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票房是如何统计的
行业常用的票房收入计算公式为“票房=总座位数×场次×上座率×平均票价×天数”。比如某影院一天放映了6场《李茶的姑妈》,有学生票:40元,共10人,标准票:80元,共10人,团体票:30元,共10人,会员票价:20元,一共10人,那么,这一天该影院的总票房就是:4000+8000+3000+2000 。
现在各大电影院都实行电脑售票,这些售票系统是和国家电影局电影专项基金管理中心联网的,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自动向专基中心发送票房数据。因此,相对来说,电影票房对判断某部电影的观影人数,影片受欢迎程度还是有很大参考意义的。
电影票房的影响因素
1、影片题材及剧本。题材和剧本是一部影片的核心,科幻、魔幻题材如《变3》、《哈7》及此前的《阿凡达》等影片,一向是票房大热,除题材具有想象空间而吸引观众外,这类影片本身就需要大成本支撑,因此获得票房佳绩也不足为奇。另外,贴近生活、打动人心的情感题材影片,如《非诚勿扰》、《失恋33天》等,也成为“应景”主题,为影迷所期待。
2、主创团对主创团队,队如导演、主演、制片人、制作团队等,无一不是吸引观众的重量级筹码。例如国民大导张艺谋、冯小刚的力量甚至大过于影片题材,成为观众期待的焦点;演员的力量同样如此——有些人光名字就是号召力,如杨幂的《孤岛惊魂》一举开创“粉丝电影”的先河,演员对票房的贡献不容小视。制片人、制作团队的名气,同样能为一部影片带来“万众期待”的效果。
3、影片定位,影片定位是指片方对自己影片的市场预估。首先应该是目标人群定位,从影片的剧本设置、演员选择、拍摄手法到后期制作风格、传播途径、传播手段等等,都要迎合大部分的目标人群喜好,奠定稳定的票房基础。其次要正确预估票房,有时片方过于自信,会影响影片上映后的侧重点。尤其在做传播工作之前,应该根据档期、题材、排片等因素做好影片的定位和票房预估的沟通。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_票房
Ⅱ 峰爆电影票房预估
峰爆电影票房预估在2.2亿到4亿之间。
截至2021年9月21日中午12点,2021年中秋档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3.6亿元。当前档期票房排名第一的是由朱一龙、黄志忠、陈数、焦俊艳等领衔主演国产灾难片《峰爆》,累计票房为2.24亿,已连续3日获得票房日冠,成绩远超其他新片。
电影《峰爆》讲述了一座修建十年的隧道即将竣工之际,受全球地质变动影响,地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呼啸而至,隧道与整个县城危在旦夕,老洪(黄志忠 饰)、小洪(朱一龙 饰)父子俩于绝境处挺身而出,与 16 万人渡过这场生死危机。
今年年初,峰爆剧组深入亚洲最长溶洞实地取景。最艰深险峻处,需数百人齐心协力运输器材设备,方可进行拍摄。美术团队也前往湖北恩施,湖南古丈及贵州荔波里多个隧道实景考察,用80天1:1搭建还原出了一座真实施工隧道:“从地基铺设,地面硬化,制作拼接大小龙骨网,再到近千平米封面及岩体翻模,都按照真实中国隧道的标准严格进行”。
朱一龙为保证真实效果,坚持亲自完成徒手攀爬90度岩壁的高难度戏份,“近一个月的时间,每天都挂在悬崖上淋雨拍摄,全靠意志力来克服身体的极度寒冷”。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下,黄志忠数次潜入水下拍摄,坦言《峰爆》是其从业以来“对体能和意志力要求最高的作品”,但是“无比值得”。
陈数、焦俊艳每日同样跋山涉水数公里行至拍摄现场,“灰头土脸”,巾帼不让须眉……演员们纷纷以敬业的行动,诠释着最真诚、认真的创作态度,传递着不畏艰险、顽强奋斗的动人精神。
Ⅲ 电影票房分析及预测
从20世纪初的西洋镜戏法到今天占据全球电影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资本的加入让好莱坞在过去百年的发展中变得越来越理智--比起商业片流水线缔造者,它更像一个数学家--它精于计算每一项决定对利润的贡献:《蝙蝠侠》续集是否要接受男演员片酬的狮子大开口以获得百分之几的忠实粉丝买票入场;是否要在动作片的第37分钟增加感情戏以争取女性观众;是否要为这部烂透了的原著聘请收费高昂的剧本医生;一个小金人编剧的名头到底值多少钱……这就是在电影开机之前最为重要的环节:票房预测。
华尔街不仅给好莱坞带来了密集的资金支持,也带来了理性的金融工程技术,后者好像一把衡量艺术的尺子。一位浸淫于电影行业的金融人士一语中的:"在这个行业里充斥着暧昧不清、晦暗不明,有真正的艺术家、也有忽悠的吹水者,但到底怎么判断是否能合作,项目是否有投资价值,全凭经验"。
如何预测
早在80年代,美国票房收入预测的先驱BarryLitman对美国80年代近700部电影进行分析推出票房收入预测模型。该系统对之后美国电影投资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电影票房预测系统能分析预测不同种类电影的票房价值,已经成为国际电影产业投融资的重要参考工具,对电影产品定价及衍生产品开发都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预测系统
电影票房量化分析及预测系统(Box Revenue Prediction)是在考察导演、主要演员、制片、发行及市场营销、电影生命周期、电影类型、发行地区等影响电影票房的诸多因素基础上,基于资产定价模型,综合采用金融工程和回归统计分析方法研发出的预测系统。它能分析预测不同种类电影的票房价值,成为电影产业投融资重要参考工具,对电影产品定价及衍生产品开发都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中国第一套BRP系统
2012年1月,中影集团联合艾亿新融资本推出了国内第一套基于电影票房预测的估值与定价分析系统--BRP系统。通过对过去4年中600多部影片的统计分析,该BRP系统发现了6条有趣的现象:
·低成本的影片一般会比大片更卖座
·无名小卒主演的影片要比明星主演的影片利润率更高
·类型的艺术特征跟利润之间不存在直接关联,但评论的多寡(无论好评或者劣评)跟利润之间有密切关系
·不含暴力、色情成分的家庭影片最容易赚钱
·大片的续集要比普通新片更容易赚钱
·明星在为影片带来更高票房的同时,也往往拉低了利润率,因为大部分收入进了明星的口袋
Ⅳ 电影行业怎样预测影片的票房
这个真没谁有多准,大家都一个档次的,你这次预测靠谱点,没准下一次就失手。
像今年的《侏罗纪世界》和《速度与激情7》,年前没谁会预测到能达到15亿美金的票房,碾压妇联2争夺年度票房冠军,再比如扑街的《明日世界》,很多预测人脸都被打肿了。
很多时候都是根据上映第一周的票房来推测后续能达到什么水准比较靠谱。这个时候一般后续票房下跌水准也能把握得相对准确点。但遇上《阿凡达》这种BUG片(次周票房几乎零跌幅),也是要命的。
Ⅳ 如何专业地预估票房
这个项目我还真的做过,大概是在2011年中国电影票房开始爆发的时候。试来试去,最靠谱的算法仍然是多元线性回归,预测目标是官方公布的某部电影的最终票房值,当时的R2达到70%多。如果将进口电影排除,R2能够提高到80%以上。主要是进口电影非常容易出现黑天鹅,比如一个《阿凡达》就足以将模型刷爆。多元线性回归看起来很low是不是,但后来看到一篇Google关于预测电影票房的论文,也是说最好的票房预测模型仍然是多元线性回归。不过后来这个模型的价值就不大了,因为后来中国电影市场以超越想象的速度蓬勃发展,不断出现票房黑天鹅,而且还有各种严肃的刷票房行为,所以对于模型来说,实在是臣妾做不到。题主所说的在电影拍摄前就预测票房也超越了模型的能力,当初的设计是在电影首映前一个月开始预测,定期修正预测值。多元线性回归使用的各因素总结如下。用户的期待度。通过手机网络指数以及微博等媒体的提及次数来表示,搜索或者提及次数越多,证明用户越期待,越容易转化为票房。核心元素的影响力。核心元素包括导演、主演以及是否有前序剧情,比如:007系列或者冯小刚都是对票房的保证,而另一方面,有些演员又是票房毒药。主要是收集豆瓣上这些核心因素与电影评分和历史票房的关系,最后可以归结成对新影片票房的影响因子。竞争态势。主要通过同期上映的影片数量来评价,同期上映的影片越多,证明竞争越激烈,越难取得较高的票房。进一步的规划,是将同期上映影片的预测票房加入进来作为权重,以衡量竞争对手的实力,更准确地评价竞争态势。简单说,和《阿凡达》同期上映,比和《无极》同期上映,要悲壮很多。基本面。主要是就是当期电影市场的总体情况,可以使用该电影上映前T12M(Trailing 12 months)的总票房作为基本面。
Ⅵ 如何专业地预估票房
每家电影院对每部正在上映的电影入座情况向广电之类的机构汇报,数据汇总之后计算出每部电影的票房以及收入。
麻烦采纳,谢谢!
Ⅶ 电影票房是如何计算的
票房可以用观影人数或门票收入来计算,而通常我们所讲的票房,就是用门票收入来计算的。即,票房=票价X购买人数。
比如某影院一天放映了6场《李茶的姑妈》,有学生票:40元,共10人,标准票:80元,共10人,团体票:30元,共10人,会员票价:20元,一共10人,那么,这一天该影院的总票房就是:4000+8000+3000+2000 。
现在各大电影院都实行电脑售票,这些售票系统是和国家电影局电影专项基金管理中心联网的,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自动向专基中心发送票房数据。因此,相对来说,电影票房对判断某部电影的观影人数,影片受欢迎程度还是有很大参考意义的。
(7)如何预估电影票房扩展阅读
电影票房的影响因素:
(1)影片票房的好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包括影片题材及剧本、主创团队、影片定位、影片质量、票价、档期、发行、院线排片、宣传推广等多个方面。题材和剧本是一部影片的核心;科幻、魔幻题材一向是票房大热的选项,贴近生活、打动人心的情感题材也比较受观众青睐。
(2)主创团队如导演、主演、制片人和制作团队等,都是吸引观众的重量级筹码,能够在影片上映前期对观众形成最大的吸引和冲击;影片定位是指影片为自己影片的市场预估,比如从剧本设置、演员选择等方面切入设定目标人群定位。
(3)影片质量包含了剧本、拍摄、制作、演员表演等综合因素,是电影艺术成就的衡量标准,是一部电影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等等。
Ⅷ 请问怎么预测电影票房看首日/首周票房,还有哪些数据能看,从而预测票房
主要是看首日,首周,还有口碑。。这几个方面。。基本上能差不多的。。。。。。
Ⅸ 电影票房预测系统的电影票房如何预测
早在80年代,美国票房收入预测的先驱BarryLitman对美国80年代近700部电影进行分析推出票房收入预测模型。该系统对之后美国电影投资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电影票房预测系统能分析预测不同种类电影的票房价值,已经成为国际电影产业投融资的重要参考工具,对电影产品定价及衍生产品开发都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Ⅹ 2022春节档的七部电影,你预测各个电影的票房是多少
今年的春节档马上就要开始了,目前有八部电影定档在大年初一,分别是《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四海》、《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狙击手》、《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熊出没-重返地球》、《小虎墩大英雄》等。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长津湖之水门桥》是《长津湖》的续作,算是原本人马打造的,故事情节也是连续的。而《长津湖》在国庆档取得了57亿的票房成绩,豆瓣也有7.4分,可见是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现在,《长津湖》的热度还未过去,《长津湖之水门桥》肯定差不了。
当然,春节档是存在巨大变数的,随着电影播出,营销、口碑都会对最终票房产生影响。2021年,《你好李焕英》的预售也不是太理想,但最后它的成绩却相当亮眼。
所以,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等档期结束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