绝在摩加迪沙街头的美军一方面焦急地等待救援部队,一方面又要想办法解救黑鹰上的队友。
黑夜渐渐降临。在充满敌意的城市中,这一小队美军仿佛风雨飘摇中的孤舟,随时会遭遇灭顶之灾。他们与索马里军队发生了激战,结果美军有18人阵亡,73人受伤,索马里军队有上百人阵亡。一场原本计划1小时完成的突击行动,变成了15小时的漫长煎熬。
经验丰富的三角洲部队老兵和年轻的游骑兵部队官兵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弥补了彼此之间的隔阂,领悟到战友之间生死之交的兄弟情谊,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内容介绍:
本片首映定于2002年1月,哥伦比亚想在“911事件”后以此片振奋民心,鼓舞士气。尚未上映,本片就被全美影评人协会推荐为“2002年全美十佳影片”之一。据说片长150分钟里战争场面就有100分钟,称得上是部不折不扣的战争片。
由哥伦比亚影片公司负责在北美的发行,该片自星期五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公映的第一个三天中就取得了29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而在这以前的三个星期,这部影片只是在纽约和洛杉矶小范围内作宣传上映。
本片残酷地描写了美军在索马里失败的军事行动,结束了四周以来一统票房排行榜的“哈比”史诗片《指环王》的统治。
获第74届奥斯卡最佳电影剪辑奖和最佳音响奖。

内容介绍:
根据事实改编,1993年10月3日,索马里内战期间的摩加迪沙[索马里首都]战役。这是美国士兵自越南战争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地面袭击。

一百廿名美国陆军精锐份子被派往索马里,意图劫走两名中尉。要求他们必须在60分钟内完成任务。但是这次任务却花费了15个小时。

幕后:

摩加迪沙之战是美国自越南战争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地面战争,伤亡也最惨重。当时还是新闻记者的马克·鲍顿敏感到这一事件的新闻价值,在事件发生后不久,亲入摩加迪沙采访了许多当事人,写成了内容详实、广受瞩目的纪实报道《Black Hawk Down》。
在这次行动中,虽然有部分美军是作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为完成人道主义使命进入摩加迪沙的,但游骑兵部队执行的却是美国的干涉政策,希望通过捉拿索马里高级军事将领,削弱阿迪迪军政府的实力,并最终达到推翻阿迪迪的目的。这也是在美军遭到围困后,联合国无法及时派遣救援部队,最终导致对峙双方重大伤亡的原因之一。
这次事件的悲剧结局促使许多美国人反思自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的干涉政策,也引起了好莱坞的注意。因此,当《黑鹰坠落》即将被搬上银幕的消息被证实后,就有许多人预言这部电影将是200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强有力的竞争者。
除去题材本身的吸引力,本片的幕前幕后都集中了一大批好莱坞精英。幕前有《珍珠港》男主角乔什·哈奈特和《红磨坊》的伊万·麦奎格等当红小生。幕后更有重量级的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和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以监制动作和战争片闻名,他的作品包括《石破天惊》、《极速60秒》和《珍珠港》等。与他合作制片兼导演的是大名鼎鼎的雷德利·斯科特。雷德利曾两次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但都失败了,去年虽凭《角斗士》获得了最佳影片,在最佳导演的角逐中依然输给了索德伯格,《黑鹰坠落》是他卷土重来之作,很希望能凭此片摘得桂冠。
影片剧本曾经三易其稿,最后请来《辛德勒的名单》的编剧泽利安作最后的润色。在正式开拍前,全体演员连同只有几个镜头的小角色都分成三拨分别在美军的三角洲部队、游骑兵部队和黑鹰直升机基地参加5天的军训,除学习部队生活、武器操作和团队精神外,他们还和摩加迪沙之战中阵亡者的战友和亲友交谈,对自己所扮演角色有更感性的了解。由于无法在索马里实地拍摄,全片是在摩洛哥完成的,得到了摩洛哥政府和美国国防部的全力支持,也使得这部影片能尽可能地完整再现当时的事件真相,连剧中人物的姓名除目前仍在美军服役并付有特殊使命的队员外,都采用了真实姓名。有的影评家甚至建议历史频道用此片代替有关历史记录片,因为相比之下,《黑鹰坠落》的描述更加准确、更加翔实。 这部耗资9500万美元的影片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复述历史,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说得清楚,它将毫不含糊地说明,美国永远不应该成为一个孤立主义国家,这部影片将使那些只通过CNN的新闻报道了解这次事件的人们睁开双眼。
本片分别被美国国家影评协会(National Board of Review)及《滚石》杂志评为2001年度十大佳片之一,并获得美国电影学会AFI电影奖4项提名。
------------------------------------------------------------------------------------------

附:“美军特种部队败走索马里内幕” (作者:杨教)
加里特·琼斯曾是美国中央情报局驻摩加迪沙分站站长,今年4月21日,他在接受美国媒体的采访时,首次披露了中情局在索马里的行动:美国的“恢复希望 ”计划惨败,中情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993年10月的一天,加里特·琼斯在晚间新闻上亲眼看到了自己是如何走过死亡的:电视屏幕上,一名受伤的名叫迈克·杜兰特的陆军直升机驾驶员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囚禁了11天后被运回美国。琼斯从电视上看到这一情景后,呼吸加快,心跳加速。他觉得自己又站在了那被太阳炙烤的停机坪上,他仿佛听到了飞机涡轮的哀鸣,嗅到了飞机燃料燃烧时的气味。
就在4天前,琼斯也在那个停机坪上走过。他是美国中央情报局驻摩加迪沙分站站长,是一位非洲通,他大部分的间谍生涯都是在非洲这块大陆上度过的。但这些经历对他在索马里的行动并没有多少帮助,他在摩加迪沙的8周,是噩梦般的 8周。
在摩加迪沙,传统的间谍手段很难派上用场,因为索马里正处于无政府状态。中情局发现,索马里正是中情局施展才干的最佳场所,因为这里既有恐怖分子、毒品走私犯,也有武器商人和大大小小的军阀。现任中情局局长乔治·特尼特曾经说过,冷战后,中情局的目标已经转向世界各热点地区。
1991年海湾战争是中情局的转折点。当时施瓦茨科普夫将军对情报工作很不满意,他建议中情局建立一套情报系统,向战区指挥官即时提供他们最需要的情报。中情局迅速作出反应,1993年夏天,索马里成为中情局一个痛苦的试验场。
很少有人知道中情局在科索沃或东帝汶等热点地区的行动,因为保密是这些行动的前提,但索马里情况不同。琼斯和他的助手约翰·斯皮尼利多次具体地讨论了中情局开赴索马里的理由和任务。
1991年索马里发生暴动,摩加迪沙陷入无政府状态,索马里南部又爆发了内战,农民都逃进丛林里,饥荒严重。接着,摩加迪沙爆发了另一场战争,暴动者出现内讧,美驻索马里大使馆和中情局驻摩加迪沙站的工作人员乘直升机撤离,联合国停止了饥荒救助行动。1992年底,布什总统派2.5万名美国军人开赴索马里,目的是保证联合国救援物资的发放。这就是所谓的“恢复希望”行动。
兵发摩加迪沙
1993年5月,由于救援工作进展顺利,美国撤出了大部分军队,把索马里交给了联合国维和部队。联合国任命退役的美国海军上将乔纳桑·霍维为联合国驻索马里的高级代表。
这个时候,法拉赫·艾迪德的索马里民族联盟已经成为摩加迪沙最有实力的力量。6月初,24名巴基斯坦维和人员在检查艾迪德的电台后被杀害。不久,霍维发布逮捕艾迪德的命令,并悬赏2.5万美元。
7月中旬,美国陆军向艾迪德的指挥中心实施导弹袭击后,索马里民族联盟向美国宣战。1993年8月,琼斯和斯皮尼利来到索马里,支持美国的行动。
琼斯,43岁,曾是迈阿密的警察侦探,刚刚在美国陆军学院进修了一年。琼斯的飞机在摩加迪沙降落,他看到停机坪上到处都是燃烧的垃圾和飞机残骸。
在摩加迪沙一座美国人曾经住过的院子里,琼斯见到了他的副手斯皮尼利。当来到中情局摩加迪沙分站时,琼斯傻了:所谓的分站只是两个漏风的房间,而且只有一个房间有门。
除了向军方提供情报支援外,琼斯的任务很简单:把中情局的活动基地从机场跑道迁到联合国大院里,并与美国特使戈森迪加强联系。
中情局的电子控测器试图监听艾迪德的无线电联络,但这些高科技玩意在这里根本派不上用场,因为艾迪德极少用无线电联络。如果琼斯的部下想帮助军方捉拿艾迪德的话,只有一个办法:到街上去堵他。
“哥特式毒蛇计划”出笼
琼斯掌握的最有价值的“财产”是摩加迪沙北部的一名小军阀,他虽然只控制着400人,与艾迪德的数千人相比有些可笑,但他对地形非常熟悉,最有可能发现艾迪德,中情局又向索马里派出一名行动官员康多,由于他是黑人,所以比琼斯和斯皮尼利更容易展开工作。
中情局技术服务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把一个窃听器放入一根象牙手杖里,并计划让那名小军阀把它“赠”给艾迪德,这样跟踪艾迪德的行踪就成为一件简单的事了。
不久,琼斯到海边的机场与“三角洲”部队司令威廉·加里森将军会晤。此人通知琼斯:美国执行秘密行动的“三角洲”部队已被派到索马里,其使命是捉拿艾迪德。捉拿艾迪德的“哥特式毒蛇行动”计划被迅速制定出来。
但那位小军阀突然发生意外,他用手枪误伤了自己。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已成废人。中情局的“A计划”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此时,琼斯手里还没有“B计划”。
8月26日夜,6架巨大的C·5A运输机把130名“三角洲”特遣部队突击队员和 16架直升机送抵摩加迪沙机场,艾迪德用猛烈的炮火“欢迎”这支美国最好的特种部队。
8月30日凌晨3点,“三角洲”突击队员乘坐十几架直升机向索马里民族联盟一处非常有名的住所扑去,因为有时候艾迪德会到那里去。只用了几分钟,突击队便把里面的人全部抓获。然而,被捕者是联合国的援助人员和他们的索马里助手,艾迪德的人马连影子都没有见到。
打不中“脑袋”打“身子”
由于不知道艾迪德的藏身之处,加里森决定实施“哥特式毒蛇行动”的第二阶段:追捕艾迪德的6名高级助手,也就是所谓的“一级人员”。既然找不到“脑袋”,那就只好冲“身子”开枪。加里森向琼斯索要“一级人员”名单,但琼斯从来就没听说过这名单。他只好到第10山地师快速反应部队的军事情报部门那里碰碰运气,没想到,他们手里还真有这么一份名单。琼斯把这一名单呈送加里森,也让手下人过目。
然而,琼斯和他的手下很快发现,名单上有一多半人没对上号,并存在着严重的误差,其中一人实际上是意大利公民,正公开从事反对艾迪德的活动。
琼斯的日子越来越难过,400多名优秀突击队员呆在机库里无所事事,而他手中掌握的只是一张半生不熟的名单。这个时候,康多前来救驾,他提出的计划简单而大胆:他将接管艾迪德的手下,而且指挥他们,让他们监视艾迪德的行踪。这一行动计划居然得到了中情局兰利总部的批准。加里森委派4名海军“海豹”狙击手,保护康多和中情局的通信官员。他还许诺,如果他们的身份暴露,他将在 15分钟之内把他们救出来。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架“黑鹰”直升机把康多小分队送到摩加迪沙北部。很快,加密的电报便从康多基地发过来。
现在轮到助手斯皮尼利大胆一把了。中情局的另一份重要“财产”--艾迪德政治对手的一名助手告诉斯皮尼利,艾迪德的两个保镖准备说出艾迪德的藏身之所,条件是2.5万美元。斯皮尼利决定亲自去会会这两名保镖。然而,摩加迪沙市内危机四伏,安排这样的见面会真是太难了。
副手差点送了命
斯皮尼利和中情局安全小队的头子计划乘“黑鹰”直升机到摩加迪沙北部与艾迪德的两名保镖见面。第二天一大早,斯皮尼利和4名中情局保镖乘装甲运兵车前往机场。半道上,他们被一群索马里人包围了。几秒钟后,一排子弹向运兵车扫来,防弹玻璃保住了前排两名保镖的命,但却没能保护斯皮尼利,子弹击中了他的脖子,他昏了过去。司机此时调转车头,逃出了暴民群。
琼斯赶到医院,看到斯皮尼利那件染血的防弹背心扔在地上,那辆装甲运兵车被击了49枪。经过紧急抢救,斯皮尼利的性命终于保住了,加里森找了一架军用飞机把斯皮尼利送到德国,此时,距离斯皮尼利从罗马抵达索马里刚好一个月。
20天后,斯皮尼利被送回美国,中情局副局长托马斯·特维顿到医院探视。他最后问斯皮尼利,下一步中情局在摩加迪沙的行动该如何进行。斯皮尼利回答:“宣布胜利,然后撤出。”
此时,康多在摩加迪沙北部的身份也已败露,好在加里森信守承诺,在20分钟之内把他们救了出来,只留下了两个侦察小组。这时,兰利总部的官员开始对琼斯表示不满。
到9月的第三周,第一侦察小组向康多汇报说,一名与艾迪德关系密切的武器交易商愿意有偿提供艾迪德的得力助手奥斯曼·阿托的下落。为此,康多还向琼斯要来了那根专为艾迪德准备的手杖。
联系人带着这根手杖,爬进巴卡拉市场旁边的一辆汽车里,原计划这辆车将把他送到阿托那里。但当那辆车停下来加油时,该小组的一名成员发现阿托正好在车里。
“三角洲”开始发威了。几分钟后,一架直升机从远处飞来,一名狙击手探出身子,冲着汽车的发动机部位连开3枪,车突然熄火,突击队员顺着绳索从直升机上下来包围了汽车,阿托束手就擒,“一级名单”里的人终于有一位落网了。
越战后最惨的地面战
斯皮尼利受伤时,琼斯就觉得自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摩加迪沙的局势更加恶化,每天晚上炮弹都落在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大院里。到10月,琼斯再也忍不住了,他向顶头上司兰利总部非洲部主任写了一份报告,详细描述了美国人在索马里面临的危险处境,认为用“三角洲”部队来捉拿艾迪德是错误的,这不能解决索马里的问题。第二天,他接到回信,上司警告他不要批评目前的政策和高级官员。
但第二天发生的事证明了琼斯的预言是多么正确。一位线人报告说,艾迪德的两名高级助手将在一个大院会晤,艾迪德也有可能前往那里。加里森和琼斯在指挥中心下令“三角洲”立即行动。这次行动非常成功,突击队员捉住24名索马里人。琼斯立即把这一战果向兰利总部作了汇报。但20分钟后,“三角洲”指挥中心传来消息:一架“黑鹰”被击落。载着捕获的索马里人的车队被指令火速奔向直升机坠毁地点,参加救援行动。
几分钟后,琼斯接到康多的电话:“又一架直升机掉了下来!”琼斯双手抱头,一声长叹:“又是一场灾难!”事实上,情况比琼斯预想的还要严重,在奔向第一架直升机坠毁地点的途中,车队迷失在摩加迪沙迷宫一样的街道里,每到一个街口都会遭到一阵机枪和手榴弹的袭击。在第一架“黑鹰”掉下后约90分钟,车队终于回到了机场--他们没能赶到坠毁地点,车队载的50名美国士兵和那 24名索马里人已有近一半被击毙或击伤。
与此同时,指挥中心派出另一个车队前去救援在第二个坠毁地点周围的90名士兵,但由于同样遭到猛烈的火力,只好返回。
晚上10点,琼斯向兰利总部发电,汇报当天发生的情况。第二天凌晨1时55分,第10山地师的一支部队杀开一条血路,终于与被困部队取得联系。第10山地师的另一支部队也抵达第二个坠毁地点,但他们只看到地上的血迹,人却不见了。琼斯紧急命令他的部下上床休息一两个小时,天一亮就上街寻找失踪人员。
早上7点,救援车队杀到一个分发救援物资的地点,到这时,已有18名美国人死亡,84人受伤。这是自越战以来美国军队参加的最激烈的地面战斗。
一周之后,琼斯乘坐一架C·5A离开摩加迪沙,取道开罗,最后抵达美国特拉华州的多福空军基地,和他同机到来的还有一个装有美国士兵骨灰的骨灰盒。
此后,琼斯的职位被别人所取代,美国停止了在索马里的一切进攻行动,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

㈦ 国外经典高分电影

国外经典高分电影:

1、《完美的世界》

单亲孩子菲利普·佩里的母亲对他管教甚严,8岁的小菲利普甚至从未参加过一次鬼节讨糖果的游戏。附近州监狱的两名罪犯越狱成功,劫持了菲利普作为人质,向德州边界逃窜。途中,罪犯之一的布奇干掉了鲁莽愚蠢的同伙,却对小菲利普照顾有加。

与此同时,德州警探瑞德带着手下和州长特派的犯罪专家萨利一同火速追捕布奇。双方在德克萨斯州境内展开了一场公路赛大竞技;而小菲利普也经历了很多从未想过过的刺激与快乐,并与布奇产生了一种近似父子的不寻常感情

㈧ 电影《独行月球》跨越星海的浪漫,沈腾马丽演绎怎样的异球恋

电影《独行月球》跨越星海的浪漫,沈腾马丽演绎的异球恋的情况:

《独行月球》是由张吃鱼执导,沈腾、马丽主演的科幻喜剧片;人类为抵御小行星的撞击,拯救地球,在月球部署了月盾计划。陨石提前来袭,全员紧急撤离时,维修工独孤月(沈腾 饰)因为意外,错过了领队马蓝星(马丽 饰)的撤离通知,一个人落在了月球。不料月盾计划失败,独孤月成为了“宇宙最后的人类”,开始了他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






㈨ 好像是一部印度的电影,,我只记的是两个小孩每天都换鞋 最后那个男孩参加赛跑得了第一,没获得鞋

伊朗电影《小鞋子》 小阿里取回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时,不慎把这双妹妹仅有的鞋子丢失了,为了免除父母的惩罚,他央求妹妹与他达成协议:每天妹妹上学时穿他的鞋子,然后下学后再换给他去上学。于是兄妹仅有的这双鞋子每天就在两个人的脚上交换着,能够找回丢失的鞋子或者再拥有一双鞋子的渴望在两个稚嫩的心中与日俱增地堆积着,因为他们既要逃避父母以及迟到可能带来的惩罚,又要承受换鞋带来的种种不便,还要躲避对于他人鞋子的羡慕所带来的折磨。哈里试图和父亲去城里打工挣钱,父亲却意外受伤,花去了本来答应给妹妹买鞋的钱治病。后来,哈里看到全市长跑比赛的通知时,终于哀求老师批准他参加比赛,因为比赛季军的奖品中有一双鞋子。在比赛中,哈里奔跑着,他的眼前晃动着妹妹放学后奔回来与他换鞋以及他换好鞋后奔向学校的脚步,他要取胜,他要获得那双鞋子,他在奔跑,在极度疲劳中奔跑,后来他跌倒了,为了胜利,他又不顾一切地爬起跑向终点并在混乱中率先撞线。当人们向小冠军表示祝贺时,哈里抬起的却是一双充满失望的泪眼。回到家中,妹妹难过地走开了,哈里脱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经彻底地磨烂了,哈里把打满水疱的脚泡在院内的池中,一群鱼向他游来。而此时,他的父亲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车上,放着买给哈里和妹妹的新鞋子……

阅读全文

与如何奔向第一的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泰罗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353
电影主创人员怎么组织起来的 浏览:226
抱养奇缘电影怎么不能看 浏览:369
舒淇车震韩国电影多少分钟 浏览:149
电影空间如何分析 浏览:888
指环王电影完整版免费 浏览:909
侏罗纪世界电影普通话免费 浏览:482
红白撞煞阵什么电影 浏览:364
如何在影视app看到电影安娜 浏览:349
伦理类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296
80s手机电影怎么不能用 浏览:848
城认电影1314永久免费 浏览:367
美女与野兽高清电影免费 浏览:600
好看的关于学校的电影 浏览:854
一个美女拿个勺子是什么电影 浏览:825
免费观看电影人面兽心 浏览:567
和小黄人类似的电影叫什么 浏览:714
狂血之咬是什么电影 浏览:501
陆小凤电影那部好看 浏览:240
英雄联盟4电影多少钱一张 浏览: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