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老电影如何上色

老电影如何上色

发布时间:2021-06-20 15:23:06

1. 原来老电影胶片放映的颜色怎么都是红色的

电影胶片 (FILM)

1。电影胶片 制作影片用的感光材料总称。 2。电影 一般影片的通称,与“MOVIE”和“CINEMA”同义。

电影胶片是将感光乳剂涂布在透明柔韧的片基上制成的感光材料,包括电影摄影用的负片、印拷贝用的正片、复制用的中间片和录音用的声带片等。这些胶片的结构大体相同,都由能感光的卤化银明胶乳剂层和支持它的片基层两大部分组成。

电影问世初期的片基是用硝酸纤维酯制造的,其成分与火药棉近似,极易燃烧。1923年研究成功了醋酸安全片基,之后便逐渐取代了硝酸片基。醋酸片基在成分上几经改进,其中的三醋酸片基性能较好。50年代以后,硝酸片基完全停止了生产。

感光乳剂的主要成分为悬浮于明胶中的卤化银。因明胶不但可使卤化银悬浮、不沉淀,而且本身含有敏化物质,能增加乳剂对光的敏感性,使胶片有较高的感光度以满足拍摄电影的要求。卤化银本身只对400~500毫微米波长的蓝紫光线敏感,拍摄出的影像与人眼所见各种颜色的明亮程度不大相同,被称为色盲片。1873年德国人H.W.沃格尔发现染料可以扩展卤化银的感光范围,于是生产出了既能感蓝紫光也能感绿光的正色片。1906年以后,各类菁染料相继出现,使胶片的感光范围愈来愈向长波方向发展,研制出了对可见光全都敏感的全色片。此外,随着感光范围向红外区的发展,红外片也随之诞生。红外片主要用于航空摄影和特技、特殊摄影。拍摄电影用的黑白片一般均为全色片,用于印制黑白电影拷贝的一般均为色盲片。

尽管用全色片摄影时能使各种颜色的层次分明,给艺术创作带来很多便利,但黑白电影表现出来的影调,只能是深浅不同的灰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表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的要求。于是,许多物理学家、化学家以及摄影科技工作者,纷纷对彩色摄影方法进行研究。

摄影史中出现的彩色摄影方法多达数百种,但从原理上讲不外以下两大类:一类是由不同比例的红、绿、蓝三原色光相加,得到各种颜色以至白色,所以叫做加色法。另一类是从白光中减去不同比例的红、绿、蓝三原色而得到各种深浅不同的色彩以至黑色,故称为减色法。它们都是建立在1861年J.C.麦克斯韦提出的视觉三原色理论的基础上的。该理论认为人的视觉器官只分别对红绿蓝三原色光敏感。红绿两敏感单元同时受到刺激时,产生黄色感觉;蓝、绿同时受到刺激时,产生青色感觉;红、蓝同时受到刺激时,产生品红色感觉。因此,红绿蓝被称为三原色,而黄、品红、青分别为蓝、绿、红的补色,称为三补色,也称减原色。

彩色电影的摄制采用的是减色法彩色胶片。最早成功的减色法彩色电影要推1927年问世的特艺色,由于拷贝的制作采用染料转印法,故又称染印法,发明人为H.T.卡尔马斯博士。按照这种方法,用一台比较复杂的分光束摄影机同时拍摄成 3条分别感受红、绿、蓝光的底片,然后从这些底片印制出 3条浮雕模片,分别染以青、品红、黄三补色染料,再迭印在一条空白片上,即成为放映用的彩色拷贝(见染印法)。

80年代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彩色电影胶片都是减色法多层片。这种胶片将分别感受红、绿、蓝三原色光的三层乳剂迭涂在同一片基上,经摄影曝光、冲洗后即可得到彩色影像(见内偶法多层彩色胶片)。

电影胶片的构造 由片基和感光乳剂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此外,还有涂在乳剂层表面、防止外力致伤的保护层,涂在乳剂与片基之间促使两者黏合的底层以及涂在背面起防光晕、防静电和防卷曲的背面层。

希望能帮到你~!!!

2. 老照片上色(250分求高手)

我PS操作多年,

一般旧照片翻新、婚纱、风景、黑白人像加彩、人像处理嫁接都没有问题。

我已经按照你的要求为你的老照片上色,

修复后的图片放到我的网络空间相册里,你现在就可以去下载。

下载链接:

http://hi..com/963857077/album/%C4%AC%C8%CF%CF%E0%B2%E1

如果还有其他合理要求,及时提出,我也会为你帮忙。

我的邮箱、扣扣、网络ID都是同一个号码。

3. 五六十年代彩色老相片是怎样上色的

老照片都是用画的办法上色的。当时有一种透明颜色册,是在硬纸板上涂上了颜色,用细毛笔蘸水从上面取色,然后在黑白照片上按照感觉来上色,像画画一样,一般都是用水把颜料稀释得很淡,然后轻轻地涂,慢慢加深颜色。上好颜色后再用上光机上一次光就OK了。

4. 老照片上色,用哪个软件好呢

处理照片、图片还是用Photoshop,至于能不能处理好,就看有没有那份技术和经验了!

5. 黑白电影是怎样演变成彩色的

1939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开始播送全电子式电视。瑞士菲普发明第一台黑白电视投影机。1940年美国古尔马研制出机电式彩色电视系统。1949年12月17日开通使用第一条敷设在英国伦敦与苏登.可尔菲尔特之间的电视电缆。

1951年,美国H.洛发明三枪荫罩式彩色显像管,洛伦期发明单枪式彩色显像管。1954年美国得克萨期仪器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全晶体管电视接收机。1954年美国得克萨期仪器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全晶体管电视接收机。1972年日本研制出彩色电视投影机。

(5)老电影如何上色扩展阅读

黑白电视发明

1925年,英国人约翰·洛吉·贝尔德,根据德国工程师尼普科夫设计的“尼普科夫圆盘”进行了新的研究工作,成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是机械扫描式电视摄像机和接收机。

当时画面分辨率仅30行线,扫描器每秒只能5次扫过扫描区,画面本身仅2英寸高,一英寸宽。在伦敦一家大商店向公众作了表演。1926年,电视的发明者之一贝尔德向英国报界作了一次播发和接收电视的表演。

1927——1929年,贝尔德通过电话电缆首次进行机电式电视试播;首次短波电视试验;英国广播公司开始长期连续播发电视节目。1930年实现电视图像和声音同时发播。1931年,首次把影片搬上电视银幕。

6. 五六十年代的老电影怎么会有彩色

其实世界第一部彩色电影在1935年就出来了楼主。中国的是1948年,只是那时候成本太高了鲜为人知罢了。。。

7. 电影中的局部上色画面怎么做的

例如某有名的导演导的动画电影每一部都成为日本电影票房纪录还会在国际影展中pro进行计算机上色及颜色指定(事实上任何绘图软件都可以用来做动画上色工具)。

8. 怎样用Photoshop给老照片上色

9. 为什么老电影都要用泛黄的背景色

用暗黄的背景可以显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人不由自主的对历史尊重,还有就是想表达出这部影片的珍贵,这是我的理解

10. 怎样给老照片上色

这是个手艺活儿,分两种,一种是直接给纸质老照片上色,一种是把老照片扫描或翻拍后通过PS后期进行着色。
给纸质老照片直接上彩色就跟绘画差不多,不过是拿个极细的笔蘸颜料上色,注意操作仔细,颜色搭配合理,还是挺出彩的。
扫描翻拍后期着色就简单了,在电脑上打来PS,导入照片,只要技术过硬手艺好,随便创意。

阅读全文

与老电影如何上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机看电影最少要多少kb每秒 浏览:148
李晨以前拍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838
蛇王来复仇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837
电影片鸡毛信全集免费播放 浏览:878
电影好看广东话 浏览:516
特别的人电影免费 浏览:972
冰雪奇缘国语版电影手机免费 浏览:17
哪些电影好看文艺片 浏览:497
偷窥有什么电影院 浏览:599
好看的老电影动画片大全集 浏览:952
百分之多少电影 浏览:58
微光看一部电影要多少流量 浏览:253
免费下载解析电影 浏览:583
电影可以按照什么分类 浏览:856
新的电影多久后有资源 浏览:983
至尊先生全集电影免费观影 浏览:267
电影院如何推进关系 浏览:342
金梅瓶好看云电影在线看 浏览:280
好看站电影网哈利波特 浏览:699
韩国有关狗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