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电影起源于美国吗美国电影是如何演变的

电影起源于美国吗美国电影是如何演变的

发布时间:2022-07-25 14:15:43

❶ 电影是怎么产生的

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酒店里,斯坦福与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争执的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方式打赌来解决。他们请来一位驯马好手来做裁决,然而,这位裁判员也难以断定谁是谁非。这很正常,因为单凭入的眼睛确实难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马蹄是如何运动的。

裁判的好友——英国摄影师麦市里奇知道了这件事后,表示可由他来试一试。他在跑道的一边安置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相机镜头都对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边,他打了24个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系上一根细绳,这些细绳横穿跑道,分别系到对面每架照相机快门上。

一切准备就绪后,麦市里奇牵来了一匹漂亮的骏马,让它从跑道一端飞奔到另一端。当跑马经过这一区域时,依次把24极引线绊断,24架照相机的快门也就依次被拉动而拍下了24张照片。麦布里奇把这些照片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每相邻的两张照片动作差别很小,它们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裁判根据这组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总有一蹄着地,不会四蹄腾空,从而判定科恩赢了。按理说,故事到此就应结束了,但这场打赌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却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麦市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出示那条录有奔马形象的照片带。一次,有人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的马叠成一匹运动的马,它竟然“活”起来了!

生物学家马莱从这里得到启迪。他试图用照片来研究动物的动作形态。当然,首先得解决连续摄影的方法问题,因为麦市里奇的那种摄影方式太麻烦了,不够实用。马莱是个聪明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后,终于在1888年制造出一种轻便的“固定底片连续摄影机”,这就是现代摄影机的鼻祖了。从此之后,许多发明家将眼光投向了电影摄影机的研制上。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标志电影的正式诞生。

当然,19世纪末电影的诞生从根本上说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产物,其诞生和发展是摄影艺术、光学、声学、电学技术逐步提高与完善运用的成果。在电影诞生之前,许多发明家已经为电影的诞生做过艰苦的工作和基础性的贡献。除上面所提到的科学发明家外,还有许多,如摄影术的发明人法国的达盖尔、尼普斯;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等。而斯坦福与科恩的打赌事件如同使这些科学技术操合在一起发生聚变的催化剂,迅速导致了电影综合技术的出现和产生,使电影这门伟大的艺术叩响了20世纪的大门。

❷ 为什么电影开始于好莱坞

好莱坞(Hollywood),又称荷里活,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郊外,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好莱坞电影城由此迅速形成并兴起,电影产业恰恰适应了美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电影也进一步纳入经济机制,成为谋取利润的一部分,资本的雄厚,影片产量的增多,保证了美国电影市场在世界上的倾销。洛杉矶郊外的小村庄最终成为一个庞大的电影城,好莱坞也在无形中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好莱坞市内有不少数十年历史的老电影院,通常被用作电影首映式或举行奥斯卡奖颁奖礼的场所,也成为旅游热门地点。
“好莱坞”一词往往直接用来指美国的电影工业,由于美国许多著名电影公司设立于此,故经常被与美国电影和影星联系起来,好莱坞是世界闻名的电影中心,每年在此举办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则是世界电影的盛会。
好莱坞不仅是全球时尚的发源地,也是全球音乐电影产业的中心地带,拥有着世界顶级的娱乐产业和奢侈品牌,引领并代表着全球时尚的最高水平,比如梦工厂、迪士尼、20世纪福克斯、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索尼公司、环球影片公司、WB(华纳兄弟)、派拉蒙 等等这些电影巨头,还有像RCAJIVE Interscope Records这样的顶级唱片公司都汇集在好莱坞的范畴之内,这里的时尚与科技互相牵制发展,自然是不造作的,拥有着深厚的时尚底蕴和雄壮的科技做支持,一直被全球各地争相模仿。
好莱坞云集了大批世界各地顶级的导演、编剧、明星、特技人员。好莱坞电影场面的大气、火爆,特技的逼真、绚丽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好莱坞作为电影人的天堂也吸引了中国大批明星和导演,中国明星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巩俐、李冰冰、刘亦菲、章子怡,范冰冰,日本明星宇野实彩子等,著名导演李安、吴宇森都到好莱坞发展过。好莱坞电影随着中国开始引进外国电影以后迅速在国内红火起来,美国大片、好莱坞明星都有了很多支持者。
今天的好莱坞是一个多样的、充满生机的和活跃的市区。它在美利坚合众国文化中已经具有了重大的象征意义。可以说,好莱坞的发展史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电影的发展史。

❸ 简述电影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

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酒店里,斯坦福与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

争执的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方式打赌来解决。他们请来一位驯马好手来做裁决,然而,这位裁判员也难以断定谁是谁非。这很正常,因为单凭人的眼睛确实难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马蹄是如何运动的。

裁判的好友——英国摄影师爱德华·麦布里奇(Edward Muybridge)知道了这件事后,表示可由他来试一试。他在跑道的一边安置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相机镜头都对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边,他打了24个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系上一根细绳,这些细绳横穿跑道,分别系到对面每架照相机快门上。

一切准备就绪后,麦布里奇牵来了一匹漂亮的骏马,让它从跑道一端飞奔到另一端。当跑马经过这一区域时,依次把24极引线绊断,24架照相机的快门也就依次被拉动而拍下了24张照片。麦布里奇把这些照片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

每相邻的两张照片动作差别很小,它们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裁判根据这组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所有蹄子都腾空。按理说,故事到此就应结束了,但这场打赌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却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麦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出示那条录有奔马形象的照片带。

一次,有人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的马叠成一匹运动的马,它竟然“活”起来了!

发展

1888年10月,法国电影发明家路易斯·普林斯(路易斯·艾梅·奥古斯汀·雷·普林斯Louis Aimé Augustin Le Prince)在英格兰西约克郡利兹城进行了一项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

他使用自己的单镜头摄影机和伊士曼柯达公司的纸质胶片接连拍摄了《朗德海花园场景》(Roundhay Garden Scene)和一段利兹大桥的街景。

这比他的竞争者——比如卢米埃尔兄弟和托马斯·爱迪生——要早上几年。他未能在美国按计划完成这项新发明的公开演示,因为他于1890年9月16日在一辆火车上神秘地失踪了。

美国及欧洲的早期电影史是以摄影机专利权之争为标志的。1888年普林斯的一种有16个镜头的设备在美国被授予双专利,它是由一个电影摄影机和一个投影器组合而成的。

他的另一发明——一种单镜头摄影机(即MkI)在美国却被拒绝授予专利,因为已有同类产品持有专利。不过,几年后美国人托马斯·爱迪生申请同类产品专利时却没有被拒绝。

1888年10月14日,使用改进版的单镜头摄影机(即MkII)拍摄了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他在利兹的汉斯莱特区(Hunslet)的惠特利工厂以及惠特利位于朗德海的家——奥克伍德农庄(Oakwood Grange)展出了他这第一部电影。

但他们没有在更广的范围里传播这一电影。他在1887年至1888年同时拍摄了电影《利兹大桥》《绕过墙角者》《拉手风琴者》,每部电影的片长为2秒左右。

接下来的几年,为了使自己和家人移民到纽约去,并进一步进行研究,他取得法国-美国双重国籍。1890年9月,他计划到纽约的聚美大楼举办公开展览,然而他本人却神秘地消失了。因此,普林斯对摄影机的诞生所作的贡献常被人忽视。

(3)电影起源于美国吗美国电影是如何演变的扩展阅读

电影是19世纪美国国家生活水平上升大众产生新需求的娱乐产物。

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同时还原声音),用电的方式将活动影像投射到银幕上(以及同步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现代技术。

电影是一种视觉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位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

电影是一种综合的现代艺术,亦正如艺术本身,有着复杂而繁多的科系。电影有很多类型,也有多种分类方法。

电影从有声电影开始发展,目前已经到了电影的特技时代了。运用大量的电脑特技制作出来的电影,受广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欢迎。

国外电影广告在美国和英国的电影广告中,有这样八种标记:

(1)美国X——禁止未成年者观看的影片,G——所有观众可看片,R——十七岁以下禁止观看,PG——一般观众可看。

(2)英国U——内容正派片,A——一般观众可看片,X——18岁以下青少年禁看片,AA——少年儿童禁看的凶杀片。

电影其实就是被人称之为艺术而迂回戏话的一幕联想而已。

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发表了一篇名为《第七艺术宣言》的论著,他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表演艺术,从此,“第七艺术”就成为了电影艺术的同义词。

现如今有3D电影,是视觉的“长宽高”;美国拍摄电影有5D拍摄技术。

其中电影最高的奖项为“美国电影奥斯卡金像奖、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❹ 美国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发展史,一定要是科幻电影 最好分为几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特点以及代表作

自从1910年代开始,好莱坞就开始了科幻电影的拍摄,历代的导演、演员为观众呈现了许多优秀的科幻影片。全世界超过一半的科幻影片均为美国生产。

但是美国科幻电影发展和壮大也经历了相当长的历程,并且一直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纵观美国科幻电影的历史,可以把美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分为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繁荣期、平衡期等几个时期。

美国科幻影片萌芽时期特点:

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美国科幻电影的萌芽期。科幻影片的兴起让美国电影出品人感觉到了科幻电影中巨大商业利润,便开始了科幻电影制作和发行。1910年美国导演塞尔·道利(Searle Dawley)拍摄了根据玛丽·雪莱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无声影片《科学怪人》(Frankenstein)。

虽然这部影片只有短短16分钟的时长,却是美国科幻电影的起源,对以后美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自此好莱坞先后生产了由斯图尔特·帕顿导演的《海底两万里》(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1916年)、由哈里·霍伊特导演的《迷失的世界》(The Lost World,1925)、由卢西恩·哈伯德导演的《神秘岛》(The Mysterious Island,1929)等等。

这一时期的科幻电影以低制作成本的B级片为主,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塑造单一。有大部分影片为无声影片,科幻镜头大都以多次曝光的方法拍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特技,其中有一部分影片还充满了恐怖色彩。



❺ 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历史

1853年,好莱坞只有一栋房子。

1870年,这里已成为一片兴旺的农田。

1886年,从房地产生意发财的富商哈维·亨德申·韦尔考克斯在这里买下了0.6平方公里的土地。好莱坞这个名字来自英语的“holly”(冬青)。韦尔考克斯的夫人一次旅行时,听到她旁边的一个人说她来自俄亥俄州的一个叫做好莱坞的地方。她很喜欢这个名字,回到加州后就将她丈夫的农庄改称为好莱坞了。韦尔考克斯计划在这里建造一座小城。

1887年2月1日他在地区政府正式注册此名。在他夫人的帮助下他铺设了今天的好莱坞大街做为城市的主街,在这条大街和其它大街的两旁种了胡椒树并开始出售产权。他的夫人募资建了两座教堂、一座学校和一座图书馆。为了使好莱坞名符其实,他们还进口了一些英国冬青,但这些植物在加州的气候下没有存活很久。

1900年,好莱坞已经有一间邮局、一家报社、一座旅馆和两个市场,其居民数为500人。10万人口的洛杉矶位于市东11公里处。在好莱坞和洛杉矶间有一条单轨的有轨电车,但这辆电车的运行不准时,每程时间为两小时。

1902年,今日著名的好莱坞酒店的第一部分开业。

1903年,好莱坞成为一个镇。当年下的两个命令是:除药店外其他商店禁酒,以及不准在街上驱赶数量多于200的牛群。

1904年,一条新的被称为好莱坞大街的有轨电车开业,使好莱坞与洛杉矶间的往返时间大大缩短。

1910年,好莱坞的居民投票决定加入洛杉矶。原因是这样他们可以通过洛杉矶取得足够的饮水和获得排水设施。

1960年,女演员乔安娜·伍德沃德得到了第一颗星的殊荣。

1985年,好莱坞的商业和娱乐区被正式列入美国受保护的历史性建筑名单。

1999年,洛杉矶的地铁开通到了好莱坞。

2001年,柯达剧院(Kodak Theatre)在Highland大道开业,成为奥斯卡奖颁奖礼新的举办场所。

2002年,一些好莱坞居民发动了一个让好莱坞自主独立,不再是洛杉矶一部分的运动。好莱坞市政府决定让所有洛杉矶居民投票表决。独立运动被以绝大多数否决。

(5)电影起源于美国吗美国电影是如何演变的扩展阅读:

电影工业——

20世纪初,纽约和新泽西的电影公司开始迁向加州,原因是这里的天气好,日照时间长。虽然当时已经有电灯了,但当时的电灯还不够亮,当时最好的光源是阳光。除此之外,加州视野宽广,有各种不同的自然风景。此外当时托马斯·爱迪生持有电影的专利,而加州离新泽西非常远,因此爱迪生很难在这里控制他的专利权。

在美国东岸,独立的电影公司经常被爱迪生和他的代理人诉讼。在遥远的加州没有那么多爱迪生的部下。即使他派人来加州,他的人往往比其消息来的晚,这样一来这里的电影制造商就可以及时躲到附近的墨西哥去了。

1911年第一个电影工作室在好莱坞开业,同年已有15个其它的工作室在这里定居,成千上万的梦幻制造者紧随而至。

1923年,今天成为好莱坞象征之一的白色大字“HOLLYWOOD”被树立在好莱坞后的山坡上,本来这个字后面还有“LAND”四个字母,是一家建筑厂商为了推销新建好的的住宅社区设置的广告看板。但它们被树立起来以后就没有人去管它们,以致渐渐荒废。

一直到1949年,好莱坞商会将后面的四个字母去掉,并将其它字母修复。这个招牌今天受到商标保护,没有经过好莱坞商会的同意,无人有权使用它。

1929年5月16日,奥斯卡金像奖第一次颁发,当时的门票是十美元,共有两百五十人参加。

❻ 从好莱坞电影的发展演变史分析其是否具有内在创新机制

自1895年电影诞生之日起,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已经走过了百年征程。在这期间,无论是德国表现主义的夸张变型,还是法国新浪潮的先锋诗意,无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真实质朴,还是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理性激进,都给全世界的电影观众带来了各式各样的美学观感和精神体验,而作为世界电影之林中最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美国好莱坞电影,更是以标榜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而著称。一直以来,电影工业作为美国的支柱型产业,以其强大的生产体制为基础,以绝对多数的市场份额作保障,以统一而鲜明的价值观做宣传媒介,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世界电影的进步轨迹和发展方向。
一、电影科技的创新
好莱坞电影的发展与现代科学观念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初创时期开始,好莱坞电影便确立了技术主义的传统,每一次的技术上的风暴和革新,都会给不同时期的电影带来质的飞跃。第一部有声影片《爵士歌王》的诞生,使电影真正成为能将声音和画面结合起来的新的艺术形式,而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问世,更使电影跨过了从黑白到彩色的界限和鸿沟,不仅是视觉上的进步,也是美学上的突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最新最先进的科技也总是在第一时间反映在好莱坞电影之中。在好莱坞电影的初创奠基期,爱迪生关于电影设备的一系列发明为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创新的基础,他发明的“电影视镜”第一次使“看电影”成为可能。在他之后,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活动电影机”使“拍电影”和“放电影”由梦想变为现实。在好莱坞电影全盛发展的1928年7月,纽约首映了华纳公司拍摄的世界首部有声对白故事片《纽约之光》;1935年的6月,雷电华公司公映了世界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在随后的1953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摄制了第一部宽银幕系统故事片《圣袍春秋》。这些为了扩大人类视听范围所采用的科技手段,大大延伸了人类的知觉领域。在经历了整个五六十年代与电视抗衡的萧条之后,电影终于从电视的阴影中摆脱出来,真正找到了适合自身美学特征的发展道路,这正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从此,制片厂不再从放映设备和生产电视片方面寻求突破,而是利用视听语言的革命作为更新颖的传播手段来与小荧屏进行对抗。从此,视听革命使得电影的表现范畴被拓展,当然,大投资带来大回报的利润激增也使好莱坞这一巨型工业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动力。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系列好莱坞大片纷至沓来,“票房炸弹”式的“大片时代”来临,《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等影片凭借栩栩如生的角色还原、惟妙惟肖的造型设计、形象生动的模拟声效等开启了科技进步的又一先例。进入到当代,以《阿凡达》为代表的3D技术被突破性地运用到电影的表现范畴,CG动作捕捉技术、协同工作系统以及虚拟摄像机的使用使人类的视听体验进入到了更为高层次的享受阶段。《阿凡达》的成功再次验证了技术与细节对现代电影的决定性影响。在当代,世界范围内3D IMAX、巨幕、环幕甚至4D影院的出现,适时地满足了观众的欣赏需求,为观众带来声画结合的震撼体验。展望未来,电影技术的创新将会更多更有力地运用到好莱坞电影之中。
二、电影类型的创新
类型电影的形成和辉煌始于三四十年代经典好莱坞时期,包括如西部片、强盗片、喜剧片、歌舞片等。这一时期,制片厂已经转向类型化生产。在“标准化”成为好莱坞普遍追求的制作模式的时候,电影的制作和生产就更像是一种生意上的追逐而非美学上的突破了。从叙事构思到发行放映,都是和观众密切协调的结果,而非受导演个人的价值取向的影响。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一些导演个人创作的广度和深度,但同时却能保证影片在商业上达到相对稳妥的“成功”,这对于当时好莱坞刚刚形成的产业体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好莱坞,创造性电影制作是一种既能满足制作者的美学要求,又能诉诸观众期待的表达方式,从而成功地反复实践和确立已经规范化的“常规”,即托马斯·沙兹所说的“类型产品和洗练的原则”。
从上述意义上来讲,类型电影的创新就在于由本类型所延伸出来的类型,可称作亚类型或类型的杂糅。如科幻电影脱胎于恐怖片,而灾难片又脱胎于科幻片。与此同时,这些亚类型又可以在初始类型衰落的年代另辟蹊径,在原有的类型基础上创造和开拓出新的表现空间。如科幻电影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迎来第一次高峰,随着科技的进步,又在21世纪初期大放异彩,至今仍是青少年观众青睐的对象。进入新好莱坞时期,随着观众需求的不断增加,类型与类型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界定方法也愈发复杂,甚至渐渐产生超类型电影。今天,似乎很难在银幕上看到纯类型的电影,可以说,正是好莱坞电影自身的创新机制使其相互融合产生出新的样式来。
三、电影美学的创新
早在电影诞生初期,美国电影就确立了几种叙事传统和叙事类型:《火车大劫案》创造性地发展和丰富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和连贯性;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将电影的时空表现和叙事语言继续复杂和深化;以卓别林为代表的美国默片喜剧则成功地将“喜剧”与“戏剧”元素融入电影媒介当中,用电影的时空手段和结构观念来进行叙事和表意,成功地开创了一种新的类型,为后来的喜剧片打下了基础。到了经典好莱坞时期,一大批优秀的故事片更是发展并强化了这一叙事传统,并根据叙事内容和风格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类型片种,开创了新的美学形式。从叙事策略上来看,正如麦茨所讲:“一部影片是很难解释的,因为它很容易理解。”我们之所以能“看得懂”好莱坞电影,是由于我们已经相当习惯好莱坞那套电影语言和叙事策略。所谓“经典好莱坞写实主义”,基础就是它能通过中心人物的感知来渗透叙事信息,从而把技巧隐藏起来的能力,这就适应了观众的“窥视”心理,也模糊了“故事”和“事实”之间的界限。 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了美国先锋派电影美学及地下电影,这些虽然不能代表美国电影的主流,但却跟好莱坞电影自身的工业发展和美学演变过程息息相关,并直接影响了新好莱坞时期叙事传统的转变。在这一时期,一批不同于经典好莱坞叙事体系和表现风格的影片崭露头角,如《邦妮与克莱德》《逍遥的骑士》《毕业生》《愤怒的公牛》等。与法国的新浪潮类似,一批更强调“作者”身份的“学院派”青年导演开始走上创作道路,其作品的先锋感和创新性开创了另一种视听语言的表现系统,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电影本身可以被视为意识形的社会折射,它是一个可以不断地对意识形态进行反映、复制和再生产的装置和镜面,而这一批电影所剖析和表现出来的社会层面的关注话题恰恰是对当时美国社会最真实、最透彻的映射。可以说,在这种意义上的创新不仅具有人文关怀的属性,更被烙上了大众文化的印记。
四、电影工业的创新
美国电影企业从一开始就设计出了一套制片、发行、放映电影的系统,它保证了与公众的经常性接触。这一“集成”的程序提供了利用从制片厂控制的影院不断流出的现钞来生产新的影片的可能,也向制片人提供了衡量公众对故事和倾向的反应的宝贵反馈,同时也保证了和大众进行文化交流的手段。如托马斯·沙兹在《新好莱坞/旧好莱坞》中提到的那样,“好莱坞生产引人注目的更多是以他们的相似而不是差异”。当制片厂发展并完善了制片体系的同时,也同时精炼了每个过程的每个独立环节。而随着后来叙事技巧和故事公式的完善,如何成功营销从而在院线放映时获得最大利润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好莱坞制片厂维持住这一制作、发行和放映电影的封闭系统,企业的神话制造作用的优势就能得到保证。八大电影公司(米高梅电影公司、派拉蒙影业公司、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华纳兄弟影业公司、环球电影公司、联美电影公司、20世纪福斯公司、华特迪斯尼)成为经典好莱坞时期迅速崛起的公司的原因也正是在于它们垂直垄断的前瞻性和彻底性。
自1913年,好莱坞建立了制片厂制度开始,八大制片厂就基本上控制了整个好莱坞影片的制作、放映和发行。与此同时,明星制度也是制片厂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时的所谓“明星”,指的是固定出演同一类型角色、作为完善同一种叙事功能存在的电影的元素之一。到了50年代,大制片厂制度解体,垄断消失。各种中、小型电影公司得以发展。电影的发行也不再只靠制片厂的体系运作,录像带市场、网路都成为发行挣钱的渠道。电影的放映也不仅在电影院,五六十年代兴起的露天影院、家庭影院、网络电视等使放映渠道更加丰富。大制片厂制度的解体为明星和导演创造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形成了经纪人制度,在新好莱坞工业中,独立制片人和经纪人变得更为重要起来。他们既要维持在老制片厂时期同样的功能:进行必要的资源整合和最大限度的优化,又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抵御更强的风险和担负更大的责任。派拉蒙法案之后,制片厂很多成为发行公司,资助独立影片的生产。于是许多年轻的电影工作者以一次一部片子的方式把自己卖给独立制片人或者大制片公司(如乔治·卢卡斯)。以上种种,其实都是体制内的创新。
五、结 语
作为美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文化产业,美国好莱坞电影凭借其完整的体系架构和纯熟的操作机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张和演变,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和革新电影产业的模仿对象。虽然经历了从旧好莱坞到新好莱坞的变化,但由于其系统内在创新机制的及时调整和演变,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电影在受到好莱坞电影冲击的同时,应当从科技、文化和产业策略多方面吸收和借鉴,才能形成和谐共赢的新局面。

❼ 电影的来历是什么

电影的史前史
中国2000多年前据文字记载公元前5世纪,墨子关于「光至景(影)亡」的学说,则是人类对『『光学理论」的最早、最科学的贡献。而产生于汉武帝时期,并在唐宋以后广为流传的「灯影戏」,则是对「光学理论」的最初、最朴素的应用与实践。13世纪「灯影戏」传人中东、欧洲、东南亚等地,这便产生了以后的「幻灯」、「走马灯」等形象的、运动的视觉游戏。
电影的诞生:19世纪初
真正电影的诞生,在19世纪初。当“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产生了人们对于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相互作用的新观念”的时代,科学家、发明家,创造出了新的科学观念,“运动的光学幻觉”的「光影理论」。
光影理论主要有这三方面的理论与发展
一、视觉滞留
二、摄影术
三、放映术
这三个领域的发展与结合,蕴育出现代电影工业
以下几个具历史意义的代表
卢米埃尔兄弟在他们的父亲老卢米埃尔所经营的照相馆中,学会了照相技术,研制出了“活动电影机”。在他拍摄不到50部的短片中,他摆脱了照相馆封闭空间束缚,努力的去表现和复制现实生活,其中片名为《工厂大门》被称作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
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对于电影机器、装置的研制,为新艺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电影一词也是他取的,他和狄克逊最先完成的50部具娱乐性场景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本身并没有脱离“照相馆”的原有模式。
乔治,梅里爱曾是卢米埃尔影片的第一批观众。是位巴黎制造商的儿子,擅绘画喜魔术。他买下了罗培·乌坦剧院,专门上演“魔术剧”。他可独自编、导、绘景和制作木偶还可表演魔术,是个天才的艺术家。当他第一次接触到卢米埃尔的“活动电影”时,便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即向安东尼·卢米埃尔提出要购买他儿子发明的这个机器,但没能如愿以偿。几个月之后他从英国人手里买到了一台放映机,开始了他的电影创作生涯。初期作品大多是对卢米埃尔的模仿,甚至连片名都是一样,卢米埃尔至死都在谴责梅里爱的“盗窃”行为。1896年一次偶然梅里爱发现了“停机再拍”的电影技术手段
与梅里爱同期的霍华德,劳逊有更为宏伟的计划,他成立了“明星制片公司”,并在巴黎附近的蒙特路伊,按照罗培·乌坦剧院的大小建造了一个玻璃屋顶的“摄影棚”。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个“摄影棚”,也是以后全世界电影制片厂效仿的开始。

❽ 电影是谁发明的

是卢米埃兄弟。

哥哥是奥古斯塔·卢米埃尔(Auguste Lumière,1862年10月19日—1954年4月10日),弟弟是路易斯·卢米埃尔(Louis Lumière,1864年10月5日—1948年6月6日),是法国的一对兄弟,是电影和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

国 籍:法国

出生地:法国

职 业:导演,制片人

主要成就:改造“西洋镜”、1903年发明了第一代彩色胶片、1937年研制出了立体电影

重要事件:1895年获得了电影专利证书

其实作为发明家的爱迪生曾为电影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他对于电影机器、装置的研制,为新艺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而他更大的荣耀,则是为这门新艺术起了一个富有魅力、富有诗意、富有幻觉意识的名字——电影。然而,爱迪生对待电影、这门新艺术的观念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

(8)电影起源于美国吗美国电影是如何演变的扩展阅读:

卢米埃兄弟为人类电影事业的进步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兄弟俩人发明了电影摄影机,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世界上公开售票的第一场电影。

很难把电影的发明归功于单独某个人。并不是在某一时刻,电影突然就出现了。实际上,活动影像技术来自多重贡献的累积,主要源于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史学家们认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和放映已经脱离了实验阶段,并完成了电影商业化。因此,他们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 “电影之父”。

阅读全文

与电影起源于美国吗美国电影是如何演变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来一个历史上最好看的电影 浏览:881
泰国恐怖电影奶奶免费观看 浏览:267
寻甸一场电影要多少钱 浏览:131
怎么在线看豆瓣电影迅雷下载电影下载 浏览:282
长治市电影院有哪些 浏览:662
最新关于狙击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60
硫磺岛战役电影免费完 浏览:515
电影最佳福星里面演一品香叫什么 浏览:450
闪光少女pk是电影的多少分钟 浏览:476
国产电影的票房最高的是多少 浏览:68
哪些大气磅礴额电影 浏览:772
欧美玛丽苏电影有哪些 浏览:21
王晶帮内地拍了多少电影 浏览:730
一部电影大概多少 浏览:587
你估计呢这句台词什么电影 浏览:163
山村里的抗日电影有哪些 浏览:659
七仔的电影名叫什么 浏览:893
007系列电影金手指讲的是什么 浏览:765
神马电影伦理免费看 浏览:266
韩国那种电影拍的好看吗 浏览: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