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直播在哪里看
融媒体直播在“央视财经”APP可以观看。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宣传理念。广播电视词典对直播界定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后期(haobc)合成、播出同时进行的播出方式”。
按播出场合可分为现场直播和播音室或演播室直播等形式。电视现场直播指随着现场事件的发生、发展,进行同步制作和播出的一种电视节目的播出方式,是充分体现广播电视媒介传播优势的播出方式。直播在国外就是LIVE。
❷ 电影院算不算融媒体
融媒体正借助各地区、各行业融媒体中心实现其作用与价值。最为典型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传媒单位,在区县归口县党委领导,其上级领导机关为省或者市委宣传部。值得注意的是,融媒体中心不是传媒单位在市场规则下自由兼并整合而成的经济产物,而是在国家体制和统一改革格局下建立的新型传媒单位。
❸ 融媒体时代的节目管理方式,这五家卫视都是怎么做的
通俗来说就是把一个节目做到电视,网络,同步直播,甚至是可以通过网络互动。
❹ 融媒体直播模式是如何打造的
融媒体中心是要实现服务群众客户端的平台,而落地靠的是新媒体技术和全媒体的解决方案。技术才是实现融媒体的关键。每一次社会的变革都是靠技术推动变革。
融媒体中心建设,是要有融的概念,而后采用新媒体和全媒体的技术,来高效运作,降低成本,跟之前同样的成本投入,却能够产出3-10倍的内容和宣传力度,原来需要4-6个人完成的采访小组,现在一个人就可以胜任,原来一个人做专才,但融媒体时代要的是一专多能,要的是全才。
其实,各电视台的现有设备都是绰绰有余,针对于新媒体播放终端来说,10年前的广电系统的高清拍摄设备和高清DV摄像机都是完全够用,因为手机屏不是电视屏,手机屏幕是几十分之一的电视屏幕大小,720P的小高清信号对于手机来说已经是绰绰有余,因为现在上星各大卫视的播放分辨率还都是720P,网络上统一的直播和播放标准为了在更加流畅的情况下能更清晰几乎都只支持720P,虽然很多号称支持1080。
那么既然很多拍摄设备都已经满足拍摄的需求,但是很多硬件却落后于新媒体时代,新闻光电将就“采编播”,既然负责采的设备摄像机10年前的都满足,那么后端的编和播就需要与时俱进。
融媒体时代的核心是解决手中手中的小屏幕,而不是家里的大屏幕,如果作为传统媒体的管理者和领导着这个思维不转变,就不要搞融媒体建设了,搞了也是白搞,伤神伤心。
未来的媒体只有二种屏,一种是移动手机的屏“竖屏”。第二种是电影院的横屏!
你有没有发现,连电梯里面看的电梯广告时间都缩小了。
电视台的导播设备和转播设备动辄上百万,转播车动辄上千万,而且移动和操作极为不方便,没有一个后台的工作组6-10个人(不算前段拍摄的人员)就完成不了一次转播活动。耗费人力物力财力.
而现在仅仅需要一个手提箱子电视台即可实现,2018年1月北京卫视的《创意中国》栏目总决赛的那款箱子电视台就特别适合各个电视台的融媒体中心改造用,一个小小的手提箱就可以代替专业移动转播车,具备了所有电视台需要的功能,字幕,台标,扣蓝扣绿等等等,现场活动直播全球任何角落都可以同时收看。而每次直播转播活动的成本仅仅需要网费10-50元而已,根本不需要上星的几万元转播费用。而这样一台设备才仅仅需要1万多元,一个人就可以操作实现原来5-7个人配合实现的功能,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同时这个手提电视台还是一台电脑,可以安装所有新闻媒体工具类软件,比如中央厨房,各个媒体端后台操作,人工智能写稿工具等等,拿出去他就是一台融媒体直播的轻便导播直播转播车,在公司单位它就是一台能胜任任何编辑剪辑播出功能的工作站。代替了很多花高价钱而只能摆在桌子上做编辑用的电脑。
❺ 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有什么具体方法
据调查,新媒体在用户使用中有以下几个特征:
(1)年轻和高学历是新媒体用户主要特征
新媒体男性用户占比为57.3%,女性用户占比为42.7%;近一半用户集中于80后(26-35岁),占比为49.5%;用户中大学本科及以上人群占55.8%,大学专科人群占比为27.2%。
(2)各终端观看内容相互补充
新媒体用户在传统电视端观看的内容以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为主,比例分别为65.0%和57.8%;互联网电视与平板电脑端观看内容相似,均以电影和电视剧为主;智能手机端则以新闻资讯和电影为主,比例分别为51.8%和50.1%。
(3)移动端阅读满足用户八卦欲
社会新闻资讯是新媒体用户在移动端最喜欢的阅读内容,占比为54.5%;其次是娱乐新闻资讯,占比为47.6%;第三是财经新闻资讯,占比为39.1%。
(4)家庭休闲、出行是移动音频App的主要使用场景
家庭休闲和出行场景是移动音频类App的主要使用场景。其中无车族家庭使用场景占比为41.2%,公共交通使用场景占比为20.8%;有车族家庭使用场景占比为38.9%,车内场景占比为38.6%,公共交通场景占比为19.2%。
(5)3G/4G资费贵,Wifi成智能手机用户看视频的主要途径74%的新媒体用户通过Wifi网络观看视频,15%的用户是通过3G或者4G网络观看视频,11%的用户两者的使用频次相当。
(6)新媒体用户付费意愿相对较高30.3%的新媒体用户愿意为视频或文字内容付费。
(作者:上海瀚数多媒体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❻ 融媒体是什么与自媒体、新媒体、全媒体有何区别有啥平台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区别如下:
1、融媒体时代,创新才能创造生命力,创新意味着变化万千,创新意味着推陈出新,但不变的依然是“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那就是以“数据库”为中心,以“用户”与“服务”为基本点。这一点非常重要。
2、自媒体
(1)个性化。这是自媒体最显著的一个特性。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创业者在创办自媒体平台时一定要给用户提供充足的个性化选择的空间。
(2)碎片化。这是整个社会信息传播的趋势,受众越来越习惯和乐于接受简短的、直观的信息,创业者在创办自媒体平台时应该顺应这种趋势。
(3)交互性。这也是自媒体的根本属性之一。其实受众使用自媒体的核心目的还是为了满足沟通和交流的需求,创业者要在自己的平台上给用户提供充分的分享、探讨、交流、互动等多元化体验。
(4)多媒体。一提到自媒体,大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微博,但微博仅仅是自媒体的一种模式而已,不但微博本身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动漫等多种选择,创业者也可以创办出文字之外的,以图片、音乐、视频、动漫等为主题的自媒体平台。
3、新媒体
(1)媒体个性化突出。由于技术的原因,以往所有的媒体几乎都是大众化的。
(2)受众选择性增多。从技术层面上讲,在新媒体那里,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当信息发布者,用户可以一边看电视节目、一边播放音乐,同时还参与对节目的投票,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检索。
(3)表现形式多样。新媒体形式多样,各种形式的表现过程比较丰富,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地、无限地扩展内容,从而使内容变成“活物”。
(4)信息发布实时。与广播、电视相比,只有新媒体才真正具备无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加工发布。新媒体用强大的软件和网页呈现内容,可以轻松地实现24小时在线。
4、全媒体
(1)“全媒体”并不排斥传统媒体的单一表现形式,而且在整合运用各媒体表现形式的同时仍然很看重传统媒体的单一表现形式,并视单一形式为“全媒体”中“全”的重要组成。
(2)“全媒体”体现的不是“跨媒体”时代的媒体间的简单连接,而是全方位融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乃至通讯的全面互动、网络媒体之间的全面互补、网络媒体的自身的全面互溶,总之“全媒体”的覆盖面最全、技术手段最全、媒介载体最全、受众传播面最全。
(3)“全媒体”在传媒市场领域里的整体表现为大而全,而针对受众个体则表现为超细分服务。
(4)“全媒体”是人类现在掌握的信息流手段的最大化的集成者。
平台有:头条号、百家号、一点号、搜狐号、大鱼号、搜狗号等等。
❼ 融媒体是什么与全媒体有什么区别
所谓融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人基于传统观念的自我认知罢了。无论什么媒体,无非内容与传播两件事而已。互联网提供的是无可比拟、无以取代的传播渠道与方式,愿意上网并发声,就能传播,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传统媒体对信息传播的垄断与左右就此被打破。正因为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所以网络信息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就是必然的。打开手机,信息铺天盖地,噪音杂音震耳欲聋,胡言乱语、胡说八道、胡乱猜测、胡乱发挥、胡搅麻缠、夸张渲染、捕风捉影、煽风点火、装逼卖萌、装疯卖傻,不一而足。我要提醒的是,上大平台浏览,一定要有选择,不能被忽悠,不要被带节奏;关注自媒体,一定要看三观,特别是看智商;阅读朋友圈,一定要有重点,有目标;进入各类群,一定要看层次,分主题。在网络信息爆炸中,一定要提高辩识力,心中有数,脑中有谱,否则不是被弄晕,就是被烦死
❽ 融媒体直播解决方案需要什么产品
企业自己做直播系统可以考虑私有化部署的turbomeeting,因为可以做成企业自己拥有的,不需要共享,长期使用的成本更低,此外就是效果也更稳定,不受各类直播平台的各种限制
❾ 融媒体电视台和传统电视台,有哪些不同之处
传统电视台的直播采集形式很单一,观众参与感差;卫星连线延时大,而且成本高;只能在电视媒体上播出。
融媒体电视台(以红云为例)就不一样了:更全面的信源接入(手机、无人机等都可以接入);更强大的网络聚合能力;更灵活的连线方式;更广泛的发布渠道,PC,手机都可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