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信条评分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信条》想看人数已达6.1万人,累计票房更是达到了3303万。"开门大红"的口碑和票房局势不仅令粉丝振奋不已,也吸引了大批网友前去观赏。多数看完影片的观众表示:"太值了"、"今年看过的最好电影",一致好评的影评区直接反映了《信条》的精彩程度。
诺兰这次的出手延续了以往的风格,又融入了新的元素,熟悉又陌生的配方回来了!有网友看完《信条》后直呼:"看完一脸懵"、"诺兰真的拍得太碉了!",也有部分网友调侃道:"别人:不能泄露剧本要防剧透;诺兰:人手一本!大甩卖!看懂算我输啊",猫眼评论区大部分都是好评。
从电影深层次来看,深度评价同样也能看出《信条》的精彩:"不是一遍能看懂的一部诺兰,但也是在视觉呈现、叙事结构上再赋新意、再造巅峰的一部"、"你必须完全进入到逆世界的设定里,看他把扭转时空的东西在缜密逻辑和高速爆炸的信息组合后进一步复杂化。"
前有"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夜",后有"别去试图理解它,去感受它。"诺兰总能将某句话深刻烙印在影迷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观众都能记住这些经典台词。
今日,《信条》男主罗伯特·帕丁森确认患新冠肺炎,刚好在《信条》首日上映这一天。大批粉丝表示心疼和震惊,希望他早日康复。如果想看罗伯特的出色演绎,请去影院欣赏《信条》吧。
34
34
不喜欢
❷ 《信条》是什么样的电影
看的《信条》凌晨场,再次感慨诺兰导演的脑洞之大。本文将用图解的形式来解析《信条》中的四个问题:
①歌剧院混战一共有几组势力参与?
②高速飙车夺取钚241的时间线是怎么样的?
③反派安德烈如何利用时间钳形战略夺取钚241?
④加州鹰山之战的时间线是怎么样的?
先简单科普电影里的几个设定:
1. 本片依旧是诺兰导演最为擅长的操控时空的戏码,从《盗梦空间》的嵌套,到《星际穿越》的穿梭,再到《信条》的逆转,时空的玩法,斧凿的花样越来越新奇,设定也愈发的具有深度。尤其是这次的正向时间线和逆向时间线两者重叠,多线结合在一条线中叙事,真的可以说让观众大开眼界。
2. 本片的逆转时间,是来自于熵增熵减的设定,可以理解为熵减的(逆向)物体它的时间线是和我们正常正向世界的时间线相反的,熵减的子弹是从墙壁上往枪里射回,爆炸是从爆炸后的废墟走向爆炸前的建筑,人身处在正向的世界看逆向的物体,车是逆行,语言是倒过来发出的。
3. 除了逆转时间,这部电影还涉及到了因果定律,逆转时间的同时必然涉及到由果推因,这里影片也引出了一个经典的祖父悖论:你回到过去杀死自己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没有父亲,父亲没有了也就没有自己,那自己又如何能够去杀死祖父呢。
这一个悖论其实也预示着反派安德烈对于人类存亡的看法其实是有偏执的,导演还是寄希望于另一个看法:一代人自然有一代人求生存发展的宿命,不可强求。
4. 因为逆转时空的存在,那么战争除了在场面让奇幻得让人震撼和惊艳,另一方面,在战略上也有了新的策略,即是时间钳形战略,普通的钳形战略是兵分两路击败敌方,而在本片中,则是分为正向逆向两个部队,利用时间差来进行情报共享和战略打击,也就是一个正向的队伍从白天走向黑夜,另一个逆向的队伍从黑夜走向白天,逆向的队伍将黑夜的结果不断告诉正向的部队,正向部队则将白天正发生的事情告诉逆向,从而达到情报共享和一定的预知未来的上帝视角。
再来和大家解析一下四个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地方。
1.乌克兰歌剧院混战的势力划分
在歌剧院混战中,一共有三股势力。
第一股势力是中情局特工,面包车里的乌克兰人司机和包括男主角在内的四位假特警,以及身处歌剧院包厢中的美国外交官,他们之间是用暗号交头的,这股势力参与混战的目的:营救已经被乌克兰军方发现身份的外交官同伙,以及拿回神秘金属盒子钚241。
第二股势力是恐怖分子,他们一开始出现在歌剧院制造出极大的混乱,他们的背后应该就是俄罗斯寡头安德烈,因为之后男主角在餐桌上仅仅提到歌剧两个字,就让安德烈回心转意,说明安德烈参与其中,这股势力的目的也很简单:抢夺神秘金属盒子钚241。
第三股势力是乌克兰官方势力,包括军方和特警,乌克兰军方实际上已经在包厢里控制中情局特工外交官,而乌克兰特警前往歌剧院的目的:一个是对抗恐怖分子,另一个则是趁机除掉外交官,在消息有可能泄露的情况下,设置炸药炸毁乌克兰歌剧院毁灭现场。
理清楚这三股势力划分,即可知道歌剧院混战的整个过程:
恐怖分子控制歌剧院,乌克兰军方前往对抗,并要趁乱除掉外交官,男主的中情局特工小队伪装特警进入包厢,除掉了乌克兰军人,营救出外交官并取得金属盒子钚241。
在撤退过程中,男主和另一位特工决定回去取走炸药拯救歌剧院无辜性命,另一波特工带着金属盒子离开歌剧院。
带着金属盒子的特工最后肯定是被乌克兰官方给拦住了,金属盒子在混战中被乌克兰官方所获得。
男主和另一位特工也被乌克兰军方特警发现了伪装,所幸有人用逆向子弹救了他。他和特工逃出歌剧院,回到车里却发现司机乌克兰人反水,将他们带到偏僻地方进行拷问,最后男主角服药自尽,后被中情局救回,表示其通过考验,正式邀请他加入组织“信条”。
最后提一句,通过发射逆向子弹的特警队友背包的挂饰可以推测,这个时候救走男主角的应该是逆向的尼尔。
最后,还是准备二刷《信条》的,这部电影的信息量和细节太丰富了,不光是主创斧凿得好,也值得影迷朋友们多去挖掘。
❸ 刺客信条电影
刺客信条【 Assassin's Creed 】于2016年12月21日在美国上映,2017年2月2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全片长一百四十分钟
❹ 信条电影多长
类型:科幻/动作/剧情
上映时间:2020-09-04中国大陆上映
剧情简介: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条”一词是惟一的线索与武器。主人公穿梭于全球各地,开展特工活动,力求揭示“信条”之谜,并完成一项超越了真实时间的神秘任务。这项任务并非时间之旅,而是【时空逆转】。
演员表
克里斯托弗·诺兰
导演
约翰·大卫·华盛顿
饰 男主 The Protagonist
罗伯特·帕丁森
饰 尼尔 Neil
伊丽莎白·德比茨基
饰 凯特 Kat
肯尼思·布拉纳
饰 安德烈·赛特 Andrei Sator
迈克尔·凯恩
饰 迈克尔公爵 Michael Crosby
迪宝·卡帕蒂娅
饰 苏珊 Susan
亚伦·泰勒-约翰逊
饰 领队 Junior
克蕾曼丝·波西
饰 劳拉 Laura
查看更多
花絮
预告 | 03:08
《信条》发布主题曲MV,视听双重震撼引爆全国银幕!
预告 | 00:29
《信条》破2亿,“诺兰式特工片”持续收割好评!
预告 | 00:55
《信条》后遗症全国蔓延中,主角独家问候竟暗藏玄机!
预告 | 00:30
《信条》上映,“诺兰式特工片”引爆全国银幕!
预告 | 00:29
《信条》曝“时空逆战”版预告,诺兰打造前所未见的好莱坞科幻动作巨制!
预告 |
❺ 《信条》中正确的时间线应该是什么样的
没有时间线,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诺兰的电影《信条》中的设定是不符合物理学中的定律的。
诺兰,作为国际上久负盛名的导演,其作品以科幻电影为主。但是我们今天所谈论的话题并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作品中几乎都有着这样的一个共同点:星际穿越。
在爱因斯坦曾经提及过“罗森桥”的物质,像是与像管道类似的物质连接的介质,科学家设想,黑洞可能是虫洞的进口,白洞是出口,但是这中想法仅仅停留在设想层面,无法证明存在的。
爱因斯坦的在学术方面的成就促进了物理学的进程,尤其是在黑洞方面。 爱因斯坦取得的成绩是前任何人很难取得的成就。 黑洞,称它为黑洞,是黑洞的引力非常大,想要靠近他的物质都会被吸收进黑洞的内部,光都无法逃离,所以时间一长,人们把这种天体称为黑洞。
《信条》为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动作惊悚片,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约翰·大卫·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伊丽莎白·德比齐、迈克尔·凯恩、肯尼思·布拉纳联袂主演。该片于2020年9月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在提到尼尔这个角色时,大家都觉得尼尔是来自未来的特工,是主角从未来派回来帮助自己完成拯救世界重任的“工具人”。这个观点来自于以下几个原因:
1、从第一次见面,尼尔就知道主角的喜好。
2、尼尔对信条组织的了解非常深入。
3、尼尔多次救主角于生死之间,最后甚至牺牲。
4、尼尔对主角说:“是你招募了我……我在起点等你。”暗示了他和主角还会再见。
❻ 《信条》的故事情节如何
《信条》的故事情节塑造的有点混乱,但是总体也能看懂,到了后面出现烧脑剧情也是会讲到的。简单点来说在电影《信条》的世界,存在一种时光逆转机器,称为逆转门,逆转门分为红色和蓝色两部分,从红色门进去以后,你就会从蓝色的门出来,然后进入到一个时间逆转的世界,也就是说,进入到一个什么都是倒着进行的世界,这个倒着进行的世界就是从你进入逆转门开始那一刻倒着进行,这个世界中发生的事情的流程和你进入逆转门之前的流程一模一样。
❼ 《信条》在中国上映,这部电影是讲述什么故事的
电影信条由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夫·诺兰执导,电影根本设定则是:时间逆转。
之后主角接近俄罗斯军火商夫人并得知两夫妻感情不和,同时夫人告之她与丈夫最后一次快乐时光发生在越南度假时,后来丈夫则用一张假图和儿子抚养权对她进行威胁,之后主角与她约定,自己帮她解决问题,而她则帮忙引荐其老公。
之后主角与尼尔以及帮手一起用飞机炸毁了自由港仓库,并趁乱潜入内部毁掉假画,并在仓库中发现时光逆转传送门。而在传送门内发现了一个逆向人和一个正向人,主角则看到了正向人的长相。之后接近成功接近俄罗斯军火商并去希腊旅游。期间又发生种种剧情让主角了解到自己另一重身份则是从未来而来的人,并再次招募了自己,而自己才是此番行动的策划人。
❽ 如何评价电影《信条》(TENET)
如何评价电影《信条》(TENET)?
圆桌收录 · 逆转时空,重识诺兰 · 进行中
信条
信条
知乎评分 8.3
船夫笔记
船夫笔记
垂钓属于我的视差之见 公主号: 船夫笔记
嗯,这很诺兰。
熵增熵减我不懂,时间线的截断或者扭转什么我也不懂。
以前诺兰电影里的主角至少还会充当解说,把知识点揉碎再通过稍微浅显一点的台词作为观看辅助,这次没了解说,就是纯纯粹粹的一次新世界体验。作为一个门外汉,光是震撼于眼花缭乱的场景切换都来不及,完完全全没细品知识点,也不能像大佬们开始头头是道的分析。
虽然见识比较短浅,但依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应该是真的找不到同类型的电影,归到任何类别中好像都有些变扭,只能作为诺兰思维中创立的多个新世界中的其中的一个来存在比较合理。
诺兰导演在接受采访时有表示,他想找回多年前第一次接触这部类型影片时那种孩童般的惊奇感。他的确是做到了。
这也是我一直从诺兰电影里收获的;不是来自于电影本身,而是来自于观影体验——他带给了我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不仅是面对电影还是面对其它什么,对于超越理解范畴的事物,都可以像孩子一样,让触碰和感受先于或不落后于思考。
所以自从6年前看完星际穿越的那一天开始,我就决定以后看电影之前不再恶补知识点甚至连预告片都不看。而当我在对这部电影的背景,梗概,甚至分类都全然不知的情况下,买了票,从第一秒就全情投入进剧情里,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去在意细节,情绪全然顺从着荧幕里的世界而没有半点反抗之力,这种感觉是很爽的。
不要试图理解它,而是感受它
这是《信条》里的一句台词。
它现在不仅是我看诺兰电影的原则,还是我看所有电影的原则,兹以为遇到任何一个宏大的新体验就要享受在先嘛。
说着说着又说远了。反正但凡是诺兰的电影我打一开始就没抱着把它看懂的心态去,主要还是奔着体验。反正诺兰的电影看不就完事儿了,一遍看不明白,就多看几遍,第一次看观影体验还是最重要的。
❾ 诺兰最难懂科幻片《信条》,想看懂至少需要知道哪些知识
话说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每一部电影都备受关注,他极其善于拍摄关于“时空”的题材,他的作品往往都特别烧脑。这次的电影《信条》也是如此,而且要远比之前的《星际穿越》、《盗梦空间》烧脑得多。同样的,《信条》这部电影也加入了许多“科学理论”,同时还做了一些奇怪的设定,令绝大多数的观众看得目瞪口呆。这篇我们就来聊一聊《信条》当中,那些基础的物理学概念到底是什么?
不过,关于“时间的方向就是熵增的方向”这个说法是存在争议的。这个说法成立的条件是宇宙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然而如今的研究发现,宇宙并非是封闭系统。因此,“时间的方向就是熵增的方向”这种说法并非是科学界的主流认同,而只是一个假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