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样从美术角度评析电影
你可以看它的画面的用色跟电影的主题是怎么协调的,比如,千与千寻就是比较忧郁的用色,画面制造的气氛配合情节的艰难.我前面在网上看过一个动画片段,做的很漂亮,几乎随便剪辑一个镜头就是一张唯美的画面.
可以从用线的流畅上来分析.千寻的形象比较质朴,用线很简洁.比如阿贵做的那些献给80后的人的那几部小FLASH就用的很粗糙了,但那是他的需要,他就是用粗糙反映出他的手绘功底!但韩国的那部花木兰就用线很流畅,又简洁.
还有你必须看里面的人物最突出的地方,也就是视觉中心.小新是靠语言和四肢的动作,这样他的五官就可以不用那么清晰,但千寻啊,龙猫啊,回忆点点滴滴(都是宫绮骏的)他塑造的人物有很丰富的面部表情,而且,眼睛鼻子和嘴巴在表达一个表情的时候互动性很强,让人看了觉得真有肌肉在配合表情!
先这么多吧,你自己组织下语言,然后根据这样的方法再找些角度写!
② 怎样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一部电影
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看电影多看影评,用心去体会,一定会有所收获。
③ 如何写美术的电影赏析
电影赏析的题目你可以采纳:情与景的交融 这个题目可以套用很多部电影 那你从电影的画面的色彩上来赏析,比如电影画面的色调是冷色调或者暖色调,衬托除主人公内心的压抑或者忧郁…… 比如再细致一点的,你注意到一个片段细节,主人公在温暖的沙滩上怎么怎么样,画面光线充足,色调和谐以暖色调为主,体现出主人公快乐的内心,这与影片的什么什么主题形成了情与景的交融…… 总之,你想写美术类的电影,就从灯光,电影道具,影片画面的色调等几个方面来简单写,用心琢磨一下,你能行的!加油!
④ 怎么评价《你的名字》如此火爆从艺术角度来说此片的质量到底怎样呢
引言:《你的名字》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就引起了国内人的抓狂,很多人都莫名的想去电影院看看这部电影,甚至有的人会多次观看,因为这部剧的质量确实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很多影评人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也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评论,大多都是评论非常好的。那么这部电影为什么如此火爆呢?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日本的动漫确实是非常不错的,而且新海城所导演的作品质量都特别不错,《秒速5厘米》《星之声》,等等,这些动漫的质量都是非常好的,尤其大多场景都是根据现实当中已有的场景转变而来的。所以从艺术角度来看,随便截屏拍照都是一张壁纸,非常的好看。
⑤ 如何确定影片与众不同的美术风格
你的提问太抽象了,你首先需要定位影片自身属于什么风格,影片的美术风格是由剧本来决定的,比如古装戏,什么年代,什么国界...
如果你是一名导演,你需要的不单是找回时代感,还有相应的无数细节,如果你是美工,你必须把一切细节处理的惟妙惟肖。如果你是摄影,你必须让你的构图光效完美无缺。立场不同“美术风格”的角度也不同。
可以大致分,关键在于你看片的感觉,比如诗意电影,俄罗斯的风格就很突出,像《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安娜,卡吉林那》...
性幻想的片子法国很牛逼,风格突出,比如《罗曼史》,《我的母亲》...一看就是法国货
不过有导演风格很强的片子,比如王家卫。所以这东西真不好说。
固定风格没有,大致的需要你看电影的累积,慢慢来吧,确实记不了。
⑥ 电影中与美术相关的因素有哪些你看电影时关注哪些问题
理解不是很透彻,我瞎说两句:
黑白时期和彩色时期摄影方面的探索不太一样,摄像应该是与美术关系最大的了吧,构图就不说了,后来的一些摄像或导演(有些导演很懂摄像)对画面的色彩考虑很多(甚至直接模仿一些绘画作品,另外注意一下,黑白也是一种色彩,它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构图方式),进入彩色时期后,丰富的色彩又为平衡构图的方式增添了多样性,而且这时色彩和剪接也发生了关系,有时有点像化装,还要保持场景的连贯性。谈到色彩,除了打光会对其产生影响,还有就是影视美术设计了,那么除了色彩,影视美术设计的其它方面也应该算是与电影相关的美术因素吧(雕塑和建筑算么?),有些导演甚至根据背景音乐来组成画面,不知道这里的音乐是不是也可以算做美术因素了,反正它这玩意儿是综合的,想起瓦格纳的理想了...以前认为美术创作在影视作品中的创作自由度并不大,那时候眼界比现在还窄,现在看其实是很有发展空间的,这种综合的东西吧,你要跟现在搞特“形式”的那种东西,那就只能是那样儿的导演——美术、音乐、摄像、演员全都由一人严格掌控——但这就会使制作组其他成员失去过多的“自我”(这是有前车之鉴的,但现在在舞台艺术中也有成功案例),其他主创失去“自我”不是啥好事儿,现在新媒体不是很猛吗,那东西的发展会使创作者逐渐具备更强的驾御能力(有点跑题)……说到新媒体,其实有些科幻片儿里的怪物以及漫画英雄们,也应该算是美术产品吧。
我看电影最关注的是......好难答呀......作者的表达吧......其实现在看大部分影视作品最关注的还是剧本。
⑦ 从美术的角度评价小猪佩奇
小猪佩奇是一部充满浓浓爱心的动漫剧,它对培养孩子的爱心,值得肯定。在剧中,妈妈温柔平和,父亲体贴能干,佩奇和弟弟乔治顽皮聪明,喜欢动脑筋,这都是孩子生命中,最不可缺的元素。如果从美术的角度评价,我以为,这部动漫,以简笔画的形式,建构了小猪佩奇及他的爸爸、妈妈、弟弟、爷爷、奶奶等的不同形象,并赋予这些动画形象以诙谐幽默的风格,使孩子看时趣味横生,笑声不断。画面线条简洁凝练,清新自然,色彩单纯,富有韵味,画面生动有趣,富有生活趣味。看似鸡毛蒜皮的一些琐事,在动漫家的笔下,却具有了开心活泼的视点,使儿童从中得到欢笑。本剧形象突出,猪格各异,性格鲜明,生动有趣,这完全依赖于动漫家对生活观察的细微,对生活琐事的体察入微,使他们从不同的生活小事中,提炼出佩奇与生活中的猪物们的鲜明个性,从而彰显出剧作家对生命认知的深刻,原本就藏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中,而不是那些空洞的、虚假的、看似高大上的了无灵魂的行尸走肉上。
⑧ 电影经典的赏析应该怎么做主要是从音乐和美术(绘画)的方面来考虑,大学选修课的考试
从美术角度赏析的话主要从演员的服饰搭配色彩是否统一美观协调。然后就是出现的一些场景比如公园,餐厅,街景是否能符合电影所需要的环境,他们的装修风格是否协调,演员所穿的衣服能否融进去,这点在张艺谋的电影里有所体现。然后再看看电影所用的镜头是否给的合乎情理,该是广角的时候是否用到了,近景的镜头是否给的合理。
在音乐方面主要看音乐的节奏是否合乎电影的情节,给的特效是否及时,音乐能否打动人显得尤为关键,很多音乐因电影而被人们所铭记,或者相反这些都能够体现电影音乐是否配的很好。
大体上就这些。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是学美术的。
⑨ 在电影里有很多镜头,从艺术的角度看是必须的,您认为呢
这个问题问的很中国。在对影视作品极为成熟和宽容的体制内,是不会觉得一个作品有没有裸戏而如何如何,裸戏不代表低级,不代表类型,不代表主题,就像航拍戏,棚拍戏,外景戏一样,仅仅是为了剧情需要,效果需要。有这么一句,世界上一切的事都和性有关,只有性和权力有关。这句话意义很深,需要好好体会。
为什么性在我们看来会这么需要压抑和避讳,近年还好,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即时通讯的便捷,我们国内跟世界的对接及时了很多,扩展了很多,所以我们包容度大了很多。
对于性也不会一直处于谈性色变的地步。但总体上,这还算是个敏感词汇。性,肮脏吗,不,很美好,尤其是跟你爱的人一起完成这件事的时候,无与伦比的美丽。性,稀缺吗,不,很普通,就跟吃饭一样,没吃饱就会一直想吃,而且吃了这顿还想着下顿吃点不同的。
就是这样一个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的美好的事物,怎么就成了一个如此敏感甚至有点丑陋的话题呢。因为它对于国人的生活观念来说,太隐私。这件需要毫无保留才能完成的事,太私密了。不可以大张旗鼓的讨论和观赏。更不能想象,像吃饭聊天一样呈现在大荧幕上。
怎么说呢,对于艺术来说,不会区分这是性的艺术,这是吃的艺术,这是穿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就是自然呈现的一种状态,不分美丑,不分贵贱,就是一种存在。发现它,展示它,看见它,了解它。
请不要污名化艺术二字首先要清楚大尺度是为艺术服务,不可烂俗。而不能让艺术成为某些不堪的遮羞布。所谓的大尺度,其实不知涵括情色,也包括血腥暴力乃至反人类的镜头。时至今日,电影工业发展迅速,各类型电影和各种风格的电影如同雨后春笋,凡事皆有两面,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电影。莫言说:情色描写对于文学很有必要!那么对于电影呢?于是,关于大尺度镜头和情节成为了一个敏感点。我认为可以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环境营造和审核制度四个方面去看。
人物塑造,有时需要一点过度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李安的《色戒》,李安何许人也?不必多说,国际级大名导。他老人家那手笔能叫庸俗吗?《色戒》是包含了一些大尺度,而去毫无晦涩,直接呈现。以至于饰演王佳芝的汤唯为人们诟病良久。
反观我们,由于制度,导致兼顾各方人群的审美,导致电影水平间接性下降。所以我说,大尺度镜头服务于电影时需要,但电影服务于大尺度镜头时则不可。
⑩ 假如你是导演,如何在电影中借鉴美术创作的经验
美术中的色彩语言,在电影中很有用处,比如:《希特勒的名单》一切都是灰调子,只有一个小女孩的衣服透出血红色异常眨眼。再比如,鬼片与喜剧片的色调、场景布置截然不同,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