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分析电影镜头
一部电影的镜头分析是很麻烦的,怎么运用的,推拉摇移跟、远全中近特是那种,那一个镜头的用意是什么,表达一个什么东西、色彩的运用,反正是很麻烦的。以前学的时候搞这个搞到头疼。
B. 如何理解电影是人类心灵的一面镜子
不是镜子
C. 如何鉴赏电影从专业角度。。。比如长镜头之类的。。。
呃,首先我也不算是个专业人员,但是还是属于准发烧友,应该可以给你一点自己的理解。
我看到你的这个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希区柯克的电影,经典中的经典,那么,我就以《爱德华医生》为例来给你鉴赏一下。
对于电影,最直观的首先是它的色彩。这是一部黑白电影,黑白条纹在开头就造成了一种紧张和压迫的感觉,并且在刚刚开始最经典的一个镜头:希区柯克的常用方式,长镜头慢调焦,短镜头逼近,随主角的视角缓慢移动,一步一步的上楼梯的镜头,再加上惊悚的配乐,就能够感受到演员心中的恐惧和害怕。然后在梦境中,暗色背景和名色的云,在加上不明显的屋顶,亦真亦幻,从屋顶的一个变形的轮子,站在烟囱后的人,整个景物框不大,紧凑,动作发生连续,紧张。
两次对台阶的特写,同时渲染了这种焦虑。
这是一个大概的赏析。
同样,还有一部国产电影《那山那人那狗》
整个电影的拍摄取景显得慢而从容,从远处视野镜头边到另一边的缓慢变动,光影变化却相当的明显。。。。。。尤其是长长的邮递员的路的慢写和静静的雨夜和长长的野草随风飘动,,,,,这就是另一种变换的镜头手法。
嗯,个人讲的专业知识有限,特别推荐中央十台的《第十放映室》,他对电影的分析很是透彻到位。我的一部分就是从中得来的。
D. 如何理解电影镜头所表达的意义
导演的意图大多来自舞台,通过调度演员达到传递信息和情绪的目的。比如两个人在同一个画面出现,但是两人站的很远,其中一人做出防备的姿态,我们得到的信息是两人的疏远和警惕,不是陌生人就是有隔阂。当导演做电影时控制了观众的视线,便希望通过画框隔离两个人,让观众潜意识认为两人不在一个空间来营造疏远感。
对切镜头其实用地越来越少,虽然不明显,但是实际上你去看看六七十年代的对切,那才叫泛滥,现在克制多了。就现在的电影的清晰度和画面感染力来说,双人镜头比对切更好。
E. 怎么理解电影中的“人镜合一”和其离间效果
江湖上知道你武功高强,但你不能骄傲,做到人中有剑,剑中有人,人剑合一,做到了这一点,你就不再是人,是剑人!
F. 电影中的镜头有哪几种分别是怎样解释的
1、推镜头(推):
两种情况:
A、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
B、采取变焦距镜头,从短焦距调至长焦距。
两种方法的区别:
①、变焦距镜头往往带有强调的成分。
②、变焦距镜头的主要特征是主观性,摄影机前行的主要特征则是客观性。
推镜头的作用:
①、把观众带入故事环境;(摄影机前行)
②、把被摄主体(人或者物)从众多的被摄对象中突出出来;
③、突出人物身体某一部分的表演的表现力,如脸、手、眼睛等。
④、强调、夸张某一被摄物体的局部。(变焦距镜头)
⑤、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变焦距镜头)
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变焦距镜头)《法国中尉的女人、海边相遇》。
2、拉镜头(拉):
两种情况:
A、
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
B、
采取变焦距镜头,从长焦距调至短焦距。
两种方法的区别:
①、变焦距镜头往往带有强调的成分。
②、
变焦距镜头的主要特征是主观性,摄影机后退的主要特征则是客观性。
拉镜头的作用:
①、表现被摄主体与它所处环境的关系;
②、结束一个段落或者为全片结尾。
3、摇镜头(摇):
在拍摄一个镜头时,摄影机的机位不动,只有机身作上下、左右的旋转等运动。
摇镜头的作用主要是:
①、介绍环境。
②、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摄主体。
③、表现人物的运动。
④、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
⑤、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感受。
4、移动镜头(移):
摄影机沿水平方向作各方面的移动。(“升”、“降”是垂直方向)。
两种情况:
A、人不动,摄影机动;
B、人和摄影机都动。(接近“跟”,但是,速度不一样)。
5、跟镜头(跟):
摄影机跟随被摄主体一起运动。
“跟”与“移”的区别:
①、摄影机的运动速度与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一致;
②、被摄主体在画面构图中的位置基本不变;
③、画面构图的景别不变。
6、静止镜头
要树立大的运动观念。在这种观念下,“静止镜头”也是一种电影运动的一种。
如《鸟人》的静止镜头。
如《悲情城市》的静止景深镜头。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一部影片的实际拍摄中,推、拉、摇、移、跟和静止,往往是综合运用的。不应该把它们严格分开。
G. 如何赏析一部电影赏析电影时要从哪些方面去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呢
正所谓,看电影,所以当然是从“看”,眼睛开始。动作片,那就紧紧的盯住他们的动作,情节片,那就要看他们的表情。但是,还要看到一点,那就是他们每个人物心。看上去很深奥,可其实并不难。电影为了表达出人物,演员们都会把表情尽可能的真实。好的演员,会把那个人物塑造得就像你身边一个朋友一样。通过他们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人物的内心。是痛苦?挣扎?还是开心?幸福?跟着人物的内心,一起体验电影的精彩,是再美妙不过的事了。
2
电影,不仅仅只是想让我们看,还需要我们听。倾听什么呢?配乐,人物说话的语气,还有出现在其中细微的声音。配乐可以说是一部电影的一大亮点,(比如宫崎骏电影中就出了很多大家都很喜欢的配乐,也让我们记住了久石让。)配乐,主要为了烘托气氛的,成功的电影中成功的配乐,总能带着大家一起进入电影,配合着人物说话的语气,混合出或者悲伤,或者搞笑的情境。
3
我们要带着我们的心去看电影,说的高雅些,就是欣赏。看懂了情节,听着音乐,了解每个人物的心之后,总会有一些感慨。走马观花的同志会评价这是部好片还是烂片,而真的用心去体会的,会从电影中的人物看到一些社会现实,或者——自己的影子。也许是自己从前的梦想,也许是和其中某个人物相似的生活经历。接着——会感情汹涌。那看电影的目的就达到了,给我们有些麻木的生活一些波澜,一些感动,或鼓舞,或安慰的情感。记住一些事,忘记一些人,然后轻装信心满满的继续生活。
H. 怎么样理解电影鉴赏的一般方法
多看一些专业的电影杂志,影评。还有看一些专业的书,比如电影大师的一些评论,电影史之类。多了解历史,哲学,文学方面的知识。好的电影总是和这些分不开的。
鉴赏电影可以从
一:画面(唯美或是不是符合意境,比如商业片,它的画面往往是精致的而且富有节奏感,而文艺片则舒缓不符合一般的大众审美。
二:情节(吸不吸引人,是否紧凑,安排的主线,有没有伏笔?这个可以参考一下文学类的鉴赏,因为电影的剧本很多改编于小说,所以对于小说的安排,在剧本里面通过对话改变的形式。)
三:人物刻画的深不深刻(像这种就应该在人物的语言,眼神,说话的表情,衣着这类细节非常的明显),导演想通过这样一个人来说明什么,有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一个无关紧要的配角?还有比如台词,西方的电影中的台词和东方区别很大。东方的比较紧凑,西方的看似漫无边际,却机智幽默。优美的台词甚至可以成为一句人人皆知,随时运用朗诵的诗。
四:是否在电影的某些细节的背后暗含着传说,政治,文化意识等更加深厚的涵义?这个要靠积累哦。还有语言的差异性在里面。所以看原文了解的更深。大片里面的含义往往都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文艺片就深一些。
举个例子:看美国的片子,就说最稀烂的《超人》,典型的宣传了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这和文化是分不开的。美国很多英雄主义的大片,情节都是一样的。思想也是一样的,所以卖点就在人物和画面上。
当然,流行绝对不是真正经典的电影。我们只能说它符合大众文化。所以有人管它叫做经典。真正好的电影是从各个角度都很深刻的,而且可以打动心灵的。
我就很喜欢《辛德勒名单》这样片子。还有《卡萨布兰卡》
五:以及导演在电影中所要表现的思想和他运用的手法。
六:乐曲,还有服饰的周边也可以作为鉴赏的一种要素。
鉴赏电影就像同时在鉴赏一幅名画,一本好的小说,一曲交响乐。但是要综合起来。因为电影是它们综合在一起的。色彩,光影,这也是电影最独特的魅力。
再分的细一点,我们要从电影的类型上面来。然后用本类型的方法来看这部电影的成败。比如战争,历史,爱情。
票房高不一定就是好电影,影评人都说好也不一定就好。
关键要打动自己的心灵,从中看到电影的内涵。在电影中与你心灵契合的那一刻,才是鉴赏电影的关键~
某人碰见自己喜欢的话题就废话多,说的也很大条。又补充了一些。楼主慢慢体会啦~呵呵,还有问题的话我们可以通过网络邮件探讨啊。我不是电影达人,只是喜欢看电影而已。。。。。
I. 如何理解纪录片是人类现实的生存之镜
因为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一般分类 政论
运用真实形象进行论证的纪录片。它充分发挥电影的技术优势和艺术优势,运用可视材料进行论证,显示出形象性与思辨性相辅相成的特点。运用的素材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历史的,不受时间的限制;以《中印边界问题真相》为例,其素材来源可以是中方的、印方的、英方的,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因此,也不受事件本身序列的限制。除了材料的真实性、论证的严密性、观点的鲜明性这样一些基本要求外,政论纪录片尤其注重形象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时事报导片
指报导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纪录像片,它的性质与新闻片相同。但报导的范围不限于一时一事,结构也比较完整。如报导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的《历史的纪念》、报导女排比赛的《拼搏》等。 历史
指再现过去时代的历史事件的纪录像片。它所表现的人物和事件须准确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能违反历史的真实,不能用演员扮演。可以运用历史影片数据、历史照片、文物、遗迹或美术作品进行拍摄。影片应具有文献价值。如《辛亥风云》、《两种命运的决战》、《淮海千秋》等。 传记
指纪录人物生平或某一时期经历的纪录像片。它与一般时事报导片或历史纪录片的区别在于以特定的人物为中心,不允许用演员扮演,也不可有虚构的情节和人物。如《诗人杜甫》、《伟大的孙中山》、《革命老人何香凝》、《毛泽东》、《叶剑英》等。仅表现某一人物的某一侧面的人物肖像片、人物速写片等也属于此类。 生活
指记录人们现实生活的各种情况及状态的记录像片。这是有别于其它纪录片的,因为内容完全是不需要演员参加演出的,而是反映了活生生的真人与真事。 人文地理片
指探索一定地区的自然状况,或介绍社会风习、城乡风貌的纪录片。如《黄山奇观》、《漫游柴达木》、《土林探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