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绿皮书》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你觉得怎么样呢
我觉得这部作品总的来说确实是一部好片子,所以非常值得大家一看,虽然这部剧当中的有一些情节有争议,但是我觉得瑕不掩瑜。
2. 如何评价《绿皮书》这部影片
如何评价《绿皮书》这部影片?
《绿皮书》是一部由彼得·法拉利执导,维果·莫
志同道合的人很容易成为朋友,而截然不同的人要结下不朽的友谊,非要靠一个难得的机缘,让他们发现彼此身上的闪光点,互相付出和支持。 这部影片的温暖,就在于它给我们展示了这种极其珍贵的友谊。人这种社会动物,其实无时无刻不需要他人的肯定和赞许,才能感觉自己存在的意义。 能有一盏温暖的灯照亮和陪伴人生坎坷不平的路,也就足够了。
3. 荣获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绿皮书》真的好看吗
91届奥斯卡在最近在观众网友们的期待下获奖名单被知晓,而在奥斯卡过得最佳影片的《绿皮书》也可谓是大火了一把。这部电影在刚播出就好评不断,被网友们认可为近几年最优秀的电影,而小编看了之后觉得的确是我看过最好看的电影之一了!它的画面感很强烈,影片中每个细节都吸引着观众,影片很细致!
4. 电影《绿皮书》为什么会大获好评
电影《绿书皮》的导演是彼得法拉利,这部影片一共包揽了奥斯卡三项大奖,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
这部电影主要是通过一些细节,化解了种族之间的矛盾,让我们看到了跨越种族的友谊,让人觉得温馨感动。
5. 如何评价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
这是一部讲述人间大爱的正能量影片,所以获得奥斯卡奖项也是应该的。很多人没事干的时候都喜欢看电影,但是如果你要看绿皮书的话,建议找一个安静的下午细细品味,这部电影讲的不是我们众所熟知的小人物奋斗,也不是反抗资本的压榨,而是在讲述自我的找寻和心灵的归属问题。
如果想在这部电影中看到拯救世界这样的场面那就要大失所望了,这部电影的结局也是比较感伤的,由于他是黑人,所以被一个餐厅禁止进入,后来只能到另外一家餐厅谈钢琴。每个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感悟都不同,如果有兴趣的话,还是要自己好好品味一下。
6. 如何评价电影《绿皮书》
今天刚看完绿皮书这部电影 ,在该略过的地方略过,在该详细的地方详细,并且在剧情和感情以及对种族歧视的思考都是由浅入深的,如果仅仅是由浅入深的话,那这部电影就会差点意思。在电影末尾,很灵气的又从深入浅了,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点,这部电影不只是在讲种族歧视,它巧妙地用一些不起眼的镜头和台词来讲其他问题,很喜欢呢。
7. 据说《绿皮书》是好莱坞今年最好的黑人电影,好在哪
一个人的一生中,都应该至少看一部公路片,感受一段故事,享受一趟旅程,也许还会萌生要出去看看的小念头。脱离舒适区总能让人获得一些新的感悟,或者至少是增长一些见闻。一趟长达八周的南部之旅,让托尼见识到了世界的广阔,让谢利博士重新获得了自我的肯定,而对于国内影迷而言,《绿皮书》中的这段旅程,也许能帮助我们开启一种新的处世之道。
人类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篡改它,美化它,龙猫不知道这种美化是意义在哪,它让历史看上去更好看了,却也让我们失去了赎罪的机会。无论是对自然、社会还是人本身,我们不断地夺取,不断地失去,同时又不断地怀疑,不断地肯定和否定,在主义风暴中徘徊不定,主次倒置。若一直如此下去,最终我们可能什么也得不到。我们创造了历史,改写了历史,或许不久后的将来,当历史的主流观点改变之后,我们的历史也将被篡改。
欢迎大家互动评论
8. 如何评价电影绿皮书有哪些记忆点
绿皮书这部影片虽然这是一部比较低成本的电影,但是却是充满了价值,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故事的结尾也让人满意,记忆点是唐在一个雨夜中跳下车,朝托尼喊的那段话。
9. 电影绿皮书怎么样
《绿皮书》是关于美国60年代为背景的生动社会风情写照。影片虽然谈论的是过去的事,但点题的内容:“改变人们观念需要的不仅是才华更是勇气”,在当下任何地方都依然实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每个变革,每个制度上、观念上的改变都是很多人不断挑战世俗,用实际行动去感化,去说服,慢慢才发生的。本片虽然是两个人的一场公路之旅,但到了影片结尾,我们就会看到两个男主角都在彼此的相处中被对方改变,是一部很温馨又有人情味儿的作品。
影片是真人真事改编,且与很多种族相关电影不同的是,这次黑人成为了老板,白人作为下属,调换位置后,让两个角色的互动更加有趣。Viggo Mortensen出演的意大利裔白人Tony Lip ,是生活在纽约的工薪阶层,是个文化程度低的粗人。为了赚钱,他成为了当时美国最知名的钢琴艺术家Don Shirley(Mahershala Ali出演)的司机。而后者虽然是黑人,但作为艺术家,对品味和礼仪有着很高的追求,行为举止都与受过高等教育的上层社会人士一样,却在美国南方不能被白人所接受。他既无法不被同族裔人接纳,也无法融入白人上流社会,成为了穿着晚礼服却只能住烂旅馆,连白人餐厅都不能用的人。这样的人物在那个时代下非常罕见,也因此很有典型意义。
这两位一路在美国南部的遭遇让人深深感叹当年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两人之间因阶级、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也产生了很多有趣的互动。在车里吃肯德基那段真的非常有典型性。
司机也从一开始对黑人存在偏见,慢慢被这位艺术家的才华与风度所折服。艺术家原本也看不上司机各种言行举止,但最终也被对方的真诚和善良感动,开始向对方敞开心扉。从某种程度上,这很像传统爱情故事里,不同阶层的男女,在相处后居然互相吸引十分类似。两个彼此看不起的人,慢慢学会接纳对方,这个过程温馨且令人感动。
最难得的是,影片十分全面地展示了美国不同族裔、不同阶级人中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形成了生动又写实的社会风情画,展示出人们的地位与所受到的尊重不应该只按照肤色来分,也不应该因受教育程度或贫富来被区别对待,每个族群里都有好人、坏人。
与此同时,这位黑人钢琴家这趟南下之旅并非偶然,也不是被强迫,而是他主动要求的,因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去说服别人,提高黑人的地位,就算这样可能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其实如今,很多人都在为了改变保守派的观点而努力着,像《黑豹》、《摘金奇缘》都为提高少数族裔电影人在好莱坞地位做出了贡献,不断涌现的女性为主题的电影,也是在为提高女性地位而努力,还有今年颁奖季众多与同性恋有关的影片,这些影片背后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注意到一直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和他们的才华,让人们知道他们也应该有机会获得平等的关注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