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谈谈如何评价电影的优劣,有哪些标准,用什么方法和理论依据
这难说了,一个人一套标准,不过基本上可归为两类。
1、形式主义派。将电影视为工业产物的商业片价值观,重视故事的作用,一切以观众为中心,说白了就是观众说好的电影就是好电影,观众不喜欢的电影就不是好电影。好莱坞电影人大部分属于这类价值观,将电影视为商业而非艺术,商业嘛,观众喜欢,票房高,赚钱多,那就一定是好电影,也可称之为造型主义派。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观众的评价和票房为标准。理论依据的话,电影归根结底是一门大众艺术,电影作品创作的最终目的是诉诸于观众,给观众欣赏,因而观众是一切标准,观众即上帝。
2、现实主义派。将电影视为艺术的艺术电影价值观,重视影视创作的实验性和影像价值的探索性,一切以影像表达为中心。欧洲电影人多数属于这类,电影作为艺术是其根本观点,也就是电影的本质是艺术。标准就是电影作品是否具备艺术价值,但这里艺术价值的概念绝不是主题,而是影像表达,也就是导演的镜头设计、场面调度、声音设计等电影元素是否尊重现实。方法就是电影批评那一套,三言两语说不完。依据就是巴赞的现实主义理论,木乃伊情结等等。
要我谈如何评价的话,要把以上两者结合。因为电影不能孤立来看,它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体。艺术是电影的本质,是艺术性将电影独立出来的,电影首先是一门艺术,其次才是商业。但电影不能没有商业,否则电影就失去了其作为大众艺术的魅力,因为电影的最终结果是诉诸观众,一部再优秀的电影,倘若没人看,那么它的价值再高,失去了传播的观众群和作用对象,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一部再受欢迎的电影,倘若不具备任何价值,终究会在历史中迅速被人遗忘,重要的是倘若这类电影越来越多,电影终究会慢慢走向灭亡,因为停止了影像表达探索的脚步,终究会被其他艺术替代,就像曾经电影替代戏剧一样,事实上历史上就是因为如此,电视一度曾把电影推下历史主流舞台。
⑵ 如何以电影角度评价电影
在影片中可评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评编剧、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学生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影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能激发自己写作欲望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2、如何评
第一,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第二,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如《大转折》中先后三次出现蒋介石的背影,每一次出现都预示着国民党军队下一次的失败,通过三次背影的刻划,将蒋介石政权日薄西山的局面富于象征性地体现出来。
第三,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
⑶ 如何评价一部电影
1、先看剧本或者剧情梗概,了解电影拍摄幕后的故事,欣赏电影时能够更深入了解人物及剧情。
2、把握每个人物每个细节的描写,让自己领悟到了什么,评价一个电影主要是四个方面。
3、思想评论包括评主题,力求独到见解,评现实意义,更侧重于现实作用;人物评论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
4、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包括艺术样式评论,艺术风格评论;电影特性评论,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等方面的评论。
⑷ 怎么样去评价电影
对一定的电影创作现象进行的分析和批评。又称电影批评。它与电影理论不同,实际上是一定的电影理论、观点的具体运用。电影评论的对象是电影创作现象,包括电影作品、电影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一定历史时期的电影状况和倾向以及某些电影的风格、流派等。电影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析、评价蕴涵在银幕形象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电影评论的作用有二:一方面通过分析影片的成败得失、研究创作上的经验教训、阐发电影创作的某些规律性的问题,帮助作者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以促进电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和评价,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鉴赏,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又能反过来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评论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其方法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丰富。 电影评论的可评之处,可以就其导演的独特构思,声音画面,蕴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时代意义,影视音乐,电影内容,电影灯光照明,电影的拍摄技巧等等都可以进行评论,评论过程通过结合影片具体内容摆出自己观点,从而近一步论证。一篇影评的吸引人之处就在于有没有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写出别人一般想不到的内容,可以用两个字总结“新”“奇”。 目的 电影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析、评价蕴含在银幕形像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及其社会意义,既分析影片的生活内容和思想内涵,又探讨其美学价值、艺术风格和表现技巧,把影片的形像与主题、内容与形式作为有机的整体进行考察,并作出鉴别和评价。 作用 电影评论的作用有二:一方面通过分析影片的成败得失、研究创作上的经验教训、阐发电影创作的某些规律性问题,帮助作者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以促进电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和评价,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鉴赏,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又能反过来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 电影创作受时代、政治及文化的影响,电影评论认真地研究评论的对象,了解影片创作生产的实际情况,了解创作者生活的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为了引导观众对影片的鉴赏,电影评论家须了解观众对影片的反映、他们的兴趣、他们的喜恶和愿望,听取他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评价,以求对影片的创作者和观众有所启发和帮助。 对影片或其他创作现象的分析和评价存在不同的意见是经常发生的,对重大原则分歧更应展开讨论和争论。充分说理的讨论,对电影评论本身的检验和发展有利,对电影创作和观众鉴赏也有启发和裨益。 内容 电影评论的内容是多样的。有着重评论影片的题材、主题、人物和它的社会意义的,也有专门论述不同片种、样式或影片的艺术风格、造型表现手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的;有对某一时期、某一流派的电影创作进行专题评论的,也有为著名的电影导演、演员等电影艺术家撰写评传的;既有在报刊上对当时上映的影片或某种创作问题写专栏评论的,也有对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影片进行评论的。由于读者和观众的层次不同,既需要供电影专业工作者研究用的专题论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观众欣赏水平的影评文章。 方法 电影创作在发展,电影观念在变化,与电影评论密切有关的哲学、美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学科的不同学派,以其各自不同的观点和方法渗透到电影研究和评论领域中来,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其他学科的专家学者对电影的研究和评论日益增多,而从事电影评论的工作者也对其他学科的方法论进行研究,并运用到电影评论中来,如结构主义、符号学以及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由此造成了电影评论方法的多样化。 在中国,电影评论通常考虑如下几个方面:①影片的倾向性和真实性是否统一;②人物的个性化和典型性如何;③影片从内容到形式对时代的反映是否有创新精神;④影片是不是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创作个性;⑤影片在电影观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上进行了哪些有价值的探索;⑥影片的观赏性及其社会效果如何。 概况 早期的电影评论开始出现于20世纪初。意大利诗人、电影先驱者R.卡努多在巴黎率先对电影进行评论,并于1912年发表了著名的《第七艺术宣言》。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评论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国际电影节的评奖活动,也是国际上进行电影评论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如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办每年一次评选影片和创作者的奥斯卡金像奖和纽约影评人协会主办的纽约影评人奖等。 在中国,20年代初报刊上开始有影评文章。1932年中国共产党在电影界成立了以夏衍为首的电影小组,创办了左翼电影工作者的理论与批评的刊物《电影艺术》杂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电影评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及时地分析、评论新的影片,肯定成就,批评缺点,讨论问题,总结经验及评介国际上各种电影和电影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专业和业余的电影评论队伍成长和壮大了起来。1981年 1月24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在北京成立,学会对新时期的影片、电影美学、电影语言和创作中的问题展开评论和探讨,并通过年会交流情况和思想。同时全国不少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电影评论学会,各地基层的群众影评组织和活动更是象雨后春笋般地建立和开展起来,许多工厂、学校也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影评活动。广泛的群众性是中国电影评论的重要特点之一。在评奖方面,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国电影家协会和《大众电影》编辑部分别举办一年一度的“优秀影片奖”、“金鸡奖”和“百花奖”,从政府、专家、观众的不同角度,评价、表彰和奖励每年涌现出来的优秀影片和为电影艺术做出可贵贡献的电影工作者
⑸ 何以为家这部电影的评价如何
《何以为家》这部电影的评价非常高。因为这部电影不论是剧情,还是演员的演技和导演的技巧,都是非常棒的。这部剧的故事非常沉重,从一个男孩的视角中,看着父母对自己不闻不问,对待妹妹婚姻的不满,男孩企图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帮助妹妹逃离不幸的命运,却因为自己势单力薄,无法阻挡悲剧的发生。在绝望之后,他离开了原生家庭,独自前往陌生的城市,与单亲母亲相识后,过了一段简单幸福的生活,不料对方被捕,自己只能带着一个小婴儿一起讨生活。
一、《何以为家》剧情简介男主人公在法庭上,起诉了自己的父母。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议论,男主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家中除了自己,还有很多个兄弟姐妹,一家人蜗居在小房子里,靠着做非法的生意生活。作为哥哥,他深知妹妹的命运,所以决定保护妹妹,帮助妹妹脱离不幸的生活。无奈的是,他靠着自己的力量无法阻止,只能离开父母,选择在陌生城市生活。
这部电影评价非常高,上映后获得了不错的票房,也被众多奖项提名,是部非常值得观看的电影。
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一起讨论。
⑹ 如何评价 2013 年电影《Her》
《她》 是讲述在不远的未来人与人工智能相爱的科幻爱情电影。主人公西奥多(杰昆·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 饰)是一位信件撰写人,心思细腻而深邃,能写出最感人肺腑的信件。他刚结束与妻子凯瑟琳(鲁妮·玛拉 Rooney Mara 饰)的婚姻,还没走出心碎的阴影。一次偶然机会让他接触到最新的人工智能系统OS1,它的化身萨曼莎(斯嘉丽·约翰逊 Scarlett Johansson 声)拥有迷人的声线,温柔体贴而又幽默风趣。西奥多与萨曼莎很快发现他们如此的投缘,而且存在双向的需求与欲望,人机友谊最终发展成为一段不被世俗理解的 奇异爱情......
《她》主要在中国上海取景,由美国导演斯派克·琼斯历时3年筹备拍摄。电影融合了新奇的科幻设定与传统的浪漫气 息,真人与虚拟共同谱写温暖治愈的恋曲。导演表示,这是一部探讨“亲密关系”的电影,因人类都渴望亲密关系,但是又对它害怕和抗拒;科技为沟通提供了便 利,但也让人们躲在它后面,逃避真正的情感接触。《她》直接脱去科技冰冷的面纱,赋予它高度人性化和活色生香的情趣,让一段人机对话变成情人絮语。
⑺ 如何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呢
一部深具复杂性的电影的好坏,也是常常引起很多争议。但是我们可以持有这样的看法:只要这部作品能在很多层面上引起我们的注意,并在众多独立的形式系统中创造出多重的关系和试图创造有趣的形式模式,我们就可以认为这部作品是有价值的。原创性作为标准也会引起争议。因为原创性对于一个具体的观众来说,除非他具备足够的电影史知识,常常是难以判断的。而且,为原创而原创也是没有意义的,道理很简单:不一样并不意味着就好。但是,一个制作者选择了一个旧题材,而表现手法却使它再生新意,或者创造了一些新的形式可能性,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部好电影。
⑻ 何者日本电影的主演有谁 电影何者的试映会有什么亮点
佐藤健,有村架纯,二阶堂富美,菅田将晖,冈田将生,山田孝之
⑼ 关于如何评价一部电影
这是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的问题
个人认为 评价一部电影 在于是否和你产生共鸣 比如电影想表达美好 它是否让你感觉美好 比如天使爱美丽
电影想表达恐怖 它是否让你觉得害怕 如果他想表达庄严 他让你觉得肃穆凝重 总之 每部电影都有他的题材分类 你是否感觉到了它想表达的那曾含义 如果有的话 就证明你和电影有了某种共鸣 也一定程度接受了导演要表达的意图 这就是电影之所以有强大的舆论引导力 但是如果你不是以一个普通观众去欣赏 那么就要讲究专业的声光效 欣赏了 通常这种影片只在乎商业运做 所以也没一个标准的衡量尺度 总之 如果一部电影 无论它是 喜剧 悲剧 残酷的 喜悦的 丑陋的 你能在它身上感受到它所展现的那样感受 那这就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因为导演本身的思考水平 和审美智慧 已经和你达成共识 反之 你看了一部电影它让你觉得不是无聊 就是无知 要不做作 要不空虚 那它就不是一部优秀电影
如果你指中国电影 的话 那先要说一点就是这里包括台湾电影 香港电影 华人电影 和内地电影
总之内地电影是忽然内粗糙 而且导演总有一种强加给观众一个意识形态的倾向 所以这类电影往往有点偏激 看的时候要么你觉得极度反感 要不就觉得理解不了 关键在于内地电影太脱离实际生活 而且太过于片面 从台词角度你就可以看出来 无论是脚本的用词 还是演员的口吻 都有严重的强加于人的恶劣形式 这种让观众降低智商的电影 中之。。。 至于港台电影就很人性化 但基于这二地当地的人文生活状况 他不象偶美有很深厚的人文底蕴 当然中国也有悠久历史 但注意了 我说的是一个思考尺度 我举个例子你让40 50 岁的人看老友记 他会完全不知所云。。但他或许会很喜欢看红高粱 港台电影的弊端在于他没有一种很强的人文号召力 缺乏在同一道德尺度 上的感召 我的意思是 提到港台你最先想到的就是搞笑和工夫 但这永远不会成为电影的主流 所以你不可能看到 华语电影里有 象勇敢的心 指环王 这样有人文感召力的电影 华语电影更多倾向表现一种态度 一种导演的思想态度 和他强加于人的处世态度 这种带有暗诙 和诱导性的电影 其实只会让观众更不能自由思考 而陷入到电影的极度无聊中 所以这就是华语电影之所以落后的原因 以上是个人之见
还有大陆电影台词和剧情都太过情绪化 不能思考的愚蠢桥段太多 而且演员都十分自大 自以为是
⑽ 究竟如何评价一部电影可以称得上是好的电影
大卫·波德维尔在《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一书提出一个建议,认为应该把一部电影看作是一个整体,尽可能把形式纳入考量的范围,他提出了三个标准,分别是:coherence,complexity,originality。中文大致可以翻译为:一致性,复杂性和原创性。
按照波德维尔的说法,所谓一致性,主要是来自于传统的看法,传统上通常把一部作品的整体性看作是它的好坏的正面因素。波德维尔解释说,一致性就是指作品的intensity of effect,如果一部电影生动鲜活、扣人心弦并引人入胜,就应该被视为有价值的作品。
一部深具复杂性的电影的好坏,也是常常引起很多争议。但是我们可以持有这样的看法:只要这部作品能在很多层面上引起我们的注意,并在众多独立的形式系统中创造出多重的关系和试图创造有趣的形式模式,我们就可以认为这部作品是有价值的。
原创性作为标准也会引起争议。因为原创性对于一个具体的观众来说,除非他具备足够的电影史知识,常常是难以判断的。而且,为原创而原创也是没有意义的,道理很简单:不一样并不意味着就好。但是,一个制作者选择了一个旧题材,而表现手法却使它再生新意,或者创造了一些新的形式可能性,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部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