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拍了部微电影,1920×1080的,如果上下压黑边,要多宽的
微电影1920×1080,画幅比例是16:9。上下不需要压黑边。
微电影放映在银幕上画面的宽高比大于标准35毫米普通电影画面宽高比(1.375﹕1)的电影,它的画面宽高比一般在1.66﹕1到3﹕1之间﹐银幕宽度在10~20米之间。银幕略作弧形,使观众扩大视野。
此后,35毫米影片除画面外,并要在片孔内侧留出一条记录声音的位置(声带),这样,就只好压缩无声影片的画面面积,将摄影的画面宽高尺寸改为22毫米×16毫米,放映片门为20.9毫米×15.2毫米,即放映在银幕上的画面宽高比改变为1.375:1。
(1)电影上下黑边是多少扩展阅读:
微电影拍摄技巧:
1、平方向拍摄
大多数画面应该在摄像机保持水平方向时拍摄,这样比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画面效果显得比较平和稳定。
2、由下往上拍摄
不同的角度拍摄的画面传达的信息不同。同一种事物,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仰望一个目标,观看者会觉得这个目标好象显得特别高大,不管这个目标是人还是景物。如果想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倾斜向上去拍摄。用这种方法去拍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雄伟高大。
3、从上往下拍摄
摄像机所处的位置高于被摄体,镜头偏向下方拍摄。超高角度通常配合超远画面,用来显示某个场景。可以用于拍摄大场面,如街景、球赛等。以全景和中镜头拍摄,容易表现画面的层次感、纵深感。
4、物视角的拍摄
视角的反映要符合正常人看事物的习惯。有些时候,可能需要表现出拍摄主体的视角,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拍摄的高度是高是低,都应该从主体眼睛高度去拍摄。
② 现在的电影在电视上放有上下黑边为什么啊
比例不一致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是2.25:1 至少也是16:9 普通电视上下肯定有黑边
③ 高清电影必需是16:9的吗16:9去掉上下黑边,是多少比例
基本都是16:9
高清格式有三种720P 1280X720 非交错式1080i 1920X1080 交错式
1080P 1920X1080 非交错式去除上下黑边,因为没有确切的资料可以参考,都是用剪辑软件调整上下黑边尺寸,相当约等于16:7(1280X520或1920X880)
④ 下载的1080P高清电影为什么很多有上下黑边
无损的话 一般都是30G以上
10G就是经过重编码压制的
上世纪70年代 电影行业为了不跟电视行业竞争
规定了电影的宽高比是2.35:1 也有2.40:1(2.35四舍五入)
所以在16:9的屏幕上看就会有黑边
电影的宽高比 是应对电影屏幕 不是应对电视机屏幕
片源16:9的电影也是有的 不过不多
有些制作组在压制的时候会将黑边裁掉 但原始片源还是有黑边的
⑤ 电影银幕的比例:1.85:1和16:9 说的是一种尺寸么 就像1.33:1和4:3说的是一种尺寸么
是电影的画面比例。1.33:1和4:3说的是一种尺寸。
宽高比是指图像宽度和高度的相对关系。在电影术语中,我们总是用小数指宽,用1指高,比如1.33:1、1.66:1和1.85:1等等。
而在视频术语中,我们则用整数代表:4:3、16:9。视频宽高比与电影宽高比的转换很简单,用高值除以宽值即可。例如,4÷3=1.33。
16:9是1.78:1,1.85:1比16:9高度要低。
1.78:1的720P电影的分辨率是1280x720。
1.85:1上下黑边切除后是1280x690。
现在的HDTV或者蓝光版修复画面比例为1.85:1的老片时会特意上下加黑边,或者左右剪掉一部分改成1.78:1。
对摄影指导和导演来说,使用哪种画幅宽高比是一个在创作上关键性的决定。它构建了用以讲述故事的画布,也能塑造故事对观众情感的影响。
(5)电影上下黑边是多少扩展阅读:
在电影发展初期,仅有一个基本宽高比:1.33:1,这一标准的形成要归功于威廉·肯尼迪·迪克森(WilliamKennedyDickson)。他在当时为托马斯·爱迪生(ThomasEdison)工作。
威廉被布置了任务,将伊士曼柯达(East-manKodak)的弹性胶片用在爱迪生的Kinetoscope电影放映机中,来循环放映动态影像。
迪金森选用了35mm宽的胶片,胶片两边都有我们称之为“爱迪生片孔”的孔洞,他决定每一帧为4个片孔的高度。由此便产生了尺寸为0.95x0.735英寸的图像,这个尺寸的图像在影院放映中又被略微剪裁,产生了1.33:1的画幅宽高比。
参考资料:网络-屏幕比例
⑥ 为什么现在的电影上下都有两道黑边
黑边是电影文件里原生的 也就是自带的
在电影院看过的都知道 那个比例绝对大于16:9
⑦ 电影上下黑边
我也很懵逼,电影院虽然看不见,但是也能感觉到屏幕还有黑边。这样做有什么用,能观看的地方一下小很多
⑧ 为什么电影播放时上下有两条黑边
现在一般的大片都是2.35:1 或者 2.4:1的,小成本制作的片子1.85:1比较多,16:9的几乎没有,顺便科普下这几种视频的画面比例:
4:3的画面比例
从电影诞生的那一天开始,电影的画面比例就一直在发展变化,最原始最传的画面是4:3(1.33:1)的比例。这种比例在上世纪50年以前就确立了主流地位,但是现在看起来会很不舒服,因为人眼是横而扁长的,看宽扁的东西会更舒服一些,接受的信息量也大些,而4:3的比例过“方”了。至今4:3比例仍然还在使用,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传统电视的画面比例是4:3的,第二是因为传统电影胶片的比例也是4:3的。所以,现在DVD影碟中也会提供4:3画面比例,以适应影片在传统电视上播放。
1.85:1的画面比例
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诞生了一种画面比例是1.85:1的宽银幕。这种宽银幕被称为学院宽银幕。传统胶片为了配合这种画面比例,会在拍摄电影时用遮挡物在胶片上下屏蔽一部分,使画面比例符合1.85:1。而后,放映电影时调整画面投射大小,呈现宽银幕效果。但这个实现这个画面比例,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它没有充分利用胶片的高度,浪费很多胶片的有效空间。目前,很多DVD影碟包装上印有“1.85:1”的字样,这就是指该影片的画面比例。
2.35:1的画面比例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有诞生了一种画面比例为2.35:1宽银幕,它的学名叫做“变形宽银幕”。没过多久,这种变形宽银幕电影便成为了主流。因为这个画面比例是最符合人眼观看习惯的,而且还能充分的展现壮观的场景。虽然它也是利用传统胶片拍摄,但是由于利用特殊光学镜头,而不用遮蔽胶片,使之成为宽银幕,所以2.35:1宽银幕就避免了浪费胶片的有效空间的缺点。目前,很多DVD影碟包装上印有“2.35:1”的字样,这就是指该影片的画面比例。
16:9的画面比例
目前流行的16:9(1.78:1)这种画面比例,主要是因为是电视业想模仿电影宽银幕而诞生的一种画面比例。由于16:9画面比例在现在的电视业中占了一席之地,所以,现今也诞生一些16:9的宽银幕电影。但目前在很多人将DVD影碟中16:9与1.85:1画面比例混为一谈。其实,DVD影碟包装“16:9”的字样是指该影片适合在16:9的宽频电视上播放,但是实际影片画面比例是1.85:1的。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DVD包装上印有四种画面比例数字分别代表的意思了吧。4:3是指DVD影碟中提供的影片适合在传统电视上播放;16:9是指DVD影碟中提供的影片适合在宽频电视上播放;1.85:1是指DVD影碟中提供的影片的画面比例是1.85:1;2.35:1是指DVD影碟中提供的影片的画面比例是2.35:1。
⑨ 电影为什么上下都有黑边
16:9是显示器规格标准,其实好莱坞那些大片,基本上没有黑边,不信你去电影院看看。网上的电影资源都是因为制作字幕而添加的黑边。
⑩ 为什么电影屏幕的上下会有黑边
那是遮幅电影。
遮幅电影又称“假宽电影”。是一种非变形宽银幕系统,使用标准35毫米电影摄影机和光学镜头拍摄,拍摄时在摄影机片窗前加一遮挡框格,遮去原来标准画幅的上下两边,使画面宽高比由标准画格的1�33∶1,遮挡成1�66∶1至1�85∶1的画幅比例,由于画幅上下两边被遮挡住,画面宽高比例也就明显增加,放映时用短焦距镜头直接放映,得到的银幕效果与宽银幕效果相同。用此方法制作宽银幕电影,简单、经济,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