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旅行中如何拍摄绿色植物
旅行时到达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我们经常能看到满眼的绿色,郁郁葱葱,让人心情舒爽,心旷神怡,但面对着这满眼的绿色,我们要怎么下手开始拍呢?下面的几点思路供你参考:
用好自然光,拍好普通人。
2. 如何拍摄花卉植物
如何拍摄出清晰的画面 这个问题在所有的拍摄活动中都存在,具体到花卉摄影上来说影响清晰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机器的稳定程度.由于花卉摄影多数都是拍摄相对较小的物体.所以任何一点的机震都能影响画面的清晰.所以推荐始终把机器放在三角架上拍摄,这样除了可以尽量避免震动,还可以帮助你精确构图.还有一类震动就是单反相机的反光镜升起时的震动(在拍摄微距画面时尤其明显),这就完全要依靠相机自身的功能实现了,使用eos30等机身的朋友在拍摄时最好使用反光镜预升功能来拍摄. 二是花卉本身的摇摆.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在拍摄过程中,花卉总会随风摇摆(别告诉我你拍摄时没有风,那你自己不喘气了?).这时拍摄的快门速度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快门速度提升是牺牲景深范围换来的,所以其中取舍就要看你自己的拍摄情况了.
如何得到正确的曝光量 这个问题在花卉摄影中相对来说比较好解决,因为花卉总是处于一种相对的稳定中,光线的照射比较均匀,光比一般不会很大.所以只要有足够的耐心精确测光就没有问题了. 测光对于有点测光功能的机器实在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把机器的测光范围对准你需要正确还原的地方就行了(不过现代相机的机内点测光也有局限性,在测量大面积暗背景中的亮主体时需要作一些负补偿,反之亦然).对于国产或者进口的较老式的只有平均测光的机器,在测光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近测:就是凑近主体尽量使主体充满取景框,这时合焦与否不重要,因为合不合焦对测光数值的影响不大,但要注意离近测光时不要挡住照射主体的光线,这样会引起照度的变化而使测光产生误差. (2).代替法:就是在主体旁边,或者和主体处于相同光照情况下的地方,放置中灰的物体来代替本身体积过小而无法测光的主体.中灰的物体首推柯达18%灰板(不过价格较高,一套要180元左右,材质就是纸板),而首推的代替物就是自己的手背,把手背冲向镜头测手背的反射光也是可以的(您要是来自非洲兄弟国家或者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又或者您刚在海边享受了几个星期的日光浴,那这条就算我没说) (3).我不知道了!前两种够你用了吧? 以上只是得到了准确的曝光量,但还不是正确的曝光量,什么是正确时曝光量呢?那就要先罗嗦几句测光的原理.现在的测光方式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都是把测光范围内的物体还原成18%的灰.所以你精确测光以后,也只是把物体还原成18%的灰.而大千世界中不是所用的东西都是18%灰的,比如白花的反光率,就比18%高很多,如果想得到准确得曝光,使白花看着洁白,一定要在正确测光的基础上加1-1.5EV曝光量(负片).暗红色的花可以略减0.5-1EV左右.这张(图8)就是测量的白色花瓣后+1EV曝光.
http://jingyan..com/article/14bd256e07e337bb6c26125e.html
3. 如何去拍好家中的绿色植物、盆栽等静物摄影
一、如何选择静物摄影的主题拍摄什么样的照片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在屋子里好好找找,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但是简单的东西作为起步对象。可以开放性的选择拍摄对象,但是也不要选择过难的。二、如何选择光线,选择啥样子的光线不一定要使用非常昂贵的光线器材,尽量使用手头能够利用的光线器材来拍摄静物。请记住摄影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在你的控制之下,假如你也是这么想的,你需要找一间房间使用遮挡板或者窗帘来挡住所有的自然光线,这样你就可以完全控制照射在你的拍摄对象上的光线了。需要几张纸板即可自己营造一个适度的光线角度了。三、如何放置三脚架和调整角度取决于你的光线条件,有可能需要也可能不需要三脚架和快门线。我建议最好使用这些设备,因为有了这些设备,你可以更好的观察和拍摄你的对象。这些设备也可以使光圈速度略微变长,使图像的聚焦点前移、背景虚化,假如你需要的话。四、正确使用背景选择一个好的背景对你创作一件成功的作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选择的背景最好能够简单但是漂亮,这样不会对你所拍摄的物体产生很大的影响。一面素色的墙或者一张大的白色或者素色的纸是比较不错的选择。五、组织拍摄元素间的组合各种创作元素间的组合,对于拍一幅独一无二的,精美的静物摄影作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结合三分法则,应该考虑如何使你的作品做到各种元素的最佳组合。确保在画面中没有能够分散注意力的元素,只有主体和背景。六、可以长时间反复拍摄,慢工出细活我时常能够感觉到拍摄的目的决定了作品中的情绪。所以如果我只为了放松自己来摄影(反对有人向你指派工作),我的压迫感会很少,这样就能够确保很好的还原摄影所要表达的东西。做事情漫无目的肯定是不好的习惯,但是对于静物摄影来说,这可能反而是好的。因为你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来完成你的杰作。七、通过名作激发灵感如果你纠结于光线,组合及构图的时候,可能你需要一些灵感了。找灵感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去看那些很多年前的大师的静物作品。上网查找文艺复兴时期的静物艺术作品,仔细观察这些作品的各个元素。研究这些作品将会帮助你更好的思考构图、阴影和颜色的综合运用。希望这些能够给你灵感,让你能够拍摄出更精彩的作品来。
4. 在室内拍片,肉眼看,植物是翠绿色的,但拍出片来.绿色总是灰蒙蒙的,没有通透感.颜色的饱和度不高,请问怎么办
室内光线的质量不好,色温偏高,而且亮度难以掌握,不论是打开闪光灯还是用PS修复,都不会达到满意的效果.唯一的办法是将花卉搬到阳光下拍摄.
除非你可以找到专业摄影光源,并配用彩色反转片,在精确控制暴光量的前提下拍摄.
5. 纪录片中植物瞬间生长的镜头是如何拍出的
延时摄影。
延时摄影的延时可以比较长,也可以短一点。如花开的视频,实际上并不太长,很多花开也就是几十分钟,没有你想象中需要几天。这里有个小知识,很多花朵虽然花期很长,但并非只开一次,比如荷花,在开放早期,半夜开花,午后又会闭合,到下一个午夜再盛开。
只有在花期的后半段,午后才会不再合拢,这个基本也就是残荷状态了。多数花在开放的过程不会经历啥昼夜变化,时间很短的。
另一些,如植物生长的过程,需要很多天的,多数观看视频中能够看到日夜变化的,不过在剪辑选择图片中,夜晚部分会略少一点。
更长一些的延时摄影,如有大神曾经拍以月为单位计算的延时,这个基本就是每天一张照片即可,更无需担心日夜交替啥的了。
另外说下,其实延时摄影没啥多神秘的,视频电影本质上来说就是连续播放的照片,之前的电影是24帧,也就是每一秒钟放24张照片,拍摄时候也是如此,每秒拍24张,播放时候每秒也放24张,因为眼镜的视觉残留,你所看到的画面就是动态的了。
如果拍摄时间和播放时间不同步,就是慢放或者快放。入每秒拍一张,但是回放的时候一秒播放30张,这样你所看到的画面就比实际画面快了30倍。这个也就是延时摄影了。如果我们每分钟拍一张,24小时拍1440张,按照每秒30张播放,那么你就可以在48秒内看到24小时的连续动态了。
6. 怎样拍出植物生长的视频
用高档录像机就可以(最好是高清的),录几个月,而后再电脑合成
7. 如何拍出那些好看的植物照片
很多养花的人,都恨不得把自己的“美人”360度拍出来发到朋友圈给朋友看,但明明很好看的花却总是拍不出想象中的效果,本文简略的说一些拍摄植物的小技巧。
先举两个例子,像下面的一盆姬玉露,随随便便普通的拍摄出来是这样,俯视和较暗环境。
同样的一张图,放大了一些,给人的感觉就非常不一样,小颗植物只要观赏的它的细节精妙,不像大颗植物看整体形状,所以我要放大,注重细节,使照片不凸显整体而是凸显细节。对于许多局部好看的植物也可以这样拍摄,比如只拍两片叶子,拍一半,拍新芽等。
如果你稍微的懂得一些相机的使用方法还可以试用下下面的小技巧,
1.突出主体,虚化背景或加上光斑,把灿烂的阳光带进作品中,巧用背景的光线。温暖的光斑,使整幅画面充满了暖意,明亮得透进人的心脏里,画面极富感染力。
2.强对比,利用明暗对比,将暗的一方和亮的一方进行对比,你会惊讶于你所看到的画面,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植物形象。
3.撞色,就是用各种颜色的搭配,在整体上实现颜色的协调统一,这需要你对颜色的掌控能力。
学会了这些小技巧,绝对让你的照片发到朋友圈以后,大家都会爱上你的花美人,赶紧分享给你身边爱花的朋友们吧,拿起你们的相机拍摄起来吧。
8. 怎么拍出电影的感觉
电影的感觉的照片需要很多方面,比如相机的动态范围,现场的灯光,灰阶,后期的处理等等。
有个小窍门你可以试试,不考虑灯光的情况下,使用RAW格式存储,这种存储时画面质量是无损的,你可以理解为CCD或CMOS上的真实图像未处理。
后期图片处理家用的话就PS吧,单位有实力的话可以考虑达芬奇调色系统(好贵的说)
要电影的感觉一般在PS里调3项:CTRL+M ,CTRL+L,色度
9. 记录片中那些植物生长的镜头是如何拍出来的
如果每分钟拍一帧画面,而播放时每秒钟放50帧,那么植物生长的过程在屏幕上就被加快了一百倍显示出来,如果十分钟帧画面,而播放时每秒钟放50帧,那么植物生长的过程在屏幕上就被加快了一千倍,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