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考研考中国电影资料馆需要看哪些电影
没有确切的片单,学硕要比专硕考得更广,刷片不如梳理好书本知识。我阅片量2000+,但又怎样,分考得很低。自己刷片有经验、有见解不如好好背书,不要把大量时间花在看电影上。经验之谈。
资料馆国产片主要会考些民国电影、十七年电影、新近的电影,国外的会考早期好莱坞电影、六七十年代的欧洲电影、新近在国际大电影节获奖的片子,日韩的基本不会考到,除非是近几年得奖了。
民国的《大路》《都市风光》《桃李劫》《马路天使》《小城之春》《神女》这些著名的,一定都要看,北影四大帅、二谢的电影各看两部最重要的。资料馆新修复的民国片要看,导演都要了解到。
最近新上映的热艺术片一定都要关注到,有新片上的重要的华语片导演的作品、风格都要了解到。
好莱坞黄金时代、新浪潮时期、著名的家庭情节剧电影各看上十部吧,欧洲德国早期的表现主义电影如《卡里加里博士》和后来的德国新电影重要作品都要看,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法国新浪潮电影各看上五部重要的吧。其它的英国厨房水槽电影、伯格曼电影稍微了解下。
近五年在三大电影节获最高奖的都要看。
港台有名的朱石麟、胡金铨、许鞍华、王家卫、吴宇森、杨德昌、侯孝贤、李安的重要作品,虽然不一定会考,但还是要了解下吧。
每个类型的类型片电影,西部片、戏曲片、黑色电影、武侠片……都保证看过五部影史地位最高的吧。
就这样
㈡ 考电影学院需要什么
你思路好混乱啊!~~~
我看你是不是要学导演专业啊?
你要参加艺考的呀?要是没参加就晚了!童鞋!专业考试通过后才参加文化课考试。而且导演要求的文化课成绩需达到普通文科录取分数线以上。你自己掂量一下~
你要去国外读取文凭那就已经是获取学士学位了,回来再学导演那就要考研了。你上面说的好像要上本科的导演专业~你如果走出国这条路的话理论上是可以的但要看清国外的大学文凭是不是得到国内认可了。
另外国外有些大学导演专业很好考就是学费很高。你掂量一下吧~
㈢ 考电影学研究生需要看那些电影,或者如何提高自己的影视欣赏水品等等呢
第一,提高影视欣赏水平,也就是说要看门道,那就要懂电影语言,会影片分析(不是影评),建议看一些影片分析方面的书,这方面的比较推荐苏牧的《荣誉》、张会军《影片分析透视手册》,此外,非常推荐贾内梯《认识电影》,这本书能带你入门,从整体上对电影有个了解。
第二,考电影学研究生看哪些电影。这个可以参照苏牧《荣誉》后面附加的一个拉片目录来看,或者网上也会找到一些经典名片目录。
㈣ 考电影学院要求
每年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人不少,其中的表演系几乎是国内最热门最抢手的专业。这么多人挤北影表演系这根独木桥,竞争之惨烈可想而知。然而,有很多考生指导考试前夕才知道考什么题型,根本没有时间备战,失败的结局是理所当然的了。后来的考生不愿重蹈覆辙,他们也许会迫切地问:北影表演系到底考些什么啊?怎样才能有效备考呢?别急,现在,我就向大家介绍下北影表演系的考试流程,每年的考试流程可能会有些变化,但大同小异,有相关志向的艺术考生可以把它作为参考,先心里有个底,肯定会大有收获。
一般说来,北影表演系考台词、表演、形体和声乐等几个大项,分为初试、复试和三试这几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是初试。在初试中,考生首先需要作简单的自我介绍,报考号,身高,来自哪里等。在这个过程中,考生声音要响亮,吐字一定要清楚。简单的自我介绍后,真正的考核开始了。
台词:考生朗诵自己准备的小说,散文或者寓言,题材最好是关于亲情,爱情或友情,要健康,至于选什么体裁倒没有严格限制,只要考生擅长就好,但文章长度最好控制在三分钟左右。
表演: 也许是命题,也许是规定情境,一组人一起做, 无论怎样考,考生都要认真地听好老师的要求,表演时从心出发,力求真实、自然,切忌矫柔造作或卖弄。
声乐:考生唱自己准备的一首歌,老师主要考查考生的声音和音准,唱错词了也没关系,声音条件好就行。
形体:考生跳一段自己准备的舞蹈,什么都行,自己准备伴奏,跳舞时注意表情和眼神。
接着就是复试。这个阶段,考生的简单自我介绍、台词、声乐和形态和初试差不多,而表演题型一般是集体小品。老师会把人分成几组,然后出题,出去准备五分钟左右,这个时间内,考生之间可以抓紧商量,以求在表演中达到协调。在发挥集体合作的凝聚力的同时,考生也要发挥自己的不要才能,给评委老师留下印象分,但不要过于关注个人得失而损害了整体的协调性。
最后一个阶段是三试。 到了三试,考生更应该放松去考,发挥出自己的潜质,注意与考试相关的配备一定要带齐。
形体:老师先会放段音乐让你放松,接着做出规定动作,然后让你跟着学,只教几遍,如果不会也别紧张,认真跟着学,要自信些。这个形体考试往往是做些简单的动作,努力去做不会太难的。
台词:和前面考台词的形式差不多,考生按照评委老师的要求去做发声,注意对发声吐字、气息、节奏等方面进行适度的把握,特别是要自信,有底气。
表演:这次考核的内容可能会多点,时间也会给考生更多时间。在这个阶段,命题小品、 规定情境、即兴小品都有可能考到,管它考什么,只要平时下功夫训练,身上有货,肯定可以从容应对,百变不离其宗嘛。需要注意的是,编小品时别跑题,演小品时要认真,努力让老师注意到你,但千万别笑场,别背台或者哗众取宠,声音也一定要响亮。
三试阶段还有口试和体检。 口试一般是很简单的聊天,老师会问考生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考生这时用不着紧张,事实求是地回答就行了。而体检这一关,考生除了有合格的体质外,身上最好别出现纹身之类的装饰。
最后,我提醒考生,表演考试时的形象很重要,衣着千万别弄得很夸张,大方、得体就行。尤其是女生,如果要化妆,千万别涂眼影和口红,头发梳理整齐,长发最好扎起来,最好别挡着脸。
北影表演系每年的考试流程不一定是固定的,但即使调整,幅度也不会很大,有这个志向的艺术考生可以认真研究下考试程序并找到对应的备考策略,最好是通过艺术名师来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训练定受益匪浅。相信考生只有认真付出了,肯定会得到
谈表演专业入学考试
每年,甚至每一天,我们都要收到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信件。在信中,大家除了表达自己对表演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外,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由于电影表演艺术基础知识的普通教育不足,使得很多想当电影演员的有志者,对表演艺术最基本的问题知之甚少。由于电影学院所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要求报考电影表演专业的考生,应该也必须具备一定的表演天赋、艺术修养和相当水平的文化知识。
那么报考电影学院表演系,到底需要具备怎样的专业条件呢?
为了培养未来的专业电影演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形象。这是由电影表演艺术自身独具的特点所决定的。
长得漂亮当然很好,但是生活里的美并不等于艺术形象的美。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生动、真切的银幕形象,是体现着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理想、愿望、意志和爱憎,同时,也反应着当今社会大众审美趋向的。电影艺术家总要给自己喜爱的人物,找到一个理想的外形和生动的面貌。这种外形的面貌反映着角色的独有的气质和性格,并能给观众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为观众认同的共鸣。所以选择那些符合角色性格和气质,但同时外形和容貌又很美的演员来饰演影片中的男女主角,始终是“ 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一种表现”。(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尔?巴拉兹语)这也是电影表演专业招生中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之,对形象的要求从根本上讲是要有特点。
当然,电影艺术所要反映的现实生活是纷纭复杂的,它要塑造的人物也必然是各式各样,类型不同形象各异的。因此,在我们招生中,要考虑在外形上“生、旦、净、末、丑”行行俱全,也要注意各电影制片厂各种形象类型演员的需求。
总之,外形和容貌没有标准标准的模式。
形象和气质是挑选演员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要做一个未来的专业电影演员,还要通过各种考试,看考生有没有起码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也就是常说的具备不具备演员的素质。
外部条件是指包括容貌在内的身体条件。五官四肢没有任何生理上的缺陷。电影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要通过银幕传达给观众。他们是依靠人物的行为和形体动作,来反映剧情的发展和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的。所以我们常说形体是表演艺术的基石。
为了让老师能更好地看清考生的身长,四肢比例,肩宽和髋骨比例,让身体线条的表现力显露出来,形体考试时要求考生穿紧身或贴身的衣裤。复试时考生不能化妆进入考场。
在考试时,考生先要表演一段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舞蹈、武术、体操等。形体考试,老师将考察考生形体造型美和动作协调性,考察考生肌肉控制能力和形体的灵活性,考察考生动作的表现力和形体的可塑性等等。
形体教师往往还在最后的综合会试时,即兴出一些形体练习,来考察考生的身体素质和动态状况。例题如下:
1、听伴奏音乐行走,或跑步,或跳跃。并要求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变化,相应改变自己行进的速度节奏。
2、一般造型练习:听击掌号令,每拍一掌做一个造型,再听见掌声立即改变姿势 反应要快,令行禁止,造型姿态不能重复也不能近似。
3、想象造型练习:例如在行进中听口令,马上停下模拟“动物园”中某种动物。不用说明,一目了然,用造型告诉我们这是什么动物。
4、模仿动作练习:老师做上肢、下肢、头部、腰部等单项或组合动作,考生要立即模仿。
5、特殊练习:根据考生具体情况,教师即兴出题,考察学生某一方面的身体素质。
银幕人物形象除了看得见的形体动作以外,还有听得见的人物语言和声音。这是表达角色内心世界和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电影作为视听艺术,演员创造的视觉形象必须和声音形象高度统一起来,角色才能栩栩如生,艺术形象才能完美动人。
首先,当一名演员必须说好普通话。这是指以北京主意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中国有八大方言区:北方话、吴话、湘话、赣语、客家话、闽北话、闽南话、粤语。如果考生只能说家乡话,这种只能自己听得懂的方言,而且又极难纠正成普通话,那是很难当个电影演员的。那种自己表演,别人配音的做法,会损害角色的艺术感染力,这样的创作方法是不足为训的。
语言考试的初试,是通过考生读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一段诗歌、散文、小说、寓言或者话剧、电影中的一段独白,来了解考生的声音、语言的规范化、清晰度,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力,以及对作品情境和人物形象的表现力,要求背诵,决不允许照着念。
电影对白,不等于生活语言,也不同于话剧台词。由于“麦克风”和扩大器的作用,更显露出他的声音形象以及人物情感的质。朗诵一定不要大喊大叫,不要拿腔拿调,反对一切矫揉造作和虚伪做态。从规定情境和人物性格出发,生活、自然、感人这是电影表演所需要的语言。
除了自己准备的朗诵外,老师针对考生语言及声音上的问题,还可能要加试一些考试内容,即兴当场出题考察考生。
1、正音练习:有些考生z、c、sT zh、ch、sh不分,或I和N不分,或字不正腔不圆。老师当场给一段有关练习,或短文,或绕口令,让考生朗读。
2、模仿练习:有些考生由于方言习惯读错了字音,老师一经示范,考生能听出正误,并能当即改正。而那些听不出正误、又改不过来,读字的错误习惯势力很强的人,是不可取的。
3、即兴练习:老师当场给诗歌、散文、小说等一小片断,考生稍做准备,当即朗诵,以考察考生各方面真实的能力。
4、强弱声练习:电影言语要生活化,不等于发声没有音。老师让考生大喊:“失火了--,”或大喊“某某(人名),”或改变音量:如对十个人讲话;对一百个人讲话;对一千个人讲话等等。声音要宏亮,要持久达远,要有穿透力。或者老师让考生远远地说悄悄话,又要让老师听见
5、特殊练习: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老师当场出针对性老师练习,以全面了解考生。
声乐考试就是让考生唱一支准备好的歌,了解考生音质、音准和节奏、乐感的状态。声乐考试的补充练习也是多不胜举,略举例如下:
1、节奏练习:老师拍掌打节奏,考生立即重复,点数节奏都不能错。 如:|XX XX |XX X|XX|X-|
2、视唱练习:老师即兴出示简单乐句,考生当即视唱。
3、音阶、爬音练习:考生随老师弹奏钢琴所定的调,伴奏或无伴奏练唱。
4、特殊练习:针对考生具体问题,教师即兴出题,了解考生声乐方面的情况。
一个形象和气质(包括形体和声音)很好的考生,不一定就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电影演员。表演考试就是要通过初试和复试,在不断的生活练习和即兴小品里,发现、考察考生那些作为演员素质的最基本的内部条件。考生根据老师的命题,在短短的时间里展开想象,迅速构思。从考生结构的“小小作品”或“小艺术品”中,可以看出考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态度,可以看出考生文化艺术修养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可以看出考生情感经验的积累以及能否真实地再现。
考表演专业不是考编剧,但是一个构思很好的练习或小品,能给考生提供展示表演才能的良好基础。重要的是考生要真诚地相信自己虚构的情境中所发生的一切。表演时要按照生活的逻辑和顺序展开有机的行动。考试时注意力要集中在“发生的事件上”上去,真实地相信“发生的一切”,用自身感受的真情实感把它表演出来。
衡量一个考生有没有演员素质,就是要看他在小品表演中对生活的理解力、想象力、表现力,以及表演时的信念感,即兴的适应能力和激情。
现例举以下题供考生练习参考:
(一)感觉练习: 炎夏、冬雪、干渴、受伤。 夜里看书听见老鼠跑动。
(二)地点命题练习: 火车站、电影字、急诊室、照相馆、公园里、自由市场、公用电话亭。
(三)规定情境命题练习: 风雨之夜、校庆团聚、意外归来、演出之前、告别父母、奔赴前线。
(四)道具命题练习:(以道具为中心构思小品) 水壶、红旗、手枪、马灯、一束鲜花、电话机、录音机。
(五)多人命题练习: 迎新、送别、寻找、发现、误会、挽留、相认、接待、躲雨、看榜。
(六)遇到障碍的动作练习: 采集标本、生火做饭、急事过河、走错了门、失去联络、发票丢了。
(七)单人表演练习: 护理病婴、雨夜出诊、野外遇蛇、夜半回家、妈妈生日、发现敌情。
(八)双人交流练习: 阻挠、联络、惜别、护理、索取、请求。
(九)一句对话练习:(双人练习)
1、“是你?”“是我。”
2、“我告诉你--”“用不着了。”
(十)多条件的综合练习:
1、晚上复习功课,明天要考试。弟弟睡着了,忽然发现一张复习提纲不见了,原来是弟弟叠了纸飞机。
2、送情报到某家,发现这家已被敌人监视了。你掩藏文件,巧布信号,安全脱险。
3、麦田治虫、自己受药物轻度感染,终于想出办法,把治虫喷药工作做完了。
4、出远门回家,给奶奶带了很多礼物,后来发现奶奶已经病故。
生活是万花筒,情境不同小品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变化无穷。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生活的变化日新月异。主考老师可以根据考生情况,即兴出各种各样的命题,以测试考生表演内外部素质的基本条件。
很多考生是没有参加过电影、电视的拍摄实践,又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爱好者和初学者,还有更多的考生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他们热情、质朴,没有表演上这样和那样的坏毛病,这是很可贵的。只是要注意:
1、构思小品练习不要瞎编乱造,要从生活感受出发,使小品具有健康的思想情调。
2、表演时需要自然流露,不要假模假式、硬挤自己的感情去做作。
3、真诚地相信构思小品中虚构的情境和人物,展开想象,积极地完成规定的任务,合乎生活逻辑地去行动。
4、反对一切概念化、程式化的表演,电影表演要趋向于生活化
除了上述专业主课的考试外,实际上进入三试者所参加的口试和笔试,也包含在专业考试之列。
口试:是要了解考生的政治思想水平,文艺修养、兴趣爱好,形象思维能力,语言概括的能力,以及表达的逻辑和思考的深度。 口试的内容没有严格的固定范围。一般是考生与老师交谈三、四个题目,属于问答式。不外乎是:国内外重大事件,看考生对社会生活的关心程度;文学艺术的基础常识,电影艺术的一般常识,表演艺术上个人的爱好、经历、看法等。
笔试:是指影片分析。考试时,让考生观摩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后,当场用笔写一篇观后感。主要要求考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及演员表演的认识,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 按照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专业考试的一般程序,电影表演专业的考试内容,可以说通过上述几个回合暂时告一段落。三试录取者可参加体格检查。 从一九八四年起,包括电影表演专业在内的所有高等艺术院校的各个专业考生,都要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统一的文化考试。 为了提高电影演员的文化修养,把好大学入学的质量关,这种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统一考试,不达到分数线不能录取的做法,是非常必要的。
㈤ 考电影学院要看多少电影
国内外经典影视必看完。。。
㈥ 考电影学院有什么限制吗具体考什么
每年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人不少,其中的表演系几乎是国内最热门最抢手的专业。这么多人挤北影表演系这根独木桥,竞争之惨烈可想而知。然而,有很多考生指导考试前夕才知道考什么题型,根本没有时间备战,失败的结局是理所当然的了。后来的考生不愿重蹈覆辙,他们也许会迫切地问:北影表演系到底考些什么啊?怎样才能有效备考呢?别急,现在,我就向大家介绍下北影表演系的考试流程,每年的考试流程可能会有些变化,但大同小异,有相关志向的艺术考生可以把它作为参考,先心里有个底,肯定会大有收获。
一般说来,北影表演系考台词、表演、形体和声乐等几个大项,分为初试、复试和三试这几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是初试。在初试中,考生首先需要作简单的自我介绍,报考号,身高,来自哪里等。在这个过程中,考生声音要响亮,吐字一定要清楚。简单的自我介绍后,真正的考核开始了。
台词:考生朗诵自己准备的小说,散文或者寓言,题材最好是关于亲情,爱情或友情,要健康,至于选什么体裁倒没有严格限制,只要考生擅长就好,但文章长度最好控制在三分钟左右。
表演: 也许是命题,也许是规定情境,一组人一起做, 无论怎样考,考生都要认真地听好老师的要求,表演时从心出发,力求真实、自然,切忌矫柔造作或卖弄。
声乐:考生唱自己准备的一首歌,老师主要考查考生的声音和音准,唱错词了也没关系,声音条件好就行。
形体:考生跳一段自己准备的舞蹈,什么都行,自己准备伴奏,跳舞时注意表情和眼神。
接着就是复试。这个阶段,考生的简单自我介绍、台词、声乐和形态和初试差不多,而表演题型一般是集体小品。老师会把人分成几组,然后出题,出去准备五分钟左右,这个时间内,考生之间可以抓紧商量,以求在表演中达到协调。在发挥集体合作的凝聚力的同时,考生也要发挥自己的不要才能,给评委老师留下印象分,但不要过于关注个人得失而损害了整体的协调性。
最后一个阶段是三试。 到了三试,考生更应该放松去考,发挥出自己的潜质,注意与考试相关的配备一定要带齐。
形体:老师先会放段音乐让你放松,接着做出规定动作,然后让你跟着学,只教几遍,如果不会也别紧张,认真跟着学,要自信些。这个形体考试往往是做些简单的动作,努力去做不会太难的。
台词:和前面考台词的形式差不多,考生按照评委老师的要求去做发声,注意对发声吐字、气息、节奏等方面进行适度的把握,特别是要自信,有底气。
表演:这次考核的内容可能会多点,时间也会给考生更多时间。在这个阶段,命题小品、 规定情境、即兴小品都有可能考到,管它考什么,只要平时下功夫训练,身上有货,肯定可以从容应对,百变不离其宗嘛。需要注意的是,编小品时别跑题,演小品时要认真,努力让老师注意到你,但千万别笑场,别背台或者哗众取宠,声音也一定要响亮。
三试阶段还有口试和体检。 口试一般是很简单的聊天,老师会问考生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考生这时用不着紧张,事实求是地回答就行了。而体检这一关,考生除了有合格的体质外,身上最好别出现纹身之类的装饰。
最后,我提醒考生,表演考试时的形象很重要,衣着千万别弄得很夸张,大方、得体就行。尤其是女生,如果要化妆,千万别涂眼影和口红,头发梳理整齐,长发最好扎起来,最好别挡着脸。
北影表演系每年的考试流程不一定是固定的,但即使调整,幅度也不会很大,有这个志向的艺术考生可以认真研究下考试程序并找到对应的备考策略,最好是通过艺术名师来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训练定受益匪浅。相信考生只有认真付出了,肯定会得到
谈表演专业入学考试
每年,甚至每一天,我们都要收到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信件。在信中,大家除了表达自己对表演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外,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由于电影表演艺术基础知识的普通教育不足,使得很多想当电影演员的有志者,对表演艺术最基本的问题知之甚少。由于电影学院所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要求报考电影表演专业的考生,应该也必须具备一定的表演天赋、艺术修养和相当水平的文化知识。
那么报考电影学院表演系,到底需要具备怎样的专业条件呢?
为了培养未来的专业电影演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形象。这是由电影表演艺术自身独具的特点所决定的。
长得漂亮当然很好,但是生活里的美并不等于艺术形象的美。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生动、真切的银幕形象,是体现着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理想、愿望、意志和爱憎,同时,也反应着当今社会大众审美趋向的。电影艺术家总要给自己喜爱的人物,找到一个理想的外形和生动的面貌。这种外形的面貌反映着角色的独有的气质和性格,并能给观众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为观众认同的共鸣。所以选择那些符合角色性格和气质,但同时外形和容貌又很美的演员来饰演影片中的男女主角,始终是“ 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一种表现”。(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尔?巴拉兹语)这也是电影表演专业招生中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之,对形象的要求从根本上讲是要有特点。
当然,电影艺术所要反映的现实生活是纷纭复杂的,它要塑造的人物也必然是各式各样,类型不同形象各异的。因此,在我们招生中,要考虑在外形上“生、旦、净、末、丑”行行俱全,也要注意各电影制片厂各种形象类型演员的需求。
总之,外形和容貌没有标准标准的模式。
形象和气质是挑选演员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要做一个未来的专业电影演员,还要通过各种考试,看考生有没有起码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也就是常说的具备不具备演员的素质。
外部条件是指包括容貌在内的身体条件。五官四肢没有任何生理上的缺陷。电影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要通过银幕传达给观众。他们是依靠人物的行为和形体动作,来反映剧情的发展和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的。所以我们常说形体是表演艺术的基石。
为了让老师能更好地看清考生的身长,四肢比例,肩宽和髋骨比例,让身体线条的表现力显露出来,形体考试时要求考生穿紧身或贴身的衣裤。复试时考生不能化妆进入考场。
在考试时,考生先要表演一段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舞蹈、武术、体操等。形体考试,老师将考察考生形体造型美和动作协调性,考察考生肌肉控制能力和形体的灵活性,考察考生动作的表现力和形体的可塑性等等。
形体教师往往还在最后的综合会试时,即兴出一些形体练习,来考察考生的身体素质和动态状况。例题如下:
1、听伴奏音乐行走,或跑步,或跳跃。并要求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变化,相应改变自己行进的速度节奏。
2、一般造型练习:听击掌号令,每拍一掌做一个造型,再听见掌声立即改变姿势 反应要快,令行禁止,造型姿态不能重复也不能近似。
3、想象造型练习:例如在行进中听口令,马上停下模拟“动物园”中某种动物。不用说明,一目了然,用造型告诉我们这是什么动物。
4、模仿动作练习:老师做上肢、下肢、头部、腰部等单项或组合动作,考生要立即模仿。
5、特殊练习:根据考生具体情况,教师即兴出题,考察学生某一方面的身体素质。
银幕人物形象除了看得见的形体动作以外,还有听得见的人物语言和声音。这是表达角色内心世界和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电影作为视听艺术,演员创造的视觉形象必须和声音形象高度统一起来,角色才能栩栩如生,艺术形象才能完美动人。
首先,当一名演员必须说好普通话。这是指以北京主意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中国有八大方言区:北方话、吴话、湘话、赣语、客家话、闽北话、闽南话、粤语。如果考生只能说家乡话,这种只能自己听得懂的方言,而且又极难纠正成普通话,那是很难当个电影演员的。那种自己表演,别人配音的做法,会损害角色的艺术感染力,这样的创作方法是不足为训的。
语言考试的初试,是通过考生读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一段诗歌、散文、小说、寓言或者话剧、电影中的一段独白,来了解考生的声音、语言的规范化、清晰度,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力,以及对作品情境和人物形象的表现力,要求背诵,决不允许照着念。
电影对白,不等于生活语言,也不同于话剧台词。由于“麦克风”和扩大器的作用,更显露出他的声音形象以及人物情感的质。朗诵一定不要大喊大叫,不要拿腔拿调,反对一切矫揉造作和虚伪做态。从规定情境和人物性格出发,生活、自然、感人这是电影表演所需要的语言。
除了自己准备的朗诵外,老师针对考生语言及声音上的问题,还可能要加试一些考试内容,即兴当场出题考察考生。
1、正音练习:有些考生z、c、sT zh、ch、sh不分,或I和N不分,或字不正腔不圆。老师当场给一段有关练习,或短文,或绕口令,让考生朗读。
2、模仿练习:有些考生由于方言习惯读错了字音,老师一经示范,考生能听出正误,并能当即改正。而那些听不出正误、又改不过来,读字的错误习惯势力很强的人,是不可取的。
3、即兴练习:老师当场给诗歌、散文、小说等一小片断,考生稍做准备,当即朗诵,以考察考生各方面真实的能力。
4、强弱声练习:电影言语要生活化,不等于发声没有音。老师让考生大喊:“失火了--,”或大喊“某某(人名),”或改变音量:如对十个人讲话;对一百个人讲话;对一千个人讲话等等。声音要宏亮,要持久达远,要有穿透力。或者老师让考生远远地说悄悄话,又要让老师听见
5、特殊练习: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老师当场出针对性老师练习,以全面了解考生。
声乐考试就是让考生唱一支准备好的歌,了解考生音质、音准和节奏、乐感的状态。声乐考试的补充练习也是多不胜举,略举例如下:
1、节奏练习:老师拍掌打节奏,考生立即重复,点数节奏都不能错。 如:|XX XX |XX X|XX|X-|
2、视唱练习:老师即兴出示简单乐句,考生当即视唱。
3、音阶、爬音练习:考生随老师弹奏钢琴所定的调,伴奏或无伴奏练唱。
4、特殊练习:针对考生具体问题,教师即兴出题,了解考生声乐方面的情况。
一个形象和气质(包括形体和声音)很好的考生,不一定就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电影演员。表演考试就是要通过初试和复试,在不断的生活练习和即兴小品里,发现、考察考生那些作为演员素质的最基本的内部条件。考生根据老师的命题,在短短的时间里展开想象,迅速构思。从考生结构的“小小作品”或“小艺术品”中,可以看出考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态度,可以看出考生文化艺术修养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可以看出考生情感经验的积累以及能否真实地再现。
考表演专业不是考编剧,但是一个构思很好的练习或小品,能给考生提供展示表演才能的良好基础。重要的是考生要真诚地相信自己虚构的情境中所发生的一切。表演时要按照生活的逻辑和顺序展开有机的行动。考试时注意力要集中在“发生的事件上”上去,真实地相信“发生的一切”,用自身感受的真情实感把它表演出来。
衡量一个考生有没有演员素质,就是要看他在小品表演中对生活的理解力、想象力、表现力,以及表演时的信念感,即兴的适应能力和激情。
现例举以下题供考生练习参考:
(一)感觉练习: 炎夏、冬雪、干渴、受伤。 夜里看书听见老鼠跑动。
(二)地点命题练习: 火车站、电影字、急诊室、照相馆、公园里、自由市场、公用电话亭。
(三)规定情境命题练习: 风雨之夜、校庆团聚、意外归来、演出之前、告别父母、奔赴前线。
(四)道具命题练习:(以道具为中心构思小品) 水壶、红旗、手枪、马灯、一束鲜花、电话机、录音机。
(五)多人命题练习: 迎新、送别、寻找、发现、误会、挽留、相认、接待、躲雨、看榜。
(六)遇到障碍的动作练习: 采集标本、生火做饭、急事过河、走错了门、失去联络、发票丢了。
(七)单人表演练习: 护理病婴、雨夜出诊、野外遇蛇、夜半回家、妈妈生日、发现敌情。
(八)双人交流练习: 阻挠、联络、惜别、护理、索取、请求。
(九)一句对话练习:(双人练习)
1、“是你?”“是我。”
2、“我告诉你--”“用不着了。”
(十)多条件的综合练习:
1、晚上复习功课,明天要考试。弟弟睡着了,忽然发现一张复习提纲不见了,原来是弟弟叠了纸飞机。
2、送情报到某家,发现这家已被敌人监视了。你掩藏文件,巧布信号,安全脱险。
3、麦田治虫、自己受药物轻度感染,终于想出办法,把治虫喷药工作做完了。
4、出远门回家,给奶奶带了很多礼物,后来发现奶奶已经病故。
生活是万花筒,情境不同小品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变化无穷。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生活的变化日新月异。主考老师可以根据考生情况,即兴出各种各样的命题,以测试考生表演内外部素质的基本条件。
很多考生是没有参加过电影、电视的拍摄实践,又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爱好者和初学者,还有更多的考生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他们热情、质朴,没有表演上这样和那样的坏毛病,这是很可贵的。只是要注意:
1、构思小品练习不要瞎编乱造,要从生活感受出发,使小品具有健康的思想情调。
2、表演时需要自然流露,不要假模假式、硬挤自己的感情去做作。
3、真诚地相信构思小品中虚构的情境和人物,展开想象,积极地完成规定的任务,合乎生活逻辑地去行动。
4、反对一切概念化、程式化的表演,电影表演要趋向于生活化
除了上述专业主课的考试外,实际上进入三试者所参加的口试和笔试,也包含在专业考试之列。
口试:是要了解考生的政治思想水平,文艺修养、兴趣爱好,形象思维能力,语言概括的能力,以及表达的逻辑和思考的深度。 口试的内容没有严格的固定范围。一般是考生与老师交谈三、四个题目,属于问答式。不外乎是:国内外重大事件,看考生对社会生活的关心程度;文学艺术的基础常识,电影艺术的一般常识,表演艺术上个人的爱好、经历、看法等。
笔试:是指影片分析。考试时,让考生观摩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后,当场用笔写一篇观后感。主要要求考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及演员表演的认识,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 按照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专业考试的一般程序,电影表演专业的考试内容,可以说通过上述几个回合暂时告一段落。三试录取者可参加体格检查。 从一九八四年起,包括电影表演专业在内的所有高等艺术院校的各个专业考生,都要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统一的文化考试。 为了提高电影演员的文化修养,把好大学入学的质量关,这种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统一考试,不达到分数线不能录取的做法,是非常必要的。
㈦ 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需要看很多电影吗麻烦大家推荐一些
通常说来 那些“著名的”或者“非主流”的都应该看--这个你很容易就能查到
但我觉得 电影导演其实是“杂家” 需要各种丰富的知识
获取知识一方面是亲身实践 另一方面就是通过间接经验(比如 老师 书本)
其实很建议你去 图书馆 看看书
我比较推荐的两本 《认识电影》 《电影语言的语法》
当然还需要看一下其他的书 比如 美学方面的《美学四讲》
表演方面的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的 《演员的修养》
哲学方面 尼采 的 《论悲剧的诞生》
心理学方面 弗洛伊德 的 《梦的解析》 。。。
㈧ 我要考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请问备考需要哪些
北京电影学院2007年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考试的具体内容,该专业有两个方向:编剧和理论,考散文和影评
专业课的准备:
散文:由于我们的语文课更多的建议大家写议论文,所以叙事散文许多人并不是很熟悉,叙事散文多是写一个人为主,要求两个小时写三千字左右。有一种自杀式的写法:比如写我的爸爸,先说我的爸爸是个诚实的人,下面举个诚实的例子,然后写是个和蔼的人,下面再举个和蔼的例子,以此类推。这种写法是铁定拿不到高分的,因为这是议论文的写法,不是叙事散文的写法。什么是叙事散文,可以用数学公式来比喻,前一种写法就像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最后分别求出X和Y(诚实和和蔼),而叙事散文的写法是要求你把X和Y重新带入一个新的二元一次方程,也就是说,要求你根据诚实、和蔼两个性格元素编一个新的故事,要求这个故事既体现了父亲的诚实又体现了父亲的和蔼。希望我说得足够明白。那么写什么故事呢?许多同学苦于想不出故事来,想写出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来确实是很难,叙事散文要求有真情实感,千万别瞎编一些爸爸死了妈妈重病之类的东西,这样必死,除非你有充分的把握。后来我发现,我们没有故事并不是因为我们经历的少,而是因为我们缺少对生活的感恩,我们总会忽略别人对我们的付出,所以我们想不起来。那么就索性换一个思路,既然你想不出来别人如何对你好,那你总能想出来别人如何对你坏吧?如果你没有喜欢的人,那你总有讨厌的人吧?说起来很悲哀,我们能记住的只有别人是如何对不起你的。你现在就想一个你讨厌的人出来,然后想想他做了什么事情使你觉得他讨厌,把这个事情写下来,如果你觉得有意思,并且不反党反社会,也不会显出你是个阴暗的小人的话,就可以把这个事情当成你的储备,你怎么也要储备三五个相互区别比较大的这样的故事。到时考试的时候他不会要求你写“我的爸爸”这样的题目的,他会出“雨中”这样的题目,你要根据这个题目联想你自己的生活,看有没有和这个契合的,比如一个事情原本发生在晴天,你如果觉得它有意思可以把它移到雨中来嘛,但要注意,至少要在字里行间透出“雨”的特色,比如加上句“雨滴在他面颊上流下”什么的,而如果你选的故事所体现的氛围与雨天很契合的话就会得高分了。
影评:影评就是给你放一部片子,然后让你写一篇影片评论,考的影片古今中外不限,所以是押不到题的。有些学校相对更愿意考近几年出的国产电影,这也只是相对而言而已。影评考的是你对影像的感受能力,许多人为了考试去学电影的视听语言,其实也没有太多必要,因为影像的感受力是多年来养成的,不是速成的,如果你多年来平均每天看电视超过两小时以上(不管看什么),并且能看懂它说的是什么,你就是有合格的影像感受力的。那么如何把它开发出来呢?首先你在看影片的时候一定要去用心感觉你看影片时候的感受。但不是观后感,常见自杀手段之一就是写观后感,观后感是指的你看了这个片子后生发出去的和这个片子本身没有关系的一些感受,不同于影评,写影评一定要紧扣影片本身来写,感受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来自任何一个方面,比如故事、用光、色彩等等,自己注意去感受它,并且用准确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有人说“这个太悬了,我对影片没有什么感受”,那就写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主题,写你对影片主题的认识,并且写出你自己的看法。一个是人物,写你对人物性格的认识,比如他为什么在当时会那么做等等,影评要求写两千到三千字,你根据字数决定写几个人物,当你写完女主角时发现里要求字数还差得远呢,就再写男主角,男主角写完还不够就再写女配角,但写了三四个也就不要再写了,一般每论述一个点要在五百字以上,然后故事、摄影等方面的论述视个人情况自己处理,并不要求你写的多专业,关键是要有自己真实的感受。影评本质上来说评论的是导演是如何讲故事的,在写的时候要紧紧抓住这一点。还有就是不要重新把故事情节说了一遍,那样的话铁定不过,必要的情节论述可以有,但不能多,加起来不能多于两百字。看片子的时候带个手电筒,带上纸笔,当时想到什么就记下来,有些人会把每一场戏讲了什么都写下来,如果你对自己没信心的话也可以这么做,但这有可能影响你看片子。
文艺常识:有些学校考文艺常识,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影视、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个你要自己找本书背一下,另一部分是考你对一些文化现象的认识,这一部分是考试的主体。答这种题说白了就像答历史政治大题一样,需要你在了解这个事情的前提下有一些自己的认识,这个原则上讲没法准备,就看你平时的积累了。
面试:不管你考什么,最后都会有一个面试,有的写会考文艺常识和英语口语,而实际上这个事情很随意,看当时老师对你的认识程度了,如果老师对你有兴趣,可能都不会问这些。那么会问什么呢?各个学校不一样,有两种,一种是和你聊天,问你家在哪里,对你家乡有什么看法,爸妈是干什么的,你对你爸妈有什么看法,谈过恋爱没有等等,如果你答得有意思,你就能过了,面试考的其实是你对世界的认识与感受、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你这个人有什么亮点,你的策略就是你要努力引导话题向你熟悉的领域和你的个人兴趣靠拢,这样才有取胜的机会,如果老师看出你有这方面的企图,他也会配合你的。还有一种就是相对不负责任的大波儿哄的考法,问你一些僵死的问题(你对雷锋精神的看法什么的),甚至还有脑筋急转弯,这种考法我就不多说了。
细心的人已经发现了,其实各种考试考的中心并不是你对电影多熟悉,你对问题的认识有多深,你背了多少东西,而是你这个人的特色,也就是你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东西,所以各位一定要注意挖掘自己的个性,并在考试时显露出来。
㈨ 考电影学要看很多电影吗
多看电影多拉片,最基本的