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吐槽一部电影很烂
吐槽一部电影很烂,其实很简单,主要从剧情的逻辑性,男女主角的演技,各种五毛特效,各种傻逼服饰,各种奇葩反派,各种脑残设定和脑残对话,强行插入的各种和硬的广告,突然强行情怀之类的剧情也是好恶心的。(例如,大闹天竺,说实话,虽然电影有一点糟点,但还是可以看的。突然出现美猴王六小龄童这个强行情怀,让我感官一下子就变得不行不行的.....)
但是影片最让我想吐槽的是它结尾的那一段,虽然很多人说看到六小龄童很感动。情怀卖的真不错,点睛之笔,但是我真的是觉得很恶心.....
⑵ 如何评价一部电影
个人认为 评价一部电影 在于是否和你产生共鸣 比如电影想表达美好 它是否让你感觉美好 比如天使爱美丽
电影想表达恐怖 它是否让你觉得害怕 如果他想表达庄严 他让你觉得肃穆凝重 总之 每部电影都有他的题材分类 你是否感觉到了它想表达的那曾含义 如果有的话 就证明你和电影有了某种共鸣 也一定程度接受了导演要表达的意图 这就是电影之所以有强大的舆论引导力 但是如果你不是以一个普通观众去欣赏 那么就要讲究专业的声光效 欣赏了 通常这种影片只在乎商业运做 所以也没一个标准的衡量尺度 总之 如果一部电影 无论它是 喜剧 悲剧 残酷的 喜悦的 丑陋的 你能在它身上感受到它所展现的那样感受 那这就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因为导演本身的思考水平 和审美智慧 已经和你达成共识 反之 你看了一部电影它让你觉得不是无聊 就是无知 要不做作 要不空虚 那它就不是一部优秀电影
如果你指中国电影 的话 那先要说一点就是这里包括台湾电影 香港电影 华人电影 和内地电影
总之内地电影是忽然内粗糙 而且导演总有一种强加给观众一个意识形态的倾向 所以这类电影往往有点偏激 看的时候要么你觉得极度反感 要不就觉得理解不了 关键在于内地电影太脱离实际生活 而且太过于片面 从台词角度你就可以看出来 无论是脚本的用词 还是演员的口吻 都有严重的强加于人的恶劣形式 这种让观众降低智商的电影 中之。。。 至于港台电影就很人性化 但基于这二地当地的人文生活状况 他不象偶美有很深厚的人文底蕴 当然中国也有悠久历史 但注意了 我说的是一个思考尺度 我举个例子你让40 50 岁的人看老友记 他会完全不知所云。。但他或许会很喜欢看红高粱 港台电影的弊端在于他没有一种很强的人文号召力 缺乏在同一道德尺度 上的感召 我的意思是 提到港台你最先想到的就是搞笑和工夫 但这永远不会成为电影的主流 所以你不可能看到 华语电影里有 象勇敢的心 指环王 这样有人文感召力的电影 华语电影更多倾向表现一种态度 一种导演的思想态度 和他强加于人的处世态度 这种带有暗诙 和诱导性的电影 其实只会让观众更不能自由思考 而陷入到电影的极度无聊中 所以这就是华语电影之所以落后的原因 以上是个人之见
还有大陆电影台词和剧情都太过情绪化 不能思考的愚蠢桥段太多 而且演员都十分自大 自以为是
⑶ 关于如何评价一部电影
欣赏一部电影要结合好多方面,如背景,原作,出处等等。要注意主人公与周身事物之间的发展关系,并且意识到这种关系会带来怎么样的后果,如果是特殊电影,如超现实主义的《黑店狂想曲》,像这种电影基本属于文艺片,你无须理解,只要看着就行,明白一部电影的内涵比看完一部电影费劲的多,不过如果你每看完一部电影就查一下他的相关信息,如影评,导演,演员等等,这样看多了以后,你就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明白电影阐述了什么观点。重要的还是多看,希望你能满意。最后给你推荐几部电影,能看懂这些,以后就会看其他的了,注意要结合资料哦。
⑷ 如何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
评论一部电影好坏得先把它定型,毕竟电影分很多种类型
有的是纯粹的动作片,只是用来消遣的,例如李连杰,成龙,阿诺等等,他们的很多片子没有什么主题思想,只有剧情和场面。像这样的片子,只要情节跌宕起伏,场面火爆,打斗精彩就可也算是好片子了
以前我只注重情节,场面。现在慢慢的开始欣赏演员的演技,琢磨导演的用意,赞美编剧的才华,聆听音乐的奇迹...
知道阿尔帕西奴为什么会红,知道吕克背松为什么被成为鬼才,明白《教父》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地位
电影还是好坏都得看,要不就失去分辨得能力了
⑸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如何评价一部电影的好与坏
很多 除了电影构成的三部分:剧作(即故事,电影所讲述的故事是否合理,是否精彩,是否有足够的内涵。故事结构等等)、视听语言(画面、剪辑、音乐音效等等)、表演,还有思想性,票房与成本,大众的接受程度等等等等。而且要分电影类型来评论。
⑹ 电影批评方法
1、“电影理论是一个令人沮丧的话题。中国基本上只有电影评论,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影理论。”
2、电影评论:指普通观众对一部影片观看后的感受。
3、本体论: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的一个基本分支,英语词ontology是来源于希腊语单词ον(存在)和λόγος(学问)的组合。本体论主要探讨存在的本身,即一切现实事物的基本特征。
4、方法论:A、(引用自“雅虎知识”)《方法论》(Discours de la méthode)是笛卡儿在1637年出版的著名哲学论著,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
法有极大的影响,有人曾说:欧洲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笛卡儿主义者,就是指的受《方法论》的影响,而不是指笛卡儿的二元论哲学。
笛卡儿在《方法论》中指出,研究问题的方法分四个步骤:
(1)永远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说要尽量避免鲁莽和偏见,只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非常清楚和确定,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的真理。
就是说只要没有经过自己切身体会的问题,不管有什麼权威的结论,都可以怀疑。这就是著名的「怀疑一切」理论。例如亚里士多德曾下结论说,女人比
男人少两颗牙齿。但事实并非如此。
(2)可以将要研究的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
(3)将这些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著手。
(4)将所有问题解决后,再综合起来检验,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了。
在1960年代以前,西方科学研究的方法,从机械到人体解剖的研究,基本是按照笛卡儿的方法论进行的,对西方近代科学的飞速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
作用。但也有其一定的缺陷,如人体功能,只是各部位机械的综合,而对其互相之间的作用则研究不透。直到阿波罗号登月工程的出现,科学家们才发
现,有的复杂问题无法分解,必须以复杂的方法来对待,因此导致系统工程的出现,《方法论》的方法才第一次被综合性的方法所取代。系统工程的出现
对许多大规模的西方传统科学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如环境科学,气象学,生物学,人工智慧等等。
笛卡儿在方法论中还第一次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名言,第一次引入笛卡儿坐标系。对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理论有很大的作用。
B、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5、米特里:法国电影理论家,被认为是经典电影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在其名著《电影美学与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电影美学就归结为确定一种形式由于某种内容和某种意图的关系,怎样和为什么优于另一种形式,换句话说,它要在特定情况下为这些形式确立其心理学的依据。”
6、戈达尔:著名导演,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旗手。
7、塔伦蒂诺:依上下文看应该是指被称为“鬼才”的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8、电影批评(film criticism):指对一部影片从镜头、构图、剧本、摄影等方面提出专业性的意见和建议,它是电影理论的一种方式。
9、中国电影人不曾参与电影理论从经典到现代、从本体论到方法论的这一嬗变过程,
10、邵牧君先生并不喜欢所谓电影符号学、性别论、镜像理论,就好像布努埃尔不喜欢“间代性痉挛影像记号学(The Semiology Of Clonic Image)”一样。
第一章 被禁忌的电影
本章主要讲述美国、欧洲、中国的电检制度,从古到今、由外及中,对中国本土电检制度提出讨论。个人认为作者倡导用商业方法代替政冶手段对电影进行审查。
1、“......电影,这一相比起其他艺术形式来显得颇为轻浮的一种写作......”此句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或者是我多想了,作者只是打一个比方而已。因为电影不是一种写作,电影就是电影。就像一位音乐家在谱曲,你说他在写作就不大说的过去,谱曲就是谱曲。
2、电影史上的第一个裸露镜头出现在电影《舞会结束后的洗澡》。
3、电影审查制度主要依据四个方面对电影作出分级:性、暴力和恐怖、吸毒、非常态生活展示。
4、美国的电检制度:
在1915年,美国各州和地方政府就开始成立审查委员会,删剪和禁映他们认为不好的电影。
出现这种情况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政府得到了联邦法律系统的认可和支持。一家电影公司的一部影片被俄亥俄州政府禁映,该公司于1918年对俄亥俄州政府提出诉讼,将州政府告上联邦法院。这个案子经过一系列的辩论之后,最后最高法院作了一个裁决,说电影作为一个娱乐产业是不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表达自由(free speech)限制,电影放映“纯属商业行为”,不能被视为“新闻媒体的一部分或公共舆论之工具”。电影因此无权享受宪法第一修正案对“言论自由”的保护,而须接受州、市政府的预先审查。从而肯定了对于电影进行审查和引导是合法的。这是对美国电影审查制度产生至关重要影响的一个判例。
由于美国整个法律系统是一个案例法系统。其成文法非常简单,但是每一个案例都具有法律的效力。所以你第一个这么判了,第二个我也就这么判。这个判例一直到1956年关于意大利著名导演罗西里尼的一部影片进口美国受到限制的另外一个判例才基本推翻这个限制。
1922年,为了保证票房收入、“纯洁”电影画面及内容,电影审查委员会开始筹建。这一机构由威尔·海斯(长老会教友、共和党人,曾任邮政总局局长)领导。1930年,天主教教士丹尼尔.劳德公开宣称电影正在败坏人们的道德观,并起草了一部电影审查法典,这部法典很快被电影工业的巨头们接受并交由美国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1945年更名为美国电影协会The Mon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简称MPAA)主席即威尔.海斯执行,所以史称《海斯法典》(《Hays Code》)。
Hays Code.rar (12.31 KB)
1934年,海斯又成立了具有强制权力的自律机构法典执行局,即海斯委员会(the Hays Commission)。1930年至1968年间的每一部电影都受到《海斯法典》的影响,这部法典绝对伦理化,凡是和性、暴力、非常态生活相关的镜头统统封杀,生孩子?NO!裸体?NO!接吻镜头不可超过3秒钟,我想这和美国后来产生的什么接吻比赛有点关系。再举一个小小例子,当年玛丽莲.梦露在通风口的相片被无数人捧为经典:
《七年之痒》看掉了当时无数男人的眼睛,它就主动或被动的充分利用了《海斯法典》的限制。下面我们看看现行的美国电影分级制:
[ 本帖最后由 124959272 于 2007-4-26 11:29 AM 编辑 ] 1.jpg (7.29 KB)
书影
2007-1-29 11:40 AM Hays Code.rar (12.31 KB)
海斯法典英文版
下载次数: 54
2007-2-9 12:56 PM 1.jpg (27.58 KB)
相片
2007-2-9 01:19 PM 1.jpg (109.9 KB)
美国电影分级制
2007-4-26 11:29 AM
⑺ 怎样评论一部电影的好坏
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就像评价一个人的好坏相同。其实不能单纯的只分为好坏,而是要切入到其各个元素。另外,影片类型不同,其表现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但通常情况下,具有震撼性的好电影却通常被大多数人认同。
1.电影叙事,故事性,即电影的故事是表现电影的中心,通常情况下是电影的基本元素,好莱坞电影以大多都是以故事性赢得观众;
2.电影制作,即电影的画面设置,场景调度,以及电影制作中各个道具,灯光方面的运用等,如《泰坦尼克号》中用电脑技术复活了巨轮,给人气势磅礴的感觉,这是心中发出的震撼;
3.电影的思想:可以说电影之所以是艺术的根源就在于它给了人们思考的空间,如果看电影停留在表面的故事与制作,那么你的追求也就一直停留在视觉与听觉的感官享受中,任何东西如果不经大脑的过滤那就是像眼前的浮云,飘飘渺渺,永远不会形成在你心中的沉淀。
为什么说陈凯歌,张艺谋是我们的艺术家,因为他们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与解构,并且把自己的思想用平淡的画面表现了出来,或许有人说,他们在拍电影时并没有想那么深,但作为一个导演,他把每一个镜头搬上银幕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作。
4.电影的艺术性:所谓艺术者,在电影中的表现常常是种痛苦的挣扎,抒情的音乐,久久不变的乏味镜头,但导演的意图并非只是表现镜头,而是留给观众思索的空间。艺术通常是种创新,痛苦,脱变,但到底说了什么东西,那就待每一个人自己去评述。艺术性电影节最具世界影响力与权威性为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其中中国大陆电影《霸王别姬》获此奖
5.电影的创造性:这里说的主要是技术电影,比如魔幻,奇幻,科幻以及动画片,属于这种类型的电影摆脱了人在现实中的束缚,让人徜徉于想象的海洋,如果说人不可以飞翔,那么肆意游弋在一片电影画面的海洋就是飞翔!
这是电影的具有的特性。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传播工具的更新,人们对电影的认识加深。更多人看电影其实是看生活,看别人,看自己,看自己想看但无法在现实中看的东西。其实电影在这个层面上,主要诉说的是一种供给,提供一种需要,一种感情,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人生的启示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智慧。
⑻ 怎样去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
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就像评价一个人的好坏相同。其实不能单纯的只分为好坏,而是要切入到其各个元素。另外,影片类型不同,其表现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但通常情况下,具有震撼性的好电影却通常被大多数人认同。
⑼ 客观的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客观的评价一种东西,肯定是需要从多方面来讲的,就像电影的话,应该与演员的演技,拍摄的好坏,影片景色的选择以及后期的配音和剪辑都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