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信条电影如何理解

信条电影如何理解

发布时间:2022-06-25 22:41:26

如何理解电影《信条》里面的时间钳形战术

时间钳形作战是《信条》的重头戏,也是最大亮点。这个概念来源于逆时间技术,就是指作战一方分成两队人马,一队在正常的世界作战,另一队在时间倒流的世界作战。在时间倒流的世界,所有人是倒着走路,事情是从结尾发展到开头,两队会在事件中期相遇,双方可以交换信息,利用信息差打败对手,这就是时间钳形作战。

这也是为什么钳形战术要用两拨完全不同的人,就是为了避免这个冲突。

信条不是一个改变时间线的故事,时间线是唯一的,在流动的时间线里,一切都是注定的,没有所谓的重来一次的机会,其实从主角的角度就能感受到,他的生命一直都是正向流动的,他所看到的,就是命运。

而未来的新人类纯粹就是搞事情,即便发明了这逆转机器,也改变不了他们活着的事实,这就是命运,当你站在了时间的这条马路上,事实就已经完成了,这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

㈡ 如何评价《信条》这部电影该部电影是否值得一看

《信条》这部电影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信条》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主角被要求从一个被恐怖分子占领的歌剧院中,救出美国的重要人员。然而,在主角被人用枪指着的时候,有一个人拯救了他。之后,主角加入了拯救世界的信条活动,了解了很多东西,如逆向的子弹和未来的物品等等,为了查清此事,主角找到了军火商,随后打听到可以查到未来物品的俄罗斯军火巨鳄,之后在和俄罗斯巨鳄的交锋中,主角经历了一系列奇特的事情。

电影中引用的概念和执行依旧是非常惊艳的,同时音效和视觉上的观感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引人入胜,美中不足的是,这部电影的前一段的叙事和节奏,第三幕的分线剪辑和结局的处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任务的塑造也是差了一点火候,剧本也不够精致,缺少打磨,所以完成度并不是很充足,但这并不影响观看。

㈢ 《信条》的解析是什么

《信条》以物理学的概念来包装故事,以物理学的学说为根基,对世界的样子进行自洽的假想和推演。“熵”是理解《信条》一个很核心的概念,它的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

对于时间别具一格地操作,构成了《信条》叙事上的多重复杂性:它有正叙,有倒叙,并且正叙与倒叙还可以汇合,从而实现“时间钳形行动”。

即让过去的你和未来的你抵达同一个时间点,完成同一个任务。如此烧脑,也注定了它会将很大一部分观众拒之门外。

(3)信条电影如何理解扩展阅读:

剧情

一群蒙面匪徒闯入乌克兰一个歌剧院劫持人质,真实目标是要抢夺一个装有神秘物质的手提箱。主角和同伴假扮成特警也要抢夺手提箱,但任务离奇失败,主角为保护秘密“被假死”。

主角在假死被救后,被赋予新的更大的任务,通过女科学家的帮助,主角从射出的子弹倒着回到枪膛的实验中了解到“逆转时间”的概念,并被告知整个世界可能因为逆时间技术消失。

主角从此不再有身份,加入“信条”组织,成为无名氏,他的任务是保护全世界不要被逆时间毁灭。

㈣ 诺兰最难懂科幻片《信条》,想看懂至少需要知道哪些知识

话说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每一部电影都备受关注,他极其善于拍摄关于“时空”的题材,他的作品往往都特别烧脑。这次的电影《信条》也是如此,而且要远比之前的《星际穿越》、《盗梦空间》烧脑得多。同样的,《信条》这部电影也加入了许多“科学理论”,同时还做了一些奇怪的设定,令绝大多数的观众看得目瞪口呆。这篇我们就来聊一聊《信条》当中,那些基础的物理学概念到底是什么?

不过,关于“时间的方向就是熵增的方向”这个说法是存在争议的。这个说法成立的条件是宇宙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然而如今的研究发现,宇宙并非是封闭系统。因此,“时间的方向就是熵增的方向”这种说法并非是科学界的主流认同,而只是一个假说而已。

㈤ 《信条》这部电影是讲述什么故事的为何这么难懂

这是一部谍战动作片,讲述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特工争夺一种叫天能的东西,这部剧难懂是因为设计领域太广,又量子冷战、时空逆转,开启了全新的时空概念,将不同时间线剪辑在一起

㈥ 万字《信条》全解析,你发现了哪些细节

细节有“熵”的方向性、祖父悖论矛盾、红蓝逆转门。“熵”是让物品从无序状态回到有序状态,即能够导致时间逆向流动的物质,影片里利用熵增和熵减原理,人民有了时空逆转能力。祖父悖论也是在人们有时空逆转能力后出现的矛盾,在过去毁灭世界,那么现在也将消失。

㈦ 《信条》是什么样的电影

看的《信条》凌晨场,再次感慨诺兰导演的脑洞之大。本文将用图解的形式来解析《信条》中的四个问题:

①歌剧院混战一共有几组势力参与?

②高速飙车夺取钚241的时间线是怎么样的?

③反派安德烈如何利用时间钳形战略夺取钚241?

④加州鹰山之战的时间线是怎么样的?


先简单科普电影里的几个设定:

1. 本片依旧是诺兰导演最为擅长的操控时空的戏码,从《盗梦空间》的嵌套,到《星际穿越》的穿梭,再到《信条》的逆转,时空的玩法,斧凿的花样越来越新奇,设定也愈发的具有深度。尤其是这次的正向时间线和逆向时间线两者重叠,多线结合在一条线中叙事,真的可以说让观众大开眼界。

2. 本片的逆转时间,是来自于熵增熵减的设定,可以理解为熵减的(逆向)物体它的时间线是和我们正常正向世界的时间线相反的,熵减的子弹是从墙壁上往枪里射回,爆炸是从爆炸后的废墟走向爆炸前的建筑,人身处在正向的世界看逆向的物体,车是逆行,语言是倒过来发出的。

3. 除了逆转时间,这部电影还涉及到了因果定律,逆转时间的同时必然涉及到由果推因,这里影片也引出了一个经典的祖父悖论:你回到过去杀死自己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没有父亲,父亲没有了也就没有自己,那自己又如何能够去杀死祖父呢。

这一个悖论其实也预示着反派安德烈对于人类存亡的看法其实是有偏执的,导演还是寄希望于另一个看法:一代人自然有一代人求生存发展的宿命,不可强求。

4. 因为逆转时空的存在,那么战争除了在场面让奇幻得让人震撼和惊艳,另一方面,在战略上也有了新的策略,即是时间钳形战略,普通的钳形战略是兵分两路击败敌方,而在本片中,则是分为正向逆向两个部队,利用时间差来进行情报共享和战略打击,也就是一个正向的队伍从白天走向黑夜,另一个逆向的队伍从黑夜走向白天,逆向的队伍将黑夜的结果不断告诉正向的部队,正向部队则将白天正发生的事情告诉逆向,从而达到情报共享和一定的预知未来的上帝视角。

再来和大家解析一下四个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地方。

1.乌克兰歌剧院混战的势力划分

在歌剧院混战中,一共有三股势力。

第一股势力是中情局特工,面包车里的乌克兰人司机和包括男主角在内的四位假特警,以及身处歌剧院包厢中的美国外交官,他们之间是用暗号交头的,这股势力参与混战的目的:营救已经被乌克兰军方发现身份的外交官同伙,以及拿回神秘金属盒子钚241。

第二股势力是恐怖分子,他们一开始出现在歌剧院制造出极大的混乱,他们的背后应该就是俄罗斯寡头安德烈,因为之后男主角在餐桌上仅仅提到歌剧两个字,就让安德烈回心转意,说明安德烈参与其中,这股势力的目的也很简单:抢夺神秘金属盒子钚241。

第三股势力是乌克兰官方势力,包括军方和特警,乌克兰军方实际上已经在包厢里控制中情局特工外交官,而乌克兰特警前往歌剧院的目的:一个是对抗恐怖分子,另一个则是趁机除掉外交官,在消息有可能泄露的情况下,设置炸药炸毁乌克兰歌剧院毁灭现场。

理清楚这三股势力划分,即可知道歌剧院混战的整个过程:

恐怖分子控制歌剧院,乌克兰军方前往对抗,并要趁乱除掉外交官,男主的中情局特工小队伪装特警进入包厢,除掉了乌克兰军人,营救出外交官并取得金属盒子钚241。

在撤退过程中,男主和另一位特工决定回去取走炸药拯救歌剧院无辜性命,另一波特工带着金属盒子离开歌剧院。

带着金属盒子的特工最后肯定是被乌克兰官方给拦住了,金属盒子在混战中被乌克兰官方所获得。

男主和另一位特工也被乌克兰军方特警发现了伪装,所幸有人用逆向子弹救了他。他和特工逃出歌剧院,回到车里却发现司机乌克兰人反水,将他们带到偏僻地方进行拷问,最后男主角服药自尽,后被中情局救回,表示其通过考验,正式邀请他加入组织“信条”。

最后提一句,通过发射逆向子弹的特警队友背包的挂饰可以推测,这个时候救走男主角的应该是逆向的尼尔。


最后,还是准备二刷《信条》的,这部电影的信息量和细节太丰富了,不光是主创斧凿得好,也值得影迷朋友们多去挖掘。

㈧ 信条是什么类型的电影

电影《信条》是一部动作惊悚片。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约翰·大卫·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伊丽莎白·德比齐、迈克尔·凯恩、肯尼思·布拉纳联袂主演。该片讲述了一名特工,在经过组织严密训练之后,被派去执行一项重要的任务,最终在搭档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任务并拯救了世界。

该影片对于时间别具一格地操作,构成了《信条》叙事上的多重复杂性:它有正叙,有倒叙,并且正叙与倒叙还可以汇合,从而实现“时间钳形行动”。即,让过去的你和未来的你抵达同一个时间点,完成同一个任务,非常的烧脑,对于观众来说,也非常的刺激。

㈨ 《信条》剧情解析是怎么样的

解析:

故事开始出现的萨塔尔方砖,有意大利庞培古城出土的回文密符,这个方砖,横着读,竖着读都有意义。

Sator是反派的名字萨塔尔,Arepo是戈雅名画的伪造者,Tenet是电影的名字,Opera是第一场戏出现的地点,Rotas是奥斯陆自由港储存艺术品公司的名称。

这个方砖的回文结构是电影非常重要的结构之一,暗示了电影的故事发展和情节设定。

影片评价

《信条》是硬科幻作品,它是以物理学的概念来包装故事,以物理学的学说为根基,对世界的样子进行自洽的假想和推演。“熵”是理解《信条》一个很核心的概念,它的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

对于时间别具一格地操作,构成了《信条》叙事上的多重复杂性:它有正叙,有倒叙,并且正叙与倒叙还可以汇合,从而实现“时间钳形行动”。即,让过去的你和未来的你抵达同一个时间点,完成同一个任务。

如此烧脑,也注定了它会将很大一部分观众拒之门外。《信条》还是挺概念化的,电影的主要精力是以故事还原这个概念本身,所以电影虽然辗转三大洲七个国家拍摄,但它们也都沦为背景,部分人物也只是概念的道具,情感动机相对欠缺。

阅读全文

与信条电影如何理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免费看电影狂野大陆网站 浏览:690
雏菊电影讲的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311
有一部有趣的电影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319
2020国庆上线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763
神谕通天电影免费在线 浏览:296
鬼子攻打猎人村庄是什么电影 浏览:983
什么电影里有戏曲片段 浏览:969
周星驰一部电影多少钱 浏览:787
美军出动b52轰炸阿富汗什么电影 浏览:564
三国无双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32
如何看待在线付费电影 浏览:161
国家投资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645
电影里卧室怎么那么大 浏览:168
很好看的电影儿童 浏览:617
熄灭电影陈伟霆免费 浏览:213
珠珠鸳鸯是什么电影 浏览:213
怎么找赞助拍电影 浏览:639
爵迹会拍多少部电影 浏览:265
早恋偷尝禁果有哪些电影 浏览:833
长城这部电影投资多少钱 浏览: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