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影画幅比例是多少
是4:3的比例,就是说画面的宽度为4个单位,高度为3个单位。
画幅比是代影像画面的长度与宽度的比例, 画幅比的选择最重要的就是考虑你的作品是在哪里播放,比如:最初电视机的荧幕就是4:3 的,那电视剧基本就是采用4:3的画幅来拍摄。电影画面是不间断的通过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静止或运动的对象。
电影画面能表达一定涵义,并能与上下镜头画面进行组接的有可视影象的一段胶片片段。远景具有广阔的视野,常用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 、规模和气氛。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动作,在电视剧中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中景画面画框下边卡在膝盖左右部位或场景局部的画面;近景画面拍到物体的局部成为近景。近景的屏幕形象是近距离观察人物的体现,所以近景能清楚地看清人物细微动作。也是人物之间进行感情交流的景别。近景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B. 电影院的银幕长宽比是多少,为什么是这个比例
1.78:1 (16:9)。
IMAX原始胶片的画面比例是 1.43:1 ,数字IMAX的画面比例是 1.78:1 (16:9)。 一般电影是 2.35:1
标准的IMAX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银幕播放,而且迄今为止不断有更大的IMAX银幕出现。IMAX的构造亦与普通电影院有很大分别。由于画面分辨率提高,观众可以更靠近银幕,一般所有座位均在一个银幕的高度内。
看电影注意事项
减少吐槽:需要注意有些电影可能不会符合每个人的口味,所以在电影院中会出现很多吐槽的人,这时不文明的现象。这样不仅会影响旁边观影人的心情,而且也会影响整个电影院的观影气氛。
降低语调:需要注意一般电影院中每个人都是很安静的,只有电影的声音。由于电影的情节很好,可能有很多人都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尽管这样,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也要尽量降低语调,以免破坏观影效果。
C. 八一影院app正常画面比例是多少
1.33:1或1.37:1。
现在电影院里放映所用的屏幕大多还是16:9的。这个只是屏幕比例而不是电影画面的比例,大多数的电影画面比例是学院标准,也就是1.33:1或1.37:1。所以在APP中看到的画质比例就是1.33:1或1.37:1。
我们一般把屏幕宽度和高度的比例称为长宽比(Aspect Ratio,也称为纵横比或者就叫做屏幕比例),宽屏的特点就是屏幕的宽度明显超过高度。标准的屏幕比例一般有4:3和16:9两种,不过16:9也有几个“变种”,比如15:9和16:10,由于其比例和16:9比较接近,因此这三种屏幕比例的液晶显示器都可以称为宽屏。此外,如果还有比较特殊的比例,例如21:9,当然也算宽屏。
D. 现在电影到底是几比几的,是16比9 吗
在电影院里放映的大多还是16:9的,其实16:9这个说法不是很准确,这个只是屏幕比例而不是电影画面的比例,应该说大多数的电影画面比例是学院标准,也就是1.33:1或1.37:1。
预告片或后期出的DVD会出现1.85:1(学院宽银幕),或2.35:1(变形宽...
E. 拍摄素材与成片的比例 电影
电影画面比例的介绍:在电影院中放映的时用的是2.35:1比例,但这并不是全部的原始画面,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等到制作DVD的时候使用的是原始胶片,这样我们就看到了比电影院中更多的东西。画面中的白框显示了2.35:1的画面所裁切的部分;目前来说采用4:3银幕比例的电影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现在主流的电影以2.35:1居多。
一、早期电影的银幕比例为1.33:1(4:3);
1、在电影刚刚出现的年代,所有电影的画面大小形状都是差不多的。我们一般把画面宽度和高度的比例称为长宽比(AspectRatio,也称为纵横比或者就叫做画面比例)。从19世纪末期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几乎所有电影的画面比例都是标准的1.33:1(准确地说是1.37:1,但作为标准来说统称为1.33:1)。也就是说,电影画面的宽度是高度的33倍,这种比例有时也表达为4:3,就是说宽度为4个单位,高度为3个单位;这种画面比例后来被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所接受,称为学院标准(AcademyStandard);
2、20世纪50年代,刚刚诞生的电视行业面临着采用何种屏幕比例作为电视标准的问题。为了方便把电影搬上电视屏幕,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TSC)最后决定采用学院标准作为电视的标准比例,这也就是4:3电视画面比例的由来。这个比例一直到今天仍是电视的主导标准;
二、变形宽银幕的出现
1、随着电影通过电视屏幕迅速进入家庭,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发现电影院里的观众开始大量流失。为了让观众重新回到电影院,他们想出了新主意:立体电影和宽银幕电影。这两种电影的试验实际上从20年代就开始了,但直到50年代才受到真正的重视。当然立体电影并未真正的成为大众消费的主流,宽银幕却一直传承下来;
2、变形宽银幕电影是指用变形球面镜头拍摄,把图象在水平方向挤压,使得画面能适合于1.37:1的胶片,如果对着光源直接看电影胶片的话,圆体看起来就会象又瘦又长的椭圆型。当播放影片时,就用带有变形镜头的电影播放设备,利用光学原理重新把图象拉宽放映,使图象回到原来的纵横比。其他画面比例还有1.66:1和2.20:1(70毫米胶片)等,但我们的介绍集中于1.85:1和2.35:1就行了;
3、实际上也有一些相反的情况:你在4:3的电视上能看到比宽银幕电影更多的内容。这是因为有些导演(包括詹姆斯·卡梅伦)会使用超级35毫米摄影机来拍电影,这样得到的原始胶片就是4:3的,在电影院里用宽银幕格式放映的时候实际上是裁取了4:3画面的中间一块
4、等到制作DVD的时候使用的是原始胶片,这样我们就看到了比电影院中更多的东西。画面中的白框显示了2.35:1的画面所裁切的部分;目前来说采用4:3银幕比例的电影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现在主流的电影以2.35:1居多;
F. 电影比例是什么
4:3。早期电影的银幕比例为1.33:1(4:3);在电影刚刚出现的年代,所有电影的画面大小形状都是差不多的。我们一般把画面宽度和高度的比例称为长宽比(Aspect Ratio,也称为纵横比或者就叫做画面比例)。
从19世纪末期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几乎所有电影的画面比例都是标准的1.33:1(准确地说是1.37:1,但作为标准来说统称为1.33:1)。也就是说,电影画面的宽度是高度的1.33倍,这种比例有时也表达为4:3,就是说宽度为4个单位,高度为3个单位;这种画面比例后来被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所接受,称为学院标准(Academy Standard);
20世纪50年代,刚刚诞生的电视行业面临着采用何种屏幕比例作为电视标准的问题。为了方便把电影搬上电视屏幕,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TSC)最后决定采用学院标准作为电视的标准比例,这也就是4:3电视画面比例的由来。这个比例一直到今天仍是电视的主导标准。
电影比例产生电影感的方法
要让影片直观产生「电影感」的方法,就是直接将比例修改为现在流行的2.39:1(宽比高)比例,让16:9的画面产生黑边,例如:有些Youtuber的vlog,很常会 看到一段对白介绍结束后,画面转到由很多空镜头(ex.景物)组成的桥段的时候,上下就会慢慢的跑出黑边来。
看到这边时,我们心中就会知道 ,有好戏可看了,甚至是电玩游戏,常常玩到一个关卡结束,就会跑出剧情的过场画面,这时候上下通常也会跑出黑边来,目的是告知玩家接下来的画面不是 游戏,而是剧情,你要耐心看完。 以上种种例子,皆是利用模仿流行的电影画面比例。
不过,不是每一次产生黑边都是在模仿电影感,有时是为了让画面不要超萤幕,像是早期电视通常为4:3,但为了要播16:9或是2.39:1的格式时 ,就得产生黑边来,避免画面超出萤幕范围,这也就是为何有时看电视时,画面会被整个黑框包围住。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_视频比例
G. 电影屏幕是21比9还是16比9
这样是因为可以使拍摄的场景更加广阔,在电影院中播放时会更有气势,对于家庭的平板电视的话16:9更好些,这就是为什么电影21:9宽屏居多,电视剧基本采用16:9的原因。
电影画面比例:
一、早期电影的银幕比例为1.33:1(4:3):
1、在电影刚刚出现的年代,所有电影的画面大小形状都是差不多的。我们一般把画面宽度和高度的比例称为长宽比(Aspect Ratio,也称为纵横比或者就叫做画面比例)。
从19世纪末期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几乎所有电影的画面比例都是标准的1.33:1(准确地说是1.37:1,但作为标准来说统称为1.33:1)。
也就是说,电影画面的宽度是高度的1.33倍,这种比例有时也表达为4:3,就是说宽度为4个单位,高度为3个单位;这种画面比例后来被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所接受,称为学院标准(Academy Standard)。
2、20世纪50年代,刚刚诞生的电视行业面临着采用何种屏幕比例作为电视标准的问题。为了方便把电影搬上电视屏幕,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TSC)最后决定采用学院标准作为电视的标准比例,这也就是4:3电视画面比例的由来。这个比例一直到今天仍是电视的主导标准。
二、变形宽银幕的出现:
1、随着电影通过电视屏幕迅速进入家庭,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发现电影院里的观众开始大量流失。为了让观众重新回到电影院,他们想出了新主意:立体电影和宽银幕电影。
这两种电影的试验实际上从20年代就开始了,但直到50年代才受到真正的重视。当然立体电影并未真正的成为大众消费的主流,宽银幕却一直传承下来;
2、变形宽银幕电影是指用变形球面镜头拍摄,把图象在水平方向挤压,使得画面能适合于1.37:1的胶片,如果对着光源直接看电影胶片的话,圆体看起来就会象又瘦又长的椭圆型。
当播放影片时,就用带有变形镜头的电影播放设备,利用光学原理重新把图象拉宽放映,使图象回到原来的纵横比。其他画面比例还有1.66:1和2.20:1(70毫米胶片)等,但我们的介绍集中于1.85:1和2.35:1就行了。
3、实际上也有一些相反的情况:你在4:3的电视上能看到比宽银幕电影更多的内容。这是因为有些导演(包括詹姆斯·卡梅伦)会使用超级35毫米摄影机来拍电影,这样得到的原始胶片就是4:3的,在电影院里用宽银幕格式放映的时候实际上是裁取了4:3画面的中间一块。
4、等到制作DVD的时候使用的是原始胶片,这样我们就看到了比电影院中更多的东西。画面中的白框显示了2.35:1的画面所裁切的部分;目前来说采用4:3银幕比例的电影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现在主流的电影以2.35:1居多。
H. 电影屏幕比例
按照你提供的情况来看
你看到的屏幕比例应该是4:3
4:3 显示器分辨率是多少
800*600;
1024*768 这个最常用
1152*864;
1280*960;
1280*1024;
都是4:3的,两数之比少以1.3的都是4:3分辨率的
拓展内容
我们一般把屏幕宽度和高度的比例称为长宽比(Aspect Ratio,也称为纵横比或者就叫做屏幕比例),宽屏的特点就是屏幕的宽度明显超过高度。标准的屏幕比例一般有4:3和16:9两种,不过16:9也有几个“变种”,比如15:9和16:10,由于其比例和16:9比较接近,因此这三种屏幕比例的液晶显示器都可以称为宽屏。此外,如果还有比较特殊的比例,例如24:9,当然也算宽屏。
I. 电影院线票房分成比例是多少
以100块票房为例:
国家直接先扣掉5%做为电影专项基金,3.3%的税款这部分8.3%,就剩下91块半了。现在你知道每张电影票,你已经自动给国家交了税,看电影顺道当了纳税人。这8.5%,影院、院线、片方都见不着钱,直接被划走了。
相关如下
剩下91块半里,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直接分给院线和影院。其中院线大概在5%左右,也就是100块里,有个4块多吧。像万达、金逸这种垂直管理的院线,这两块收入基本就被算做一块收入了。
院线、影院分完之后,发行方还要收一个发行代理费(发行佣金),目前行规是发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票房可分配收入总票房─3%电影基金─5.5%税款─院线和影院分成款(38%~43%不等)。
J. 为什么有的电影的比例是2.35:1,有的是21:9,到底哪个是电影的主流标准
1、现在欧美大片,跟一些国内大作,确实是以2.35:1为主。
但实际上,很多电影还是16:9 的格式。毕竟2.35:1电影拍摄的成本比 16;9高很多。
不是每部电影拍摄,都有那么雄厚的资本。
2、现在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投影代替电视机的用户也慢慢多了起来。 而还是以16:9为主。另外还不包括,投影游戏,球赛直播。
3、2.35:1的幕布比16:9幕布贵不少。
且120寸的16:9幕布,可以看114寸的2.35:1。
而120寸的2.35:1却是只能看95寸的16:9。
在市场片源不是大部分被2.35:1占领的情况下,明显2.35:1性价比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