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连奥纳的《风声》上映到什么时候
2009/09/29就上映了
根据电影的热度一般两到三周左右
② 关于《风声》这部电影的介绍
·剧情介绍
1940年春,原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汪精卫与日本政府媾和,在南京成立新的“国民政府”。自此,对日抗战进入新的“三国”时期——汪精卫的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的重庆国民政府,毛泽东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势成三足鼎立,各自为政,互为掣肘。
汪精卫上任后展开三大政策:在势力范围内展开建军,清乡剿共,同时诱招失意蒋派军政要员入阁。
1942年10月10日,汪伪政府举办庆祝国民政府成立三十周年的盛大仪式,一名汪伪政府的要员被枪杀,引起了日本方面的高度重视。日军特务课机关长武田怀疑这一系列暗杀行动是北平地区共产党领导人“老裘”策划的,希望抓住这次机会破获他的组织。
武田调查到负责发送指令的“老鬼”就潜伏在剿匪司令部内,于是将最有可能接触到电报的五个嫌疑人带到了封闭的裘庄——伪军军事参谋部部长吴志国,伪军总司令侍从官白小年,伪军军机处译电科科长李宁玉,伪军军机处译电科科员顾晓梦,伪军军机处处长金生火。
调查的期限只有五天,武田必须采取各种手段甚至残忍的酷刑才能找出“老鬼”。被软禁的五个人为了保全自己,也在处心积虑的观察着周围其余四人,都希望尽快把“老鬼”揪出来以便自己能够安全的离开裘庄。吴志国亦正亦邪,白小年文质彬彬,李宁玉自持冷静,顾晓梦洒脱娇纵,金生火处事温吞,他们当中谁才是真正的“老鬼”?短兵相接明争暗斗之后,谁又能够最终逃出裘庄?
幕后制作
关于造型
叶锦添本人非常喜欢上世纪40年代那段时期的服装风格。李冰冰的造型是他这次觉得做得最顺利的,在叶锦添看来,她的形象很适合那个年代。
相对而言,比较丰富的是周迅这个角色,有一点暧昧,有一点活泼,有一点危机感。后来叶锦添和导演陈国富商量让她穿旗袍,外面是西式的外套,里面则是中国的旗袍,而且要短袖的,长袖会显得老气。
原本白白净净温文尔雅的苏有朋,片中造型却看上去脏脏的,是叶锦添刻意为之。苏有朋的造型最初是比较严肃的,叶锦添凭借苏有朋的外形,把他做成了比较干净的感觉,但考虑到《风声》是部恐怖幽默风格的戏,就又给他重做造型,设计了一个中分的发型,胡子剃不干净,索性设计得有些像丑角,用来把那个气氛掺杂起来。"在残酷的大氛围里面有一些幽默的东西,这个戏应该是这样的基调。"这是叶锦添对《风声》的理解。
叶锦添觉得这是因为现代军服是西方人设计的东西,人一穿上就觉得很强壮,整个人是挺的。所以这次他拿黄晓明做实验,设计的时候也做了一些效果,但是因为黄晓明比较秀气,不够彪悍,叶锦添就帮他加了一个胸,一穿上衣服就挺起来了,效果很不错。不过后来黄晓明自己受不了这个东西,就去健身锻炼,把胸肌练出来了。
花絮
·李冰冰饰演的李宁玉遭受黄晓明饰演的武田"裸体量身"的刑罚,之后几近疯狂。这场全裸酷刑戏最后因为审查原因在成片中只保留了4分钟,导演希望有机会做加长版时能全部呈现。导演陈国富将《风声》中折磨人的酷刑处理得"柔和"了不少,据说是接受了监制冯小刚的意见。
·影片删除了苏有朋演唱昆曲的桥段。
③ 2009年上映的《风声》为什么很多人都说值得一看
《风声》在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民族生死存亡时刻,聚焦一起地下工作情报人员的一次审判,让我们看到了在个人生死存亡时刻,每个人情感、心理的变化。这部影片将日军的惨无人道、灭绝人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因为它聚焦几个人的受刑状态,让我们见识到了是何等的残酷......
1)我们先来看看本影片的主要内容介绍:日伪时期,西子湖畔,一座有着丰富历史背景的裘庄里困着五名军事要员。上头为了查明他们当中谁是卧底,上演了一系列诱惑性拷问、逼供、彼此撕咬的戏码。身份即将暴露,命悬一线的卧底“老鬼”在绝望中如何脱离险境,又如何向组织传出风声.....
④ 《风声》多长时间的电影
电影院的版本是2个小时的
不过据说会出一个3小时的DVD完整版本
但是具体什么时候出旧不得而知了
不过看到卓越网上已经有预售了
你可以看一下
http://www.amazon.cn/s?pageletid=headsearch&searchType=&i=video-substore&keywords=%E9%A3%8E%E5%A3%B0&searchKind=keyword&Go.x=13&Go.y=11
⑤ 电影风声什么时候上映
片名: 风声 导演: 高群书 陈国富 主演: 周迅 张涵予 李冰冰 类型: 惊悚 / 剧情 / 犯罪 上映日期: 2009年10月1日 中国
⑥ 风声传奇上映时间
还在拍摄当中,因为,电影《风声》是在09年的9月份。
所以我估计应该会等到2011年。
我也很期待,一部悬疑剧,没有多少时间了。在等4 5 个月吧,就会看到了。
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⑦ 《风声》国产谍战片巅峰之作,剧情扑朔迷离,经得起细细品味,咋看
2009年《风声》横空出世,密室狼人杀式的结构、幽暗紧张的氛围、荡气回肠的情感,让这部影片成为不可多得的国产谍战影片里程碑。然而十二年中,影院银幕上甚少再次出现口碑票房双丰收的谍战大片。剧作领域依旧有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但电影领域却似乎“断档”,一断十二年。
直到张艺谋导演携首部谍战影片上线,全员演技封神,节奏紧张、剧本扎实、情感动人、立意高远。《悬崖之上》不仅是这个五一档评分最高的影片,也是近些年来可以排进第一梯队的高能主旋律大片。不论是票房还是口碑,表现都非常可圈可点。
与样板戏严格遵循的“三一律”和“三突出”创作原则完全不同,电影版《智取威虎山》运用“反‘三一律’”的手法,让一代英雄人物杨子荣的形象有别于传统的英雄形象,塑造摆脱了样板戏中完全神化和严肃刻板的一面,在展现杨子荣富有经验的侦察力和勇猛机智外,同时展现了他的幽默开朗,甚至带有几分土匪气。
不过,让冷丝感到遗憾的是,其他4部谍战片《秋喜》《东风雨》《听风者》和《密战》,虽然都由当红一线明星主演,但是剧情漏洞颇多,演员的演绎也没有到位,口碑一般般,很难与《风声》《智取威虎山》一较高低。
⑧ 电影风声的历史背景
1940年春,原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汪精卫与日本政府媾和,在南京成立新的"国民政府"。自此,对日抗战进入新的"三国"时期。
汪精卫的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的重庆国民政府,毛泽东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势成三足鼎立,各自为政,互为掣肘。汪精卫上任后展开三大政策,同时诱招失意蒋派军政要员入阁。
1942年10月10日,在汪伪政府举办庆祝国民政府成立三十周年的盛大仪式上,一名汪伪政府的要员被枪杀。这件事引起了日本方面的高度重视。皇军特务机关长武田怀疑这一系列暗杀行动是北平地区共产党领导人老鬼策划的,希望通过清查彻底破获他的组织。
(8)风声这部电影出来多久了扩展阅读:
《风声》在主旋律电影类型化方面做出了十分成功的探索。无论是剧情的编排设计,还是拍摄的手法,都跳出了以往同类题材的窠臼。在情节构建上,编剧和导演通过大量主观幻觉和错觉来表现人物形象。
《风声》是典型的谍战片,尽管影片有小瑕疵,比如情节有漏洞经不起反复推敲。该片具有简单的环境,精炼的人物,明确单一的目的,波谲云诡的情节。
导演以好剧本做底,再加上奢靡考究的布景,香艳典雅的人物造型,绚丽而怀旧的色调,漂亮炫目的摄影,能把握心理细节的好演员,以及干脆利落行云流水的剪辑,每个细节都做足了功夫。
⑨ 电影《风声》什么时候上映
片名:风声 (The Message) 导演:高群书 陈国富 制片:陈国富 王中军 王中磊 演员:周迅 李冰冰 张涵予 王志文 苏有朋 黄晓明 英达 段奕宏 倪大宏 朱旭 刘威葳 张一白 石兆琪 吴刚 邓家佳 刘芸爱戴 出品:华谊兄弟 上映日期:2009年9月30日
⑩ 如何评价《风声》这部电影
《风声》中,鬼子黄晓明被共产党给收拾了,汉奸王志文死在自己人手里,太委屈了。他们这样的结局在影视作品中几乎是注定了,中外都是如此。一个反面角色越是遭到观众的恨,他活命的机会就越少。不如此,影片人民就不爱看,这样才符合观众的心理。不过现实中可能并不是这样。
现实中的鬼子黄晓明可能在战争结束后,放下武器,安全的回到日本。也许现在还活着,说不定还能在靖国神社的游行队伍里看到他头包白布的样子。而我们的汉奸王志文,搞不好看到日本不行了,就找门路成了地下工作者,当年的汉奸们,上至周佛海,丁默邨,下至伪军小兵,战争后期哪个不想给自己找个国军内应的招牌。
因此,二战结束时,王志文们可能反水成了国军。国共内战中,国军快不行了,王志文们可能又起义了,成了功臣。不过以后他的汉奸和国军身份可能会给他惹麻烦,在文革中挨斗可能是跑不了了,挺不过来就过去了,如果能挺过来,王先生可能又控诉文革,大骂专制,弄不好成了自由主义者也说不定,被人尊称为王老。这样的人,总是能看准潮流,自身利益最大化。用一句诗来形容: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王先生就是这样的弄潮儿。影视中,坏人总是惨死。现实中,坏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总是好于好人,因此他一般比好人活得滋润。我们只能通过文艺来对坏人意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