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电影摄影技术的小问题
“电影摄影技术技巧理论”
三、名词解释:光比、消色、影调、底子光、空镜头、修饰光、停机再拍、纪录片电影、胶片宽容度、新现实主义
四、问答题:
1、什么是胶片的感光度,什么是实用感光度?
2、照度与亮度的区别?如何准确测量照度与亮度?
3、ARRI FLEX435摄影机的特点和用途?
4、广角镜头的特点?在电影摄影中的用途?
5、摄影机运动的推拉和变焦推拉的区别?
6、传统胶片制作工艺中,从拍摄完成到洗印第一个校正拷贝中间需要那些工艺流程?
五、论述题
1、光线在故事片创作中的作用。
2、商业片电影和艺术片电影的关系及在电影业中的地位。
3、结合近几年奥斯卡金像奖重要奖项获得者(或作品)论述当前好莱坞电影的新局势。
今年摄影系专业考试两科为“电影摄影技术技巧理论”“电影摄影创作理论”。我列的为前者试题,后者是根据希区柯克的一篇“短篇”小说写导演阐述、摄影阐述、美术阐述、分镜头剧本、胶片材料及照明器材配置,画人物摄影机平面调度图、分镜头剧本草图。
2009电影摄影技术与技巧
1 看15个电影片段 写出片名 (30分)
2 填空 (10分)
具体记不大清了
3名词解释
景深
(忘记了3个)
实用感光度
4简答题
1 照度与亮度的区别 如何正确测量照度和亮度
2 光比与反差的区别
3钨丝灯与镝灯 区别 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4在胶片上如何获得纯正的黑
5 忘记了一个
5论述题
1 如果用胶片拍摄一部故事片,开拍前应做的摄影工厂实验
2 论述“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电影美学的发展”
电影摄影创作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这时响起了敲门声”
1 以这句话 写一个1500字以上的文学剧本
2 写出摄影阐述
3拍摄10分钟的短片 20万的投资,要求用35mm胶片, 同期录音,印出工作拷贝
写出预算
4选取你写的剧本的一场,画出分镜头
5列出这一场要用的灯光照明器材,并写出使用方法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2010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标准答案
政治统考:第一大题,关于梅兰芳大师表演出错并力挽狂澜化腐朽为神奇的答案:
问:问什么梅兰芳也会犯错
答:因为梅兰芳大师没有信春哥。
问:为什么梅兰芳能化腐朽为神奇把错误变成经典
答:虽然梅大师当时没有信春哥,但是春哥任然眷顾着他,我相信这个事情之后,大师一定死心塌地地更春哥混了。
问:如何才能在生活中将错误改正成对的
答:不用改,信春哥不犯错。
英语一统考:
小作文题,为国际会议招募志愿者
答:we want those who belief in brother CHUN only.
大作文题,看图作文文化火锅:图为一火锅,内有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名人
答:brother CHUN is not in the pot for he is unique and irreplaceable
电影摄影技术技巧理论:
选择题:
柯达胶卷型号
叶子板和摄影帧数
吕克贝松的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
道格玛95宣言
连线题:
arri
佳能
道格玛95
名词解释:
实用感光度
色温
简答题:
照度和亮度的区别,如何准确测量照度和亮度
答:都是春哥的光辉,想要测量只有问春哥。
arriflex xxx 摄影机的特点和使用有哪些那啥
论述题:
照明在故事片中的作用
答:为了渲染春哥的光芒
电影摄影创作理论:
看图写剧本,图为一黑白照片,四人走在小镇街道上,前方雾气蔼蔼,右边的人拿着铁锹,右二背着一个类菱形长条白色棺材状物体,上有一十字架,坐边还有俩人
答:信春哥吧……原地满血满buff复活。
剧本阐述,要体现导演思想和摄影意图
画出你写的剧本中一个场景的分镜表,5-8个镜头之间
列出该剧本拍摄要用到的灯具,为什么要这些灯具
答:有春哥的光辉,不用打灯了
列出该剧本拍摄使用的胶片型号和摄影机型号,为什么
北京电影学院2010电影摄影考题小有感
-
电摄技术技巧一门考察得很是基础
开头就来了几个数学题以及最新胶片产品,涉及叶子板开角T光圈曝光点之间的计算柯达2代,都是些很基础的题。
电影导演作品电影流派考的是吕克贝松和新现实主义。原本以为会考科恩兄弟和好莱坞方面的,新现实主义考过名词解释,但是作为学院派的钟爱考一下也很正常。
金鸡奖评委成分……呃…
Dogma 95宣言一个选择一个匹配题
金马奖摄影奖
校色温滤镜
nd灰镜换算……
15个选择中规中矩,估计大家都没问题。
接着类型匹配,其实就是连线,左面一堆单词右面中文解释类型,比如DOLBY对录音方式 Dreamweaver对电脑软件 感觉考察的是现代摄影师的基本素质
名词解释: 色温 (居然考色温!) 实用感光度(宝贝题) 逐格摄影 底子光(电摄布光基础)
问答:1长焦距镜头 2照度与亮度差别及如何正确测量(又考到了…曝光控制…屠老师的青色小本教材ms可以解决大部分这方面考题,8块一本,图书馆楼下有售) 3ARRIflex435的摄影机特点及用途(就是电影学院正用的那种,可见本校学生考电摄的优势……)
4没有照明灯 并且 低照度下再现更多细部层次的手段(让我想起了 纯正的黑 。这题又高了一个水平,在《光影大师》中可以找到数千字的本题答案)
5摄影阐述的作用 不知道大家平时拍片写不写摄影阐述,写了的话很好,很折磨人,没写的话回去写写吧。
轮答题……抱歉,是论答题,也不是论述题:
数字高清摄像机拍片,胶片拷贝,问要做的拍前工厂试验。
很严肃的讲,这个题很棒很与时俱进,真正关注电摄的人看到这题会莞尔一笑……
光线在故事片创作中的作用
不是喜欢做电影而只是喜欢看电影的人,就算给你书让你抄…
电摄创作理论
这个……让我看到了新时代电影摄影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张ms新现实主义的黑白全景人物照片,一女孩三男孩背对大家走向空旷街道的远处*&(……&*……*%& 然后老师说大家在相片上也写上名字,然后我写上了,然后发觉这照片极像本人以前拍过的那张~~!
1500字以上文学剧本 ,照片可作为开头结尾中间插入其中。
导演制作构思,包含总体构思和摄影构思 (大家看清了,是导演构思 ,还是 制作 构思,还包括摄影 构思 ,抱歉有些罗嗦…)
以上两题各50大分!!!
选一场画镜头草图6到8幅,不准用符号示意的东西表现。
还好,发的纸很贴心,格子还加了立体阴影,很具有美感。如果平时拍片子不写摄影阐述,那么还不画分镜草图的话,如何说你是一名摄影师呢?
本场用的照明器材 摄影器材及使用理由。
这题本校本科学生答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外面的只有纸上谈兵了,找几本外国人的照明、电影机看看,多留意相关器材的信息……说起来还是外面的考生吃亏,但既然要考,就不要计较这个,看看北电摄影系本科出了多少银才就知道他们的水平了…
Ⅱ 你是怎样理解影视中表现人物与肖像画的不同怎样用光线弥补演员外形上的缺乏
答案:1、它接近风俗画,更接近戏剧小说,更具体、真实、生活化。它是可视可听的生动形象。肖像一词概括不了影视中对人物的表现概念。影视中肖像与绘画中肖像不同,它不像肖像画那样单一表现一个或几个人物,立于生活中的人物,不是通过人物静止的姿态,面部表情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性格,而是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事件、矛盾、冲突来展示的以及人物的对话、活动、喜怒哀乐的行为动作来表现。
影视中人物近景、特写容易表现人物精神状态,但人物塑造必须是通过影片来完成影视作品,是通过一系列蒙太奇镜头,才能完整的塑造出一群人物形象,影视中的人物肖像,无论在内涵和外表延伸上都远远超出了绘画肖像的概念,绘画中的肖像画是以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为主的,要求“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2、(1)脸型较胖的----拍摄角度要高些,主光要高,副光与主光同侧,光比要大些。
(2)脸型较瘦的----拍摄角度要低些,主光要低,副光与主光两侧,光比要小些。
(3)脸型半边大半边小----这种脸型,眼、鼻、嘴都是歪斜的,不适合正面角度拍摄,主光的处理在脸小的一边。
(4)鼻子不正----主光从歪的那一边照明,构图上人物的头部向歪的一侧倾斜些,面部转向的一边进行掩盖。
(5)鼻梁低----不适合拍侧面角度,主光要低些,光比拉大些,利用鼻子倒影的宽度增加鼻子的高度。
(6)嘴唇大----脸侧一点,不宜大笑,稍微让嘴张小。
(7)嘴唇小----脸正些,让嘴张大点,增加嘴动作幅度。
(8)眼窝深的人----主光低,光比小。使眼窝阴影变浅。
(9)颧骨高的人----光比不适合过高,光比不宜过大。
Ⅲ 光比一般控制的多少
拍摄室内人像照片,光比如何控制?
光比和你要的气氛有关,所谓光比,是指主光和辅助光之间的亮度比例,我在工作中习惯用两者差几档的讲法,而不是用1:8、1:4等等的方式。比如1:8就是相差3档,1:4就是相差2档,但是后者的方式更直观。
如果你要一个高调的气氛,背景全是白色的,那么一般光比不要超过1档,如果要一个高反差的气氛,光比可以到达3档半,这时候的脸的暗部只是能够隐隐约约的看出层次。柯达公司的胶卷说明书中说光比不要超过2档(1:4)的意思是,这样能够把各种深浅的物体的明暗部的色彩和层次全部还原出来(其实暗部也有一定的损失),与气氛无关,真正拍摄的时候并不经常使用1:4的光比。
不同的胶片拍摄同样光比的景物,得出的反差却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不同的胶片的曲线斜率不完全相同,你需要作对比试验。如果柯达公司新出了某一种电影胶片,我们都会把它与自己熟悉的老胶片进行一个详细的对比测试,这样就完全掌握了它的一切,使用起来也不会有任何疑问。
在无遮挡(开阔而无树、房屋灯挡住暗部光线)的蓝天阳光下,亮部与暗部的光比是固定的2又2/3档,你应该知道它是一种什么感觉。如果被摄人物旁边有一个在阴影下的房子,那么被摄体的暗部光就有所减暗,这时候光比肯定大于2又2/3档,如果你想拍出正常阳光下的感觉就需要给暗部补光。如果那个房子是白色的又在阳光照射下,则被摄人物脸上的光比肯定小于2又2/3档,如果你觉得暗部太亮了也可以挡挡光。
其实如果拍多了,眼睛的感觉还是比较准的,一般情况下一看就大概能够知道光比是多少,是需要补点光还是挡一挡光。摄影这个东西太传真了,感觉好拍出来就好,感觉不好拍出来就不好。不过最重要的是你的脑子中要对胶片的感光范围有一种感觉,一个景物一看就能够知道“光比太大了,那个拐角的地方肯定拍不出来”等等。
至于三只灯,如果是拍摄标准商业上的人照片,一个逆光肯定是占用了一个,一个主光一个辅光正好三个。应该说,三只灯都不应该直接打上来,都应该加上一些柔光的东西,柔光的纸有几十种,特性都不一样(有小样本),都可以试一试、感觉感觉(用眼睛就可以了),不过一卷1.2米宽8米长的纸就是1000元,单张的还不卖。最后要说的是:对光线的感觉是最重要的,光线是不可能预先设计好的,某一种光线绝对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人(因此关于布光我也只能讲到这里)。
Ⅳ 摄影中形容光的特质的名词 比如,光比、光位
最重要的几个方面是:
(1)光度或照度:光线照射的强度。
(2)光比:主光与辅助光强度的比值。
(3)光位:光源位置与照射对象位置的关系。
(4)光色:光线的颜色。
Ⅳ 影视制作中光影色彩的魅力
以电影《末代皇帝》为例,它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叙事结构,采用了一种倒叙式的、层层嵌套式的时空结构,设计了两条并行发展的叙事时空线索。
影视制作中光影色彩的魅力:一是影片的时空结构,二是人物主观回忆的时空。用现实与回忆交叉的方式,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以一系列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作为溥仪的生活环境,表现了他在这样错综复杂的环境下的精神心理和生活状况。在对溥仪内心的矛盾和孤独、对人情的渴求、对外部世界的向往以及接受改造时的痛苦思想斗争的表现上,将光影关系与溥仪的心理处境相融合,根据人物心理选择合适的色调和背景,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在影视制作中时空结构的光线设计上基本用自然光,光比大,色调以冷色调为主,场景以日景为主,影调反差大,带有自然主义用光倾向;插入时空的光线设计用光比较戏剧化,光比小,色调以暖色调为主,光线跳跃,影调比较黯淡,带有表现化用光的倾向。影片用光线的结构、组织、运动和变化,不仅展现出不同时空的不同气氛和寓意,同时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在人物的生命历程中不同的环境用不同的光线来表现,其中高调光与低调光的交错使用在影片中有明显的体现。
影视制作中一直保持一种半阴影的基调。而光,则体现出一种自由精神。光,对于总被乌黑在阴影里的小皇帝溥仪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生理需要,而且意味着自由、解放。随着小皇帝的成长,对社会的不断认识,他不断超越外界对他的控制,在这一过程中,光线处理上慢慢加入了自然光的成分。
光影运用是影视制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如果你想从事影视制作行业,那么这一技能的使用一定要学习。
Ⅵ 影视制作中光影色彩的魅力分析
电影《末代皇帝》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叙事结构,采用了一种倒叙式的、层层嵌套式的时空结构,设计了两条并行发展的叙事时空线索。影视制作中光影色彩的魅力:一是影片的时空结构,二是溥仪主观回忆的时空。采用现实与回忆交叉的方式,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以一系列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作为溥仪的生活环境,表现了他在这样错综复杂的环境下的精神心理和生活状况。
在影视制作中时空结构的光线设计上基本用自然光,光比大,色调以冷色调为主,场景以日景为主,影调反差大,带有自然主义用光倾向;插入时空的光线设计用光比较戏剧化,光比小,色调以暖色调为主,光线跳跃,影调比较黯淡,带有表现化用光的倾向。影片用光线的结构、组织、运动和变化,不仅展现出不同时空的不同气氛和寓意,同时表现了溥仪的心理变化过程。
溥仪的主观回忆中,在溥仪的生命历程中不同的环境用不同的光线来表现,其中高调光与低调光的交错使用在影片中有明显的体现。影视制作中一直保持一种半阴影的基调。而光,则体现出一种自由精神。光,对于总被乌黑在阴影里的小皇帝溥仪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生理需要,而且意味着自由、解放。随着小皇帝的成长,对社会的不断认识,他不断超越外界对他的控制,在这一过程中,光线处理上慢慢加入了自然光的成分。
以上就是青藤小编关于光影色彩的魅力的相关分享,光影运用,不仅能够为影片增色,同时也能叙述故事和表达情感,是影视制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Ⅶ 电影摄影中使用测光表的正确方法怎么测人脸光比
在灯光足够的前提下:1、决定一个合适的光孔(由叙事的要求、前后景的关系),以及滤镜。
2、决定一个合适的光比。差一档1:2、差二档1:4、差三档1:8~(由影片风格、叙事内容决定)
3、打底子光、遮挡杂光。照度表测量环境照度水平。按要求增减。
4、所有灯全开,挡住辅光,照度表测量人物位置主光照度。按要求适量增减主光量。
5、更加严格的挡住主光、以及逆光,测量辅光照度。按要求适量增减辅光。(乳白球伸缩都可,但同一场景状态要统一)
6、可以用亮度表测量和调整背景中的装饰小光源。
7、增加和调整勾边光、眼神光、小玄光等等人物装饰小光源。
8、复查光孔、检查机器状态。开拍。
详细步骤:http://www.hu.com/question/26876832
Ⅷ 灯光照明:电影和电视照明的区别
电影的发展已有90余年历史了,而电视只有50多年,当今电视逐渐地成长起来并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需要电视工作者在借鉴其他艺术长处的同时,认真地总结一下自己这门艺术的某些特点以及同其他艺术的不同与区别,这样有助于自己的成长与发展。属于电视艺术范畴的电视照明艺术亦应如此。电视照明是电影照明的一个“分支”,虽然电视照明许多表现方法从电影借鉴而来,甚至有些表现方法相同或相近,但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却已形成了自己的许多与电影照明不同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促其发展并成为一门艺术。我们有必要就电视照明与电影照明的区别进行一个基本的、简单的对比与分析。
亮度比和光比要求的不同
摄像机与磁带,摄影机与胶片,形成了影视艺术使用材料上的不同。那么,材料的不同,对宽容度、亮度比的要求也就不一样。如电视最大亮度比只能达到30:1,这就把电视照明的光比控制限定在2:1或不超过3:1,从而获得最佳画面效果和正常的被摄物体暗亮部层次,电影的胶片宽容度则明显地大于摄像机和磁带,电影图像亮度比可达100:1,电影照明的光比控制可达7:1.,由于电视和电影高度比、光比要求的不同,在照明中量光、测光、布光也就有根本上的不同了。
多机连续拍摄和单机分别拍摄在布光要求上的不同
电视演播室大型文艺性节目和晚会等实况转播或实况录像、电视剧中的“室内剧”照明,其照明方式和方法与电影是截然不同的。如多台摄像机在不同角度上同时拍摄,其电视照明的布光设计是为不同镜头的连续摄制面安排的,照明是对任何角度都能适应的。也可以说照明设计应考虑到摄像机在任意一个角度上拍摄被摄体时,都能基本适用。以上特点方法,难免会给照明的质量带来某种不利的影响,电视照明的布光设计不可能一一照顾到摄像机的每一个角度,原因是照明的位置是由前一个镜头的摄像机位置决定的。所以对于电视来说,你不得不为所有的镜头提供照明,这就是说,不可避免地必须要有妥协。
多种体裁照明与单一体裁照明的不同
电视照明包括电视剧照明、演播室照明、电视专题片照明、电视新闻片照明等,与较单一的电影照明有很大的区别。电视照明始终同电视台的某些时效、纪实等风格联系在一起,尤其是新闻片和新闻专题片照明。电视艺术类片子对照明方式的要求与电影的差别也很大。这样,在电视照明的灯光配备上与电影照明有很大区别,如实况多机位拍摄,就需用大量的灯光,灯具要求灵活性强,发光强度高,体积小。可以说电视照明对灯具有多种要求,应适用于电视范畴内的各种体裁照明。同时对电视照明人员也有较高要求。
实景照明与棚内照明的不同
每年各电视台和电视剧制作系统制作播出的几千部电视剧中,利用实景进行拍摄与照明的片子所占比例相当大,而电影更多的是棚内拍摄与照明,因此影视在电影与电视剧制作中的制作周期、经济能力的差异和特点是显而易见的了。实景照明投资少,光效自然而真实,制作周期短。另外,观众对电视节目制作真实性的要求很高,这同电视这门艺术所拥有的观众,观看时的场地环境,主题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程度等特征有密切关系。电影的摄影棚照明环境与条件明显优于电视的实景照明,如棚内场景的高度,美工制景时为照明而留下的“灯位”,色温与色彩的统一等方而,对于电视实景照明来说,有些方而是“望尘莫及”的。
素养和适应性的要求不同
电视照明人员应该是多面手,在电视台专职从事某一体裁照明的人并不多,大部分是“可塑”型的。对于他们来讲,要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照明,更多情况下是人去创造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去适应人。在实际照明工作中,不但要熟练掌握电视艺术片照明,还应熟练掌握专题片照明和新闻片照明。大场面应具有调度众多灯具的能力,新闻片、专题片小场面要做到一灯多用,在保证纪实性与时效性的同时,尽量保证照明效果。
Ⅸ 名词解释:光比、消色、影调、底子光、空镜头、修饰光、停机再拍、纪录片电影、胶片宽容度、新现实主义
光比是摄影的重要参数之一,指被摄物体受光面亮度与阴影面亮度的比值。被摄物体在自然光及人工布光条件下,受光面亮度较高,阴影面虽不直接受光(或受光较少),但由于散射光(或辅助光照射)仍有一定亮度。常用“受光面亮度/阴影面亮度”比例形式表示光比。光比还指对象相邻部分亮度之比,被摄体主要部位明亮与阴暗之间的反差。光比大,反差则大,光比小,反差则小。光比的大小,决定着画面明暗反差,形成不同的影调和色调构成。拍摄人像时,巧用光比,可有效的表达被摄体的“刚”与“柔”的特性。例如拍女性、儿童常用小光比,拍男性、老人常用大光比。直射光比较容易形成大光比,散射光比较容易形成小光比
空镜头 (scenery shot)
又称“景物镜头”。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空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前者通称风景镜头,往往用全景或远景表现;后者又称“细节描写”,一般采用近景或特写。空镜头的运用,已不只是单纯描写景物,而成为影片创作者将抒情手法与叙事手法相结合,加强影片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Ⅹ 人电影摄影中的光比计算方法
1、光比可以用测光表来测试计算,(一般搞专业摄影的人才买测光表来用)
2、光比其实就是反差,要了解光比在摄影中的应用,首先你要知道
、曝光准确和
的成像差别。一幅照片要想获得色彩饱和鲜亮的画面效果,就要准确曝光,但拍照时画面中景物有明有暗,所以一般优先对主体测光使主体达到最佳影像效果,画面中其他景物的成像效果就要看和主体的光比也就是反差来预测,以此来调整
或补光来达到想要得画面效果。
3、
是数码相机的一种
,因为数码相机机械测光并不一定就是准确的,所以一般相机的
是在相机测出的(或是你手动设置的)
结果上分别-1档、不加不减、+1档,连拍三张
不同的相片,这样总会有一张是最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